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传统戏曲艺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传统戏曲艺术

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化元素的引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受到重大冲击。很多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对于传统戏曲艺术产生了消极的态度,这对于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来说具有较大影响。曾经一度作为高校着重发展的课堂教学,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奋斗的戏曲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以下将结合目前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戏曲艺术教育找到未来发展的出路。

一、戏曲艺术教育的作用

(一)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戏曲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实现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另外,戏曲内容涵盖广泛,比如:民间传说、历史、民族流传乐曲等等。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戏曲艺术,戏曲艺术发展过程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培养我国高校学生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

(二)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根据我国不完全统计显示,分布在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上百种,像我们常见的京剧、豫剧、越剧及评剧等等,还有我们不常见的种类就更多了。而且戏曲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说的、有唱的,有文的、有武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高校戏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剧种特点,不管是在音乐的选择上、人物唱腔等,还是在演员的服饰搭配上都应该指引学生如何欣赏,培养更多的艺术性人才。

(三)与高校素质教育相符合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呼声最高的改革内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及做人的准则,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人才。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戏曲艺术教育目标实现完美统一,为素质教育培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例如:在传统戏剧《铡美案》《琵琶记》等的学习时,教师都可以利用戏剧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教导学生,将一些正能量的做人美德传达给学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远比那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来得更加容易。

二、我国高校戏曲艺术教育走出困境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高校传统戏曲艺术教育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艺术表现形式。从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层面上理解,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戏剧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娱乐休闲方式的一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去发展引进的新型艺术形式。同时,我们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也不是非让戏曲艺术就像从前那样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唯一艺术形式,回到当初的辉煌成就。而是权衡多方位艺术形式健康发展,在本着不抛弃、不放弃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去接受新鲜艺术形式。让传统戏曲艺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自由翱翔,在如今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二)清晰戏曲艺术节奏的快慢速度戏曲艺术的节奏慢成为现代年轻人无法感兴趣的一个原因。然而,戏曲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及内涵,高校学生应该清晰戏曲艺术的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懂得花费时间去欣赏、思考及感悟。节奏的快慢只是戏曲艺术表现的一种本质特征,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单纯表演情节的节奏。同时,在戏曲表演中加入了舞蹈、音乐等表演的元素,使得表演艺术与观众产生共鸣。有很多歌舞音乐与故事情节融入的非常恰到好处,引发观众的冥想,吸引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好感。也有很多舞蹈音乐的融入不是那么恰当,使得观众对戏曲节奏产生误解,影响观众心中对戏曲艺术的评价。高校要引导戏曲学生理解戏曲节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戏曲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路程更加顺畅。

继续阅读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研究

一、双重文化背景对戏曲电视剧产生交叉影响

戏曲电视剧是在戏曲与电视这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尽管有着自己的独立特性,但在更多层面上还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整合和融合,还是受到戏曲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戏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戏曲艺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表现范围非常广阔,举凡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伦理、道德、习俗等各个领域,几乎都是它的艺术再现的对象,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内容。而且,戏曲艺术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都被其融入自身,因此戏曲艺术还具有非常充分的表现形式。这样一种有着强烈的开放性和吸引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经常性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这些特点使得戏曲的社会影响力远大于其他艺术种类,具有更高的艺术地位,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总是能通过自我机制的调整实现艺术的更新,从而找到发展的契机。这种可变性和适应性对于戏曲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戏曲文化具有全民性,它以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审美需要。”[3]戏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通俗艺术,是以全社会为欣赏对象、以通俗化为标志的大众艺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戏曲艺术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戏曲电视剧的艺术基调,即群众性和通俗性,而这也正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突出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各地区存在方言也即语言差异,不同地区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必然各有特色,中国戏曲现在仍存留有三百多个剧种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以剧种方式而存在的戏曲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戏曲电视剧成为了一种带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电视艺术,也使得它的丰富和多样成为可能。

(二)电视文化的影响

孟繁树先生认为,“所谓电视文化,可以概括为伴随着电视这种新的社会传播媒介而出现的一种现代的文化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浸润所及,几乎遍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3](40)电视文化的普及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视文化具有极其广泛的内容,任何社会文化进入这一传播媒介体系内,都要按照电视运行也即视听的规律和要求来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等电视化处理。而在电视化的过程中,综合性是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和途径。在电视艺术领域的各种艺术样式中,都可以看到综合性特点的体现。戏曲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综合性的表现,其创作也必然要自觉地顺应这种艺术的自身规律。

二、戏曲电视剧追求“中和”之美

“戏曲电视剧是由戏曲与电视剧进行联姻而产生的,既不同于戏曲又有别于电视剧的一种电视艺术的新样式或新品种,它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和作为一种新艺术的质的规定性。”[3](28)戏曲电视剧既没有因成为电视艺术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而完全丧失戏曲艺术的审美品格,也没有将戏曲表演的种种艺术模式完全搬上电视荧屏,而是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于“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这不但是戏曲电视剧的审美价值的核心,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标志。

