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初中生物科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的贡献,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抓好实验。通过实验,更好地让学生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有自己的独特创新发现,让学生能够在生物学实验中,进一步地提升科学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不过虽然如此,其实在以前的小学阶段,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也接触过生物学科的具体内容。不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学习,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正因为如此,初中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欠缺。例如,经验、实验能力,等等。生物学实验作为认识生命运动的一种手段,在生物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指导,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所以,笔者围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开展的诸多问题进行论述。
一、初中生物课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一方面,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很多发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也包括近些年来生物科学在人类健康等领域的突破性的创新,都离不开实验的突出贡献。另外一方面,在中考的时候,初中生物实验也是一个考察的对象,因此,教师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应考能力,同时也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质。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并且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加强在实验学习中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将创新的思维融入进去,进行一些创新实验,在遵循常规的实验规章的前提之下,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创新特长。既然生物学科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那么学生更是要在这全新的学科一开始要打好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也可以建立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们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学习,他们更愿意参与实验,更愿意动手,更愿意亲自去发现一些知识内容,所以,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且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验实践活动。
二、积极组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一位初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实验来让学生亲自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让他们在个性化的知识探索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而实验教学就好像一个途径或者是一个平台一样,教师给学生创建了这样的平台,学生也越能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可以由教师做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推动学生产生探究性的欲望。探究的过程也是充满未知旅程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们感到非常的好奇;另一方面,心中也会有忐忑不安,因此,正是在这样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迅速地成长。
三、创新实验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实验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涉及的大部分知识、观点、理论、定律等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虽然现在的教材中都对实验的过程以图示的方式进行了标注,但真正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关键步骤等还是依旧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规范性指导和纠正,从保证实验过程的规范性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次或是两次实验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动词实验后逐渐形成,而且,在实验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应多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并以问题作为引导。
思维能力的培养
1.以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批判精神。问题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变为直观的生活实际问题。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植物会呼吸这一知识点有难度。于是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以问题“动物能呼吸,那么植物会呼吸吗?”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问题提出后学生莫衷一是,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
教师接着以问题“动物会呼吸有什么特点?”学生都知道动物呼吸是吸入氧气而吐出二氧化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以问题“如何证明植物会呼吸”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的学生就想到了将植物放入水中看是否会冒泡的方法,经过试验,发现新折的植物放入水中不会冒泡,解决问题出现了困难。教师此时以动物的呼吸为引导,动物呼入氧气而吐出二氧化碳,随着时间的推移,氧气就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如果能证明植物吸入的气体逐渐减少而放出的气体逐渐增多,那么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如此一来,问题就转变为对气体成分的变化测量,学生也较为容易解决。
2.以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来培养科学素养。思维是科学素养得以生成的重要因素。思维的灵活能让学生对问题形成多种不同的思考,而创新性则能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生成出新的问题或是想法,这些都是科学素养所不能缺少的东西。首先,教师可借助联想,从一个问题出发来获得多种知识的应用,如某医生给小名的父亲测得血压数值为21.4/13.2千帕,教师追问“这一数值表示什么?”通过学生的叙述引导学生对收缩压、舒张压进行学习,同时得到因舒张压大于12千帕说明小明的父亲血压较高。
再如该题中,如果将13.2千帕改为7.9千帕,又可以引导学生从舒张压来领会低血压的概念。其次,要利用思维创新性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对二氧化碳增多进行检测需要广口瓶内的气体都赶到盛石灰水的试管中就必须用一个合适的带空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这有一定难度。实验中,有的学生则进行了改进,通过在两个瓶中放入等量石灰水,再悬挂用纱包好的干种子、萌发的种子,拧紧瓶盖,一段时间后,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二氧化碳是否增多了。此法简单,不受广口瓶的限制,便于学生操作。
总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以多种方法来进行,且要持之以恒方能收到效果。
摘要: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区生物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的现状,剖析当前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合理因素,为区域内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师;生物学课程性质与价值;现状分析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充分发挥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生物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落脚点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教师对生物课程的性质、价值认识是否准确到位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探寻区域初中生物教师的课程专业素养现状,剖析当前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为区域内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而有效促进中学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以及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明晰
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宗旨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生物学课程首先是一门必修课程、学科课程。更重要的是,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技术课程,也称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学课程教学既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又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它具有通用性、一般性、实践创新性和适应性[1]。生物学课程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其次是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关于生物学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时间为2018年2月至3月初,问卷共发放141份,收回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41份,收回率100%,研究对象以长治市初中生物教师。下面从“教师队伍结构状况”、“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生物学课程的基本价值”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2.1参与调查的中学教师队伍结构状况
