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单位内部审计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引言
在当前,从严治党,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反腐倡廉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表象上看,似乎弱化了内部审计工作。随着内控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更是不受重视。而且管理者也存在使用误区。由于内部审计管理者总认为单位有那么多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工作可有可无。反过来再说,出了问题有纪检监察部门把关,再不济就请外部审计,外部审计不比内部审计更有说服力吗。尤其是地勘单位,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好多年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没能正常开展。其实不然,内审工作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一、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1、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范围不仅仅限于经济范畴。对于地勘单位而言,除了围绕经济二字服务之外,涉及整个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目标谋划,资质建设,矿权维护,各项政策法规,内部制度的各项落实,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思想建设,行风政风文化建设,人事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促进作用。内部审计工作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于经济的安全运行,改善和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发现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点的控制,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及时发展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规避风险,防范安全事故,避免损失。对单位的稳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内部审计可有效实现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程度实行目标管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市场的多样化,社会市场经济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地勘单位由固有传统计划经济转为市场运行模式,一下子有点晕头转向摸不着方向的感觉。由于思想上的不接轨,对于单位的发展方向更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困境中,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单位的稳步前进,出现了断层。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和管理上的漏洞。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更应该为经济的发展和安全着陆保驾护航。
二、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现状
1、单位领导阶层的认识误区,或被赋予权限不够。受全球这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矿业形势不断下行。许多大型工矿企业不断减产、停产甚至被迫关闭、破产。地勘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采矿业投资减少,勘查投入不断下降。地勘单位享受的春天还没来得及让人仔细品味,一下子就又进入了冬天。经济的发展进入冬季,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你让因经济发展已经头痛不已的领导阶层去重视本来可有可无的内部审计工作,岂不是有点鞭长莫及。在地勘单位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和全国上下唱响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主旋律的今天,纪检监察工作站在了前沿,领导阶层大多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完全可以替代内部审计工作,即使不完全替代,弱化审计功能似乎理所应当,不可能赋予更多权限去提高审计工作。
2、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地勘单位所处行业的特殊性,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和审计质量更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成了可有可无。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本身就局限在单位内部,再加上地勘经济的特殊性,地勘单位内审工作更多地局限在最小范围和最低的地位,如果不是上级主管部门的明确要求,审计这个部门存在与否也未可知。
摘要:
内部审计包含单位或者部门之中的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根据相关的规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使用专门的程序与方式方法,在公路养护单位的内部审计中也是如此,需要对单位内的财务收支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实行审核,确保活动的合法性与效益性,然后对审计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实现单位内管理的不断完善,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关键词:
公路养护;内部审计;研究
我国的公路养护制度改革不断的深入,公路管理单位的制度建设以及经营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公路养护单位应该加强资金安全以及资金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更加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公路养护单位具有资金分散、覆盖面广的特点,不能单纯的依靠财务监督来进行管理,内部审计可以说是公路养护单位自我约束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公路养护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意义
(一)内部审计是自我完善、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
针对公路养护部门点多、线长、面广,资金分散的特点,单靠财务监督是不够的,部门内部需要有一个独立的、能够对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实施有效监督和检查的职能机构。利用这一机构去实行强有力的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督以及约束,当前得到广泛实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就具有监督范围大、层次高、内容广的优点,可以完成其他监督部门不能替代的工作内容。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可以实现管理服务的不断完善,这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当前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比较松散,缺乏严格的约束制度。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一些法规、制度上的不完善有关,并且与内部审计制度的缺乏也有着很大的联系。从实际的工作看,公路单位的通过属于条块分管形式的,而人事调配或者干部任免方面归属于地方进行把控,存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使得管理双方因为利益上的问题不能实现有效的工作衔接,在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诱的局面,也使得会计基础较弱。内部审计完善之后,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约束更加严格,也增强了其工作上的动力,使其能够根据国家相关的财经纪律及会计制度去进行核算与监督,很好的避免了一些工作缺点的产生。
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主要由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构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它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与外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相比,内部审计没有丝毫逊色,它就像人体的白细胞,在肌体内部建立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内部审计拥有自己的优势,能够真正从单位实际出发,针对性更强,而且,内部审计主要由内部人员进行,他们更加熟悉自己单位的情况,因此对异常数据反映更加灵敏,审计效率更高。
一、当前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力度的重要性
(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明显,有的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问题和漏洞的保护伞,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地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规范的利用国有资产出租、投资的行为,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甚至是国有资产的灭失。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对组织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一直是困扰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普遍问题,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不合理的现象,严厉查处各种挥霍浪费和腐败行为。通过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资金管理,
