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资产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安全资产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安全与效益风险

(一)在安全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遗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资产遗失,如管理员账目不清,领用人责任不明,资产遗失问责不力等。二是因为盗窃、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遗失。2.固定资产损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管不善造成的资产损坏,如,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重建设轻管理,资产日常维护不到位等。二是使用不当造成的资产损坏,如,违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导致的资产损坏,教育管理不力导致的人为破坏等。3.固定资产侵占。既有内部因素,如因管理漏洞导致资产侵占,也有外部因素,如产权纠纷,土地侵权等造成资产侵占等。上述风险直接威胁着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影响到高校资产管理的底线问题,因而安全风险防控成为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在效益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闲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的因素很多,如在资产购置时,因为前期论证不足,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因为采购计划实施后即面临研究方面的调整,学科带头人的调动,设备更新升级等问题,购进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加之某些科学仪器的特定性,调配空间十分有限,从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有的仪器设备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壁垒,难以共享,一方面影响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资产闲置。类似的现象在房产、家俱、电器等资源的调配使用上同样存在。2.固定资产流失。广义上固定资产的流失包括了固定资产遗失、损坏、侵占、闲置等,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讨论的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主要针对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的固有资产的非正常贬值和损失,主要存在于产权经营,店面租赁、资产处置等活动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既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因素,导致决策失误,投资亏损,低价经营和资产贬值,也有主观上职务侵占、贪污造成的资产流失等。(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二、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影响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制度漏洞造成的决策失误和资产流失,因制度壁垒造成的资产闲置与重复建设,因责任导向造成的重安全轻效益,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不足。二是管理因素。包括因责任不清、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产遗失、损坏、侵占和闲置,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贬值和价值流失。三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具体管理者保管不当,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资产遗失或损坏,以及因管理者、使用者主观故意造成的资产侵占和流失。

三、对策与建议

继续阅读

保险投资主体模式对比与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035.8亿元,年均增长达30%;保险资产迅速增加,截至2007年底,我国保险资产总额已达3万亿元,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2.7万亿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利润空间很小,甚至长期亏损,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成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保险投资也就成为保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机制以及投资渠道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保险投资在保险业发展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各保险公司只注重保险市场份额的扩展,只考核保费收入指标,忽视保险业务的合理构成和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致使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的发展严重失衡。随着我国保险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投资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保险投资业务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我国在保险投资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逐渐拓宽,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我国保险资金管理机制和保险投资决策机制尚不完善,保险投资风险管理还很薄弱。而选择适合的保险投资主体模式是加强保险资金风险管理、完善保险投资决策机制的前提和关键。国际上典型的保险投资主体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的运作模式、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运作模式以及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目前,我国保险投资主体也主要有这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本文对这些运作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我国保险公司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作模式。

一、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

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是国外保险公司早期资金运用的通行模式,其投资主体是保险公司本身,即保险公司通过内部设立的专门投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公司的保险投资活动。这种模式使保险公司可直接掌握并控制保险投资活动。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常见的组织形式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制等。直线职能制实行行政指挥的集中统一和专业管理的合理分工,有利于高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投资效率;但由于权力过于集中,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要。事业部制是在公司内部按地区设立若干事业部和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该地区投资经营的全部活动。事业部制有利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险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但事业部制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难以实现保险公司的整体工作目标和整体利益。矩阵式制有利于保证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但存在多头领导,机构过于庞大,决策缺乏效率。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的运作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模式,其突出优点是有利于总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易于监控,保证保险投资的安全;其缺点是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难以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容易产生内部黑箱作业,操作风险大,通常投资收益率较低。国外有的保险公司在总部设立专门的投资部,负责管理公司的投资账户资产,同时对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投资业务进行监管。这些公司按部门、险种进行资金运用,有利于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目前,仍有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型保险公司采用这种投资主体模式。例如,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其分公司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业务包括:人寿与健康保险、养老金、互助基金及证券、汽车和房屋保险、资产管理等。

