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产学合作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简述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需要。国际高职教育的成功模式几乎都离不开产学合作教育,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实施的“技术准备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韩国的校企合同“订单”培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
1999~2004年间,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0%提高到19%。民办高校与数万在校生的巨型大学不断涌现,不善于读书的青年人在高职院校课堂上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高职教育这种大批量、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使得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期间,无论是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涉及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还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意识与周边条件,都不具备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特色比较鲜明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土壤。尽管如此,仍有不少院校研究并实践了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北京教科院组织撰写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推介了9种合作教育模式,它们是:上海二工大的“实训—科研—就业”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北京联合大学的“以企业为主”模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式”模式、云南机电高专的“双定生”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倒实习”模式、河南机电高专的“2+1”模式等。类似的还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企业—社会”综合办学模式、郑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融入式”模式,以及见诸报道的“顾客导向模式”、“双轨轮换模式”、“贯通模式”、“理论—实习—理论—实习”双循环模式等。如果把我国见诸报道的各种合作教育模式汇集起来,可能不下20种,每种模式都有其局部特征,彼此之间出现大的交集。由于分类方法不统一,既不好比较,也给深入研究及推广带来障碍。按照科学的分类方法,分析我国高职教育不同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内涵与要素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二、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类
(一)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工”、“学”结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以专业教学计划中企业实习与在校学习之间的时段分隔为确定类型的依据,它能比较形象地反映在两种不同教学环境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按照什么方式轮换进行,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评估。
1.工学交替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机械工程大学纺织学院从加拿大引入的,采取的形式是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一学年中有两个学期是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的长教学学期,一个学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的短工作学期。为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将在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时段比较明显的,都纳入工学交替模式,由此可以归纳成如下几种子模式。
(1)后期实习模式。后期实习模式是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如“2+(1)”模式(学制三年,数字表示学年,括弧里的数字表示企业实习学年,以下同)、“2.5+(0.5)”模式。尤以“2.5+(0.5)”模式居多。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就提出实施“2+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路,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国家200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模式的优点一是学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后才去企业,能比较好地顶岗实习;二是学生临近毕业时可以将实习与就业统一起来,实现双向选择。但在具体操作中,要防止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四处找工作而使企业实习流于形式。
1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的特点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四制(个体、集体、全民所有制和外资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发展地区经济服务。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工业、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相比较有许多显著不同的特点。
1.1农业生产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
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生产均具有季节性、周期性,产学合作教育和教学进程、教学计划必须适应这个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1.2农业生产链条的特点
农牧业生产由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的生产链条构成。目前,农牧业生产多注意产中生产即种植、养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链条已向产前、产后拓展,向环保、加工业、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延伸,农业生产形势变化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教育内容和模式带来机遇,也同时增加难度。
1.3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的特点
目前农牧业生产仍以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千家万户为主体。全国养猪农户1.35亿个,其中养猪规模5头以下的占77%,6一10头占17%,n一15头占6%,50头以上占0.2%。我省奶牛85%以户养为,户均规模3一5头,专业户10一15头。肉鸡规模饲养占40%,蛋鸡规模饲养占25一30%。分散、个体、粗放生产经营对产学合作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一定作用,也有不利因素。只有面对现实打破传统的去大中型国有企业、牧场实践内容项目好安排,学生好管理的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一、产学研三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般认为,产学研三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确,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是从高等教育提出来的,但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不同的知识运行的形式,只不过三者的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有所不同而已。学——传承知识。以学习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承,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研——创新知识。无论从事何种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或开发性研究,都是在进行知识的创新。产——应用知识。生产活动是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因此,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围绕知识运行,现代的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产——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依存于“学”;产还有赖于技术的开发,即依存于“研”。只有依靠专门人才与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更新产品。因此,产离不开人与科技,即学与研。研——首先,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学校培养科研人才从事研究;其次,科研的课题从何而来?可以说,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绝大多数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有些科研的课题,虽属于抽象的基础理论,包括最抽象的数学,实质上也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能力与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因此,研必须依存于“学”与“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应用。学——必须联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即平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依靠“产”。同时,学要重视学习最新的成就,只有传承最新的科技新成就,才能培养出站在科技一线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从上述意义而言,围绕着知识运行,产学研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建设中,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二、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性