继续阅读

科技视域下的文化创意论文

1电视传媒技术对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1.1传统与创新的交织———《梨园春》节目电视这一现代传媒使传统戏曲焕发光彩,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整合。《梨园春》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力求不断创新。《梨园春》栏目所播出的节目在内容上它是多元的,在形式上它是新颖的,不是单纯地播出某一唱段或者曲目,时常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引入电视中,每期创新类节目占了一大半,比如《梨园春》梨园猜猜彩、卡通形象展示等,它是多种元素的融合,在办栏思路上也是一种创新。《梨园春》的戏曲综艺晚会的模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整套系统,使戏曲不同的风貌形态和美学特征得以充分体现。如每年的“梨园春戏曲擂台总决赛”放在除夕之夜,已经成为拥有一亿多人口的河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观众的集体晚会。甚至每周日晚上八点开播的《梨园春》,对于众多河南戏迷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家庭聚会。《梨园春》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牌节目是擂台赛。包括戏迷擂台赛、专业演员擂台赛、少儿擂台赛等。各种擂台赛扩大了擂手的参赛层面,戏迷擂台赛是群众参与类节目,对于每一个爱戏的普通人来说,戏迷擂台赛为他们设置了一个可以实现心中梦想的舞台,只要你唱得够味,不管你是农民、工人、国家干部、个体劳动者或者是知识分子,都可以上台大显身手。因此办得热热闹闹,大受赞誉,《梨园春》首届戏迷金奖擂主赵海梅说:“《梨园春》改变了我的人生。”专业演员擂台赛是为有潜力的青年戏曲演员提供一方竞技和展示自己技艺的舞台,如2006年起开展贯穿一年的专业赛事“擂响中国”就是为戏曲专业演员举办的擂台赛,全年分初赛、复赛和总决赛,全国各地方剧种的专业演员汇聚一堂,在《梨园春》这个的舞台上进行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较量,让戏迷大饱眼福,同时对专业戏曲市场和繁荣专业戏曲院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少儿擂台赛也是《梨园春》栏目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少儿擂台赛,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河南戏曲,热爱河南戏曲,理解中原传统戏曲艺术,增强民族情感。同时《梨园春》栏目发挥了特有的造星功能,推出了一批河南戏曲小童星,加强了栏目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品牌节目。《梨园春》擂台赛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各种擂台赛给他们设置了一个审美期待,想看最终谁是胜者,就像看体育比赛一样具有吸力。在各种擂台赛中,现场观众通过打分、点戏等参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拨打168声讯电话、回答问题、点戏等有参与,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这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各种擂台赛,让全员观众参与,加强了观众与参赛者的互动,增加了各种擂台赛的竞争性、可视性、趣味性。《梨园春》的擂台赛由专家、现场观众、场外观众打分,所体现的客观、公正性,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让观众做主,单向传播变为交流互动,符合当代电视观众的心理,具有时尚性。”《梨园春》的舞台上有了众多普通人的参与,这样才有了电视戏曲栏目的生命力。《梨园春》通过现代电视传播沟通的手段,激起了观众对节目的热情,远在新疆、海外等地的票友也都来参加打擂,它的成功让全国各地电视台的戏曲栏目聚首郑州开会研讨、借鉴《梨园春》的成功经验。电视传媒实现了从传统的示范表演形式引领戏曲文化到当今的平民参与互动引领戏曲文化的转变。

1.2品牌与市场推广的缔结———《梨园春》营销《梨园春》注重品牌营销,加强市场推广。电视栏目《梨园春》借舞台推销河南戏曲。从省内抗旱救灾到省外抗洪救灾再到新疆等地的慰问演出,从北京河南戏曲周到春节河南戏曲晚会再到梨园春现象全国戏曲专家研讨会等,都推进了《梨园春》的品牌意识。《梨园春》集结河南豫剧名家和各擂台赛的擂主们成立的梨园春艺术团在全国各地区巡回表演。《梨园春》有遍布全国的37个“戏迷俱乐部”,使河南豫剧走入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中,走入戏迷的心里。《梨园春》栏目赴宝岛台湾进行的现场直播开创了河南电视史上跨海直播。《梨园春》走进巴西、悉尼、委内瑞拉等海外巡演,将中原戏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梨园春擂主”被聘为《梨园春》品牌的形象大使。《梨园春》栏目通过卡通形象的征集评选活动,卡通人物的推广又使《梨园春》在更大规模范围内得到认可,使《梨园春》收视区域更广、收视群体更大,培育了河南戏曲受众群体,增强了《梨园春》的商业竞争力,《梨园春》增添的时尚元素拓展了《梨园春》的商业吸引力,在全国范围提升了《梨园春》的品牌形象。《梨园春》重视河南戏曲新品种的开发。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推出了“梨园春”版大型豫剧《红灯记》,以梨园春擂主们为主要演员,当李玉和唱《浑身是胆雄赴赴》时全场齐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戏曲界欢迎。又如纪念豫剧大师常香玉特别节目,纪念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特别节目,八一建军节走进军营系列慰问活动,庆祝嵩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专题晚会等。每一场特别节目的推出,都为《梨园春》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使《梨园春》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梨园春》栏目舞台设计也追求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统一和谐。舞美设计有高低平台、阶梯、屏风、梁柱、纱幕、景片,搭配现代的舞台灯光的变幻,营造不同的戏曲氛围,体现了传统戏曲舞美设计的现代化,给观众以较强的艺术冲击力。音乐设计在保留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融进各地方戏曲音乐的旋律,听起来效果更丰富、更大气、更广阔。艺术节奏设计在戏曲喧闹的同时调整得较舒缓轻适,给观众情绪和心理上留下一些品味的余地。诸如此类对《梨园春》电视戏曲艺术新品种的研发,使《梨园春》成为河南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的试金石。

