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媒经济研究范文

传媒经济研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传媒经济研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传媒经济研究

传媒经济本质是意义经济

关键词:传媒经济本质意义经济

[摘要]:继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等学说之后,笔者提出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意义”是诠释传媒生产与消费的核心概念。意义经济包括意义消费、意义影响和意义服务三大部分,它具有文化性、产业性、技术性等多重属性。当今意义服务作为意义经济的运行基点备受关注,同时在新技术新媒介的推动下,意义经济还会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70多家媒体机构参加了会议。这是自2006年5月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以来,世界传媒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年增长率均在两位数,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预计2010年超过5000亿元。[①]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传媒经济研究也纳入了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版图,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正在建立起来。然而,到底什么是传媒经济?传媒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共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传媒经济的主体认识,推进传媒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笔者在此也就传媒经济的本质提出新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传媒经济学的理论主体。

一、意义经济的概念提出

自2006年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关于传媒经济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笔者以2007——2009年为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键入关键词“传媒产业”和“媒介产业”搜索到论文650篇,键入关键词“传媒经济”和“媒介经济”搜索到论文仅有132篇。由此可见,有关传媒产业的研究远多于传媒经济的研究,即使在传媒经济研究的论文中也大多是关于产业实务和微观经济的讨论。从研究层次来看,经验性的描述较多,学理性的分析较少;从研究的取向来看,引进移植的居多,本土原创的极少。综观传媒经济研究的视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各种原有的经济学理论来讨论传媒经济问题,如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系统经济学等;一类提出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传媒经济,如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受众经济、舆论经济、权力经济等。笔者认为涉及到传媒经济本质的讨论,后者的研究更为重要和急迫。目前关于传媒经济本质的研究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提出的。他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不是稀缺的,稀缺的是注意力,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注意力才可以转化为财富。有人更形象地把注意力经济称之为眼球经济。但这一理论也受到媒介批评学者批判,斥之为媒体不负社会责任的“唯注意力论”。美国学者菲利普M.南波利于2003年出版了《受众经济学——传媒机构与受众市场》,可以看作注意力经济的实用版。无论是注意力经济还是受众经济学都是基于西方经济学框架和国外传媒产业现实土壤上提出的传媒经济理论。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提出了影响力经济学说。这一理论是基于政治经济学取向和我国传媒产业现实的。他认为传媒真正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人们的社会行为。”[②]然而,“影响力论”也受到质疑,广西民族大学唐谊军认为:“‘影响力论’不仅是一种模糊的结论,而且是一个有特定倾向性的结论,它并不能成为对传媒本质的一个有效解释。”[③]如此说来,舆论经济和权力经济则是一个更具特定倾向性的概念了,甚至可以说它只是影响力经济的另一个版本而已。因为它们都是侧重影响传媒的社会行为,较少涉及传媒的消费行为和市场因素。

如此看来,无论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都有偏颇和缺陷,虽然二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传媒经济的特性,但都不能涵盖和解释传媒经济所有的性质。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卜彦芳试图把二者统一起来:“注意力经济是影响力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传媒如果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那么就谈不上对其产生影响。影响力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目的与提升,传媒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做出决策。”[④]然而,她还是没有从本质上阐述传媒经济。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试图打通传播学与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复旦大学周笑则从时间价值入手,试图揭示传媒经济独特的本质属性。但是他们的理论设想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继续阅读

传媒收购案例分析

摘要:并购预案被否是喜是忧呢?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案例说明,收购预案被否可能是喜事,如果龙薇传媒以51倍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获批实施的话,在现实资本市场下行背景下,极有可能导致并购方破产。论证了高杠杆收购的重大风险和监管机构审批程序对保护收购参与各方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意义。

关键词:并购重组;龙薇传媒;证监会

1龙薇传媒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

2016年龙薇传媒欲以305,990万人民币并购万家文化,杠杆率高达51倍。此次并购的资金全为自筹资金,其中只有6000万是股东自有资金,其余资金的筹集计划是:向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借款150,000万元,期限为三个月,年化利率10%,担保措施为赵薇个人信用担保;向金融机构质押融资剩余的149,990万元,年利率6%左右,担保措施为质押本次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并购双方为何能达成交易呢?龙薇传媒希望并购万家文化并借它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来推助本公司上市以牟求更大的利益。万家文化几乎没有固定的主营业务,在文化咨询、动漫设计、金融信息咨询、体育信息咨询等方面泛而不精,近几年更是出现了亏空的现象,需要一个靠山。龙薇传媒通过万家文化公布了收购决定后,万家文化的股价大幅上涨,涨幅达32.77%,而收购预案被否公布后,万家文化的股价开始持续下跌,下跌幅度高达63.88%。股票短时间的大幅度涨跌,侵害了股东的利益,挫伤了中小股民的信心,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因此证监会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对孔德永、黄有龙、赵薇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2证监会对龙薇传媒的处罚恰恰是对其的帮助

