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危机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安全危机管理

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12月开始在我院内科安全管理中实行危机管理,作为观察组,并将2015年1月-12月未实行危及管理之前内科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危机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0%。同时对照组患者危机事件发生事件概率为31.2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9.45%,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危机管理应用在内科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内科安全管理;危机管理;患者满意度;危机影响因素

引言

在内科临床中,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要远远高于科室,所以应该对内科的进行更有效的安全管理[1]。研究表明将危机管理应用在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医院内科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内科安全管理的管理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危机管理在我院内科的实施情况,探究了内科安全管理中危机管理的应用,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基本情况:我院内科共设有床位40张,医务人员共16名。其中有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生以及10名护理人员。同时我院分别有4台心电监测护仪、心脏复律除颤器和呼吸机,并配有完善设施和人员的重症监护室(ICU)。我院内科每年平均挽救患者生命近100例,经过治疗出院康复的患者数量众多,是我院的重要科室[2]。

1.2方法

继续阅读

危机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管理制度的运用

1目前我国在危机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1.1对待如何降低危机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矿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体系。在煤矿生产中,没有建立各种信息交流传递,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状况的机制。并且对于危机来临的征兆没有准确认真分析,更别提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不能及时将危险通知处于危险状态的员工们,这样事故发生就造成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监督煤炭生产企业建立有效的危机预防和安全预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前发现事故征兆,并迅速的疏散处在安全状态的职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才能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一定要加强监督,让煤炭生产企业重视预警体系,将职工的安全摆在第一位,保证预防机制的同时要使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达到预防的效果。

1.2对待如何处理危机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一些不负责任的煤矿对危机应急预案采取应付上级检查的态度,并没有具体实施,而且针对安全问题的应急预案实施起来难度大,没有针对性,万一发生了事故,这些预案完全就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来进行疏散和救援措施。这些弄虚作假的企业将工人的生命安全当作儿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跟没有仔细进行培训、贯彻和实施等一些列措施,所以发生事故时,这些预案就形同虚设,完全派不上用场。这种问题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打击力度,对不经过严格的培训等安全教育措施及编制不合格的应急预案的企业停止生产,有关部门还要时时对煤矿进行审核检查。

1.3对待如何总结危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危机总结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危机管理达到更完善的地步。然而按键部门却把它当儿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总结工作认真的完成,而导致危机频繁的发生。从以往的安全事故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危机总结不到位的企业往往是事故频繁发生。尽管有关部门对一些煤矿采取过一些整改,停产的措施,但是没能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初衷,而且表面上的大力打击最终还是蒙骗人民,背后的潜规则实际更鲜为人知。

2对于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继续阅读

次贷危机金融管理与国内安全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发展为一场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失灵”,特别表现在对次贷发放机构、投资银行、新兴市场投资机构以及评级机构的监管上。这次危机启示中国金融业,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金融危机处理机制,保持金融监管水平与金融创新步伐相适应,尽快推动新资本协议的实质性实施,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金融安全

一、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失灵”

(一)对次贷发放机构盲目扩张次贷业务的风险监管“失灵”

1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次贷市场监管的失误

次贷危机的发生,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金融业监管不力,导致信用风险在住房信贷市场孕育和集聚是关键原因。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也拥有较完备的住房监管部门和监管手段,但从次贷危机发生的现实看并非如此完备。首先,在住房贷款一级市场,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是政府设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将全国划分为12个片区,相应建立了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HomeLoanBanks,FHLB),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共吸收了8104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作为会员机构,这样,使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通过直接监管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间接实现了对一级市场的监管。但问题是8104家会员机构并不是美国全部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2007年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84%,另外尚有16%的其他住房贷款发放机构未受到监管。而且占有次贷市场59%份额的前10大抵押贷款发放机构,都不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会员。其次,从房地产二级市场来看,大约80%的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BasedSecurities,MBS)是由政府支持企业发起的,受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的严格监控,但由私人机构发行的另外20%的MBS则不在其监管范畴。作为金融企业,贷款机构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大力拓展次贷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金融监管当局却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宗旨下,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利害关系。但由于美国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模式,因而缺乏全局性的机构来前瞻性的监控金融创新的