一、当前我国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
(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制不健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内部审计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我国至今仍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其地位在相关法律中得以确认,许多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都包括要求单位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条款,强调了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职能与作用。而我国现有关于内部审计的主要法规依据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法律级别明显偏低,具体、明确的内部审计准则和工作规范等尚未规定,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二)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准我国的单位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干预下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出于单位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的单位负责人不是所有者,而是经营者,他们没有把内部审计机构看作是单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单位内部审计没有主观要求,对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能认识不足。其次单位内部审计在职能定位上存在问题,内部审计服从于国家审计。一方面,它代表国家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它代表本单位管理层对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因此目前内部审计的定位侧重于“监督”,属于“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而这种“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存在的固有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我国内部审计职能低层次,综合审计受限。纵观国际上内部审计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层次:财务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审计。而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财务审计,即便部分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评估,也大都局限于会计控制方面,极少涉及管理控制。内部审计难以深入向公司管理方面拓展,与国际内部审计对单位运营全方位、多层次管理服务差距较大。
(三)单位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不合理,独立性差目前我国单位内部审计采取的普遍形式是隶属于监事会。由于监事会是单位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而内部审计则是站在维护单位法人所有权的立场上,其不能超脱于考核目标而存在。所以这二者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隶属关系上的混乱,制约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使其缺乏独立性。机构独立是内部审计最为关键的问题,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评价,而独立性的缺失,混乱的隶属关系,最终可能会导致内部审计失去存在的意义。
(四)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构成不合理国内一些单位缺乏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通过多年的会计工作实践,通过职称岗位培训出来的,接受正规学历教育并具有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的人较少。据统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80%以上是财会人员,而在西欧,财会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法律人员各约占1/3。单一的财会人员结构是造成我国内部审计难以向经营管理拓展审计范围的主要阻力。贺颖奇(2004)对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参与培训的相关人员的调查表明: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对当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所要求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沟通技能等相关知识的补充、更新和再学习显得不足。
二、完善我国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强化我国单位内部控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完善我国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要将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组织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与外部审计、董事会及高管层互为补充,成为单位组织治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建立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时应注意:
(一)加快有关审计法规制度建设我国应制定相关的内部审计法规和业务准则,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降低审计风险。众所周知,社会中的经济行为是靠法律规范和制约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不但使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得以规范,而且可以促使单位整体的经营运行更加规范化。
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财务管理的重要体现,更是政府规范内部行为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仍然比较落后,未能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与重要意义,然后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
近年来,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倡廉的号召下,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形成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体系,已刻不容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政府财务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规范内部行为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仍然比较落后,未能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估业务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作为独立评价、监督本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有效和效益的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加强和督促单位改进现有经济管理水平,从而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从工作内容上看,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能更加真实地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资金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点
摘要: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认识偏差、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内审人员的素质与内审要求不一致、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
一、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提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改进内审工作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拓宽审计范围,完善制度建设。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但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各级政府领导,还是部门、单位的领导大都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没有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一些收支行为进行的记账活动,没有必要再开展内部审计。这种认识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是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偏差,认为近年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这些错误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到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状况是:少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部门两块牌子一班人马;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如有些单位将所属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或纪委之下,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只有极少数较大的隶属省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才有一个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3.