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板块化教学范文

板块化教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板块化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板块化教学

传媒创新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传媒教育改革不仅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变革,也应该是多种教育理念的引入与综合运用。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并不强调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与当下开展传媒创新实践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因此,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与线索所搭建的教育模式和课堂设计路径在创新实践类教育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传媒教育;传媒创新创业;创客

近年来,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国内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既有的传媒业态,新的传媒时代不断涌现出新的传媒实践活动。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教育一方面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当前在国内新建的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双能型”教师的数量与教学能力不足以支撑应用型大学这一办学定位的结构性矛盾[1]。本文详细论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迎接新的网络环境和教育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对传媒教育的挑战

媒介的变革意味着传媒教育的变革,传媒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是实践教育。在网络社会崛起的今天,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传媒的变革,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的背后意味着传媒业所需的人才,应从技能单一的专门型人才,逐渐走向综合型人才。其中,综合型人才不仅意味着知识体系的综合,也意味着技能体系的综合。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要求从业者应该在新媒体技术上有一定的准备和积累。事实上,它不仅要求掌握摄影、摄像、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等传统传播的基本技能,还需对程序设计、数据分析等统计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从事基本的应用。近年来,传媒业界的创新倒逼着新闻院校的传媒教育不断引入相应的、能够适应传媒业态改变的新型培养模式。因此,传媒创新教育的创新改革不断被提上日程。事实上,传媒教育中的传媒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传媒思维和传媒理念的创新教育。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传媒理念、传媒现象、传媒产品,以及一大批全新的传媒行业岗位。然而,新的传媒岗位也在随着不断变动的网络环境而不断变动着。因此,高效的学习能力和敏捷的创造能力,是新型传媒岗位对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本科生正处于性格养成时期,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能接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启蒙作用和示范作用。因此,传媒教学改革必定要引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指向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动的传媒行业新型岗位的要求,如新媒体产品经理、网络媒体整合营销与新媒体内容生产等全新的岗位。大学是培养网络时代传媒行业人才的主要摇篮,目前传媒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对传媒教育提出的变革要求是迫切的。由此,调整既有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审视传媒课程体系,架构新的传媒培养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变革的时代和变革的媒介业态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式教育理念的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Task-basedTeaching)是一种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语言学习领域。应用于语言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循环阶段(task-cycle)和语言聚焦阶段(languagefocus)[2]50-69。首先,任务前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教师为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其次,在任务循环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阅读任务,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一阶段中,任务驱动式教育认为学生主动进行资料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语言阅读能力的过程。任务循环阶段可以具体划分为任务阶段、计划阶段和汇报阶段三个子阶段。最后,语言聚焦阶段是任务驱动式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总结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解决其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具体的综合评价。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系列的连续步骤。学生从基本的教学内容出发,逐渐过渡到较为艰深的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严格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中学习效果欠佳,则需要重新进行类似的从基本到复杂内容的循环学习。与这样保守的程式化的教学理念相反,现代语言学习的观点认为,基于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这种探索式的视角随后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尽管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为自然的学习过程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3]。任务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不太关注精确性和系统性,但强调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逐渐从语言学习教学领域走向其他众多教学领域。如今,任务驱动式学习在多个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被灵活运用,其运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提问为辅。这种教学模式多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驱动式教学从类型上归属于自能学习,是一种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学习方法。课堂以讨论为主,讲授和教师总结为辅。在课堂中师生平等地分享知识,教师和学生同时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共识。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和谐融洽的自然、自发学习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创造和总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和根本。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现阶段新闻传播学中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类课程有别于理论课,不是以精确的知识传授为主要诉求,而是以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为主要目的。由此,任务驱动式教学这种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将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放在次要位置的教学理念,恰好与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成为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路径。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应用于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课堂设计

继续阅读

英美文学通识教育实践

一、英美文学课程新体系的建立

通识教育视阈下,面向全体参加选修课的本科生的英美文学课程新体系的建构,将打破文学史及选读按照年代顺序线性展开的固有传统,以提升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增加学生文学常识,让学生体验到中西文学与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目的,涵盖包括历史文化、文学交流、审美体验、语篇比较及文学常识在内的五大互动板块。该课程体系的设置将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学艺术的感悟及热爱,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如下:

