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错误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化弊为利,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苏格拉底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堂,他从不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来评价,来修正,仅仅教给学生各种检验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教学目的,还需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加强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将两个无安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学生发现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学生就有这样的认识,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我们也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在一道判断题里,是将这句话倒着过来说的,就是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不假思索地打了对号。针对这一错误认识,教师给学生分发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动手拼一拼。问学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在错误的认识里找出正确的答案,及让学生明白问题所在,又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关系的理解,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二、自己纠错,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错误。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时,有这样一道题:75-30,有部分学生得出72这样的答案。我并没有去批评他们,而是问:“30里面有几个什么?”“3个十。”学生马上知道了应该从十位上去减。应该是45。我又出了56-3的题目,他们也很快地完成了。在了解学生的“错理”后,就可以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纠错,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理解学生的错误成为教师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起点,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数学!
三、保存错误,体会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为了使日常课堂教与学中产生的错误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师生可以建立纠错本。教师建立纠错本为的是尽可能提高以后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者独立建立纠错本,学生的纠错本记载的不仅是自己学习中出现的不足,记载的更是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经常翻看自己的纠错本,不仅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中也能体会到对某知识点学习的成功感和愉快感,更能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的错误能真实地在课堂上反映出来,教师的真实水平也能在课堂上真实地反映出来。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学习就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
作者:胡雪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心小学
一、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要有爱心
也只有在“爱”的照耀之下,学生才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也只有在“爱”的支撑之下,班级才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和谐且有凝聚力。教师在本职工作中同时也不能有私心,要时刻铭记陶行知先生曾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宗旨,对学生平等地看待,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或者是其他因素就对学生“另眼相看”,每个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在等待教师去用心发现,用心雕琢,用心呵护,等待教师通过内心满满的爱,去滋润学生奋发向上的心田。所以只有在充满爱心的教师指引下,这样的班级才能有前进的动力,这样班级中的学生才能够有愉快学习和生活的心情。很多时候,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并不是教师声音大,表情严肃就能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放低姿态,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沟通和共同学习,所以充满爱心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批评和教育的时候,学生也必然会乐于接受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要有反思精神
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应当时刻具有反思精神,这样才能在工作当中不断审视自己以往的工作,并对未来的工作作为借鉴,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从而让我们教师自身也在工作当中审视自己的错误不断进步。
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学校不大,10来个教师,200余名学生,六个教学班,学生大多是附近村子的。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也很差,所以很多学生都上“跑学”,就是早上在家里吃饱饭,然后带些干粮,中午不回家。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都很差。在这种环境中,学校的教师、学生都感觉比较枯燥、乏味。在校的学生大多都十分淳朴,由于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也相对比较脆弱,缺少呵护,有的学生甚至性格上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内向特征。有一次,由于一名学生在放学后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独自去水库上去划船,当班的教师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对其进行了罚站的处罚,可下课后这名学生却失踪了,很多天之后被发现这名学生跑到了煤矿上去干活,由于年纪太小被矿上遣送了回来。这次事件对于那名教师以及全校的师生触动非常大,这也让我对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做到的内容,我们是否都完全做到了,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我们真的了解并掌握了自己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吗,包括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状况。
