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城乡经济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城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和各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的过程。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制度,严重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并且造成了城镇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后果。而另一方面,我国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了地市合并,城乡合治,欲以城促乡,带动发展,这种城镇的形成往往是人为的,而非经济运行的结果,更多的城镇只是行政中心。我国的城镇化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2003年人均GDP达到了9101美元,而城镇化水平为40.53%①,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而现在我国城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大中城市少,小城镇多如牛毛而其发展水平不高,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在现阶段普遍兴建小城镇的目的和任务侧重于吸收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通过产业集聚,为刚从农业分离出来的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而大中城市比小城镇更能增强城市的各种功能,有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各类城镇是在极不相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自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一下子建立大量的较高层次的城市这也决定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必然同时存在高效率、高功能的现代化都市、中等城市以及基础设施相对比较简陋的小城镇。
地方财政的不同层次为不同水平的城镇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实现城市、城镇的职能,满足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地方财政尤其是其中的城市财政、小城镇财政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为地方财政拓展了新的财源。城镇化的进程及其特点和地方财政职能及其运行决定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过程。
一、城镇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城镇是在一定空间上,由于产业、人口聚集,居民主要从事
二、三产业活动,且享有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地域综合体,它作为区域中心地,聚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城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和各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现象反映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扩散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它可以被看作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聚集力量和分散力量。在城镇化过程中,所有个人和企业面临两难选择,他们必须聚集在一起以从聚集经济中获益,但拥挤成本又限制了许多个人和厂商聚集在一起。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理论,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农村由于土地面积有限,资本投入缺乏,人口持续增长,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有向实际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流动的动机。哈里斯-托达罗则认为只要两部门之间只要存在收入的预期差距,人口就会发生流动。我们则可以进一步认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由农村迁往城镇的成本。Mt=f(Wu-Wr-kd)其中为在时间内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数量,f为反应函数,Wu为城市工资收入,Wr为农村的工资收入,d代表城乡之间的距离,k代表城乡之间的运输成本系数,当只有预期收入的增长大于迁移所发生的成本人口的流动才会发生。Wu-Wr-kd=0时流动才会停止。我们还可以认为城镇化水平U是经济非农化水平I和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流动水平M的函数,即U=f(I,M),且有,于是全微分,城镇化水平U是经济非农化水平I和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水平M的单调增函数。
而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类型、水平和层次引导城镇内部居民和各经济主体的地域分布格局,地方的公共物品还可以通过影响城镇的聚集效应进而影响城镇的非农化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经济非农化水平I和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水平M受到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它们是地方财政运行F的函数,即I=Ф(F),M=φ(F),且地方财政运行F对I和M的影响可体现为促进作用,也可体现为阻碍作用。城镇化水平可以表示为U=f[Ф(F),φ(F)],则,地方财政通过影响非农化水平I和和城乡要素转移流动水平M,进而对城镇化水平U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情形及发展模式:当>0和>0,即地方财政的安排有利于经济非农化和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流动时,城镇化发展表现为“同步城镇化”;当<0和>0,即地方财政不利于经济非农化,但有利于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流动时,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虚假城镇化”;当>0和<0,即地方财政有利于经济非农化但不利于城乡经济要素转移流动时,城镇化发展呈现为“滞后城镇化”模式。
由此可见,地方财政的运行及其职能的发挥对于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使之健康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城镇化经济的拉动机制城镇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具有大量的就业机会、高的经济收入、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城镇发展起来后,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非同一般。聚集效应使城市化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辐射效应则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的发展。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存在已久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城乡收入差距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兴趣,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一步步的深入当中。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政治经济问题