2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对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通俗点说多媒体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之所以能够实现多媒体依靠的是数字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电脑是数字控制系统,而数字媒体是当今音频和视频最先进的存储和传播形式。电视,我们只能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双向地、主动地处理信息,没有所谓的交互性。而面对多媒体,我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众,我们可以控制,可以让它按我们的需要去做,实现交互作用。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已涉足到戏曲艺术行业。跟随数字科技发展,多元的数字3D数位平台的运用,可以将戏曲变成有声有画的互动形式。而设置的河南戏曲产业的数字平台,让原本属于传统的戏曲发展成为崭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这样新的多媒体戏曲创意产业的演出形式有别于传统,除了制作流程工业化外,且以影片或录像带发行的方式推广,同时更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发展,推出CD、VCD、DVD、以河南戏曲演出为主的卫星电视节目、游戏软件、书籍等相关产品,朝向更多元的数字内容方向发展。

利用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反馈来增强人们对戏曲吸收的数字3D戏曲动画,提升了观众兴趣、吸引了更多观众,开创了河南戏曲新的里程碑。戏曲动画作为一种新生艺术,产生于2005年,它是把戏曲艺术融入现代动画,用动画手段呈现传统戏曲艺术,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型戏曲艺术。戏曲动画是一种戏曲艺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新兴的动画表现形式,它融戏曲的文化性、动画的娱乐性、电影的虚拟性为一体,戏曲动画把戏曲艺术融入现代动画,用动画手段呈现传统经典戏曲作品,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型艺术。河南戏曲动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戏曲传统剧。大段的戏曲著名唱腔唱词,基本真实地再现传统戏曲的原汁原味,重视视听效果,舞台场景及画面设计简洁,这种多以FLASH形式表现的戏曲动画,是戏曲在多媒体传播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豫剧动画《花木兰》。二是戏曲人物记。以时空叙事的手法表现戏曲人物经历,中间有该著名戏曲演员的演唱选段、熟悉唱腔以及做打动作等,重视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有明显的演唱艺术风格。如豫剧动画《常香玉》。三是戏曲故事片,用动画的形式表现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冲突,在人物对白和独白中加入唱腔,以表演故事为主,根据原来的传统舞台剧进行重新创作,结构类似戏曲电视剧。如FASLH动画《朝阳沟》。四是儿童戏曲片。用动画的形式演绎河南传统戏曲文化,使少儿了解河南戏曲。如豫剧动画《大观园里梨园春》。戏曲动画片一方面应努力保持戏曲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戏曲元素,重新创作成现代时尚的戏曲动画片。用豫剧动画的形式传播中原戏曲文化,是对河南戏曲的一种延展。这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成为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推广演绎的创新手段。传统的豫剧演出受到比较多时间、空间的限制,普及的广度有限,而以动画形式演绎的豫剧,则可以通过电视观赏或直接通过互联网在家下载收看。目前,以题材为豫剧的动画片主要是以FLASH为主,即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直接运用豫剧选段和动画画面相搭配形式来表现的,有豫剧动画《朝阳沟》、《七品芝麻官》、《花木兰》等。如豫剧动画《七品芝麻官》用生动的动作和有趣的造型来表现戏曲故事的唱段。豫剧动画《花木兰》入选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FASLH动画《朝阳沟》中的亲家母对唱,动画人物形象造型特点突出,动画人物刻画细致,从服饰和发型就能区别开来两个老太太大头娃娃的扮相有娱乐元素,场景设计非常有中国河南农村的特色,一望无际的平原,绿色的麦苗,实用而简洁的室内陈设,水缸、长条凳、架子车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俱风格,色调以灰色为主,显得纯净。动画绘画比较精美,转场比较流畅,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写生画一般的光和影在多媒体配合下使得剧场如同电影一般充满了视觉冲击,充分地表达了戏曲的神韵和精髓。