由此,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我们首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也要使用不同的应对手段,在教师的语言上、语气上、表情上等,我们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犯错行为我们要理性地看待,一次犯错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有时刻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关心学生,努力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行为,这样才是可持续的教育方式。
三、结语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不要“简单粗暴”,要舍弃掉传统教学方法上遗留的不良的经验和做法,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要单纯地用惩戒的方式来处理,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犯错”的时机,巧妙地进行引导,促其认识错误行为,在纠错中进步,终将“坏事”变好事,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进步。
学术论文的写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学术论文的写作(一)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于"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六)正文(Main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②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实验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实验的结果是论文的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不少学科的论文,还可再简化一点,例如,医学论文,常将正文部分分成两个大段落,即:"材料和方法"(或"对象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工"结果和分析")。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避免使用商业名称,通常应使用通用化学名称。实验方法应介绍主要的实验过程,但不要机械地按通常以年、月的次序进行描述,而应该将各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描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按论文这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可以生复文中的试验及其结果,并即达到"再现性"或"可重复性"、"确证性"的要求。
《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五期
职业敏感反映的是从事某种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论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职业的特殊感悟,这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专业素养的体现。编辑的职业敏感,是编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一种特有的对编辑活动的感觉、认知、理解和反应。[1]编辑的职业敏感以编辑的文化、学术素养为背景,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一种必备素质。[2]学报作为反映高校教学与学术成果的平台,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推动教学与科研向前发展,促进社会和学术的繁荣。学报编辑肩负着教学和学术成果“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对文稿选题、结构、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敏锐的反应,提出质疑,进行甄别和做出判断,然后灵活地运用多种编辑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学报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加工和校对需要编辑来把关和控制,学报编辑能从众多的文稿中筛选出优秀的稿件,并进行编辑加工和优化,需要学报编辑发挥独特的职业敏感。近年来,编辑同仁从图书编辑和一般期刊编辑的角度探讨了编辑职业敏感的问题,但还很少有编辑从高校学报的视角论述职业敏感对学报质量的影响。而编辑的职业敏感是编辑工作素养的一种表现,它与刊物的质量息息相关。学报作为学术性和思想性期刊,编辑职业敏感强,对文稿的鉴别、筛选、编辑优化的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及时发现文稿中的问题。可见,学报编辑发挥职业敏感对提升学报质量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如何在学报审稿环节、编辑加工环节和编辑校对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来提升学报的质量。
一、在审稿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升学报质量
(一)通过对政治敏感问题的把握,严把学报政治质量关学报作为传播学术文化的窗口,强调学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作为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学报编辑要时刻牢记“学术无国界,宣传有纪律”。编辑要对出版规定的15条重大选题备案的内容熟记于心,此外,在审稿过程中,对于作者文稿中出现的因用词不当而有违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内容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严格把关。近年来,由于文化交流的频繁,学报收到了一些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及香港地区的论文稿件,对于审读这样的稿件,政治思想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延边大学地处民族地区,又是祖国的边陲,学报文稿中既有民族问题又有边界问题,在审稿时常常遇到与朝鲜和韩国相关的文稿,对于此类稿件,编辑要审慎对待,因此加强政治敏感性是学报编辑工作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通过“论文防抄袭系统”和“中国知网”,严把学报学术质量关学报编辑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学术论文,需要对论文的选题是否新颖、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方式是否恰当、论述是否准确等做出判断,这不仅是对编辑知识储备的考验,也是对编辑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赏力的检验。学报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对某些选题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记忆储备,当看到相似的选题时,便会敏锐地进行联想和对比,捕捉到论题的关键点。对于选题是否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参考文献多是多年以前的,那么其研究的前沿性就值得怀疑。对于和导师合作的论文,从论证是否严密、写作是否成熟来判断是否是出自学生之手而导师只是挂名,这都需要编辑运用职业敏感准确做出反应和判断。随着“论文防抄袭系统”和“中国知网”在高校学报审稿中的运用,编辑又多了鉴别论文是否抄袭、学术论文是否真正具有价值的判断方法。但是系统只是提供重复比,对于重复比比较高的文稿,编辑要根据具体内容再次进行具体分析和甄别。如果把别人的论点作为论据,就不是论点的重复;如果重复的内容只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古籍文献,这是任何研究者都可以正常引用和参考的,就不应视为抄袭。对于通过了“论文防抄袭系统”的论文,编辑也不能完全认为论文不存在抄袭,因为观点的抄袭可能就是几句话的内容。另外,论文还可能存在改文换面、重复发表等质量问题。编辑需要再通过“中国知网”系统借助查找文题、关键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等方式进行审读和比对,发挥编辑的学术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笔者曾通过查找作者已发表过的论文,从中发现其所投的稿件只是将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对吉林省的研究”改为“对延边地区的研究”,而此文在“论文防抄袭系统”中的复制比却很低。