证监会的介入加速了龙薇传媒放弃收购的速度,但这对龙薇传媒来说真的是坏事吗?如果龙薇传媒并购了万家文化方案得以实施,在其后我国股票市场步入下行通道的情况下,并购双方均会遭遇重大风险,甚至可能因此破产。

2.1经济和股票市场低迷带来的风险

在2018年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下行,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普遍比较悲观;加之文化产业在市场上并非新兴之火,市场竞争很激烈;龙薇传媒可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股市处于低迷状态的情况,对于一家刚刚并购的公司,投资者更是信心不足。龙薇传媒将面对的是股价下行,意味着龙薇传媒无法在股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没有资金的支持,公司日常的经营活动将难以展开。另外低迷的经济也会使公司经营活动获利减少。没有资金支持,龙薇传媒将难以偿还贷款,面对每月高额的应付利息,很难保证龙薇传媒能够持续经营。而银行发现一个企业无法持续经营、资不抵债,往往会提前企业的还款日期以降低银行的坏账风险。不能偿还高额债务、没有盈利能力,债务人通常会申请破产清算,这样一来,不仅赵薇的信用受损,而且他们的投资也血本无归,承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继续阅读

传媒企业并购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为了研究传媒企业并购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运用了经济学的知识,逻辑分析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较为普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且通过Eviews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证明出企业并购对企业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验证了2004―2014年我国传媒公司并购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并购是可以促进传媒企业的技术进步的。

关键词:传媒企业并购;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最小二乘法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前学者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时,侧重于探索技术进步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行文思路主要参考了前者的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出企业并购对企业技术进步是有正面影响的。想要发展我国的并购市场,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指出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变为了中高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许多问题,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大,因此,中国经济市场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购作为企业提升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方式,是较有吸引力的扩张方式。技术进步与企业并购是否对对方有着积极影响已经成为并购界的热点。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也逐渐显示出国内经济的各种问题,传媒企业的单独发展已经不适应国内经济现状,所以传媒企业不得不进行并购。企业并购有助于企业推动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说明传媒企业并购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证明。本文以企业并购和技术进步关系为主线,运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结合逻辑分析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结合的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传媒企业并购与企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理论背景

1.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增加投入生产要素,另一种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叫作技术进步率。在一定的技术知识水平背景下,投资机会是有限的。投资总是从能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项目开始,但是,这些最有利润的投资项目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且投资收益在不断减少,进而资本边际收益也是不断减少的,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总产出会相对减少,所以导致资本生产率递减。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和改善结构这三个方面是技术进步的意义。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技术进步可以使产量增加,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新技术直接引起资源和产出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新技术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2.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企业并购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全球经济史可以看出,全球曾经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并且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并购活动影响到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方面是对国家经济和市场结构的影响,法律和管制方面也对企业并购活动有影响,企业并购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企业并购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并购,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各企业部门的协同效应。员工参与企业项目的知识和能力是系统演化的主导因素,而并购协同的过程则是通过自身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力量来源于企业家和整个团队的智慧、远见和判断能力,为了使并购后的企业结构能够顺利而且高效地调整,企业管理团队要有目的地进行整合,而不是漫无目地浪费时间,影响企业效益。

3.企业并购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经济增长总是首先出现于一个主导部门,从这个主导部门开始发展新技术,然后扩大这种技术在市场上的影响,交易额增加进而获得利润,增加企业的资本积累,继续扩大利润,接着增加资本积累。比如刘易斯模式。这样就增加了非主导部门对新产品的需求,可以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发展。当主导部门的影响范围已经扩散到其他非主导部门时,原来的主导部门就会被新出现的主导部门所替代,每个部门的产业结构都会逐渐升级以完成整个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以这样的趋势发展,那么可提炼出一条主线,即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可以采取一些诸如并购等的措施,依托这些措施推动企业的扩散和升级,行业的并购以技术推动为条件,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技术能力,二是企业专利。进行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技术,企业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多的积极影响。综上所述,企业并购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熊建明等提出企业并购是有利于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些先进国家企业可以帮助技术落后国家企业获得技术进步的机会,当企业间并购的难度比较小时,就可以实现并购并且获得技术跨越。