无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些思想早已有之:德国的洪堡在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英国所流行的“三明治”教学,有的也叫做“合作教育”,或者“产学交替”的教育,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已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事实上,当时也已提出过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结合的问题。笔者就曾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论述过三者的矛盾与统一。[1]不过,无论是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还是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或是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未能充分体现产学研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时代来临之前,理解难以深入。举例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虽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教育方针,但当时的生产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阶段,不需要太多科技知识;当时所强调的是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其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生产劳动更演变为惩罚手段。只有一定的时代到来之际,相应的理解才能逐步深入。具体而言: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就是说,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社会文明建设中,才能不断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如果产、学、研各自为政,互不相关、互不支持,它们就难以结合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2)市场经济的发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发展,使人们相信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人才,如何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方针,更加引起关注。
(3)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过去,学术型人才尚可以在象牙塔中培养。今天,应用型人才绝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培养,必须要结合“产”与“研”。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中,可以发现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20世纪上半叶,大学主要培养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型人才,也叫做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当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大学的任务,只是中学阶段的职业学校的任务,这一点不论是在二战之前的发达国家,还是解放前的中国,都是如此。二战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社区学院,本来称为初级学院,主要是为方便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近入学而出现的。二战之后,要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青年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初级学院大量开办职业培训,名称也纷纷改为社区学院。如今,美国的社区学院80%是培养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只有20%是招收普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说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需要高职。不仅如此,很多高职还上升到本科水平,促使文理学院大量开设应用性、职业性本科课程。进而还出现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侧重于培养应用性人才。这就是说,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点是逐步推进、逐步提高的。我国的政策制定在反映这一趋势方面略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的仍只是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中等职业教育也应重视,因为我国的产业大多数技术水平还不高,不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到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才大量发展高职。近期,国务院,特别是总理的几次报告,都着重强调高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培养高职毕业生达1100万人。但对于如何发展,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毕竟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因此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应大量建设成为应用性本科。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办好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结合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办好高职教育应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适应高职教育特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产学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所谓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当今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教育部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开了三次全国性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都到会讲了话,系统地阐述了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其本身就是产学的结合体,没有行业的需求、不了解行业的需要、得不到行业的支撑和合作,将失去方向、失去活力、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大力推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有着特别重要意义。这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既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院发展的现实选择。具体讲,走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促进科研;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队伍形成;有利于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模型方案
[摘要]本文在回顾产学研合作机制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合作模型,并且阐述了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今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产学研联合起始于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促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其发展目标是大学为研究开发中心,在大学附近建立起各学科研究开发、生产与经营系统,科学园为个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单位给予优惠政策,使科学园互相激励,互相调节,共同发展。
一、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合作模型
“产学研”便是指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为导向,由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形成的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创新网络系统。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构成这个创新系统的三大要素。在这个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三大要素之间的交叉融合也进一步加深。产学研自主创新主体的合作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产学研主体合作关系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主体主要为,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三个部分,大学学和科研院所除了具备人才培养的功能外,还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成果,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表现为知识创新源泉、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等。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创造者,理应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产学研合作机制不能自发形成,也不能单靠自由市场的长期磨合。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必须主动介入和干预,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和调控,切实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效能。
三、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摘要〕根据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采矿工程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及模式,对促进采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采矿工程学科