2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次贷业务暴露了风险管理“失灵”

(1)贷款流程创新助长了次贷风险集聚。在金融自由化、市场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业泡沫背景下,银行等贷款机构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对贷款流程进行创新,即贷款发放机构不直接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审查,而将该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贷款经纪商。贷款经纪商原本是购房者的人,为购房者寻找最佳的贷款机构及争取有利的贷款合约条件。但在竞争激烈的次贷营销中,银行等贷款机构把贷款审查环节外包给了贷款经纪商。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的报告,60%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交易是由经纪人完成的。受利益的驱使,贷款经纪商从中介服务变成为金融机构“卖贷款”,有意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而次贷借款人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基本金融知识,在低首付、低利率的诱惑下,实际是借了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另一方面,次贷发放机构由于通过证券化过程能够将次贷的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因此也放松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调查,主要依赖贷款经纪商。这样,许多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就容易地获得了房屋抵押贷款。据2007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次贷中60%购房者的申报收入被至少夸大了50%。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明显违规的做法既没有及时风险提示,也未采取有力措施纠正。

继续阅读

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机制的建构

在实践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日本在公共危机领域科研投入巨大,每年投入上百亿日元资金,平均每个科研人员有一亿多日元的研究经费。近几年,日本在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方面下大力气,大大提高了灾害、气候的监测预警水平;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是统管全国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机构,通过提供知识、技术和设备的方式,已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多级实验室的反应网络。发达国家一是重视社会媒体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通信,对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和应急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促进公共危机事件得到及时的和有效的解决;二是重视危机演练,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演;三是重视科技专家和高新科技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

国内现状

2005年我国科技部了一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其中指出安全研究在大西洋两岸极受重视,我国政府将安全研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提出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科学协调和处置,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这一点也是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黄明解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应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应急技术与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建设、应急技术与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等四部分构成。刘彦伟提出构建高危行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包括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技术平台、安全生产监管科技服务平台、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平台、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等四大平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技术和应用,以及科技服务,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涉及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事实上,危机管理中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与技术应用、科技服务问题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要素实践分析

1公共危机典型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是产生公共危机事件的一个诱因,如科学技术的滥用和缺失,但是科学技术更是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因此,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选取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公共危机事件在预防预测阶段、应急阶段以及恢复学习阶段中对科技的实践需求以及科技发挥的支撑作用。本文共搜集了16起公共危机事件,提炼出其中的科技因素,如表1所示。从中看出,科技管理方法、危机意识、经济发展方式、公共安全投入、科技研发、科技人才、科技装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训、科技知识培训、检验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网络、监测信息传播、地方预案、安全标准、应急信息通报以及制度体系等是这些案例反映出的现实的科技需求。

2公共危机事件的科技因素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界定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第二类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第四类是社会安全事件。

继续阅读

文化危机治理现况与提升之策

社会公共组织和公民参一起所构成的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已经演变成公共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公共危机管理不再是单纯由政府主导,而在此之中,文化危机治理是能够体现国家公共治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早年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明确的说到:“我们人类必须由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从那以后,各国开始重视“全球预防文化”问题。危机预防文化的建设是,危机心态的调适、危机意识的提升、危机响应的社会机制建构,构成民众相互安慰与相互激发的生活态势。一个国家的民众危机响应直接表现出这个国家“危机文化”的价值取向。

正面的例子有:韩国深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危害,韩国民众万众一心兴起“献金运动”,纷纷排长队主动向国家捐献金银器物等贵重物品,共同为政府分担困难,不久便渡过了危机;新加坡在应对SARS危机中十分顺利得益于公众良好的素养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美国“9.11”袭击刚过,许多美国民众自发赶往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无偿鲜血和义务搜救;中国历次抗洪救灾也都是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下才取得巨大成就的。反面的例子有:阿根廷2001年爆发公共危机后,民众不信任政府,全国性骚乱不断,人们抢银行、砸商店、烧汽车,阿根廷两周内五易总统,社会危机深重。