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

外部委托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全部保险资金委托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管理,属于第三方投资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投资主体是受保险公司委托的证券投资公司、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化投资机构。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点是,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有偿运营,从而使保险公司能够集中力量开拓保险业务;同时,由于投资机构可以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实现规模效益,保险公司只需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享受专业投资管理服务,既节约了成本,又享受到专家理财的好处。这种模式通常是保险公司与专业投资公司签订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目标、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要求,投资公司按协议进行投资决策和操作的权力,以及信息披露等条款。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缺点是,投资风险比较大。由于保险公司把资金交给投资公司管理后,就无法控制他们的经营活动,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因此,保险公司不但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还要承担投资公司的操作风险。例如,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当时大多数保险公司实力不强,投资经验不足,大部分保险公司都采用委托专业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由于投资公司缺少经营透明度,保险公司又不能直接控制投资风险,大量投资公司因经济危机而破产,保险公司也因此受到牵连,很多保险公司因此破产清算或被合并。这对选择保险投资主体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警示。目前国外一些中小型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少部分小型寿险公司倾向于采用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采取此种模式利于减少资产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费用等,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和成熟的经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费用率低,收益率高;但风险较大,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较差。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一些投资经验不足、信息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保险公司。

三、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是通过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运作,保险投资的主体是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这是目前大型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投资主体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在业务上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在财务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双方就保险资金的投向、数量、收益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达成协议。资产管理公司自主运用资金,但必须定期向保险公司报告投资状况;保险公司也可能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向资产管理公司提出调整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金额的要求。目前许多规模庞大的跨国保险集团公司不仅拥有一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收购或控股了其他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接受各产险子公司和寿险子公司的委托开展保险投资业务,产、寿险子公司的资金分别设立账户,独立进行投资,母公司负责资金运作的总体规划、协调以及投资风险的控制。这些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组织架构,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出色的专业队伍,除重点管理母公司的资产外,还经营管理第三方资产。如美国国际金融集团分设了资产管理集团,其主要公司是AIG全球投资集团(AIGGIG),管理AIG资产410亿美元,第三方资产350亿美元,共计760亿美元,还管理着其他五家全资或控股的资产管理机构,经营不同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及保险投资功能的凸显,专业化保险投资管理公司已成为国际保险业投资主体的主流模式。采取此种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资专门人才,提高资金运用效益;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整体发展。

据统计,2006年全球500强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中,80%以上都采用设立专业保险投资管理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很好地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内设投资部门管理的模式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委托外部投资机构则无法有效控制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而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能弥补内设投资部门及委托外部机构管理的不足,有利于对保险资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运作,降低投资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水平。一是有利于母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执行总公司的投资战略,有效防范投资风险。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拥有出色的投资专业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三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透明度高,市场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内部黑箱操作和关联交易。四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使保险公司的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渗透,适应了金融机构综合化发展的潮流,既有利于明确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责任和权利,加强对投资管理的考核,促进专业化运作,又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资产管理的范围,为第三方管理资产,为公司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四、我国保险投资主体模式的选择从国外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经验来看,内设投资部的运作模式对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限制,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完全依靠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又很难对保险资金运用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因而难以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有效地增强了保险资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大大提高了保险资金的安全性与运用效率。因此,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方向。虽然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运用渠道相对保险业发达国家较为狭窄,但各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体系建设应该从高起点出发,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按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模式及其惯例,逐步规范、不断创新,为建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平安、华泰财险、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保险公司也不可跟随潮流盲目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其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规模大小或有无金融控股母公司来选择合适的保险投资主体模式。