城乡收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社会的进步应该是建立在全国整体居民经济的进步,然而在我国有着20亿亩的耕田、2亿多农户,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民辛苦耕耘,却只能基本保障生活,所以,笔者希望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已达到从理论角度为实际解决这一问题做贡献。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从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出发进行分析,城市的人口包括有原先的城市居民、一部分有经济移居城市的农村人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人,而农村的人口中,有经济实力的居民外出,有劳动能力的中青年外出,导致农村人口剩余多为老弱病残,从人口的分析来看,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多是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劳动力匮乏而导致。另外,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城市的由来就是商业发达的地区演变为城市,城市的集中式生活区,人口众多的城市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城市有着发达的工商业,可以为中青年提供就业岗位,本身工业发展经济就要由于农村的农业发展经济,这是市场所主导的,农村的农业经济得不到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经济体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农村需要每家每户大面积的种植作物才能够和城市当中中等收入相比,而纵观目前农村的状况,土地平均到个人手中就只剩10亩地,而10亩地的产量又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经济需求,所以,如此恶性循环,自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会背井离家,去城市找工作,这也更加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如此一来,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永远无法填平了,只会越差越大。最后,农村的消费层次低,随着当下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温饱解决了,而是向往着更为富饶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农村由于生产力的固有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很多的农村人搬进了大城市,来追求自己的梦,还有一部分人口搬迁的原因就是教育问题,当下的很多农村家长,他们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制,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而目前的农村教育仍然相对城市而言,比较落后,所以,很多人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城市上学,以保证孩子的学习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同样的,城市由于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很多城市的原住民可以通过租房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更为迅速,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所以,城市经济的增长要优于农村,同时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政策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努力,国家大力的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包括有种地补贴、“三农”以及帮助农村开发旅游业等,然而,即使在众多政策的支持之下,城乡差距为何仍然还在不断加大。首先,国家的惠农政策帮助的多为东部沿海有地域条件的农村,而这些靠近城镇的农村本身就经济发展比较好,而中西部的大面积的农民的生活情况仍然得不到改善,这种助农政策,无法普及到广大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增加的东部农村收入,可以使总体上农村经济有所增长,而纵观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农业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仍然比较一般,再加上当前国家重视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很多的小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之下创办起来了,由此更加加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而农村里面的中农阶层,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农是指种植面积较大且机械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民,他们本身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与城市中等收入比较,而贫农则因为本身缺乏头脑而难以致富,这样一来,农村整体的经济仍然难有上升。其次,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更快的发展,政策在农业上短时间无法进行调整,帮助农村致富,但是,中国之所以区别于印度等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策上是禁止城市中产阶级在乡下购地的,有的国家,富人会在乡村买地,修别墅,为的就是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回乡下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乡下的风光,而由此导致,外出的农民没有退路可走,一旦外出务工失败,就不得不住进城市贫民窟当中,而中国罕有贫民窟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让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外出农民有退路可走,就算在城市住不下去,也可以退居乡下,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一来,城乡的经济就没有因为有一部分富人居住乡下而穷人住在城市贫民窟而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而这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方法也是无济于事,不能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工商业在经济体制中的竞争。
从现有的研究中发现,每一户农民家要有300亩的耕地,才能与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抗衡,然而,我国众多的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不足10亩,所以,很难真正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彻底改善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从目前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很多致富观念中,有先富带后富一说,所以目前,更多的建设投入仍然把城市放在发展的主要阵地上,由此,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只能通过后期,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调试,才可能真正的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小结城乡收入差距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的重视,国家目前已经认识到了帮助农村脱贫的重要性,脱贫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从国家目前实行的精准扶贫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下的苦工,同时,我们也期望有一天,农民的辛苦劳动能够被认可,调整这个不平衡的经济体制,全面化发展城乡经济,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存在已久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城乡收入差距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兴趣,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一步步的深入当中。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政治经济问题
