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草莓种植管理范文

草莓种植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草莓种植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草莓种植管理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文

一、满城县草莓的种植与产业化

草莓适应性较强,在满城县20世纪30年代已少量种植,1956年开始大量栽种。之后发展到保定市郊及市属各县,但满城县最多。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居第一位。1986年,满城县被农业部确定为草莓基地县,到1998年,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总产量达8.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55亿元。出口草莓深加工产品2000吨,创外汇120万美元,成为满城县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此表可以看出,满城县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考察满城草莓种植,草莓种植获得进一步推广。1999年收获面积56100亩,占当年全国草莓总面积的10%左右,成为全国草莓主产区之一。种植呈现基地规模化,形成以山前平原为中心,辐射全县的草莓生产基地。随着满城草莓种植规模的扩大,草莓产业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实现了生产基地、专业市场、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协会的一条龙式产业链条。草莓销售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和东北三省,市场占有率30%以上,销售收入3.9亿元,仅草莓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70元,已成为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全县共有草莓深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草莓酒、草莓酱、速冻草莓、草莓罐头等产品已打入欧洲、东南亚、非洲市场,其中“壮”牌草莓酒被评为河北省贵宾果酒,“明花”牌草莓酱曾获轻工部博览会银质奖。从世界草莓消费的需求趋势看,草莓加工产品的需求缺口主要凸显在欧、美洲及东南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程度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但因农业劳动力缺乏、昂贵,草莓生产和加工成本偏高,生产和加工量明显不足,在草莓加工产品的价格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而其对草莓浓缩果汁和速冻草莓的需求却不断增加,这就给满城县的草莓加工生产基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满城县磨盘柿的种植与产业化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满城县是磨盘柿集中产区,栽培历史悠久,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的“中国磨盘柿之乡”,其磨盘柿以“个大、汁浓、味美”享誉海内外。满城县磨盘柿栽培遍布神星、石井、坨南等5个山区乡镇,集中在神星和石井两个乡镇,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县现有磨盘柿栽培面积9万余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年产值9000多万元,建有果品专业市场30多个,主要销往俄罗斯及我国东北、西北各省市和上海、深圳等城市,销售收入15000万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7%。满城县磨盘柿先后获得河北省优质果品奖、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连续5年被认定为北方农副产品暨农业技术交易会名优农产品等一系列荣誉。在产业化方面,由于磨盘柿去涩工艺复杂,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困难,一直停留在鲜品销售和民间柿饼等简单加工层面。2011年满城县柿柿红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建立起河北省第一家磨盘柿柿醋生产项目。磨盘柿原汁醋酸度4.5度,富含10多种矿物质,顺利通过了“QS”国家食品安全认证,以期在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满城县凭借磨盘柿资源优势,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方面进行了尝试。开辟了中国第一条生态旅柿子沟,举办了“中国磨盘柿之乡--金秋红叶柿子节”。“柿子节”中开展了“柿子王”拍卖会、经贸洽谈会、农民诗会、柿子采摘等活动,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柿树王”、“柿子王”评比活动。

三、满城县特色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

满城县依托草莓和磨盘柿的种植优势,逐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成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随着产业化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步凸现。以草莓为例,草莓基地自1953年开创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近几年种植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趁势,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5.5万亩,2008年以后在4.5万亩左右,产业化也出现了裹足不前的局面。经调研,满城县特色种植和产业化主要问题如下。一是标准化水平低,不能与市场接轨。在草莓种植方面,满城县只有方顺桥乡小赛村草莓种植区的12700亩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环评认证,占全县的23.1%,根本无法参与市场及国际竞争。草莓种植无法通过无公害标准化环评认证直接制约了海外出口和深加工项目的发展。二是专业市场发展滞后,带动功能退化。作为草莓专业市场满城县陶佐市场、东马市场、南韩村市场等基本停留在分散无序的自由贸易,交易产品单一,缺乏多元化经营,场所简单落后,缺乏市场品位,不具活动吸引力。磨盘柿由于季节性、农产品本身特点等原因目前尚未建立专业市场。三是组织管理不到位,技术落后,深加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市场信息检索能力,参与协会的积极性不高,以草莓协会为例,该协会管理组织落后,会员不能够享受服务,生产基地仍然无法形成合力。同时,深加工企业开发管理能力不足,与农户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企业品牌意识差,磨盘柿柿醋、“壮”牌草莓酒、“明花”牌草莓酱至今知名度不高,无法打开市场。四是研究所、科技示范园区等科研机构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以草莓为例,草莓研究所的网站无法登陆,研究所在草莓新品种开发、种植技术等新信息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户无法得到相关帮助。