(一)历史文化板块:语言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该板块的设立旨在让学生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英美文化的一些重要特质及其成因的历史根源。英国文学部分的文化建构将围绕“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主题涵盖著名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乔叟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围绕“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英国文学”主题涵盖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钦定版英译《圣经》、约翰•班杨的《天路历程》;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及文化传承”主题涵盖莎士比亚及其十四行诗和戏剧;围绕“英国文学中的英式幽默传统”主题涵盖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格列佛游记》、《一个温和的建议》,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等。美国文学部分的文化建构将围绕美国梦主题、身份建构主题、批判性主题以及文学多元性和多样化特点展开。1“.美国梦”主题。本部分应涵盖“美国梦”的内涵,历史根源及文化阐释。作品解读将从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76)开始,并着重阐述美国革命时期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自传》,该作品把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思想和个人主义的世俗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美国梦”具体化。同时,美国梦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围绕美国梦的腐蚀性,将包括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围绕美国梦的幻灭,将包括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及其作品《永别了,武器》。2.身份建构主题。自我身份的建构及嬗变贯穿了美国文学与文化的始终。这一部分将探索该主题的历史渊源及形成机制。作品阐释中,将包括被誉为美国知识分子独立宣言的爱默生的《美国学者》,以及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让学生从文学中体验早期美国学人对于国家身份的探寻。还将包括爱默生的《自然》,作品中提出的超验主义思想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特质的根源,体现了作为百姓的微观个体对自我身份建构的思考。除此之外,对自我身份的兴趣,还体现在美国传记文学十分流行,这也将是该主题下教师重点阐释的内容之一。3.批判性主题。美国一些文学作品具备强烈的批判性特点。在这一主题下教师应先阐明其历史成因及文化根源。作品遴选,将涵盖早期美国革命时期托马斯•潘的散文(对英国政府、文化的批判),19世纪亨利•詹姆斯的《美国人》(对英国文化及美国文化的双重批判性反思),金斯堡的诗歌(对20世纪以来美国自身及美国社会的批判),以及美国层出不穷的政治性小说,包括斯托夫人反对奴隶制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坦贝克的反法西斯小说《月落》,以及厄普顿•辛克莱的“揭发黑幕”小说《屠宰场》等。4.美国文学及文化多元性多样化的特点。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反映在由“大熔炉”(meltingpot)式文化逐步发展成马赛克(mosaic)式文化。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多态共生也反映在文学上:从地区看,包括西部文学及南方文学,从民族看,按族裔划分包括犹太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华裔文学,从流派看,更是多彩纷呈。该部分教师可选取的经典作家及代表性作品包括: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西部文学)、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南方文学),汤婷婷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华裔文学),艾丽斯沃克《紫颜色》(黑人文学及女性文学双视角)等。

(二)文学交流板块:该板块的设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及中国文化对英美重要作家的影响,以及中国学者对英美经典作品的译介与传播,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中西文学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比较与反思中感悟汉语及英语语言文学的魅力之所在。该板块可以包括如下主题: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柯勒律治笔下的忽必烈汗,毛姆眼中的古典中国,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惠特曼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庞德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向往、模仿与误读,艾略特与中国等。

(三)审美体验板块:该板块的设立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于诗歌、小说、散文中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真、思想之深的感悟,从而体验语言文学真正魅力之所在,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诗歌的选择可包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约翰•济慈、珀西•雪莱、爱伦•坡等人的格调迥异的浪漫主义诗歌;小说的选择可包括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夏洛蒂•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纳撒尼尔•霍桑的心理短篇小说、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的选段;散文的选择可包括华盛顿•欧文《作者自述》、《瑞普•凡•温克尔》,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选段等。

(四)语篇比较板块:该板块的设立旨在让学生理解英汉语语言逻辑及篇章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具体体现为,汉语注重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及统一,而英语则注重抽象思维、分析思维及对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与语篇写作方式是直线式的(linear);而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语篇写作方式则是一种曲线式(indirection)的类似于涡轮线(gyre)的方式。因此,同样是对学习做出精辟论述的经典文章,中国的荀子(约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的《劝学》与英国的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的OfStudies(论学习)的语言风格及语篇布局都有很大差异。

