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大典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基本情况
首届·嫘祖文化节在我县嫘祖镇隆重举办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省市领导盛赞大典仪式“很成功、很震撼、很感动”,“感觉热泪盈眶”;参加祭拜大典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祭拜仪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祭拜大典有气势、有特色、起点高,达到了举办祭拜嫘祖的目的。本次文化节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为主题,活动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灵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文化节期间,主要有祭拜嫘祖、嫘祖文化博物馆开馆、·嫘祖文化论坛、文化展演展示、民间祭祀、民间工艺展示、旅游商品展示、商贸活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9项活动内容。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地的群众有近8万人积极参加了本次祭拜大典,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均超历史。
祭拜嫘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人文女祖嫘祖的虔诚拜谒,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通过嫘祖文化把发展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面向全国打响嫘祖文化品牌,为推动我县嫘祖文化、丝绸文化与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对激发我们更加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伟大祖国、增进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祭拜嫘祖祈祝福。祭拜嫘祖大典正式开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马旭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鲁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清,共同为新落成的嫘祖雕像揭幕。随后鸣放礼炮9响,伴着肃穆庄严的祭祀鼓乐,祭祀人员敬献香果、美酒、丝帛。著名文化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嫘祖赞》作者李敬一恭读颂文。恭读颂文完毕后,参加大典的嘉宾代表先后向嫘祖敬献花篮和高香。随后,45名身着碎花格布的蚕妇,先后向嫘祖供奉祭品,祭拜嫘祖,祈求丰收。随后,现场人员全体起立,三鞠躬行施拜礼。由400名女子组成的方阵共同表演《嫘祖颂》,用古朴典雅的歌舞表达了对人文先祖嫘祖的敬意。大典第九项是祈福中华,40名青年舞起四条金龙,舞动生风,一震腾空,气势恢弘。顿时,祭拜广场上颂歌飞扬、礼花绽放、金龙吐水、香烟缭绕、丝带起舞,将祭拜大典推向了高潮。
开馆首日人如潮。首届·嫘祖文化节开幕当天,嫘祖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参加文化节活动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现场观众等数千人涌入新落成的博物馆,近距离了解感受嫘祖文化及丝绸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无限神韵。嫘祖文化博物馆位于嫘祖文化园内,总投资约300万,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品800余件。博物馆分为一廊四区。一廊是,嫘祖传说木刻画廊;四区分别是,嫘祖故里、泽被天下、千秋膜拜、垭丝古今,分别展示了嫘祖从出生、发明养蚕缫丝到协助黄帝制定婚嫁礼仪、定鼎天下丰功伟绩,以及“垭丝”发展的相关历史。
两岸学者话嫘祖。为期两天的·嫘祖文化论坛,以“同祖同源同路同行”为主题,来自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鲁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希清,北京民俗协会会长、编审、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高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三峡大学兼职教授、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邹明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三峡大学兼职教授毛巧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土有,台湾孔子学院孝道研究中心所长粘建祥,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詹杭伦等两岸三地20余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多名专家学者们(其中3位台湾学者,1位香港学者),乘“一带一路”之东风,怀中华复兴之宏愿,齐聚一堂,探嫘祖文化人文之源,叙同祖同源之谊,谋弘扬嫘祖文化之计。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共32位专家提交论文,24位专家发言,4位学术主持,1位进行学术总结。会前编印《嫘祖文化论坛论文集》1册,收入论文25篇。
文化展演氛围浓。在首届•嫘祖文化节开幕前,齐聚在嫘祖文化园的游客共同欣赏了精彩的文化惠民展演。由省歌舞团、省邮政歌舞团表演的《哩嘞响》、《彩云之南》、《晒花衣》等一批获得省级大奖的文艺节目让在场的观众一饱眼福;《五鱼闹海》、《呜音》、花鼓戏表演唱《三个抒豪情》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戏让外地游客更好的领略了文化。同时,“美丽·村村诗画”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依次摆开,一幅幅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的摄影作品全方位展示独特的风情地貌,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游客在纵览美景的同时不禁发出一声声赞叹。
1.嫘祖文化项目建设情况:
投资160万完成嫘祖石板街的修葺工程,2015年,由省文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体局和嫘祖镇政府面向全国征集750余件嫘祖主题楹联,择其优秀者50余副由省书法家协会组织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丹并镌刻,依托原嫘祖化石古街打造此嫘祖楹联文化一条街,增益其人文底蕴。总投资4000万元嫘祖文化园已基本建成,占地面积150亩,嫘祖文化园是嫘祖故里核心景区,2012年正式启动,由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聘请“北京绿十字”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在理念上突出生态古朴。整个园区分为游客集散区、嫘祖博物馆、嫘祖广场和嫘祖祭拜区。嫘祖雕像投资820万元,高12米,基座长15米,雕像重458吨,采取汉白玉雕刻而成。嫘祖坐西朝东,头插桑叶簪,脖挂贝壳链,手棒桑蚕丝,仪态端祥,庄严肃穆,展示了嫘祖母仪天下、心怀万民之神态。基座当面刻有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庆祝香港回归作《香港赋》的知名作家李敬一亲撰,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德聪手书《嫘祖赋》,颂扬了嫘祖伟大功绩和抒发了人民敬仰之情。嫘祖文化博物馆位于嫘祖文化园内,总投资约350万元,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品800余件。博物馆分为一廊四区。一廊是,嫘祖传说木刻画廊;四区分别是,嫘祖故里、泽被天下、千秋膜拜、垭丝古今,分别展示了嫘祖从出生、发明养蚕缫丝到协助黄帝制定婚嫁礼仪、定鼎天下丰功伟绩,以及“垭丝”发展的相关历史。旨在打造成为传续和弘扬嫘祖文化、种桑养蚕缫丝制衣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丝绸文明展示中心。
2.首届·嫘祖文化节活动情况:
4月21日至23日,首届·嫘祖文化节在我县嫘祖镇隆重举办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省市领导盛赞大典仪式“很成功、很震撼、很感动”,“感觉热泪盈眶”;参加祭拜大典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祭拜仪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祭拜大典有气势、有特色、起点高,达到了举办祭拜嫘祖的目的。本次文化节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为主题,活动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灵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文化节期间,主要有祭拜嫘祖、嫘祖文化博物馆开馆、·嫘祖文化论坛、文化展演展示、民间祭祀、民间工艺展示、旅游商品展示、商贸活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9项活动内容。来自两岸三地的8万多炎黄子孙参加了本次祭拜大典,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均超历史。文化节期间,同步举办了·嫘祖文化论坛。交流会以“同祖同源同路同行”为主题,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复旦大学等两岸三地20余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们,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专家们紧紧围绕了嫘祖故里研究、嫘祖信俗研究、嫘祖与中国丝绸文化、嫘祖传说与早期人类文明、嫘祖文化资源保护的传承与开发、和丝绸文化发展及其传播、嫘祖祭祀仪式研究、国家级非遗嫘祖信俗的传承与保护、嫘祖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嫘祖文化产品研究等10余个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交流,提交学术论文30篇,编印了《学术论文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组织开展了嫘祖杯诗词、楹联、民间故事、影视剧本征集大赛,征集嫘祖主题楹联750余件、诗词歌赋310余首(件)、民间故事40余个、影视剧本9件。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我们三语备课组工作搞出特色,首先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每周
二、周四的备课、教研活动,组员们要准时参加,充分准备,积极讨论,完善教案,及时打印,修改,上交教案。平时能结合常规考核,大家互相听课,评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演练场听课,评课正常有序,要以迎接“六认真”工作检查时的要求,严格检查作业、教案等力求达到学校的高标准,落实“六认真”的新的要求。另外作文竞赛、古诗背诵、单元测试、参观访问各项活动组织要秩序井然,充分深入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如下: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学校办学目标为指针,以"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加强语文教学流程管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健全质量调控机制,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继续抓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创设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增强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争创优秀学科组。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
1.1患者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1.2剂型与给药途径中药注射液作为中药开发的新剂型,由于改变传统的给药途径,未经胃肠吸收和肝脏代谢灭活,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1.3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1.3.1中药注射剂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质量不稳定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
1.3.2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导致批间差异。
1.3.3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
1.3.4质量标准不完善,只能对所含个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不能保证质量。