作者:杨洁张杨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继续阅读

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提升

摘要:长丰县草莓种植始于1983年,目前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3多万hm2,年产值逾40亿元,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县,“长丰草莓”品牌优势明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长丰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产业提升发展存有的技术空间。

关键词:长丰县;草莓;发展现状;技术提升

0引言

长丰县草莓种植始于1983年,经过广大农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设施种植面积突破1.33万hm2,2018年被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授予“全国设施草莓栽培第一县”荣誉称号。现将长丰县草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技术问题等总结如下:

1长丰草莓发展概要及产品优势

长丰县草莓1983年引进时是露地栽培,晚春上市。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逐渐应用小弓棚半促成栽培,早春上市,由于当时的消费水平和交通条件等限制,效益仍然不明显,到1990年面积也只有40hm2。之后推广应用大棚促成栽培,上市提前到冬初,种植效益迅速提高,种植面积随之迅速扩大,据1994年统计,面积已经约600hm2。到2001年,长丰县人民政府在农业部门的争取下,注意到草莓种植为长丰农民快速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举办了长丰第一届草莓节,大力宣传草莓产业优势,促进草莓产业做大做强,并吸引外地客商聚集长丰收购,之后又申请注册了“长丰草莓”地理标志,使长丰草莓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截止目前,长丰县大棚及温室栽培草莓面积已经达1.33多万hm2,均鲜果产量1500kg/667m2,均收入2万元/667m2,成为我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草莓年产值约40亿元。同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发展,回乡种植草莓直接就业者达5万人左右,同时带动采摘观光旅游业、餐饮业、大棚建造业、食品加工业、销售包装业、包装用品业、快递收投业等发展,间接增加就业人口愈万,为长丰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长丰县大力推广病虫生态控制,产品质量得以较大幅度提升,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长丰县草莓产业在长丰县农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政策引导等手段,大力推广先进的蜜蜂传粉技术、太阳能消毒土壤障碍克服技术、大棚温湿度管理技术、脱毒育苗和茎尖自采育苗技术、防虫网阻隔技术、避雨育苗技术、粘虫板诱杀虫技术等物理防控技术、和捕食螨捕食叶螨生物防控技术、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控技术等新技术,鼓励创新,打造品牌,使我县草莓品质达到较大幅度提升,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逐年提高,商品草莓检测合格率100%,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受到北京、广东等客商赞许和青睐,外销量占到总产量90%以上。

2长丰县草莓生产方面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尽管长丰县草莓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长丰草莓在应用新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之处,这也给长丰草莓产业提升留有较大的技术发展空间。有待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加以改进提高和进一步推广落实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继续阅读

浅谈特色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长丰草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粗略的意见,如建立质量安检系统、建立草莓示范基地、紧抓长丰草莓文化营造工作以及加大各级财政投入。

关键词:长丰草莓;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一、长丰草莓产业发展背景

长丰草莓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记载可追溯到1930年左右。其发展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始阶段。1983年之前安徽省长丰县基本没有种植草莓。1983年之后,党和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合肥市农业高等院校的支持下,农业技术专家在长丰县试种草莓。此次试种非常成功。1989年,在当时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的支持下,草莓在长丰县得到了广泛的种植。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90—1994年,长丰县各乡镇广泛种植草莓,1994年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了600hm2,迎来了长丰草莓发展的春天。1995—2001年,在先进的种植技术的应用下,草莓的种植规模效益大幅提高。在长丰县政府的推动下,从2000年开始举办长丰草莓文化节,吸引了国内各地的草莓商人,促进了长丰县草莓产业迅速发展。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之后长丰县草莓品种不断更新换代,2003年长丰县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长丰草莓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在此期间,长丰草莓栽培技术在不断提高,品种和种植设备均有所改进。