总之,戏曲动画最大限度地扩展了传统戏曲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其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传统文化、人与戏曲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可以说,戏曲动画是动画设计的一种崭新的有发展前景的设计艺术形式。戏曲动画增加了动画的表现题材和形式,也为河南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使河南戏曲艺术和动画艺术在结合中得到发展。当代河南戏曲艺术在与科技手段的碰撞中充满了生机,拓展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陈国华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继续阅读

戏剧艺术与电视的关系

作者:马亮单位: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戏曲艺术是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但有着广泛而厚重的群众基础,而且还饱含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在电视媒体诞生之初,传统戏曲便与其紧密地结合,相辅相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演变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它们之间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产生一些新矛盾,需要我们的正视并解决。

一、电视与戏曲的交融,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传播在社会中具有多重属性,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在人类经历的岁月中,走过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每一个传播阶段中,媒介运作方式的变化都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戏曲是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表演艺术,电视则是现代文化中的专业技术。那么,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彼此选择并相融的呢?

从戏曲的角度看:

1.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具有高度综合性,将歌唱、舞蹈、武术、杂技、表演等艺术包容为一体。若是这种具有能让群众产生情感共鸣的表演艺术,通过新兴媒体的传播,必将使影响力得到空前的扩张,并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2.戏曲表演艺术需要适应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并相应的推陈出新。纵观中国戏曲史,就是一部戏曲艺术发展、变化、融合、再生的历史。戏曲形式的交替更新,使民族戏曲始终充满着生机活力。在这种蓬勃发展的轨迹中,戏曲的诸多剧种不但获得了丰富的观众资源,更具备了深厚的民间基础,延续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3.戏曲对社会上的创新技术有极强的亲和力。作为现代科技和人类文学艺术成果的集大成者,电视具有无以伦比的综合性特点,而戏曲,饱含着心理情感、艺术思想、思想意蕴,是最富有民族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新技术的发展推广下,总是首当其冲地被选中。比如,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舞台记录片———《定军山》,这充分体现了戏曲紧跟新技术的意识和表现出来的亲和力。

继续阅读

国内古戏台推广功能探新

戏曲的艺术风格与“演员—受众”双向交流

艺术传播的核心是演员向观众传输各种艺术信息符号,而观众通过反馈信息来表达对艺术信息的理解。因此,戏曲的艺术风格特色是在演员和受众的双向交流中产生的。戏曲艺术风格的形成是长期的戏台艺术实践的结果,在台上台下不断直接地交流与反馈之后,演员和观众才能积极地达成共识。中国戏曲写意式的程式化风格使这种艺术交流显得更为重要,在演员和台下观众之间必须要达成传播的共识和默契。以京剧为例,脸谱是京剧中非常具有特色的艺术。脸谱的产生是因为不同距离的观众所看到的演员面部表情是不一样的,所以先人创造了脸谱,让观众对故事人物有明确的心理定位。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

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这种极度夸张戏剧脸谱既来源于观众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的固定形式,也突出了人物特征,使戏台下的观众一目了然。这是演员将其舞台形象信息直接传达给观众的重要交流方式。古戏台作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纽带,充分及时地为演员和观众提供表达和反馈的双向流动。京剧的表演程式在舞台上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以扇子功为例:当一把折扇单独存在时,它只是一个物理存在的物品,但当它出现在小生手中,并和小生的身段发生关系时,这把折扇就不仅是一个物品,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小生打开折扇悠闲地扇着,表示得意;用扇敲额,表示健忘;以扇击手,表示恍然大悟。

这套符号系统又是模式化的,即只要演员做出这个动作,就会从中传达特定的意义。这是观众和演员之间约定俗成的交流模式。另外,戏台的变化也会使戏曲与观众的信息交流产生变化,这种信息交流的变化也可以导致戏曲风格的变化。早期京剧在茶园酒肆里作为余兴节目存在,戏台呈开放性,台下人声鼎沸,喧闹杂乱,因而京剧唱腔必须以高亢亮丽为特征存在,才能抵抗传统戏台嘈杂氛围带来的干扰。由于台下观众并不是全神贯注地看戏,造成了演员和观众的信息交流经常会间歇性地中断,所以台上的演员要反复地自报家门,以便观众能够清楚人物关系。