尊敬的*院士、*教授、*教授、吴教授,各位同仁、各位同学:三年前,学院首届学术活动月从这里起步;今天,在同一位置,我们隆重举行第二届学术活动月开幕仪式,共同回顾“专升本”五年以来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在本科建设初期,我院学术活动形成制度,学术研究始成风气。此情此势,来之不易,可喜可贺!诸位著名学者专程参加今天的活动,并将做系列学术报告,为本届学术活动月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谢意!何为大学?什么是大学的使命?大学乃“囊括大典,**众家”之学府;大学使命,一曰造就人才,二曰研究学术。科研是大学永恒的神圣使命,学术研究是永不间断的创新历程。举办学术活动月,旨在回顾、总结和激励,以期达到营造科研氛围和推动学术进步之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专升本”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学院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同时启动科研与学科建设;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经过五年艰苦奋斗,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初步得到社会认可,两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和考研均取得较好成绩;学术研究已顺利起步:出版学术论文与著作八百余篇(部),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和学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部分成果在国际国内已产生相当影响;具有我院特色、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正日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顺利启动“物理化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古典文学”等五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涌现出部分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成果。这些成就标志着学院科研实力正在实现质的跨跃。本届学术活动月将举办教学科研成果展,安排近百场院内外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出版科研成果汇编,举办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等三项教学比赛。学院首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旨在形成师生共同科研、合作创新的局面。同志们: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学术性、创新性是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大学教育在其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上均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在本科层次,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互为依托,形成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统一于教师工作的全过程。
正如**先生所说,“科研是大学教学的灵魂”,离开学术研究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显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教师不言而喻的社会契约和工作责任!**师院尚处于本科建设的初级阶段,缺乏设备、资金与场地,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师资水平问题。课堂教学学术含量偏低,本科毕业论文课题不足、质量欠佳,表明学院目前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准与本科教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现阶段,学院的科研工作首先要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适应师范教育的发展。广大学生热切期盼有更多的学者型教师,学院发展急切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学者群体。他们首先把自己看成某一学科的成员和知识创造者,其次才是该学科的教师和知识传播者。他们学术思想活跃,勤于探索创新,与国内外同行共享矛盾与辩论的乐趣,并善于引导身边的同事和学生置身学科前沿。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向学生传递的决不仅仅是个别结论或个别课程,而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对学科状况的整体把握。这是大学生所欢迎的本科教学,是纯教书匠所无法胜任的。迎接本科教学评估,专业建设是基础。教学工作必须雪中送炭;科研和学科建设则只能锦上添花,才可能有所作为。学院将大力扶持五台山文化研究和辽金文学研究等特色学科,有效推动反映师范教育特点的基础教育研究,继续支持中文、化学等强势学科做好申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的前期准备。我们的目标是使特色学科逐步发展为强势学科,不断拓宽省级和院级重点学科范围,带动更多的教师开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科研课题。学科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必须顺应其内在规律,关键在于培养领军人物,构建学术梯队,搭建学科平台;科研管理要体现科学精神,符合科研规律,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学科之间及学科内部则要兼容并蓄、共同繁荣,实现自由、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描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者须具有宽广的学术胸怀和高尚的学术品德,成功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如此。
我们期望以本次学术活动月为契机,逐步实现从个体的科研行为向群体和团队的学术攻关过渡,由承担校内、省内研究课题向承担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大研究任务过渡。同志们:学术研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科学的挚爱和献身精神是学者最可贵的品质。研究创新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与回报,但研究者自身必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按照“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程序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进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会产生真正有益的学术成果,狭隘浮躁的人文环境培养不出众所公认的学者大师。现在需要的是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要能静下心来,有耐心和恒心,忍得寂寞与清贫,经得起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打击。说到底,教学和科研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学院将努力营造“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人文环境,培育“勤奋务实、勇于探索、崇尚创造”的校园风气。这也是历届学术活动月的根本宗旨。让我们携手同心,在院党委领导下,努力实现前勤与后勤、教学与科研、软件与硬件、人文与科学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开创百花竞放、百舸争流的学术春天,实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最后,预祝第二届学术活动月圆满成功!