二、在编辑加工环节发挥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升学报的编辑质量
编辑加工是编辑对文稿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梳理的过程,这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编辑要充分发挥编辑的职业敏感,根据学术论文的要求,找出文稿中存在的瑕疵,并与作者沟通,通过建议作者对论题进行推敲、对论文结构进行合理建构、对结论性内容作补充修改等,提高论文的分析和表达效果,进而提高文稿的质量。
(一)通过对文题与内容的敏锐判断,提升文稿的表达效果编辑的工作对象是文稿,编辑拿到稿件,首先关注的就是文章题目。一般来说,文题是论文的“眼睛”,好的题目让人过目不忘,对于文题的要求是不超过20个字。如果文题过长,既不醒目,也不容易被人记住。学报编辑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就要抓住主要论点,减少字数,还可以让作者以副标题的形式或是加冒号的形式加以修改和完善文题。编辑要对文题中的“新定位”、“新思考”、“研究”等提法有敏感的判断,探究其论文内容是否真的有“新”意,其论述是否足够有“研究”的深度,抑或仅仅是介绍和罗列而已。另外,对于文题和内容是否相符、文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论文的内容、文题和正文内容分析的顺序是否一致等,敏感的编辑通过各级标题就能发现论文中的这些问题。比如一篇关于“中韩法律比较”的文稿,文稿中某一部分先介绍韩国的法律再介绍中国的法律,另一部分却是把中国的法律放在前面,韩国的法律放在后面,这与文题中“中韩”的顺序不统一。那么,编辑在加工的过程中要通过与作者商讨,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把握修改加工的尺度,对论文题目或论文内容做出调整。
[摘要]通过对1987—2016年的261篇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相关研究进行统计与归纳,分析了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内容和发展趋势。(1)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英文摘要写作、编译或文本研究方面,研究内容逐渐由单一向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拓展。(2)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更加科学化,相关研究多采用语料库进行跨学科或多学科对比研究方法。(3)研究数量虽然不断增多,但重复性研究较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够。(4)研究发展趋向于建立国内外英语摘要语料库进行研究,国内外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对比研究和对英文摘要写作或翻译软件的研发。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文本研究;过程研究;研究趋势
“科技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对有效展现论文学术价值、提高论文影响力、交流研究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英文摘要是国外了解中文期刊内容的主要途径,英文摘要是否准确、规范直接影响到国内期刊在国外数据库的收录率和索引率,影响到国内期刊的国际传播效果。”[1]随着各国科技成果交流日益频繁,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也是影响我国科技成果对外传播及被国际权威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所具有的严谨性、规范性、完整性、独立性、自明性以及学术性与通用性、简练性与概括性等特点影响着摘要写作或编译的难度[2]。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文献检索,1987—2016年研究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相关文献有数千条,但目前国内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回顾与反思的论文并不多见,相关研究概述或评述性研究居多,如汪徽概括和评述了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3]。本文按篇名、主题及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筛选出1987—2016年与“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主题相关的论文共有261篇,对这些论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分别从英文摘要文本和写作或翻译过程两方面分析我国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的内容,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概况
根据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论文的题名和内容,将英文摘要研究大致分为摘要完成过程的研究(简称过程研究)和文本研究(针对已有英文摘要文章的研究)两大类,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摘要写作及摘要文本这些微观层面的研究。(1)英文摘要过程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摘要写作、编辑及翻译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其中58.24%是摘要写作及与摘要写作相关的研究,编辑及翻译研究相对较少,占了13.8%。(2)英文摘要文本研究主要涉及英文摘要中的语法使用情况、结构类型及语言特征以及摘要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方面的研究。语法研究主要涉及词汇、句法、时态、人称、语态或语法特征;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有翻译或编辑过程中存在的语法(介词、语态、时态等)、语言应用(句子成分残缺)和标点符号等问题或错误。作者统计对比发现很多文本研究和过程研究内容如关于时态、语态在摘要中的使用往往是重复交叉的。例如,下面两种叙述大同小异:“在撰写食品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过程中,一般要求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因为这样可以较为客观地表达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4]。“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客观描述,因此,与汉语甚至是日常英语相比,被动句使用广泛。据统计,科技英语中,有三分之一的句子使用的是被动句。”[5](3)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农牧林二十多个学科,单学科的研究多,跨学科对比研究较少。在这些学科研究中缺乏对所有学科英文摘要的整体性研究,导致研究内容出现交叉重复现象。从论文刊载期刊类型和时间来看(见表2),261篇论文仅有21.8%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这反映出1987—2016近三十年间高质量的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数量偏少。从表2还可以看出2000—2016年是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最多的一个阶段,在质上有了提高,研究方法也得到改进,出现了基于语料库的英文摘要对比研究。
二、研究内容分析