二、长丰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至今,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势不可当,长丰草莓产量达到了32万t,总种植面积达到了1.233万hm2,总产值达到了35.2亿元。长丰县是全国唯一的草莓标准化示范区,连续坐在全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的位置多年。长丰县草莓种植户有8万多户,从事草莓生产的人员达13.5万人,从中受益的农民达32.0万人[1]。长丰草莓口感独特、色泽鲜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了种植业、旅游业、餐饮业、加工业等草莓产业链。2007年,“长丰草莓”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赋予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丰草莓”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吸引了多数公司在长丰县进行投资,建立了标准化草莓生产示范基地、草莓观光旅游基地。在草莓上市时节,每年全国约400多名草莓商贩集结在长丰县草莓种植地或草莓销售市场,导致长丰草莓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长丰草莓不但销往国内各地,还销往世界,主要销售国家和地区有西欧、日本、韩国等。2014年,长丰县举办了第一届草莓旅游采摘节,旅游采摘人数有62万多人,采摘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在2016年第二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长丰草莓在品牌价值评估中被认定为31.53亿元。长丰草莓产业得到这么瞩目的成就,与地膜覆盖栽培和设备栽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采用三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地降低草莓的冻害程度,同时大大地减少了畸形草莓的数量,真正实现长丰草莓优质高产。而且种植品种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现在以“丰香”“红颜”“章姬”等鲜食品种为主,其中“红颜”口感独特,一直未被取代。

三、长丰草莓产业发展中的限制因素

(一)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尽管长丰草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缺乏龙头企业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草莓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都与龙头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龙头企业往往掌握这个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及时的信息[2]。从事草莓生产的公司包括长丰县凤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市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长丰草莓大多数仍局限于初级生产阶段,并没有实现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一体化。由于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契合,公司规模有限,并不能统一管理长丰草莓市场。而且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大都从价格上做出调整,反而忽视了对长丰草莓生产的科技投入。这不仅阻碍了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而且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继续阅读

草莓小拱棚栽培技术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草莓露地栽培易发病,不仅不利于无公害生产,且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滨海县蔡桥镇农技站多年来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产量可达39t/hm2,比普通栽培产量提高22%~28%。现将小拱棚栽培草莓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丰产、抗病、质优、适合于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丰香、鬼怒甘、春香和女峰、鸡心、新明星、巨早、五月香、明宝等。选苗应选母本圃而不用生产圃的苗。

2繁殖

采用匍匐茎繁殖,选用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4月中下旬摘除母株上的老叶、病叶和花茎,带土移植到土壤肥沃、没有种植过蔷薇科作物的地上,株行距80cm×100cm,约种1.5万株/hm2。

3整畦施肥,适时移栽

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块,施厩肥75t/hm2或鸡粪肥30t/hm2、过磷酸钙1500kg/hm2、石灰1500kg/hm2作基肥。按畦宽50~60cm、畦高15~20cm、沟宽20cm整畦。草莓移栽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1次,带药移栽。整畦后,种植穴及周围土壤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消毒。合理密植,株距为25cm、行距为25cm双行种植,种植6.75~7.50万株/hm2。单株有4~6片叶的分蘖苗在花芽分化的基础上尽快移植,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田间管理

继续阅读

草莓枯萎病综合防治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长丰县草莓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07年已达到4666.67hm2,预计2008年将突破6666.67hm2。随着大棚种植草莓的年限在逐年延长,土传性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在加重。据笔者调查,此病一旦传染侵入草莓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一般发生年份该病的发病率为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防治好的可减少产量损失6%~13%,防治差的可减产16%~26%,甚至呈现毁灭成灾的局面。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草莓苗更易发生。如2006年,在水湖地区草莓基地,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

1发病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至病株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肾形或卵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镰刀形,厚坦孢子球形,多数单孢。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菌,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最适温度30~32℃,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3综合防治措施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因此应采用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物的侵染,从栽植的土壤、种苗和传播途径上切断病菌的侵入。

3.1整地施肥

继续阅读

特色农业发展对精准扶贫的影响

摘要:借助特色农业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以长丰草莓为例,分析了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状况,提出了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业;精准扶贫;产业扶贫

1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状况

1.1长丰草莓种植情况

长丰县是我国著名优质草莓产地。截至2017年4月底,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含育种、零星种植)约1.33万hm2,总市值近6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草莓栽培第一。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水果品牌招商会上,长丰草莓在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市值再一次攀高,成为国内特色农业品牌代表。2017年长丰县被认定为“中国草莓之乡”,长丰草莓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长丰草莓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和对外宣传展示的大名片。