(五)文学常识板块:该板块可向学生简要介绍英美文学在各主要时期的主要作家及经典作品,从而让本教学体系更加系统完善。具体而言,英国文学包括中古文学、中世纪文学、十七十八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文学和二十世纪文学。美国文学包括殖民地时期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815--1865)、现实主义文学(1865--1914)、现代主义文学(1914--1945)1945年以后的美国文学。

二、结语

继续阅读

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财务会计学是现代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是高等院校财经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我国会计实践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2006年新企业准则的颁布.财务会计的教学应适应这些变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和内容。本文在分析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

一、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性交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性交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继续阅读

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财务会计学是现代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是高等院校财经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我国会计实践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2006年新企业准则的颁布.财务会计的教学应适应这些变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和内容。本文在分析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

一、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性交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性交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继续阅读

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现状

财务会计学是现代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是高等院校财经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我国会计实践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2006年新企业准则的颁布.财务会计的教学应适应这些变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和内容。本文在分析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模块划分。

一、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性交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性交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继续阅读

留学生药理学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摘要:药理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所以我国各大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药理学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教学的质量,结合高校留学生学习和教学特点建立了药理学全英网络教学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三个板块,分别为学习资料下载板块、在线学习和练习板块、医学公开课视频板块。在运营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具有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多样、使用方便的优点,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将不断对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优化来适应学生的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该网络教学平台。

关键词: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教学;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到我国学医。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留学生教育,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看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下,全英教学成为医学院校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基本途径。全英教学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为学习专业英语、阅读医学外文文献、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都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药理学是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即是每一名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建立的留学生药理学全英网络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管理新方法和新举措。

一、我校留学生全英教学的教育现状及特点

广西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并用英语进行教学。全英教学是我校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的一个重大举措。我校留学生来自越南、印尼、尼泊尔、印度、非洲、大洋洲、欧美等54个国家地区,其中主要以越南籍、尼泊尔、巴基斯坦籍为主。随着我校留学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并从我校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留学生全英教学有其特点,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生源情况。虽然留学生人数、层次不断增加,但生源分布不均匀、高学历教育有待发展。我校留学生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如越南、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不发达国家,且以本科生为主。留学生的生源质量总体不高,我校对这部分留学生的入学门槛也不高,导致我校留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氛围不浓,甚至偶尔出现旷课等不良现象。虽然针对留学生旷课现象,我校也作出了一定的对策———要求班主任在课堂上进行点名,强制性要求留学生来上课,但对于目前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来说,这并不能提高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留学生思维活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都受到了压抑。通过对我校留学生对全英教学的期望和建议的调查发现,我校留学生喜欢自由发言,他们希望在教学课堂中少理论,多实践;少念PPT,多互动,特别希望教师加强与留学生间的课外互动,同时也希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师资水平、教学方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2.全英药理学的教学现状。我校药理学全英教学方式以课堂面授为主,教师依靠教材、PPT、粉笔授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重视理论讲解,轻视留学生的吸收与消化。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此前,我们也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思维活跃的留学生来说,单一的、局限于课堂上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已不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混合的、多样的、立体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如面对面学习(引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协同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全英网络教学模式

继续阅读

巧设板块学生兴趣

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围绕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趣味活动并以此为平台,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增长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它的特点是以“娱乐”为动力,以训练能力为主线,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寓“知识”于活动“板块”之中。强调学生全体参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的趣味活动,历经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激发创新兴趣和欲望,建立一种主动发现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以前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课不是教师干巴巴讲“大道理”,就是背“条条框框”没啥意思。“板块”式教学彻底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而是将教学的主体——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板块”教学基本程序为:开放心境——趣味活动——自探互究——拓展创新。下面一一简述。