一、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状况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向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如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高校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主动与企业和科研部门合作,努力探索各种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一60年代,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开始迈出了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步伐。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的合作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年来,经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自1986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一些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高科技经济实体;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机构;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和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组建产学研联合促进会,加强地区与校所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注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组织高层科技人员对企业进行诊评活动等。这些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对搞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新的办学思路,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完成办学任务的根本性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科研领域,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采矿工程学科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各有关高校先后进行了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研究生班,采矿工程专业证书班,举办矿长、总工程师培训班,为煤矿企业培养高素质采矿人才。
不仅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采矿学科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增强了采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建立了良好的实践、实习基地。在实习方式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保证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二、采矿工程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院校已经深深感受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和“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办学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台湾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经验,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教育部于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接着于2015年6月30日又《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其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本人有幸到台北、高雄等地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在台湾,校企合作形式很多,不仅特色明显,对产业和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参访学校和企业的介绍,台湾各界采取了各种层级的合作方式提升校企合作实质成效,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突出技术研发协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层次分明,互为补充。
1.立法保障,政策支持,促进校企合作。
在台湾《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中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以研究发展高科技,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相继推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工作计划。1)推出“建教合作”计划台湾开展“建教合作”已经几十年了,建教合作教育模式已在台湾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及技术院校得到推广,合作形式也呈多样化,可分为轮调式、“三明治”式、“最后一哩”式、研究式、阶梯式、委托式、实习式、进修式等。一般大专院校以研究式、进修式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则以轮调式、阶梯式为主;轮调式在台湾推行范围最广,办得最有成效。2)开展“技职再造”计划自2010年1月1日起,台湾教育行政別部门特编列经強费,实施为期三年的“技职再造”方案。希望藉由“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进业界师资”以及“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等策略,确实强化技专校院的实务能力,增加产学合作机会与规模,以及有效落实学生实作能力。据报道,台湾技职教育主管部门计划自2014年启动“技职再造”第2期计划,包括成立产业学院、跟产商合作;推动师徒制学习,培育市场所需的人才。3)出台“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促进产学合作2012年2月9日颁布了“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明确“产学合作”之定义,明确“产学合作”的内容为专科以上学校与政府机关、各级学校、事业机构、民间团体和学术研究机构等合作办理各类研究发展及其应用(包括:专题研究、检测检验、技术服务、咨询顾问、专利申请、技术移转、投资持股、创业育成等)、各类产学合作之教育、培训、研习、研讨、实习及训练和其他有关产学合作事项;明定“产学合作”办理程序及契约内容,对各院校顺利开展产学合作具有促进和指导的积极意义。
2.校际合作提升各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能力
在大学校际协会之外,分别成立了分区(南区、中区和北区)技专院校校际整合联盟、区域产学合作中心、联合技术发展中心和创新与创业育成中心联盟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平台逐渐确立,通过区域产学合作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学合作信息网连通技职院校、产业界以及研究单位,共同促进产学教学联盟的建立和产学合作创新研发。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其中比较有成效的校际合作组织有:1)建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于2002年度推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和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牵头的若干个区域产学合作中心,每个中心又有若干所伙伴院校。中心任务为协助提升联盟学校推动产学合作、建立区域产官学研资源整合与分享各方资源,扩增技职学校与产业界交流及共同研究合作,以达到学校为产业界培养实务人才、朝代加值再教育及关键技术知识引进、生根和创新之目的。成为区域产业的技术后盾与教育策略伙伴,成绩斐然。2)设置联合技术发展中心由台湾经济部门出资在全台湾补助设置12个联合技术发展中心暨伙伴中心。3)成立创新与创业育成中心联盟联盟成员共同成立“创业知识资讯室”和“管理专家群”,共设e化育成平台,致力于区域产业的研发辅导及业者的创新育成,依据各联盟学校的专长特色,透过人才培训教育、推动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及软、硬件资源的分享,为业者提供企业再造的辅导或转介服务,大幅提升其经营运作的经济效益,提供中小企业创业资讯、进驻厂商在财会、租税、人资、训练、智财、法律、行销、国贸等免费咨询服务,并定期举行企业体质健诊活动。目前台湾区域所设立育成中心型态包括学校型、政府型、财团法人型及民间型,北、中、南几个联盟,联合131所育成机构,已累计培育5,113家育成企业,累计培育新创企业逾1,800多家,种种之绩效显示出育成政策的良好培育成果。
3.校内成立相关促进校企合作的部门
学校成立研发处,旨在配合台湾经建与科技发展,推动及整合学术研究与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功能,并推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下设企划组、国际交流组、产学合作组以及学校层级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育成中心。其中:企划组负责校务发展委员会业务;校务中长程发展计划书编撰;南区技专院校校际整合联盟;校务基金管理委员会;教育部门整合型计划申请;发展特色产学平台奖励计划;承办教育部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申提、补助款申请。产学合作组负责奖励教师专案及论文编修及译稿奖补助案;鼓励教师从事研究经费补助专案;编制专任教师著作目录;研究续优奖;产学合作续优奖事宜;校内教师、研究生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审核及回国经费报支;建教合作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全国技专校院基本资料库本校系统管理都统筹各表册填报/修正;“科学技术基本法”及“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办法”法规相关事宜;配合教学资源中心修正“教师评监办法”;南区区域教学中心计划-教师及学生专题计划办理及经费核销;研发处之经费编列与控管;研发处之各项业务整理与联络窗口。国际事务组负责输入型国际合作;输出型国际合作;国际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是一个校级整合型研究中心。中心运用教育部门补助款、业界与本校之配合款、技术转移金、以及业界回馈机制,建立自给自足、永续发展之基础。为本校教师架构一个“与业界合作将教师接近成熟之研发成果(包括产品、技术与系统)进行产学合作与技术转移之长期运作环境”。创新育成中心在经济部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之补助下成立,以本校极欲发展和推广的相关产业为培育重点。借由育成中心之成立运作,扩大本校校企合作服务层面,促进产学合作蓬勃发展,以创造多元化服务收入,亦期盼从中孕育本校之核心专长技术,以建立卓越之校誉,成为协助产业创新研发与升级转型之最佳伙伴,以及培育高科技产业之摇篮。
4.各系部建立各层次研究中心(所)和实验研究室,提升师生研究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