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不清,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受限。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特征决定其领导层次愈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才愈有保障。然而,纵观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层次状况,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单位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的,少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纪检书记分管的,甚至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管的。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如果是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审计,显然内部审计监督基本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是分管纪检监察的领导分管审计,由于分管纪检监察的领导一般不过问财务、物资财产管理,一般情况下难以完成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如果是财务负责人兼管内部审计工作,那么实施内部审计就难以达到独立审计的要求,这样的监督只能是流于形式。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原则
首先是职业审慎原则,职业审慎指的是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对那些故意造假的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从而准确识别出那些可能损害到事业单位利益的行为,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采取内部审计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评定;其次是客现性原则,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一是需要在采用审计方法时遵循客观原则,切实做到以客观事实为准绳,不能进行主观臆断,二是要实事求是为事业单位提供报告;最后是独立性原则,所谓独立性原则指的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要独立于审查的活动,一方面是审计机构在隶属关系方面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包括审计人员以及审计业务的独立性,独立性原则可以说是审计人员客观审计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做好审计工作:
1.经费审计
事业单位的项目种类多,并且经费投入复杂,因此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内部审计,提高事业单位经费管理质量的改善,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专项经费的内部审计,同时要从重点项目入手。首先是项目立项的预算编制审计。例如在人员经费的审计方面,就需要重点检查项目的人员数量是否符合事业单位的标准,有没有出现虚列人员的情况,在外协费方面的审计则应当重点检查其费用的比例合理与否,并且是否与项目有密切联系,在会议费方面的审计则需要确定预算合理与否,避免虚报费用;其次是经费开支的审计。这一方面的主要审计内容是项目工作人员是否根据预算来进行开支,开支的手续齐全与否,工资津贴是否根据事业单位的有关标准发放,同时外协费用开支是否根据预算执行并且签订合同或者协议订,会议费用的开支有没有相关批文以及超过预算等;最后是进行会计核算。这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是核算经费的使用,包括报销合规与否、原始发票真实与否,以及发票的时间地点等是否跟项目有关,以及各项开支是否根据预算而执行。
2.收支审计
收支审计也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包括对事业单位自身的收支进行审计,另一方面也要对所属单位的收支进行审计。目前情况下,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自身发展,增加单位的收入,尝试用财政拨款进行投资,而投资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资产投资的效益,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财务收支向来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对收支进行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来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内容是检查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例如项目合同的金额、经营收入以及利润的完成状况,从而全面评价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其次是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是不是符合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所有收入是否都已经入账,同时各项支出是不是合理,会计的凭证合规与否等;再次是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检查固定资产安全与否,事业单位是否贷款过多,或者擅自为其它单位或者企业提供抵押等威胁资产安全的问题;最后是检查事业单位的改制情况,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同时检查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尤其是对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制定以及执行,从而确保审计工作对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特有主体,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遵纪守法、提高社会效益以及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审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研究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含义。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ISPPIA)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旨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管理的独立的、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估业务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1941年,美国纽约成立“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简称IIA)。1996年,IIA研究基金会形成了《内部审计的未来:特尔菲研究》的报告,指出风险防范、提供增值性服务等应作为今后内部审计的重点发展方向。2011年IIA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
通过上文对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内部审计经历了由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四个阶段。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很难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2)国内研究现状。相对而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起步较晚。1985年国务院《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96年审计署《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明确了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工作的职责范围、内容和根本目标。个人研究方面,汪小曼等在《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研究》一文中指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地位缺失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价值发挥的主要因素;张友堂在《政府审计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基于政府审计与大学内部审计关系的角度》一文中指出,政府审计应当去除行政化色彩,保持独立性;张文辉在《浅谈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政府审计的关系与协作》一文中指出,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充分借助其他群体以及审计力量,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内部审计控制体系;郑石桥在《公共问责机制与政府内部审计》一文,从理论的角度上构建了公共问责机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内部审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思路主要为对现有经验的借鉴与总结以及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现状的研究,但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指导性意义,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认识度不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将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混为一谈,认为设置纪检部门就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或者错误地认为内部审计是上级单位管理、约束下级单位的一种手段,对内部审计抱有敌对态度,致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现组织内部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