早期的京剧情节缓慢拖沓与此有很大关系。戏台所在的地域不同,观众的欣赏品味就会产生差异,京剧的风格特征也会产生差异。例如,北京戏园子里上演的京剧充满了皇城的特色,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它所追求的是雍容华贵的做派和精雕细刻的唱腔。在平日的演出里,折子戏的演出最为常见。因为北京的观众对京剧经典曲目的故事背景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北京的观众更在意的是台上演员的唱功,对身段表情并不十分看重。而这样的演出在上海的舞台是万万行不通的。上海观众没有北京观众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文化是大众世俗文化,在审美口味上更倾向于新奇刺激,一板一眼,以唱为主的传统演绎方式无法满足上海观众的审美期待,于是带有“上海味道”的京剧应运而生。京剧在“海化”的过程中,上海的茶园舞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海的茶园剧场面积较大,观众席较多,因此要求京剧不但要声音洪亮还要表演夸张、火爆。当年梅兰芳初到上海演出时,就发现专重唱功的老腔老调戏不受上海观众欢迎,表情丰富、身段生动的新腔戏,互动是比较理想的。京剧通过在上海舞台的信息交流实践,增加了海派风韵,朝着“重扮相,重身段,重做功,重布景”等方面综合发展。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戏曲的艺术风格、表演程式作为一种戏剧符号,只有在演员和观众通过良好的渠道进行信息交流后,才能实现戏剧信息的顺利接受。历代艺人在漫长的时期内,凭借戏台经验,参照演出效果,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校正,与观众不断地交流———传统戏曲从音乐到表演,从服装到道具的符号全面固定化、规范化的艺术风格才得以形成。

中国古戏台的戏曲传播价值

戏曲传播是在我国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是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与接受的过程。在戏曲本体的价值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媒介“古戏台”的参与,所引发的价值衍变伴随其中,它与戏曲本体价值共同作用,又对人们的艺术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最终影响人们价值意识的构建。中国戏曲借助古戏台的媒介传播功能,促使其潜在的艺术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价值,完成诸如审美娱乐、审美认知、审美教化以及经济价值等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继续阅读

戏曲文化艺术论文

各地方的戏曲文化虽然不像国粹京剧在政治界那样主流,但是她有各地方本身厚实的底韵积累,记载着各地方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根脉。例如岭南风味的广东粤剧通俗易懂以抑扬顿挫的唱腔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曲调见长,不仅是广东全省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而且还远传到许多海外国家和地区。其实在繁荣民族文化艺术方面,党中央在过去曾有“三并举”方针,即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指导方针。可如今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艺术仍然不太感兴趣,甚至对戏曲文化一无所知。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经济型社会中,如何维持地方戏曲文化健康发展,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实际上己成为一种难以迅速彻底解决的心头巨痛。广州粤剧团从2004年起举办了多年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眼前有这么一个不好的现象:一是,许多当地年轻人热衷于眼下的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甚至有些小孩子们张口就能来几首流行歌曲;二是,走进剧院或是看露天演出时,台下基本上是“银发海洋”,年轻人难觅踪影。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戏曲艺术不仅少不了中老年观众一如既往的厚爱,也更需要培养新一代主力军,接班人!戏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像影视剧与生活那样贴近,但是内容却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的也是人的高贵精神和美好生活。作为一名粤剧教育系统从业者,我认为普及戏曲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要从年轻人抓起,就象我平时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一样,要在艺术本身的魅力上去培养他们的兴趣,要具体到日常中来寻找着力点———让年轻人在接触戏曲文化时,我认为应加强认识戏曲本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大致辨别、欣赏各类其他艺术。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实际,适时欣赏与体验表演艺术的趣味性,以达到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在谈到如何保护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并促进其发展的话题时,这方面湖南省就采取了行动———湖南省教育厅对原义务教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重新修订。据悉,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综合性地方课程。实验稿的修订就增加了有着浓郁湖南本土文化色彩的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等主要剧种的知识内容,并建议学生学唱一两段地方戏。

广东毗邻港澳,南粤文化由于受这两地文化影响,无疑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在本土文化发展方面,广东应从实际出发,在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同步促进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在今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育模式下,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观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剧戏曲舞台演出,在课程中也要适当辅以学习本土戏曲文化的内容。只有这样,华夏传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从战略上看,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一、从年轻人抓起,从小抓起。即全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来安排传统戏曲艺术进入各大中小学课堂。二、通过聘请戏曲表演艺术家,各非艺术类高校要经常举办普及传统戏曲教育的艺术讲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各开设普及传统戏曲艺术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学习。三、通过潜移默化形式达到学习和提高目的。即各专业文化艺术院团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中去。各大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欣赏到一、两出不同剧种的戏曲舞台演出。四、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粤剧表演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为依托,定期向全社会开展各类型的粤剧票友培训短班和粤剧比赛颁奖活动。

作者:袁俊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继续阅读

戏曲电影发展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独特类型,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电影成为戏曲新的传播媒介,作为信息载体保存下戏曲表演声像资料,并影响到了传统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和舞台道具等各个方面。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是依靠现代工业技术而形成的大众娱乐形式,二十世纪初期,在电影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伊始,两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电影。戏曲电影把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个最佳的融汇方式结合起来,成为独立的娱乐艺术形式,同时,它的出现,也使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在二十世纪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在更为广泛的受众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戏曲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样,它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留、传承所起到的功能也是空前的、无可替代的。