一、缺失预防文化公共危机管理面临困境

1.强调应急处置淡化了危机风险意识

从以往的表现来看,我国在面对公共危机的时候,往往强调公共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处置结果,却忽视了政府在平时公共危机风险的预警,从而导致在公共危机爆发时思想准备不足,战略储备欠缺的窘态。虽然从统计概率上讲,我国发生危机的概率属于小概率事件,但危机自身却又存在着不确定性的特点,而危机处理过程中又存在着紧迫性特点,加之危机造成结果严重的特点,面对这些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是政府加强职能的。以2003年“非典”为例,起初疫情刚爆发时如果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能及时认识到该事件是一起公共事件并将其列入危机管理的范畴,也许疫情扩大速度不会如此巨大和迅速,当然这里不排除我们对“SARS”病毒认识不足及卫生技术条件制约等影响因素,相关部门意识淡薄是影响危机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面对此类危机事件时,我们的管理意识淡薄是因为,我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官僚科层制”管理模式密切相关,我们的政府部门在面对重大违纪事件是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然而,“非典”事件证明危机风险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项目,正如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所指:“由于不去预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我们从危机走向危机。”。从目前普遍使用“突发事件”概念来取代“危机事件”就能体现,虽然危机管理已经逐渐引发广泛的重视,但是在政府和社会领域层面上,危机意识还亟待加强。例如,具有相同规律性的自然灾害———洪水、雪灾等的治理其实应对机制和管理模式是相似的,即需要保证交通便利和畅通,因为受灾地区如果一旦发生泥石流、塌陷和断裂,就会给抢险、救援、救护、给养、物流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带来阻碍,最明显的事例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救援带来最大困难的就是道路交通问题:虽然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利用徒步、直升机、摩托艇等军队战备手段进入灾区了,并竭力开辟了空中、水上等多条非传统的交通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救援的有效实施,但是震后交通中断救援受阻的事实仍说明我们没有建立起应对此类危机事件的机制,所以在面对同类危机事件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即是保障救援路径通畅,从而保障我们的救援队伍利用救援途径的多元化和立体化来接近救援目标和完成救援任务。但是,就像“链条原理”一样,恰恰这么不起眼的环节,由于所有的政府救援队伍和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平时都没有注意到,而最终使救援受到极大的限制。还有堰塞湖等次生灾害、衍生灾害以及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究其原因就是过分的强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而淡化了危机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救援必要的准备。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恰恰是针对危机风险意识所做出的相应的预防和准备,旨在减少危机的发生,斩断连锁反应链,降低危机对社会的损失。

2.应急处置淡化了的危机预防地位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缺乏专门的实体职能机构和完善的体系,现有的行政设置仍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主体,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往往首当其冲。除此之外,我们的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错位,即出现了“预防危机产生不能算做事,危机产生后处理才是做事”直接引起危机者和那些在体制上使危机必然发生者的关系,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再加上目前对政府官员在公共危机管理上的“木桶式考核”,导致各级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时因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和准备而惶恐无所适从,尽量“捂盖子”只能是比较最理性的行为。这和古代“曲突徙薪”的故事同出一辙,这是因为在现阶段我国的行政文化中,传统的历史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还影响着我们应对危机的意识。即便古代政治思想中也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预警警句格言,然而在落后的封建年代,期望“固若金汤”、“传之万世”成为了每个得权者最根本的追求,然而这种思想使得世袭制逐渐根深蒂固,封建王朝自身丧失了危机管理意识的自觉,更压制了民族的危机意识的他觉。正如一个历史小故事记述,算是当时中国的行政部门与主管人员危机意识淡薄的一种真实写。照清朝的一位大员在朝廷的旨意下,坐着轿子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亲自指挥拆掉,我们民族的危机意识的火苗也逐渐湮灭了。由于传统的封建政治因素的荼毒,我国官员受这样一种思想的束缚:让对己不利的信息传播就说明“自己领导无能”,这样的领导表现就会让自己在常态的绩效考核体系下失去应得利益,他们信奉“家丑不可外扬”、“不可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因此在管理上存在封锁、压制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和搞愚民政策等问题。日积月累,“报喜不报忧”的“喜鹊文化”便应运而生。于是那种足以摆平或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各种问题的人,才是优秀的管理者的思想深入人心。其实,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不难看出,公共危机风险问题的预防者更胜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解决者。足见防患未然,远胜于治乱于危害之后。因此,危难时刻显身手的英雄固然应该奖励,为防范危机、做好风险问题管理而做出贡献的人更应该褒奖、提倡和赞扬。