继续阅读

系统经济学视域的传媒探析

1传媒企业边界

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企业边界是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企业边界是指“企业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经营效率”。企业的经营范围即企业的纵向边界,划分了企业和市场的界限,在交易成本意义上决定了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组织内部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经营规模是指在经营范围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能以多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等同于企业的横向边界。本文在展开具体研究之前,将对传媒企业边界加以限定和剖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企业的技术变化和知识生产做为“黑箱”处理,简单抽象化为生产函数,企业边界由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成本决定,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被认为是在给定的技术状态下,企业内部生产与外包生产之间基于交易成本的均衡。系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本身即为复杂经济系统,企业的边界由产品特征决定。在系统内,个体为同一生产目的进行技术和知识集成,并体现为知识技术集成———新知识、新技术产生———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企业边界是系统内知识集成效率的表现。系统通常具有许多特征,在深层次上表现为系统基本要素之间发生关联而生的复杂性。成思危将其简要归纳为五个方面:(l)系统各单元之间联系广泛而紧密,构成一个网络。每个单元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单元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单元的变化。(2)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结构,每一层次均成为构筑上一层次的单元,同时也有助于系统某一功能的实现(突现)。(3)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及完善。(4)系统是开放的,它与环境有密切联系,能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能不断地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5)系统是动态的,它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且系统本身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有预测能力。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是影响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生产组织间交易费用越低,社会分工水平就越高。传统经济学对交易费用的研究通常是建立在外生交易费用的基础上的,因而无法对分工和组织效率进行准确评估。所谓外生交易费用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引起的费用,它不是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致价值扭曲的结果,如商品运输过程损耗是一种直接的外生交易费用,而用于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则是一种间接外生交易费用。系统经济学则认为,降低生产组织内生交易费用对社会分工水平和经济发展意义更大,因为它是内生的,可以通过制度的创新和改进、知识积累的形成而减少。内生交易费用分为广义内生交易费用和狭义内生交易费用两种类型。所谓广义的内生交易费用是指,所有交易的参与者都作出基于经济理性的决定后产生的交易费用。即它是经济个体基于经济理性进行行为博弈的后果。狭义内生交易费用是指通过买卖双方博弈后形成的市场均衡同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之间的差别,即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而使交易成本增加所造成的一部分效率丢失,或使资源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借助于系统经济学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解释:单一产业或经济区域内,不同的分工水平产生了不同的总合生产力,该产业或地区的传媒产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其传媒生产力总合,产业内部分工水平越高,其生产力水平越靠近可能性边界。但是,由于实际交易中存在着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的背离,当社会交易效率不高时,产业内部生产力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通产低于最高分工水平。因此,系统经济学认为,现实经济现象中帕累托最优不一定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吻合,而是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会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逼近。

交易效率是促进传媒市场发育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推动力量,传媒产品的流通效率决定着传媒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传媒经济体的增长和发展。参与竞争的企业的组织效率而不是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效用程度。而资源配置效率则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由组织效率决定的市场结构体现在传媒产业中的现象就是“赢家通吃”,每一细分市场中领先者的效率会持续增长并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组织效率越高的企业市场统治力越强。对于传媒企业来讲,是自己生产内容产品还是外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系统经济学派将分工水平、交易费用、交易效率的概念体系连同一般均衡的分析工具,以及制度分析引人区域产业空间的研究中,不仅是一种经济学分析方法上的创新,而且对现实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加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产业集群是全社会按照生产效率分工的产物,是一种经济空间表现形式,目的在于降低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系统理论中的自我强化和渐进累积观点同样证实了产业集群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产业集群其自增强动力机制来源于由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通常来讲,在交易过程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易费用是每对交易距离的增函数,产业集群则可以被看做交易伙伴之间一种空间聚,缩短了交易距离,从而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

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不可预测性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个体无法也没有必要囊括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每个企业必须采取与其他企业或生产组织合作或交易形式来获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同一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率不断增加,进而包括运输、包装等费用在内的广义交易成本不断增加。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内,上下游企业间的空间邻近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创意、策划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丢失,从而实现企业的报酬递增,吸引更多新企业的加盟,扩充产业空间,进一步提高同一产业园区企业的分工水平。不断强化的分工和专业化使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工艺得到更好的完善,分工、协作提供的网络化服务成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思想的实现成为可能,并且能够成功缩短新产品的商业化周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伴随企业之间分工的不断深化推动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与物质生产企业相同,传媒企业边界包括纵向边界和水平边界。纵向边界是指某一种活动较接近或较远离最终使用者,比如雅虎只提供网络连接,惠普只生产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而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时,提供全部垂直相关的服务,包括信息服务、网络连接及有线电视服务。水平边界是指企业运营的规模和多样化程度。