【摘要】人时自然界的一份子,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界打交道。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面临了比较大的环境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该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国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学校更应该加强这方面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科学显然是第一选择,但是生物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主要谈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怎样结合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生物;人文精神;自然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产生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初中阶段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在不断的接触身边的人文事件与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与向往。而初中生物课程比较轻松,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已经悄然成为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一个窗口,也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一、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初中生物是学生真正用科学手段了解自然的开始,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热爱情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自然的感受,他们呢对自然以及社会都有了自己一定的想法。学生的这些认识正是进行生物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自然,或者借助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生物相关视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在剩,形等各方面的需求,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安排非常合理,进入生物课程的第一课即是“生物与生物圈”,这一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只是生物圈的一份子,只是地球万物生灵中的一份子。在这一章老师老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现有认识,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上述的种种努力,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学会从自身做起,善待自然。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节约并保护自然资源。
二、联系实际,培养人文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更新。更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90年代后独生子女较多,自小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的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的能力不足。但是二十一世纪科学迅速发展,好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学生的初中阶段能够树立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并提高协作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学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渗透关心他人,和谐奋进的理念,塑造学生全面,立体的人格。首先,生物是探究性的学习,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过程,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一个探究过程进行任务分配,每个人负责整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与同项目组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很好的完成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条件与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在课本要求的探究之外,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探究范围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树立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观念。
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中国未来的人文精神
【内容提要】回顾100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历史沿革,本世纪90年代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急剧改革的10年;江苏省部分市县从1994年开始,在初中阶段采用由江苏省教委教研室主编的生物学新教材教学。经过4年的改革实践和逐步完善,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1回顾100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沿革
我国最早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外国传教士的“马礼逊学堂"中开设的“生理学"课程,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生物学"课程体系。而真正的有系统的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开始于本世纪初的1902年。在世纪之末回顾和总结近100年中学“生物学"教育史和“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必将有助于面向21世纪。
1902年清朝政府“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补充“钦定中学堂章程",不但明确而清楚的规定了中学的5年学制,而且还规定包括“博物"课程在内的12门课程。对“博物"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规定:“博物:其植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分类功用;其动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习性特征、分类功用;其人身当讲身体内外之部位、知觉运动之机关及卫生之重要事宜;其矿物……"。“凡教博物者,在据实物标本得真确之知识,使适于日用生计及各项实业之用,尤当细审植物动物相互关系,及植物动物与人生之关系。"当时的“博物"就是“生物学"和“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
1912年,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中学学制改为4年,“博物"开设3年。1922年的新学制又将中学学制改为6年,初中、高中各3年。初中开设“自然"和“生理卫生",其中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高中开设“生物学"。1932年,初中开始分别开设“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3门生物学课程,高中仍开设“生物学"课程。这样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经过几次变革,但总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初中开设分科的“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三门课程,高中开设综合的“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模式和基本教学内容一直沿用了近60年,到本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有所变化。
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编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并提出可以一纲多本的编写各具特色的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先编出初中《生物》新教材。该教材虽然将过去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部分内容合在一本《生物》教材内,但教学内容仍然分为“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个主要部分及“细菌、真菌、病毒"和“遗传、进化和生态"内容。接着,广东等省市编写出综合的初中《生物》教材。在江苏省教委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建议义务教育教材的总体构想下,江苏省教委教研室从1994年开始组织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等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部分中学高级教师共同编写综合的初中《生物》(苏科版)教材。从1995年秋季开始,新教材在江苏省镇江市、连云港市、苏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等地试用,经过几年的试教和不断修改完善,1998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内多本初中《生物》教材的成功编写,代表了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我国初中“生物学"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探索。
2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综合化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特色除了表现在基础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等几个方面外,正日趋综合化。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至少由生物科学本身的综合化和初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时代化两个重要因素所决定。
摘要:高校师范生培养应密切联系中学教学动态,随着高中生物人教版新版教材的使用,高校师范生专业课教学内容也应做出相应调整。生物师范生在增加生物知识储备量的同时,更应深刻领会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与枣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教材进行知识点的对应分析,旨在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熟悉中学生物学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找出大学生物教材与中学生物学教材在知识点对应上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材;知识点;大学;中学