一、戏曲电影扩大了传统戏曲的传播影响力

我国戏曲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在中国己有两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戏曲发展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成为广受欢迎的娱乐形式。非凡是乾隆以后,京剧发展繁荣,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为我国的“国剧”,被看成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从戏曲产生到京剧繁盛,它们的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摘要:一是口头传播,也可以叫做面对面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和受众的互动性强,效果反馈及时;一是文本传播,就是通过书写和阅读而进行的间接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具有时空上的延迟性,使作者和读者的接受产生了一定距离。两种模式中,前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更大,这种口头传播主要借助于舞台载体,无论是汉代百戏的广场演出,还是宋元时期的勾栏瓦舍、明清时期的园林戏台,到清末民初的茶馆戏园,舞台演出都是戏曲传播的主要形式。

闻名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在谈到舞台演出的时候说摘要:“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舞台对于戏剧就是一种限制。因此,戏剧必须解决如何利用舞台的空间和时间的新问题。戏剧家要求反映的生活是无限的,而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戏剧情节时间跨度往往很大,但一台戏实际演出的时间只能持续三小时左右。”[1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自身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曲的发展和传播。而二十世纪戏曲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对戏曲艺术来说,实际上是找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有效地扩大了戏曲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从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开始,在二十世纪百年间,戏曲电影把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各种剧种以及当时的明星表演都以电影为载体记录下来,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这些戏曲电影中涉及了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吕剧、昆曲、秦腔等近百个剧种,除京剧外,其他地方剧种在全国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戏曲电影播放。比如越剧电影《梁山伯和祝英台》、《追鱼》、《红楼梦》、《五女拜寿》豫剧电影《花木兰》、《七品芝麻官》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评剧电影《花为媒》、《刘巧儿》;秦腔电影《三滴血》等。现代电影技术和地方剧种的结合,扩大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范围。闻名电影评论家王文宾谈到越剧的时候认为摘要:“戏曲是最平民化、最草根的艺术,这种艺术通过电影的方式传播,是它平民化特性一种最独特的体现方式。”[2以电影的方式传播戏曲,不仅使各个剧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最多的观众群体,而且也让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面貌走向了世界,传统戏曲的独特性对世界人民熟悉中国电影起到了重要功能,五十年代越剧电影《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一代西方观众所喜欢,称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可以说中国戏曲以电影为媒介走向了世界。

二、戏曲电影保存了珍贵的戏曲表演声像资料

传统戏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精美的表演艺术,无论元杂剧、明清传奇,还是昆曲、京剧,在各个时期都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演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戏曲表演并没有留下直观的表演资料,我们对前代戏曲的了解主要通过剧本阅读来了解内容,对于表演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的工夫,我们只能从前人的描述、绘画中去追想。但是二十世纪的戏曲电影胶片的可留存性为传统戏曲保留了珍贵的声像资料,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继续阅读

传统戏曲走进地方高校的困境及出路

摘要:在教育部等的倡导下,戏曲进校园已经走过十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宏观层面的机制不健全、中观层面的校领导不够重视、微观层面的经费短缺,导致其陷入了困境,表现为观众少、受众面狭窄,学生戏曲社团建设乏力,师资队伍缺乏、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空白,宣传报道不足,等等。针对此,需完善机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剧协和专业演出院团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地方高校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在地方高校成立戏曲名师、大师艺术工作室或传承基地;进行课程融合建设,开展实践教学;加强“三微一端”的建设,强化宣传报道的力度。以此帮助传统戏曲摆脱在地方高校的困境,使地方高校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锻造高尚情操,提升个人修养,既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成长为欣赏美、创造美的完整的人。

关键词:传统戏曲;地方高校;戏曲进校园;高雅文化;学生戏曲社团;青年剧评团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①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政策,提高了戏曲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其文化功能与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戏曲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组织观看戏曲作品,原则上以组织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校园演出和组织学生走进剧场现场观看为主。②其实,早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由教育部等组织的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传统戏曲就已经开始走进高校。在2005、2006年由教育部推动的“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的活动方案中,提出主要“以交响音乐作品为载体”,③没有将传统戏曲纳入项目中;从2007年开始,则“以高雅的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以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乐、京剧、昆曲、话剧、民族歌舞等为主要演出形式,把代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艺术作品送进高校校园,送给高校学生”,④其中的京剧、昆曲便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2012年,通知要求“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歌剧、芭蕾舞、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经典作品”,⑤除了在前几届活动中要求的“京剧、昆曲”等全国知名度高的传统戏曲外,还要求演出“地方戏曲”等经典作品。2017年,则规定“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高校演出京剧、昆曲、秦腔、黄梅戏、越剧等经典戏曲作品和话剧、交响乐、歌剧、舞剧、芭蕾、民族民间音乐歌舞等优秀作品,计划安排340场,其中戏曲演出100场左右”,⑥将进高校的传统戏曲剧种由京剧、昆曲扩展到秦腔、黄梅戏、越剧等,并明确规定戏曲演出场次100场左右。通过梳理“戏曲进校园”的政策与文件,可以发现在国家层面已经对传统戏曲的传播、传承有了高度重视,各地、各高校等也纷纷采取了行动,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剧目走进校园,其步伐也越来越快。有的部属重点高校一直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的传播,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与高雅趣味,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大学,不仅其校学生交响乐团作为学校的文化名片从2005年起便接受了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的任务,在四川高等学校进行巡回演出,引起较大反响,而且一直重视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普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早在2005年便邀请四川省川剧院进校演出川剧《巴山秀才》,⑦并在十多年间坚持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在高校间、在学生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与部属院校不同的是,鉴于地方高校的定位、综合实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部属院校相提并论,因此传统戏曲在走进地方院校的路途上,遭遇了诸多困境,需要相关各方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以便传统戏曲得到更好的传播,以便学生受到更多的熏陶,成长为有高级文化趣味的人才。