当前,传媒企业边界变化的两种趋势———因为信息技术,产品交易效率提高导致传媒企业实体规模缩小,表现为各个跨国媒介集团在不停的削减职能部门和员工人数;另一方面,传媒产业的生产活动性质决定了传媒企业之间的交易以知识交易、产权交易为主,由于知识产品集成、传输的特殊性导致了不同企业之间基于市场契约、商品契约的交易成本增加,又再促使传媒企业扩大自身的生产边界。这两种趋势,正好从两个方面分别印证了系统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企业是一定范围内要素契约的集合,通过要素契约代替市场交易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组织内部的知识集合和专属的管理信息传输系统。企业具有技术经营知识的要素集合本身可以进行内部的创造性的交易,并影响内部交易的效率,企业家将要素契约效率与市场交换状态下的商品契约效率的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不同的契约组合。处于产业链中心位置的核心企业还可以运用知识信息赋予的权威,将商品契约升级为要素契约,从而实现企业边界的扩展。核心企业是产业价值链网络的构造者,它们本身是一系列要素契约的集合,在限定自身生产活动边界的同时又创造性地构造出其他不同契约的集合,将外部资源纳入到企业内部能够整合的范围内。

2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演化

继续阅读

新闻传播中的数据统计

一、正确使用数据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含“事实”和“报道”两个构成要素,新闻真实则包含“事实真实”和“报道真实”两个层面,两个层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新闻媒体除了要全面、客观地引用、播报统计数据外,还应保证采用数据的准确无误,这里便涉及了如何正确使用数据的问题。首先,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来源必须具有权威性。在新闻中使用数据,首选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公报。如果说统计是“社会的温度计”,那么统计数据则是“社会脉象”的反映。所以,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通过自己的网站,时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社会各种统计公报、统计报表和统计年鉴,为公众提供大量反映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面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公众可以较具体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量化特征,较清晰地把握当前社会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政府部门是权威数据的主要来源,这些统计数据均建立在系统化、专业化的调查统计工作基础上,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最权威。对新闻媒体而言,经济新闻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财经新闻对数据的要求更严格,在证券新闻中,数字通常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但是,凡是涉及区域整体性的数据,新闻媒体应向有关统计部门核实。由于管理职能的不同,一些部门掌握的数据并不是区域内全社会范围统计的结果。

总之,新闻媒体在报道中采用来自政府统计机构的权威数据,才有可能保证向公众及时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其次,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弄清数据的来源。除了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如果数据来源于非权威机构,必须严格地识别和分析其获取数据的方法是否科学,调查的样本量有多大,获取样本的范围有多广,所代表的是怎样一个群体等。对于这类出自非官方的数据,传媒人应当运用统计学专业知识和数理逻辑推理方法,对其他机构采集数据的可信度进行深入考察,真正做好防范数据陷阱的把关人,而不能盲目地引用并加以发表。因此,传媒人如何对其他社会机构的数据做出正确判断,在报道中准确甄别这些统计数字的真实可信性,避免引用有问题的数据就非常重要。

此外,要辩证地看待和使用各种数字。在新闻报道中,一要克服数据使用中的片面性,即在新闻报道中只选择、引用所谓正面、积极的数据,让好听、好看的数据说话,把数据当做标签来使用;二要克服孤立地使用数据的问题,即在新闻报道中只引用某个单一的数据,对其他相互关联的数据置若罔闻,把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数据割裂开来。片面地引用数据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即使对这个数字做出细致的解读,也难于掩盖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量化数字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的关系。如在宏观经济指标中,经济增长、投资、价格、就业、国际经济平衡、供需协调这六大指标就像一个魔方的六面体,相应的六大统计数据随着魔方的变化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所有数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只有互相对比和参照分析,才能正确解读实际的经济运行状态。