城乡收入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社会的进步应该是建立在全国整体居民经济的进步,然而在我国有着20亿亩的耕田、2亿多农户,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民辛苦耕耘,却只能基本保障生活,所以,笔者希望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已达到从理论角度为实际解决这一问题做贡献。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从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出发进行分析,城市的人口包括有原先的城市居民、一部分有经济移居城市的农村人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人,而农村的人口中,有经济实力的居民外出,有劳动能力的中青年外出,导致农村人口剩余多为老弱病残,从人口的分析来看,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多是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劳动力匮乏而导致。另外,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城市的由来就是商业发达的地区演变为城市,城市的集中式生活区,人口众多的城市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城市有着发达的工商业,可以为中青年提供就业岗位,本身工业发展经济就要由于农村的农业发展经济,这是市场所主导的,农村的农业经济得不到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经济体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农村需要每家每户大面积的种植作物才能够和城市当中中等收入相比,而纵观目前农村的状况,土地平均到个人手中就只剩10亩地,而10亩地的产量又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经济需求,所以,如此恶性循环,自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会背井离家,去城市找工作,这也更加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如此一来,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永远无法填平了,只会越差越大。最后,农村的消费层次低,随着当下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温饱解决了,而是向往着更为富饶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农村由于生产力的固有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很多的农村人搬进了大城市,来追求自己的梦,还有一部分人口搬迁的原因就是教育问题,当下的很多农村家长,他们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制,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而目前的农村教育仍然相对城市而言,比较落后,所以,很多人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城市上学,以保证孩子的学习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同样的,城市由于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很多城市的原住民可以通过租房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更为迅速,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所以,城市经济的增长要优于农村,同时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政策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努力,国家大力的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包括有种地补贴、“三农”以及帮助农村开发旅游业等,然而,即使在众多政策的支持之下,城乡差距为何仍然还在不断加大。首先,国家的惠农政策帮助的多为东部沿海有地域条件的农村,而这些靠近城镇的农村本身就经济发展比较好,而中西部的大面积的农民的生活情况仍然得不到改善,这种助农政策,无法普及到广大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增加的东部农村收入,可以使总体上农村经济有所增长,而纵观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农业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仍然比较一般,再加上当前国家重视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很多的小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之下创办起来了,由此更加加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而农村里面的中农阶层,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农是指种植面积较大且机械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民,他们本身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与城市中等收入比较,而贫农则因为本身缺乏头脑而难以致富,这样一来,农村整体的经济仍然难有上升。
其次,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更快的发展,政策在农业上短时间无法进行调整,帮助农村致富,但是,中国之所以区别于印度等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策上是禁止城市中产阶级在乡下购地的,有的国家,富人会在乡村买地,修别墅,为的就是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回乡下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乡下的风光,而由此导致,外出的农民没有退路可走,一旦外出务工失败,就不得不住进城市贫民窟当中,而中国罕有贫民窟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让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外出农民有退路可走,就算在城市住不下去,也可以退居乡下,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一来,城乡的经济就没有因为有一部分富人居住乡下而穷人住在城市贫民窟而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而这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方法也是无济于事,不能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工商业在经济体制中的竞争。从现有的研究中发现,每一户农民家要有300亩的耕地,才能与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抗衡,然而,我国众多的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不足10亩,所以,很难真正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彻底改善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从目前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很多致富观念中,有先富带后富一说,所以目前,更多的建设投入仍然把城市放在发展的主要阵地上,由此,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只能通过后期,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调试,才可能真正的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小结城乡收入差距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的重视,国家目前已经认识到了帮助农村脱贫的重要性,脱贫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从国家目前实行的精准扶贫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下的苦工,同时,我们也期望有一天,农民的辛苦劳动能够被认可,调整这个不平衡的经济体制,全面化发展城乡经济,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内在机制的理论
无论是马克思古典经济学理论,还是以“刘-拉-费”模型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均揭示了结构转换过程中农业人口转向工业部门的必然性,也肯定了由乡-城的人口流动对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都认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城乡二元结构将最终趋向城乡融合或趋于一元结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废除私有制,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也就随之消失,鼓励走工农业结合、乡村城市化的道路。刘易斯模型假设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数),城市不存在失业,认为收入差异、资本积累、无障碍转移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业部门工资和工业部门工资趋于一致,“二元经济”逐步向“一元经济”过渡,其强调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忽略了农业发展。
1961年费景汉(JohnC.H.Fei)和拉尼斯(G.Ranis)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认为农业总产出会因为劳动力的流出而减少,出现粮食危机,制约工业发展,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率,强调平衡增长路径,但仍没有考虑城市失业。乔根森模型后来引入了农业技术这一因素。托达罗模式(MichaclP.Todro,1970)则考虑了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失业,一方面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城市失业人口增加,进而工业部门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大量流出使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总产出下降,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农业部门收入上升,最终城乡收入差距消失,人口流动停止。