高考“3+1+2”新模式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重要影响,2020年秋季学期山东省高中已使用人教版生物学教材最新印制版。生物师范生的培养应紧跟生物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充足的生物专业知识储备是生物师范生胜任中学生物教学的必要条件[1-4]。因此,将中学生物教材知识点与大学教材知识点进行对应分析,可以帮助在校师范生全面熟悉中学生物教材、清楚当前学习的知识点在中学生物教材中的体现形式,使师范生更有侧重地学习与中学生物教材中内容相对应的知识点。
一、本研究所选用教材
(一)中学生物教材
本研究选择的初中生物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和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
(二)大学教材
本研究选择的大学教材为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教育必修课课程教材,包括《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指导》《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微生物学教程》《普通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简明教程》《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生态学》。
摘要:“核心素养”被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落地之基。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学实践为载体、以发展生物学科素养为根本任务,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创新设计,深入研究了微实验、情景教学、生活化体验、生物DIY等形式在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旨在为发展生物学科素养提供借鉴,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生本理念
“核心素养”作为推动全世界课程改革和人才发展的助推器备受教育界广泛关注。教育部已于2016年9月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界定出六大核心素养。其中,生命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教育变革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核心素养”界定已基本完成的今天,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界研究的迫切命题。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积极开展生本实践活动,鼓励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
一、基于发展初中生物学科素养的生本实践活动创新策略案例
(一)微实验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由于实验时间、设备、材料的限制,我国初中生物实验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在甘肃等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的教学模式中仍多以演示为主,而学生也只能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尝试以简单、微小、就地取材为特征的“微实验”,有望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例如,苏教版7年级上册“外界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实验中很多教师选择以“大小相似的3根萝卜条”代替教材中原有的参考材料“大小相似的两株植物幼苗”,对比不难发现,该微实验具有实验材料获取容易、实验时间短、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直观、实验开展面广等优势,完全能够在课堂中4人一小组完成,充分体现生本理念。
(二)情景教学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巧妙地设计一些诸如“我是小医生”“我是小老师”“我是市场调研员”等角色扮演活动或者自编一些情景剧,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苏教版8年级下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成鸟和晚成鸟的特点,我自编了《早成鸟VS晚成鸟》剧本。旁白: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两只小鸡破壳而出,慵懒地伸展着翅膀,张望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噼啪!”一只浑身鲜红的小燕子也从壳里露了出来。小鸡甲:你看,这个家伙好丑啊,浑身_____,都没有羽毛,哪像我们全身有_____的绒羽。(说着,小鸡甲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羽毛)。小鸡乙:而且她还很懒很笨,你看,它的眼睛都没有_____,哪像我们腿、足_____,一出生就能跟着妈妈觅食。旁白:正在给小燕子喂食的燕子妈妈听到这话不乐意了。燕子妈妈:我们的宝宝得到父母悉心的哺育,成活率要比你们早成鸟多啦,而且我们在喂养雏鸟阶段能够捕食大量的害虫,我们被称为“农林卫士”呢。旁白:听了燕子妈妈的话,小鸡们顿时感到惭愧。小鸡甲和乙:我们要为小燕子点赞,我们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和谐相处。
(三)生活化体验接近生活化的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易于接受,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一些生活化的体验,会让学生感觉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是一门有必要掌握的生活知识。例如,学习完苏教版8年级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后,我安排学生亲手为家人做一份爱心酒酿并录像。学生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他们有的手戴一次性塑料袋防止杂菌的污染,有的将视频或图片逐步录制,也有的学生风趣地写到“哈哈,酒曲放多啦,味道太冲了,最好再来一次”等等。
(四)生物DIY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手工DIY更是他们的所爱。DIY一些生物模型或者做一些生物手抄报,不仅能够强化生物学认知,更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学完整个初中生物学知识后,我安排了一次生物学手抄报,不仅有利于学生厘清生物学核心概念、使知识系统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摘要】初中生物课作为副科,往往被大家忽视,学生不大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生物成了“弱势学科”。针对现状,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生兴趣。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生物;兴趣;实验
一、感受自然,激发兴趣
生物是和自然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多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体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从而让学生感受生物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识。比如,让学生在校园里探索大自然。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树木,观察小植物,观察树丛中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坐在草地上,联想。假如我们的校园没有树木,没有小草,没有小动物,假如植物不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畅想之后,让学生畅谈,或许学生的表现会超出我们想象,因为他们能联想到很多。又如,在探究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我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无脊椎动物……学生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当然,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获得感。例如,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自己小区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对小区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食物成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调查自己家吃的食物,接着分析自己家食谱的营养是否合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生物应用广泛,而且明白生物的重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以生为本,提高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主体。怎么去学、怎么去教,要从学生出发。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生物课切记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展示教学自身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初中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求,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教生物的教师,为了能使学生能接受所讲的知识,首先应该从心里上去做工作,深入地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才能很好地完成和落实教学任务。每节课我都从问题探讨入手,激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我只讲学生认为学习困难的内容,强调学习重点的地方。放手给学生时间,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提高。
三、注重实验,培养兴趣
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中生物实验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使用显微镜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我还做好实验的评价工作。通过评价,让学生更加认真操作,更加规范操作。我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整完成实验任务得A,次之得B,再次之得C。这样通过评价,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同学,注重个别指导,尽量做到都得A。重视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