(一)文本研究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文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言特点、语步、文体、书写要求及常见问题等方面。
1.语法英文摘要研究针对人称、语态、时态、词汇和句法这些方面对语法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如下:(1)英文摘要中语态和人称使用的变化。过去国内国际英文摘要中多使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以示客观性,但目前国际英文摘要更倾向使用第一人称主动语态来拉近与读者的关系。冯恩玉和吴蕾[1]指出国外期刊摘要中,主动语态占63.83%,被动语态为36.17%;国内期刊摘要中,主动语态占43.72%,被动语态为56.28%。(2)时态方面。英文摘要常用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一般完成时,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结构中具体使用何种时态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过去时用于叙述作者的研究过程如介绍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段的发现,以及某些研究的实验、观察、调查、讨论等过程。一般时用于叙述作者结论如阐明研究目的,论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以及提出建议;一般时也用于摘要中介绍事实、规律或真理。一般完成时主要用于介绍研究背景时叙述的内容是针对某项研究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的描述。(3)词汇方面。为凸显摘要的检索性和报道性功能,方便读者迅速从摘要中获取信息,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应尽量使用具有指示性功能的词汇介绍摘要的各个部分[2]。例如在引言部分,用表达目的指示词,如purpose,aim,attempt或者动词不定式;在讨论部分,用阐明论证的指示词,如suggest,indicate,find,support,confirm。其次,摘要中尽量使用简单的谓语动词,如用increased胜于hasbeenfoundtoincrease;摘要中也避免使用不增加任何新信息或不增进读者对摘要内容理解的词汇,如Inthispaper,thispaperisconcerned,amethodisdepicted。最后,常用读者所熟悉的专业词汇,少用生僻词汇。(4)句式方面。常用短句和主动句,少用过于复杂的长句和被动句。比如在介绍摘要结果部分时,尽可能使用带有指示性词汇的句式,如“Wefoundthat…”,“Theresultsshowthat…”。主动句“AexceedsB”优于被动句“BisexceededbyA”。
摘要: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通过举例列举并分析的方式,指出了科技论文编校中常见疏漏的“‘结果表明’字眼表述错误、对显著性水平的表述不当、常见废弃单位‘目’及‘道尔顿’的错误使用、书面表达的口语化、物种拉丁学名省略不当及指示词语错用或指代不明”等6个细节问题,旨在为编辑同仁提高科技论文的编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论文;语言表达;常见疏漏;规范科技
论文是传播、记载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科技工作者水平的重要尺度[1]。其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口头交谈,讲求用词准确到位、科学严谨,是书面词汇的巧妙组合形成的美妙篇章。而科技论文编校是科技论文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编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科技论文的出版质量和高效传播。笔者在调查、翻阅与本刊同类的农业期刊科技论文中,发现了一些与编校实践中存在的共性的语言表达疏漏问题。在此通过举例列举,并加以分析,以供编辑同仁参考,并兼与同仁们商榷。
1摘要中的“结果表明”
字眼表述错误摘要是体现文章精髓、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完整短文。其基本的四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结论”与“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对研究结果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结论”是“结果”的升华,是对“结果”的提炼,是对“结果”规律性的总结。“结果”是发现了什么,而“结论”则是说明了什么,是对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的概括总结以及该文在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的阐述。笔者认为,二者在描述的引领字眼上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结果”的描述,其引出的字眼一般是“研究发现”、“结果发现”或者“结果显示”,而“结论”的导出字眼为“结果表明”或“研究结果提示”等。而不少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中在描述研究结果时错误使用了“结果表明”,导致“结论”部分没有引领字眼可用或重复使用甚至直接导致“结论”要素的缺失,致使摘要的结构不能完整,不能真正体现摘要的功能。例如《某大学学报》2017,29(3)作者王爽等的文章“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富硒马铃薯中有机硒和无机硒”(P70~72)摘要:建立了富硒马铃薯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方法。通过用硝酸-高氯酸的混合酸进行湿法消解,再经Tris-HCl缓冲溶液提取、超声提取、离心进行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分离,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测定。
2对显著性水平的表述不当
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level)是应用于统计学,以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它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事先确定一个可允许的作为判断界限的小概率标准[2]。一般设定为0.05或0.01,甚至是0.001,是人为设定的数值。类似水位线的概念。而P值(P-value)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值,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不是人为确定的。一般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为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也即P<α(类似于低于水位线的概念)时是有差异或显著或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的,高于水位线(P>α)没有差异。因而,P值和显著性水平α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但不少科技论文对P和α不分彼此,导致表述错误。例如《***大学学报》2017,44(2)作者王利红等的文章关于统计分析的叙述(P225)“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P<0.05”,以及该刊期杨启纲等的文内(P215)也错误地描述为“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这里的显著性水平“P<0.05”应该纠正为“α=0.05”。或者可以表述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某某大学学报》2017,34(3)温星等的文章P439表1注解中“根据LSD测验(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显著性”的描述也存在同样的错误,“P<0.05”应该纠正为“α=0.05”。一些科技论文对显著性水平的表述概念虽然没错,但却很随意,导致语法错误。如《某某大学学报》2017,34(3)佟静等的文章里表2、表3的表注中“不同小写字母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明显缺失了谓语“表示”。对于显著性α及P值概念不清的问题,科技论文中比比皆是,应引起编辑同仁们的细心关注。