该模型强调应放慢人口流动速度来减轻城市的失业压力,也强调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农村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二元结构转换的内在机制理论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是:工业化是城市化、现代化进程重要方面,二元性是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它会随着生产的发展,差距的消失,实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二元社会向现代一元社会的转变。所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城市和工业。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制度条件的理论
无论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亦或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下,经济分析的基础一直将“制度”因素排斥在外。但对于我国而言,诸如明晰的产权、统一的市场体系、资源的市场配置等等这些假定并不可能完全被满足。正因为此,新制度经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不同的制度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绩效,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经济运行绩效的差异,因此城乡二元结构必然伴随着二元的制度结构,而产权制度、要素流动制度则是影响二元结构转型的主要制度因素。产权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诺斯(DouglassC.North,1990)、塞茨(Demsetz,1967)认为产权明晰界定是减少外部性、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前提,产权制度会通过影响经济运行绩效而作用于城乡二元结构转型进程。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明晰的产权、完善产权保护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二元结构转型的重要因素。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素的积累和流动过程。在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理论分析中,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要素可以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由流动,而忽视了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制度约束,也正是二元结构理论在我国应用中的局限性,我国二元结构转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分析必须要考虑制度因素,尤其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就业、土地制度对人口、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阻碍。
国外经济转型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一)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转型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中国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似乎农村经济发展就是给钱给物,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确认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这个源泉形成农民财富创造条件,农村经济政策需要发挥这个动力源泉的作用。
一、从市场经济的人性假说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含义有多种理解,从最简单的交换角度看,市场经济指生产的产品是用作交换的商品,因此,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商品经济,以区别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所以也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机制,以区别于通过计划和国家干预来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不过市场经济更多体现了一种经济制度。如英国经济学家戴维·W.波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本,1988)解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就是说,经济决策是由该经济的一些组织和个人各自独立地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的。”市场经济从单纯的商品交换,发展到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进而提升到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也对其中的主体“人”的假设也逐渐成熟起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假设为“经济人”,指人的“自利性”而非“自私性”。关于“自利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中对自利做了如下的描述,“西方古典经济学分析人类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指人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为目标。认为理性的自利动机,在客观上并不危害社会,反而有益于社会……。”可以说关于人性“自私”的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自利”不同于“自私”。和“自私”不同,自私有故意损害别人利益的含义,而自利不是。市场经济主张尊重和给予人们充分自由选择和发展的权利,从“自利”达到“互利”,这就说明,它对于人的“自利”属性是一种尊重和肯定的态度。所以,市场经济认为“经济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的。所谓“既定约束条件”,就是法律、道德、制度、政策等等。其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自觉地遵守这个约束条件,否则这个约束条件根本无法执行。所以,实现市场经济的社会必然信任人的能力、尊重人的权利、肯定人的价值。
所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需要激发个体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是以自利行为主导的,通过个人努力来满足个体需求,同时也让社会受益。这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财富不谋而合,一个社会只有财富创造才能增进社会福利。从这也不难看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从“自利性”假设前提出发,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个体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动力的释放过程
1978年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改革的先导,在这过程中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1978—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截至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从1982—1987年,改革的重点是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这是解除农业生产力的上层建筑问题,为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空间。从1985—1988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确立农户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摘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不仅影响到农业内部,且与农村的全局息息相关。要想从本质上对农业结构性矛盾进行解决,实践证明单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是不够的;一旦解决了以往的矛盾,那么还会不间断的出现新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部分新的举措以及战略,确立新的思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传统的农业论理念进行突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乡统筹的必要性