1.2发展典型模式

农业产业园基地种植以草莓种植基地和育苗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开发专业种植与科学管理于一体的特色系统。具体表现为:农业产业园育苗种植,并对新苗培育过程实时科学记录;集中人力资金优势力量,科学化寻找最为有效的栽培技术,不断总结经验,并定时向种植户展开科技农业教学,讲解科学生产技术。同时,家庭承包小规模种植从长丰县向周边辐射。种植户集中自家和规划土地进行统一、规范、科学的种植,逐渐形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转变[1]。政府在打造长丰草莓农业品牌过程中,针对“长丰草莓”特色产业链,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全面规划布局,紧抓农产品培养、加工和产业市场拓展等重点步骤。针对全县范围内不同土壤水质等地理结构特征,重点以各方面优势突出的乡镇为产业发展重点。在时间空间上优化配置各生产要素,提高产量,实现扩大再生产,使产业规模最大化。开展农产品加工升级行动,围绕特色农开发衍生产品,发展草莓果酒生产、特色旅游采摘线路等衍生产业[2]。

2特色农业助推精准扶贫的相关建议

继续阅读

红颊草莓种植

摘要介绍了红颊草莓的品种特性,并从育苗、定植、上膜、施肥、放蜂授粉、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为红颊草莓在当地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颊草莓;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红颊是以章姬和幸香杂交育成,系日本最新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具有章姬品种长势旺、产量高、口味佳、商品性好等优点[1]。其克服了章姬果实软、易感染炭疽病的弱点,熟性较丰香略迟,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适于大棚促成栽培。红颊草莓价格高,春节前上市售价达到50元/kg,产值可达30万~45万元/hm2。该品种育苗困难,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引发炭疽病。2001年由宁波市引入试种,2002年引入慈溪市进行栽培。

1品种特性

红颊草莓株型大,植株较丰香、章姬高大,株高约28.7cm,株幅25cm左右,株型清秀。花茎粗壮直立但花茎数少,花量也较少。休眠程度较浅,花芽分化与丰香相近略偏迟;花穗大,花轴长而粗壮。果形大,平均单果重30g左右(1代顶果特大,平均重50g左右,大果重达75g以上);果实长圆锥形(1代的顶果呈短圆锥形),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品种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大棚促成栽培平均单株产量在300g以上,平均产量在27t/hm2以上。红颊草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1.8%(1代果达到14%以上),前期果与中后期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果实硬度适中,不同采摘期和不同栽培方式的平均硬度为0.21kg/cm2,耐贮运性明显优于章姬和丰香;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

2栽培技术

2.1育苗

苗圃应选择富含有机质、未种过草莓和茄果类的壤土,育苗前先进行土壤消毒[2]。母株宜选择脱毒苗或生长势强、无病虫害、品种纯的优良植株。2月中下旬,将母株苗定植在育苗地,株距80~100cm,定植5250~6750株/hm2。种时须浅栽,并注意浇透定根水。红颊草莓喜欢冷凉环境,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诱发炭疽病。遇高温干旱天气,重点要做好搭棚遮荫和灌水降地温工作,以沟灌为宜[3]。将遮阳网日盖夜揭,降低温度,最好覆盖天膜避雨,以降低湿度。另外,由于红颊发根弱,在6月底前把所有子苗人工种入土壤,帮助扎根,留苗量以60万株/hm2为宜。苗期要注重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特别是雨前和雨后宜用咪鲜胺类农药喷雾防治。育苗地选择低洼但不积水的夜潮地,有利于根系下扎及维持较低地温,育苗地要轮流选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继续阅读

草莓枯萎病发生及综合防治

论文关键词草莓枯萎病;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综合防治措施;安徽长丰

论文摘要阐述长丰地区草莓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整地施肥、灌水覆膜、揭膜旋耕、栽植脱毒苗、实行轮作并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长丰县草莓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07年已达到4666.67hm2,预计2008年将突破6666.67hm2。随着大棚种植草莓的年限在逐年延长,土传性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在加重。据笔者调查,此病一旦传染侵入草莓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一般发生年份该病的发病率为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防治好的可减少产量损失6%~13%,防治差的可减产16%~26%,甚至呈现毁灭成灾的局面。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草莓苗更易发生。如2006年,在水湖地区草莓基地,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

1发病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至病株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肾形或卵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镰刀形,厚坦孢子球形,多数单孢。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菌,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最适温度30~32℃,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3综合防治措施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