二、科学采集数据

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在采用官方的权威统计数据外,为了更广泛地报道现实社会各方面最新和细微的变迁,常常会根据所拟的新闻选题进行社会调查,自行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社会调查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结论的相对准确,而作为新闻观点支撑的统计数据,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而要获得准确可靠的调查结果,离不开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就是从整体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分析,然后用所得出的结果推测调查对象的总体性特征。在这项调查中,首要条件是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即被调查对象中的每个人被选择为样本的概率相同。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媒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拿定量研究中的抽样来说,相当一部分媒体经常使用的是偶遇抽样,如街头拦人法、自愿者抽样法、随报调查法、网上调查法等。而这些方法都属于非随机抽样,即使是国内较早采写精确新闻的《中国青年报》,在其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采写的精确新闻中,也仅有10%应用了随机抽样,20%是非随机抽样,其余70%的社会调查没有明确说明。非随机抽样调查不具备普遍意义,其可推论性相对较差,得出的结论往往出入很大。

相对来说,随机抽样所获得的样本资料方具有推断总体的可靠性,这样采集到的数据才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抽样调查是在欧美实证主义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本身有着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对此,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曾提出过十分具体的要求,如对负责调查的机构、问卷所提出的问题、对抽样总体的界定、样本的实际规模、抽样中存在的误差、各项统计结果的实际出处、采访的具体方法、采访的时间选择等情况进行必要说明。媒体在引用调查结果时,也应该公布得出这一结果的调查过程的相关技术参数,包括上述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提出的建议,如执行调查的单位、样本量、样本选择方法、样本构成、调查时间等,让读者从中判断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公众只有清楚地知道数据是如何得来的,才能辨别新闻中的“假”数据,对媒体形成有效的监督,并充分相信数据的精确性与代表性。依据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采集到的数字才能较为真实可信。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失实,传媒人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定量研究的专业知识,以保证数据采集过程的规范性。统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获取一份较为准确和权威的统计报告,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调研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不科学都会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公正性。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来说,传媒人应当尽快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分析和逻辑判断水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

三、勇于质疑数据

继续阅读

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分析河北文化产业结构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结构;应对策略

一、中外文化产业现状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

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可译作文化工业,也可译作文化产业):20世纪初最先出现在霍克海默及阿多诺所著的《启蒙辩证法》。文化产业乃一种特殊的文化和经济形态,于不同国家、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就仁者见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是定义:“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导向,文化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涵盖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以及建筑设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现状却是,我国文化产业现代文化市场尚缺统一、规范、竞争和有序的体系,制约着发展;未有效利用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法规建设滞后;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畅通。纵观全球,美国乃文化产业头号强国,具备日报1,500多家,周报8,000多家,杂志1.22万种,电台1,965家,电视台1,440家,美国广播、哥伦比亚广播及全国广播三大电视网,也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生产基地,有着“三片”文化(薯片、大片、芯片)。其GDP的10%来自文化产业:世界广播和有线电视56%的收入,收费电视85%的收入以及总票房55%的收入,都被老美收入囊中。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及走向,稳坐世界第一位。美国文化产业特点是市场化、倾向实用主义、高科技做后盾、传播多样化、输出型。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并以此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之理论。就比如2001年其文化产业总产值为1,125亿英镑,此后基本年增长9%。“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乃英国首相布莱尔倡议筹建,国内对文化产业创意的重视可见一斑。英国文化产业特点是重视创意,代表作有筹办“世界创意产业论坛”,2002年筹办“伦敦设计节”。日本文化产业(也即娱乐观光业),侧重于文化内容。2002年其文化产业产值为11万亿日元,当年日本闻名世界的汽车业产值为22万亿日元。其中“酷文化”(以音乐、动漫、广告、设计为主)和数字内容产业(以音乐、游戏和信息出版为主)最为突出。文化产业在日本所表现的特点是文化企业队伍成熟、综合经营多样文化产业、文化中介组织和管理制度成熟完备。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文化产业的结构在其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京津冀地区而言,文化产业已成为北京支柱产业之一,GDP所占比连续数年超过12%,已经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特色和支柱产业的产业形态或格局。河北省有着与首都北京毗邻的天然地理优势,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也是京津冀协调发展之核心,可谓天时地利。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松散,除北京和天津联系最紧密外,北京与唐山、廊坊、沧州较有联系,天津与唐山、廊坊较有联系,北京、天津与河北省其他城市经济联系程度较低甚至很低,发展失衡;在逐步过渡至扩散阶段,不适宜的产业也在逐步向外围扩散;产业间水平合作增多;正在加大产业转移。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产业集中也间接造成了交通拥堵。论城市之间的发展落差,北京已处于后工业化期,天津正处于工业化后期,河北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可知,文化产业发展好了,可以减少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工业污染。河北省文化产业链的提升刻不容缓,河北省对首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也很有必要。

二、河北省文化产业结构的主要障碍与应对策略的创新发展研究

在这些背景之下,河北省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又有哪些主要障碍与创新策略呢?