我们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有必要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进行,且在以往的层面以及区域的运作上进行更新。第一、逐渐变化的城乡经济社会所需。我国的总体发展历经改革开放30年已然进入以城带乡以及以工促农的阶段,这一阶段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上以及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上显得尤为重要,且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以及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上显得尤为关键。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以上便是我们要应对的历史所在,而要想显著的搞好农业产业结构,那么以上方面便不可忽略。第二、逐渐进展的市场经济所需。市场经济的产生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的话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现存的社会分工;②市场体系的统一有序以及开放性;③社会劳动不应有个别劳动所替代;④尚存的利益主体各不相同。而以上条件的满足程度便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度。逐渐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业生产效率所需。有关报告中曾提出,我们要不断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推进,使得城乡发展统筹进行。持续将农民、农村以及农业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始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做全党工作的重点。要不断将农业基础地位进行巩固,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局面。
二、农业产业结构在城镇化背景下所尚存的困扰
1.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农业内部结构一直以来,在农业生产方面,种植业是我们的重点,忽视同步发展众多其他产业,造成了在农业发展中不协调的比例以及不同产业间发展的不均衡,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比例较大,而因其播种面积居高不下便导致其他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得不到提升。对于市场所需求的品质来讲,我们的产品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优质品率还较低,名优特产也较少,质量管理模式在标准以及规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健全。2.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以及水平不高的农业产业众多主导产业虽已在我国形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产业集中度上并没有达到需求,分散的生产基地还尚不能满足大批量加工以及生产的需求,且就市场风险而言,抵御能力也较为低下;此外,在特色产品市场中,地方传统优势竞争力不佳,很难大批次的进入,那么规模效益也因小数量以及小规模而难以形成。归根结底,要想主导产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经营,那么现有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下还不太适应。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因缺少区域优势以及市场分析、资源整合等而盲目选择主导的产品与产业,争相效仿的想象层出不穷,造成产业以及基地分布均不够集中。另外,深加工的操作在农产品上比较匮乏,在延伸产业链上的工作也做不到位。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农产品不管在以此加工还是在二次深加工的水平上都不高,大部分的产业还滞留在出口原料的时期。3.发展缓慢的农业市场化信息,流通不畅的农产品以及落后的经营方式现如今,我国农产品对市场农业的观念尚不成熟,还停留在传统生产农业的范畴以及视野当中。依据满足和创造需求以及未来和市场需求来不断调整结构的方式便是市场链条。利用贩运户来将农产品向市场销售,需求者以及供给者之间因不健全的信息化网络而不能不好的连接起来,农产品的供销信息也不能快速的传达等。4.科技含量不高,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比较匮乏现如今在科技的运用、科研以及推广上,农业都尚不协调,部分方面还出现了脱节,含量较低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匮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等等都造成了较为缓慢的传统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莫过于赶不上时代脚步的品种改良与培育,农民因不健全的体系、落后的农业设施,对现有的科技不能实时掌握,缺乏科技载体,对自然灾害无法抵御,农业科技人员较少等原因的存在,而较大程度的影响着农业结构的调整。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的推进机制
1.基于城镇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引导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作用下转移到发展相对薄弱的农业部门,与此同时,还可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在资金要素上,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城乡间的资金配置的引导下所进行;在技术上,农业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城镇经济的技术优势所发挥的作用。第一,在规模经营以及农地合理流转方面进行推进。众多农村人口因城镇化的进行而不断走进城市,但是与此同时,还耕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问题他们必须要面对,而明晰的土地产权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现如今权利确定并进行发证以及农地登记等工作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应开展起来,另外合理的土地流转市场也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来更好的优化配置农村的土地资源;第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应建立起来。促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利用土地使用权,农民可在银行抵押来获得贷款,动态平衡土地的利用,在不减少耕地数量的基础上对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第三,对城乡的存量土地在使用时应节约并集约。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增减城乡建设用地进行规范推进,合理安排农村建设、农用以及产业集聚用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此外,还有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对各种建设用地要健全其标准体系,相对应的评估指标也要建立起来,加大处理闲置的建设用地,完善激励机制并对土地评价不断推进。2.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合理制定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基础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特征是农业产出体系高效合理创建的基础。畜牧业的总产值在农业生产总值的结构当中要高于种植业,而将畜牧业以及种植业的总产值相加都要少于农产品的加工业总产值。所以,农民创造所需的各类平台应当在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所提及,并在各种流通的领域中要逐渐出现不同种农产品深加工或者是初中级农产品加工等,对农产品的增加值进行不断的提升,使得在农产品深加工的增值中,农民能分到其中的一杯羹。第一,畜牧产品的区域应依据城镇经济市场需求来进行优化布局。在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时应根据区域资源的承载力来进行,将资源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将不同地区的产业带进行加快建设,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畜牧产品产区。使用技术、资金等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对畜产品加工业以及畜牧业进行推进,形成一批独具优势的龙头企业。第二,利用创新制度来讲畜牧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向产业化、集团化以及规模化的趋势推进,逐渐增加农民的收入能力。