一、历经三千年的国学传播
传统认为中国学术产生于春秋战国,即诸子百家之学。《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出王官”,无论是章太炎持赞同的意见,还是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学者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诸子之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着作为源头的学术存在。古代文献所记并非完全可信,李学勤用考古事实证明,中国的学术起源还要早于西周:“在甲骨文里发现了“太学”,“太学”在殷墟小屯南地甲骨里就有了。这是非常重大的发现。不要看只有两个字,它很确切地证明了至少在商代的晚期已经有了太学。……2005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铜器,是一件方鼎,叫“荣仲方鼎”。这件方鼎上有铭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学校的情况。……中国的学术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传统,并且和教育结合起来”[4]。人类传播史就是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这句话强调了人类传播实践活动中传播媒介的重要性。最早萌芽于商周时期的学术,如果没有三千多年的传播活动,何来“国学”之称?又何来对国学的现代学术研究呢?以传播学视域来看,以往的国学研究,无论是传统的训诂考据法,还是现代的文化人类学等,多是以传播的内容(文本)为研究对象,兼涉传播者,偶有提及接受者、传播效果。一部中国传统学术史主要以历史时期为线索,来讲述学术内容、学术流派、学术代表、学术传承、学术影响……而对于学术传播媒介的发展,很少考虑在内。
媒介(传播渠道)研究是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之一。以下以媒介为线,梳理出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播简史。如李学勤考证,中国学术从商周时代起,“庠序”、“成均”、“辟雍”等教育场所,即为国学最初的主要传播场所。那么传播者为何人?即是《汉书•艺文志》所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教国子,教之以六书”中的“周官保氏”。《周礼•保氏》亦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可见,从文献中得知,商周时代的学术知识“六艺”、“六书”等,应该是由商王朝、周王朝的“保氏”或“保傅”之官,作为传播者,传播给当时的贵族子弟“国子”。最初的接受者也只能是这些贵族子弟,一来是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所规定,二来是由简单的传播媒介所限制。从现有的甲骨文碎片实物上考证的文字信息大多是占卜刻辞、少数是记事刻辞来推断,虽然商代已有文字,但文字符号不如口语符号丰富,而承载文字信息的载体(甲骨、青铜)昂贵而神圣,所以知识信息的传播还是依靠声音介质,呈现口头传播的特性。可以想象,遥远的几千年前商末周初时期,“保氏”与王子贵胄,面对面地心口相授的情景,这在传播规模类型上属于人际传播。故此,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拥有知识,生产知识,也就掌握了政治话语权并实际的政治统治权。
至东周时期,诸子百家———真正的中国学术产生并迅速走向繁荣。这有其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社会方面的原因,致使“三官失守,学在四夷”,但也不可小觑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最初的“周官保氏”之学从口口相传、单个对单个、无法跨越时空阻隔和阶级等级的狭小范围,借助竹、刀之力跳了出来,发展流变为诸子之学。所以班固认为的“诸子出于王官”,原来是有一定道理。退一步说,即使各家的思想观点并非直接上承于一官一职,但文字的源头必在王官。“左氏记言,右氏记事”,从只有祭司、史官等掌握文字,到普通士人都会书写,承载文字的媒介工具的普及功不可没。诸子若不掌握文字,没有机会阅览大批书籍,如何形成深刻的思想体系?孔子韦编三绝,《周易》借竹简能存于孔子之时;孔子修《春秋》,所修之书借竹简而流于后世……学问以简册为载体,超越时空,做到隔代间接传播。而有的甚至越千年保存到现在,直接成为国学研究最可信的证据。至于学术的传播类型,则从单人对单人或几人的人际传播,发展为一人对多人的群体传播,传播的规模扩大,才使得学术繁荣成为可能。《淮南子•泰族训》云:“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墨家是组织严密的学派,孔门则有弟子三千,均是典型的组织式群体传播。在稷下学宫的讲学、游学,学者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师生之间的联系松散,传者和受者间是非组织的群体传播。