继续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思考

摘要:近年来,国家修订完善了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央、省、市等下发一系列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文件通知,要求摸清家底,编制月报、季报、年报等资产报表,并一再强调账实相符。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特殊复杂性,难以做到科学合理配置及有效监督,导致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行政事业单位目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如何加强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希望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科学、合理配置资产,按规定流程及时核销报废报损资产,真正做到账实相符,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尽可能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资产配置效率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建立健全适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党的报告也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见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更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调查研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不理想,大部分单位重配置,轻管理,长期不进行实物盘点,甚至部分单位随意处置资产,或者直接不处置资产,资产使用人退休、变更、存放地点变动等无相关跟踪管理使用手续,导致资产遗失、损坏找不到责任人,账实不符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探讨建立一系列资产管理制度,从多角度进行管理,加大相关责任追究,保障资产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让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和全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原因遗留的账实不符问题,难以追究责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特殊复杂性,如体制原因造成的历史问题:原来单位可以集资建房,但土地是国家所有,或是将单位原国有房屋撤建,建成房屋又属于个人所有,或是撤了原建房屋但未办理审批手续,由于几十年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又无明确责任人,相关资产未及时按程序办理核销手续,导致实物已不存在但账上仍然有资产;再如管理原因造成的问题:原来购买的国有资产(如电脑、相机等)因未办理领用、跟踪使用管理手续,早该对毁损资产办理核销手续也不办理,导致现在有账,但找不到实物,更无法找到责任人,历经几十年,原经办人退休,甚至死亡,现在又难以办理审批核销手续,所以一直挂在账上,导致存量资产不断增加,盘点工作难度增大。

2.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延续,也没有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起来,甚至把资产管理简单等同于资金管理,认为单位资产由财务部门管理就行了。在这样的认识下,单位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资产(即实物)管理与资产账表管理混为一谈,没有设立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账实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然而要真正管理好单位资产,从采购、使用、处置核销全方位进行管理是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像目前这种随便指定一个科室,随便指定一个人,没有制定岗位职责,工作往往停留在文件中,由于大家都忙于其他的工作而忽略了资产的管理,导致现在资产管理情况依然不理想。

3.管理制度缺失,行为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由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的,但是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的合理、明确及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滞后性是造成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这样就会使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在资产购置时不考虑存量资产状况,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使有限的国家财政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会导致资产购置超标等问题的出现,从而造成资产闲置率高、资产流失等现象,这都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缺失和不规范有着直接关系。

继续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结合思考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能够有效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率,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资产和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细化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程度,从而发挥预算管理作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属于有机整体,两者互为基础和前提,在有关制度和政策保障之下,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对保障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正视目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优化资产预算管理,促使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实现有机、密切的结合。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现状

(一)结合意识不强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改革过程中,日益重视资产管理,而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缺乏有机融合,造成两者存在一定背离的现象。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两者结合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深刻理解资产管理和预算结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导致实际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期间,没有深入考虑资金存量。同时,为了增加预算资金,一些单位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经常出现盲目采购或者重复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果[1]。另一方面,资金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管理内容都背离了预算管理,比如资产处理、投资以及资金应用等工作从资金分配开始,直至预算编制等环节,都和预算管理缺乏密切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充分的获取资金存量有关数据,也没能及时考虑单位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造成所编制预算缺乏规范性,难以充分发挥资产预算管理作用。

(二)资产配置标准欠缺资产配置标准是顺利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资产配置标准,那么资产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充分履行管理职能,或者出现资产大量闲置问题,严重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资产配置标准,均未合理划分与归类资产种类,针对部门对资产的需求和具体种类缺乏明确划分,导致现有资产存量数据缺乏精准性,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资产处理和采购工作科学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配置标准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度,一部分标准缺乏规范性,与预算管理存在背离问题,而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在实际编制工作过程中,对单位内部实际情况缺乏考虑,导致增加了资产预算之外的采购,降低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也不能充分体现预算标准的严肃性。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中,过于看重资产采购,对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关注度,导致资产购置、使用、保管以及验收等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进而出现收益失管、投资失控、处置失序以及使用失范等问题,严重降低资产利用率,造成资产流失。