一、传统戏曲进地方高校遭遇的困境

(一)观众少,受众面狭窄由于文化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文化娱乐观念的多元化,学生可以选择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多彩,并且倾向于选择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既免费又快捷,既轻松自由又无时间空间的限制,受此影响,很少有学生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有的地方高校在专业演出团体送戏进校园演出时,实行由团委、学生会、工会等部门统一组织,以班、团为单位集体组织观赏的方式,虽然“能够保证上座率,但是很多时候会流于形式,‘观赏’效果未必会落到实处”;有的高校实行自主领票、自愿观赏的方式,却又可能遭遇上座率低的风险;也有的高校将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课程设置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在演出时“由学生自主领票、事后刷卡记学分,获得了部分学生的欢迎,但是也不排除有个别学生为了学分而观赏演出的状况”,但无论以何种形式观看演出,都不排除某些地方高校“开展活动时只是注重统计数字,以集体组织方式进场,导致中途退场率较高,不但干扰了艺术家的演出进程、影响观赏效果,而且破坏了学校的形象。并且,因为通过组织来落实观众,学生缺乏选择权,容易造成有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看,有机会看的学生缺乏兴趣的双输局面”。⑧在有的地方高校,传统戏曲走进来的机会不是每年都有,例如笔者曾于2017年11月8日在成都大学官方网站上对相关报道进行搜索,以“戏曲”或“川剧”为搜索的关键词,以2006-2017年为检索年限,检索到川剧《欲海狂潮》分别于2006年、2007年走进成都大学,川剧《马前泼水》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5年走进成都大学,川剧《卓文君》于2013年走进成都大学;另有2015年5月31日下午由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戏曲社团走进成都大学进行的“四川省首届高校戏曲联合汇演”,表演了越剧《回十八》、京剧《三家店》、川剧变脸、川剧《贵妃醉酒》、京歌《梨花颂》;还有2015年12月14日下午举办的“‘成都有戏'———川剧艺术进成大”活动,由表演艺术家马丽、王超、罗兴康等表演了川剧戏歌、川剧丑角戏《九流相公》、变脸吐火、木偶变脸。由此可见,在12年间,共有8场传统戏曲演出活动走进成都大学,年均演出0.67场,师生能够在校园内观赏传统戏曲的机会不多。《欲海狂潮》《马前泼水》《卓文君》这几部戏都是由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表演的,另外的表演艺术家还有蔡少波、王超等;剧目都是经典剧目,本应该让众多大学生乃至教职工享受表演的视听盛宴,可是由于演出场地的限制,在2015年之前,一场演出最多能够吸纳200-300名观众,2015年9月开始才升级到可以容纳600名观众,相对于两万名的在校学生群体以及两千名左右的教职工群体,这样的受众面太窄了,即使在最大的演出场地也仅有3%的学生可以现场观赏,其影响的扩散微乎其微。这样少的观赏体验、这样少的观众群体,能产生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因此,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观赏演出的机会与次数稀少、演出场地的限制,等等,都是传统戏曲走进地方高校遭遇困境的突出表现。

(二)学生戏曲社团建设乏力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群体———学生社团,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为了响应《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一些地方高校在校团委的组织下纷纷成立了戏曲社团。但是,一些地方高校的戏曲社团从创办伊始,由于学校的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戏曲社团在戏曲传承方面的特殊功能,便没有从更高的层面上积极主动地寻求省市文化部门、剧协及政府机构的支持,而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更由于没有经费,没有指导教师,没有开展活动的场地,基本上没有开展戏曲方面的活动。一个地方高校的戏曲社团要具有生机与活力,既需要文化部门、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也需要剧协、专业演出院团的专业指导,还需要学校领导层面的统筹规划以及学生活动部门的具体协调,但是,目前在某些地方高校在这些方面都没有落到实处。仅有少数充满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参与,仅有充满热情和兴趣的专业教师或具有专业素养的非专业教师的指导,偶尔小范围地开展一些零星的活动,没有形成群体效应。与此同时,学生社团需要举办、开展各种活动来锻炼社团成员的能力,而这些也是需要经费的支持,即使学生凭着热情与热爱可以不提报酬、即使指导教师可以为了对戏曲的热爱而不计任何报酬地免费指导学生,但是,戏曲服饰、道具、化妆品、乐器等等的购置,走进剧场观看演出,请专业演员来校开办讲座等等,都是需要经费的,没有经费的支持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什么活动都不开展,那么这样的学生社团是维持不下去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更不可能在传播、传承传统戏曲方面有所作为。