3常见废弃单位“目”及“道尔顿”的错误使用
如何发表和撰写SCI论文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SCI收录的杂志,是能否进入学术前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那么怎样的论文才是合格的?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贡任,大者作为国家,小者作为一个研究群体或个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刊物上的多寡,显然是基础研究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志。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他曾领导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工作19年并作为《细菌学》杂志的主编。他的深刻的见地值得从事基础研究的同事们思考。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正如蕹新吃士等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曾专门谈到,曾有少数作者在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他强调,过去这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已不允许。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性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井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
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充分评价已有的工作,体现作者的学术水平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但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作者在充分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地指出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清楚的内容。要特别重视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每一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目录,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杂志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这两年,至少有两位审稿人向笔者抱怨,个别中国同事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将稿件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做审稿。他们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一个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这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于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如何处理情况,有两个例子供参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论文被一杂志拒绝。经过反复的讨论检验,我们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这位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并要求主编将他的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将论文做必要改进,寄给另一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论文立即被接收,并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一例子中,论文并没有经过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杂志。但是作者却负责地请主编把对审稿人的意见转寄给审稿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改寄其他杂志是不应受到限制和责难的。但前提是对论文结果的反复检验,对论文的正确性有了确切的把握。笔者组内一篇论文在一重要杂志经过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这篇论文。通过向权威的同事请教和反复的思考,我们确认对所进行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量,是充分准确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篇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有三个成功的经验供参考。中国科技大学的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的审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同时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不经过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为范文来效仿。论文初稿完成之后,一定要做拼写检查,不出现简单的拼写出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无把握,请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英语水平,我们建议对研究生必须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在写英语上,我们实在需要打个翻身仗。
一、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件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除毕业设计(论文)之外的其他全部实践环节;按教学计划规定修读完各类选修课,方可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任务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进行毕业设计中的各项工作。在毕业设计进行中,及时地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并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经审阅后,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能获得学士学位,不发给毕业证书只发给结业证书。在毕业后一年内,经个人申请,学校同意,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通过者,换发毕业证书。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有综合运用性质,具体题目应多样化,并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也可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模拟题目,但都应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训练。
2.题目的难度要适当,分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使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题。
3.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