(四)会计核算不及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比较滞后,导致财务信息不能对资产变化情况实现及时反映,应入项没有及时记入,该销项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存量不清、账务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由于会计核算缺乏准确性,导致一些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还没有进入竣工决算环节的工程项目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导致账实不符,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

继续阅读

区县国资管治意见

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国资委令25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如下管理工作意见。

一、管理职责

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各主管部门履行对下属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监督管理的职能,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县政府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财政局,由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局受政府委托作为出资人,负责对县国有资产监督和宏观管理,办理经县政府批准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国有资产调拨和处置手续。

二、管理方法

我县国有资产按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进行分类管理。行政事业类要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企业类要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还要使国有资产在经营运作中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管理

1、资产的购置。①商品类:按规定须经政府采购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②建筑类:达到建会纪规定公开招投标标准的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工程方能施工和办理财政审核结算。未达到公开招投标标准的应邀请招投标。

2、资产的日常管理。由使用单位管理,各单位必须设立资产管理帐,定期核对,做到帐实相符,主管部门是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监管部门。

继续阅读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

【论文关键词】固定资产;高校;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从高校国有资产的界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的对策:1、强化国有资产意识,明确国有资产的范围;2、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体系;3、健全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4、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的动态透明管理;5、加强预算管理,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6、定期开展清产核资;7、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

一、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多头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

部分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由各校区、资产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图书馆、房产部门、各院系(部)、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部门等多头分管。多头管理常常造成部门间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相互扯皮、推诿甚至无人管理,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处于僵化和被动的工作状态。

2、对房产和土地的管理存在误区

大多数人认为高校的房产和土地具有固着性,不可能流失,对其放任自流疏于管理,致使“非转经”资产中的一部分房产、土地被其他单位侵占,特别是一些高校为扶持校办产业,将房产和土地无偿划拨给校办企业,而且没对这部分资产计提折旧,使经营收入中没有扣除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虚增经营收入,将国有资产增值资金及收益量转到集体或个人身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继续阅读

行政单位资产与预算管制的融合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内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不均衡,各项支出的进度相对比较缓慢,很多支出是集中在年末才报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年末支出的进度加快,存在“突击花钱”问题;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不规范,预算质量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去进行合理预算工作,再加上预算编制的时间较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使得实际的预算与编制预算相差较大。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机制不健全,使得资产管理混乱,随意出租或者出借单位的资产,有些领导干部是人走,资产也跟着走,因为资产管理混乱,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弱化,责任划分不清楚,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拨款使用的监督与考核,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指标,对于因资产管理失误所造成的资产浪费,也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产的浪费,资产管理的混乱。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措施研究

1.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在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坚持安全、完整、高效的评估原则;二是要查看资产的利用指标是不是达到了管理预期的总目标;三是要资产的获得成本是不是在资产预算预期之内;四是要遵循谁使用资产,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2.强化资产的预算控制机制

继续阅读

石油零售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措施

摘要:高投入是石油零售企业的主要发展特点之一,这促使该行业资源比其他行业更广泛分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实现长久发展就需要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本文分析了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以促进资产潜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石油零售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资源是企业开发、经营的重要成果,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占据很大比例,过往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运行过程中暴露诸多弊端,无法迎合石油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运营背景下,很多石油企业给予内部控制工作一定重视,并积极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去管理资产。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见解。

一、石油零售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较淡薄

在竞争激烈化的市场环境下,很多石油零售企业过度强调销售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在面对固定资产时,片面的认为固定资产形成后隶属于企业的沉没型成本,没有认识到对其有效管理的意义,形成了“重投入,轻管理”的局面,导致资产管理管理全责不明确,增加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二)资产投资过程管理不完善

这是造成形成大量闲置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业务部门与人员在进行投资时,没有深度调研与科学论证,造成投资或购进行为的盲目性,以致购进的资产利用率偏低,严重浪费资源,此时企业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