从此之后,国学经历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演进,直至清朝朴学,其传播一直维持着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种类型,即知识分子间的个体交流沟通、师徒间的一脉相传,和各类学校(太学、书院、私塾等)组织的教育。而媒介载体则从书简、木牍、绢帛、发展到纸张,书写载体不断趋于轻便廉价,文字信息含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越来越容易。公元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公元11世纪,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人类传播开始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印刷并不是载体,并未改变承载文字的介质,而是改变了承载文字的速度。信息的快速复制,使得学术传播的范围更广泛。即便如此,古代学术传播还称不上大众传播,只算是在精英阶层内的小众传播。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虽说是对千年的中国学术进行的空前总结,但也只是抄录誊写。国学在古代一直维持着以口头和文字为主要媒介渠道,传者与受者也始终在士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之间。
二、国学的大数据时代
传播学所谓的大众传播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商业化的媒介组织产生,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先进的媒介,运用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并以普通大众为对象传播信息的时代。我国的大众传播时代也肇始于近现代。为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出版《国故论衡》,胡适创办《国学季刊》……这些报纸杂志书籍的开办,目的即欲使国学达到大众传播的程度。但因时代所限,这些报纸杂志一来并不是由商业化的媒介组织运营,二来不是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无法达到这些国学大师们预想的传播范围。新中国成立之后,报纸、杂志和广播事业都得到高速发展,大众传播序幕真正揭开。但国学及国学研究,因政治原因却进入低谷时期,其传播范围比过去更加狭小。
改革开放后,再度兴起的国学热延续至今,分支为两股热流:一支为专业性的国学研究,每年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见诸报刊、书籍;一支为业余性的国学普及,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积极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成为当今国学热的主要外在表现。国学已经借助更先进的电视、网络传播媒介逐渐走向大众传播之路。尤其是网络媒介,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大媒介,其传播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易复制、超文本、多媒体、活动强等特点,打破了信息传播间的界限,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存方式。利用网络媒介传播国学,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传播的新渠道与新途径。各种国学网站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网络上,及时为受众提供有关国学的信息,大量免费阅读的国学经典文献;学者们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发表研究成果,与受众交换国学心得;在国学论坛上,爱好国学的网民们积极参与国学问题的大讨论,气氛热烈……网络已然成为国学大众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媒介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来,信息转化为数字,通过互联网得以快速传播。传统数字技术形成的数据库,数据量最大只达到TB(2的40次方)。近几年的数字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形成超级容量的数据库,数据量可以高至ZB(2的70次方)级别,即所谓的“大数据”。如此海量的数据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可以满足用户快捷准确地获取、存储、检索、共享、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时代”,根本上是数据分析的前沿科学时代,云技术的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均创立了全新的量化研究的系统知识和方法。
本草研究在近百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面临新世纪,如何使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每一个本草研究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我认为,本草研究应该强调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研究领域生机蓬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自生自灭。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难芯糠矫娉晒橙弧U夥矫孀钪匾慕故潜静莸哪柯佳а芯俊A帷断执姹静菔槁肌贰⑸兄揪取独幸┪南拙罚约白罱霭娴摹度幸酵际榱夏柯肌返仁椋旧贤瓿闪酥泄诘乇静葑ㄖ哪柯佳У鞑椤?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摘要: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