多元化的畜牧产品在企业间应鼓励开发,将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将畜牧产品的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实现多元化的产品出口。此外,还要对农产品批发的市场地位进行明确,让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为了不断对物流系统的系统化以及规模化程度进行提,那么,一个专业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基地必须创建起来。3.基于农业产业结构的长期效应,积极促进农业组织化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是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关键部分,同样也表现在农业产业水平额提升以及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上,对城镇化长期发展而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它的重要内容。利用农业企业来实现农业经营组织化,通常来说,城镇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交通也相对较为便利更适合农业企业实体的建立,因此,城镇化发展可以由农业企业的先进经营方法以及其适度的规模来进行促进,而企业发展所需完善的服务设施也因城镇化发展而不断健全。现如今,要想促进农业组织化建设,那么便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定位好政府的角色在农业生产组织化的进程中,政府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将农业生产组织化的发展思路整理清晰,急于求成的心思不可有,将调研的力度进行加大;②加快转化农业经营的主体,集中连片生产用地;③建设市场机制并不断进行完善,对生产组织进程中的市场规律进行充分尊重等。4.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协作机制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展是相互促进的,呈正比存在。唯有良好的互动农业产业与城镇建设,新型的城镇化才可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才可得到促进作用。在城镇化的发展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方面,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也是城镇化,且城镇产品以及观念因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流入农村,极大的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将城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且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那么便应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发展,将农业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经济形势,后改革时代,发展趋势,宏观走向
摘要:本文分析中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形成了五个基本判断: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看,“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看,总体处于健康发展期;从改革进程看,中国进入了“后改革时代”;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处在“双重并存”阶段;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仍处于非平衡时期。未来,中国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拉力、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重点和经济发展热点等五方面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未来一段时间以及更长远的“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怎样,总体上是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还是如一些学者所说是不健康的、恶性循环的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前景是较为光明充满希望,还是充斥着不确定性和矛盾?这些不仅是决策者需要应对的核心难题,也是经济学家要厘清的关键问题,更是切乎社会公众实际利益的热点话题。
一、对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基于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分析,得出以下五个基本判断:
(一)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看.“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
世界主要国家现已基本渡过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还将持续,并不会出现部分机构与经济学家预测的情况:金融危机还将继续导致世界经济深度运行,或者出现“二次探底”甚至是新一轮的衰退(张宇燕、田丰,2010)。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10年GDP增长率大都恢复至或接近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6、2007两年的水平。金砖四国中只有俄罗斯,七国集团中只有意大利、英国、法国复苏较慢(表1、表2)。
(二)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看,总体处于健康发展期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增长社会利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协调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问题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以农为本”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利益冲突;协调
一、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聚集的过程。它是一个增长社会利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城镇化本质上是使数以亿计的农民转移到城镇,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但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理论和“波及效应”理论说明了这一点。
城镇化具有“波及效应”。“波及效应”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中,发达或先进地区在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发生经济关系过程中,其技术、产品和其它发展成果,会不断地流入或渗透到不发达或落后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可以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区域内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可发挥其“波及效应”,向农村扩散信息、技术、城镇文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镇化还具有“回波效应”。“回波效应”是指发达或先进地区在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发生经济交易关系时,凭借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地位,相对容易或不公平地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吸引或集聚人才、技术、资金、原材料等资源和要素,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从而使经济成果和利益向发达或先进地区回流的现象。城镇化的推进,也会发挥它的“回波效应”使农村的人才等资源回流到城市,它是发达或先进地区对不发达或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二、我国城镇化中利益冲突的表现
城镇化的利益冲突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利益因素产生的阻碍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的各种困难、阻力的总和。它是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主体利益矛盾的外在表现,它客观存在于城镇化进程中。具体表现为:
1。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冲突。一是脱离农业发展,片面的城镇化道路使农业越来越相对落后,导致城乡发展、工农业的比重严重失衡。二是农地被占,失地农民增加,造成大量农民的财产牺牲,失去最稳定的生活保障以及最可靠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