1开放心境

开放心境主要是开放学生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使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心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开朗乐观的心境,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境,比一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开放学生心境。开放学生心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起点,也是“板块”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紧紧把握导入这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自己的心境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开放,根据教材不同内容,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1)“悬念性”导入。目的是营造一种探究问题的心境,使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的主要问题上,抓住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心境,一步步地带入本课的教学之中。(2)“多媒体课件”导入。目的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心境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步入教学之中,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扣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情绪。甚至课件制作过程,由一些学生提供材料,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3)“开放性”导入。它是启智型导入的一种,就是开放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虚拟一种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它会导致的各种结果,学生纷纷参与竞猜,教师要肯定学生五花八门的结果,营造学生最佳心境,为探索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趣味活动

趣味活动是“板块”式教学的核心部分。趣味活动就是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设计出几个有趣的板块,在活动板块中,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参与能力。“趣味活动”其关键要把握一个“趣”,“趣”能够吸引学生,“趣”能唤醒学生参与意识,“趣”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这个活动之中。参与这些活动后,学生感到学习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常用的趣味活动有以下几个“板块”。

2.1“角色体验”。针对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利用书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大胆想象,自编自演,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中,启迪思维,明确主题,激发学生探知兴趣。

2.2“阅读快车”。本活动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我改变过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使学生思维限制在教师框架之中。我告诉学生“书中自有黄金屋”到书中去寻找“奇珍异宝”,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同一段文章,阅读之后,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同学之间的解答也不相同。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欣赏每个学生的观念,并鼓励他们到实际生活中去验证自己答案对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有教师的答案才是唯一的。

继续阅读

英语专业听写训练软件开发思考

一、引言

听写作为语言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测试方法,在各级英语教学中一直被广泛应用,而且在英语专业四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是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传统长久以来得到广泛认同,被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虽然曾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可分能力假说理论的挑战,但70年代后,以Oll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整体语言能力假说,基于大量的语言测试试验及考试数据分析重新确立听写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手段的地位”[1]。目前国内学者对听写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听写能力和语言能力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和影响听写能力的语言或非语言能力的因素上面。

二、英语听写类型及难点

英语听写的分类一般遵循Oller[2]提出的分类标准,即标准听写(听写者根据音频完整写出文本材料)、部分听写(听写者根据音频填写材料中的缺失文字)、干扰听写(录音中加入干扰背景音,以体现真实感,增加难度)、作文听写(通过记忆写下录音的文本内容)和复述听写(口头复述所听到的录音内容并进行录音)。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所设置题型中的听写项目“旨在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拼写熟练程度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3]。根据上述分类,TEM-4中的听写部分为标准听写,即短文听写。而大学英语四级(CET-4)中的听写为复合式听写,是部分听写(单词听写)与听写作文(原句或意思相近之新句)两者的结合体[4]。张春芳[5]对国内英语听力测试及教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写测试中所暴露的问题主要包括:(1)听辨音能力弱;(2)未能达到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要求,导致他们在拼写和检查阶段不能还原正确的句子;(3)遭受母语思维的影响;(4)听写学习策略缺失。其中,邓媛[6]所作的关于学生听写策略的问卷调查表明,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以及注意力容易受干扰是多数学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绩优者善于抓住句子意群和关键词帮助记忆,而学困生的听力理解趋向片段化,短时记忆弱,且易受干扰产生混淆,导致信息输出较为破碎化。同时,在情感策略方面,由于听写能力弱造成的紧张情绪会干扰注意力和记忆力。对自主环境下的听写训练软件开发来说,基于上述研究改善和解决听写学习策略问题对保证训练效果极为重要。

三、基于自主环境的英语专业听写训练软件设计

一般而言,教学软件开发程序要求开发者要先了解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CAI系统设计基本策略及目标运行环境,在确定选题和开发方向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模式,先行构思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的脚本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教学/训练内容的丰富与否是最终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在系统调试完毕后,要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完成评价、修改和推广应用的过程。基于自主环境的英语听写训练软件要遵循上述程序,注意以下几点:

(1)自主学习软件应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在运行环境上要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出发。该类软件能安装在可保证网络带宽但又不与因特网相联的校园局域网或自主学习中心的计算机终端上。

(2)学习软件的界面设计应注重教学性、交互性、系统性和艺术性的协调统一。作为教学软件,其界面风格应简洁典雅,主题突出,避免主次不分,并根据需要设计明确便捷而有效、合理的导航标志。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