(三)师资队伍缺乏、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空白传统戏曲进高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传统戏曲演出团体进高校演出,还包括了传统戏曲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涉及到对学生的熏陶、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这一切,离不开高校的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但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专职教师队伍,缺乏师资力量,且教师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成果缺乏,校园推广戏曲文化的理论根基缺失;没有课程设置,传统戏曲进校园缺乏阵地;没有教材,传统戏曲进校园缺乏媒介,而且有别于专业的戏曲学院与戏曲专业,作为传统戏曲进高校的教材,应有别于专业学院的教材,但目前国内都是一片空白,如此等等成为了限制传统戏曲进入地方高校的瓶颈。例如,笔者在某地方师范学院高校网站教务处查询其课程设置,于2017年9月18日在其教务处网站挂出的《2017-2018-1学期课表》⑨中有行政系开设的《戏曲鉴赏》(网络课)、《古代名剧鉴赏》(网络课)、《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网络课)、《戏剧鉴赏》(网络课),这4门课程各计2学分,课容量都是200人,课程选中人数都是200人,另有选择了该课程而未选中的人数分别为126、99、112、111人;在其2017年11月6日的《关于申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通知》中“鼓励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开设……《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原则上要在本院或全校举办过同类专题讲座或不同形式的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所开课程应是教师从事或熟悉的研究领域”,⑩“每门课程开设一学期,授课总时数不超过32学时”,但在其“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目录”中没有《戏曲鉴赏》课程,可见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课程不属于通识教育课程,这便必然限制了学习传统戏曲的学生人数;在其2018年1月4日的“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目录”◈1中,行政系开设了《戏曲鉴赏》(网络课)、《古代名剧鉴赏》(网络课)、《戏剧鉴赏》(网络课),每门课计2学分,课程容量200人。由此可见,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课程属于某一学院或某一个系开设的综合素质选修课程,而非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而选修课程的容量有限,部分有意愿选修的学生最终未被选中修习该课程,同时这些选修课程是“网络课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地方高校在这些课程方面缺乏师资,而网络课程缺乏戏曲表演与欣赏的现场感,其效果大打折扣。以上现象不仅仅在一所地方高校存在,而是普遍现象,凸显了传统戏曲进入地方高校遭遇的困境。

(四)宣传报道不足传统戏曲进地方高校之后,应该有详细的新闻报道或宣传,以扩大其进高校的后续影响。但是在报道形式、媒体介质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的纸媒、广播,信息化时代的学校网站等传播媒介的影响日益式微,每篇新闻、报道的浏览量、点击量、关注率不是很高,多则上千,少则两三百,而且报道形式单一,或者是图片加简单的文字报道,或者是纯文字报道,关注度都不高。仍以笔者于2017年11月8日在成都大学官网上的检索结果为例,在17条检索结果中,有13条报道涉及传统戏曲主要是川剧表演,包括传统戏曲走进校园表演、师生在校外观赏表演、成都大学教师参与校外团体举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纪念活动时观赏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等;有3条是关于川剧讲座的新闻报道;有1条是关于“川剧表演艺术家口述史”书籍出版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的点击量、阅读量都不高,最高者为2007年4月30日的报道———《川剧〈欲海狂潮〉走进成大》,◈12阅读点击量为1401条;其次为2010年5月19日的报道———《欣赏川剧精品感受传统艺术》◈13(对川剧《马前泼水》表演的报道),阅读点击量为1153次;其余报道的阅读点击量都在1000次以下,点击量极少的是2017年关于3场讲座的报道,分别为73次、24次、21次:所有17条新闻报道的阅读点击量总计6692次。由此可知,12年间,极少的读者关注了该校对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新闻报道,如果以12年间的学生总人数约20万人次计算,人均点击阅读量约0.033次,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固然与新媒体迅速发展导致学校官方网站浏览量断崖式下跌有关,但也与学校新闻报道方式僵化、新闻传播渠道狭窄、新闻报道手段单一等息息相关。四川师范大学官方网站新闻中,有在演出前几天对演出的预告,以便学生提前知晓,并安排好观看事宜,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对剧情、剧中角色有所了解,观看时才更容易入戏,引起共鸣,加深理解,达到戏剧进高校的目的。而反观成都大学的官方网站,基本上查不到演出预告信息,观众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其观赏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某些地方高校在关于戏曲进校园宣传报道方面的普遍困境。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