继续阅读

知识经济发展

知识扩散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渠道的传播,使知识从发源地向外进行空间传播、转移,或被其他地域通过合法手段从知识生产者传递到使用者的过程。知识扩散是知识的时空传播,是该项知识在其他经济领域和更大的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同时知识扩散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能降低成本,随着经验的增加,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会大大缩短。知识扩散促进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对知识的利用。传统的资源要素如能源、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具有稀缺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要素。收益递增规律成为网络化经济时代的首要经济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收益越多。这种效应在传媒、电脑业和软件业等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普遍存在。知识的扩散是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包含产业内的扩散和地域上的扩散两个不同角度。产业内的扩散主要是针对知识生产的扩散而言,是指知识在同属某一产业的企业之间的扩散。地域上的扩散则分为区内和区外两个方面:区内扩散即知识对城市内部经济的作用过程;相应的,区外扩散则是指城市知识系统对周边地区(城市辐射地区)的影响。

知识扩散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资源环境中进行的。因受环境影响,所以要充分考虑约束条件后才能确定最适合的扩散地区。

社会环境。各地区发展的历史、自然、经济、知识等条件以及劳动力资源、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等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决定了某种知识是否有利于在本地区发展和当地采用这项知识的快慢程度。

资源环境。考虑资源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本地区自然资源,还应在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考虑全社会资源调配的可能性。资源环境对知识扩散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人员素质、能源、资金、交通、通信。

知识扩散溢出效应。知识的扩散、转移必然伴随着知识价值的溢出,知识的扩散、转移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外溢。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后发国家之所以有“后发优势”,关键就在于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接受先进国家“外溢”的知识价值,利用先进国家“知识的外溢效应”来加快自身的发展。19世纪,人口统计学家提出了逻辑曲线,其模型为:

其中,N(t)——t时刻人口数,N0——t=0时人口数,R——净相对增长率,K——增长的一个稳定的平衡值。

逻辑曲线发展遵循一条S形曲线,如图1所示。逻辑曲线同样适用于知识扩散的过程。曲线的最初阶段增长缓慢,符合指数规律,曲线比较平滑,随后增长越来越快,曲线比较陡峭,其后发展速度又趋于缓慢,曲线又呈平稳状态。

继续阅读

物理经济学

一、物理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1、经济学之所以要引进数学、物理学作为分析工具,并与其结下不解之缘,在于经济学学科生存的需要。由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社会,这就使它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了本质上的联系,为了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乃至文学这些古老学科的夹缝中生存,并占得一席之地,年轻的经济学率先借用了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努力使自己与之融为一体。

2、经济学所具有的科学成分和物理学或其它自然科学成分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如股票市场价格涨落的物理本质就是在某一区域的构成介质发生失稳,并伴随有应变能的加速释放。要有效地跟踪其市场价格波动,就要从非线性动力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分析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问题,并对这一失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3、物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具备天然的基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世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经济世界,二者作为经验科学,其理论都来自于对大量数据的归纳和总结,而理论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

二、物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经济学概念与物理学概念进行类比。如对于名牌商品的描述可以与力学中的概念进行类比。品牌长度包括已经走过的长度、未来的长度等等,它是指该品牌的历史、时间跨度、寿命等;品牌的宽度指品牌核心区所能控制的市场范围;品牌的质量不是产品的质量,它是指品牌品质的高低;品牌的密度指品牌与消费“互动”的密度,这个“互动”包括传媒互动、使用互动、行销互动、公关互动……;品牌自由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该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游刃有余,品牌竞争充满弹性,二是该品牌仍有许多其它商机,其中每一商机都有可能隐含潜力巨大的“新品牌”、“副品牌”、“子品牌”、“孙品牌”,从而成为托起母品牌的“造山运动”。

2、借鉴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根据实验和实践提出假设,然后把这些假设应用到已发生的现象上看二者是否相符,若相符便作为原理或定律固定下来用于指导或预测以后将要发生的过程。经济学也是一样,近年来提出了一些基本定律:如关于社会人所遵从的经济学基本定律,即社会人的社会行为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自身利益。

与物理学的定律一样,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也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付出”应包含劳动、时间、情感、金钱、自由等等,而“自身利益”则应包含某个社会人所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而不仅仅是消费和金钱。也就是说,在物理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中,无论是社会人的付出、还是社会人的所得,都是多元的。而社会人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的决策及决策执行过程。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