3.应急处置淡化了的危机预防导向

继续阅读

论社会安全事件预警及管理对策

摘要:从研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特征入手,分析我国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的构想。

关键词:社会安全事件;预警;管理

一、社会安全事件及其特征

1.社会安全事件对于社会安全事件的界定并不统一,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安全事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恐怖袭击’等一切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1]社会安全事件往往存在一些冲突,有学者按危机冲突的社会学成因将其分为“经济型的直接冲突”和“社会型的间接冲突”[2];有学者按危机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将其分为“集群行为”和“集体行动”[3]。无论哪种冲突,如果政府能有效介入危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妥善处理已有的利益诉求,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

2.社会安全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它的发生也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这里所说的质变就是危机的爆发,而这个量变是可以进行控制的。社会安全事件的产生在很多层面上是可以控制的,只是在量变向质变积累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其过程,最终感受到的只是质变后的突发性和紧急性。(2)不确定性。社会安全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是社会安全事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事件的起因不清楚,诱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果更是多种多样的。受众的反应程度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各异,加之社会管理有效程度的差别,社会安全事件的发展与变化方向是多变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通常,危机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多方面连锁反应,只有掌握危机产生的真实原因,控制其发展态势,预测其发展方向,才可能极大地降低其不确定性,将其危害程度降到最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安全事件既是不确定的,也是确定的。(3)社会性和扩散性。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社会性和扩散性,可以影响大众生活和社会秩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的,其影响和危害也具有扩散的特点[4]。一个危机事件常常会引发另一个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公众的第一反应和心理需求就是了解事件的有效信息,预判事情的发展态势,清楚事件的发生范围,了解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是否能应付当前的局势,进而推测该事件是否会威胁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等等。如果信息传递不畅,或者存在一些“小道消息”“独家秘闻”等,就会引发因不掌握情况而产生的公众恐慌心理和社会动荡。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渠道,采用多方式,将准确的有效信息传递给公众,这既是避免谣言扩撒、消除民众恐慌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树立政府公信力、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次生危机。(4)破坏性。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破坏性,破坏性是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特征。社会安全事件又称社会安全危机事件。一个事件或一个状态之所以被称为危机事件,就在于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受到了影响,基本的价值观受到了威胁,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群体或社会就有可能被“肢解”,或发生混乱,其后果一定是负面的,只是程度不尽相同[5]。社会安全事件的破坏性又分为有形危害和无形危害两种。前者包括物质财富及生命财产受到损伤、损害,如人员伤亡、公共设施受损等;后者包括公众心理创伤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等。通常无形危害破坏性更大,影响也更难消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人们在危机过后产生不安全感、压抑、不满等社会焦虑和紧张的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二、我国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现状

我国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3年“非典”爆发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与国务院总值班工作。至2006年底,全国96%的市级政府,81%的县级政府成立或明确了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的常设机构。2007年,国家颁布《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纵向集权式应急管理体系。该体系体现了各政府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分兵把守、自成体系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各危机管理机构相互协调不足、情报收集共享机制脆弱等问题,尤其在社会安全预警方面,还需要作更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明确应急反应系统流程,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及开展应急管理演练等。

三、国外相关经验

继续阅读

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

一、公共安全管理概念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继续阅读

建筑施工中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现代建筑工程一般施工环节较多、流程复杂规模比较大,很多方面的内容都会涉及,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会动态地作用于工程的各个方面,各种危机影响了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融入危机管理意识能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

危机管理用在在建筑施工中,涉及设计单位和业主的第三方,它的责任主要是对整个的设计过程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否是由安全性管理进行决定的,同时也会对业主方的相关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将危机管理做好是使业主获得利益的最佳的途径。但以当下的市场经济范围来看,有一部分进行危机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有着充分的认识,对于工作关系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管理中所出现的风险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规避,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表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引起的分包或者转包的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我们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加强危机管理。在管理危机的过程中还有着许多不是非常规范的行为,例如在签订合同时格式不是非常的规范,在管理招标投标时不是非常的科学,在进行危机管理时没有一个较大的实施力度同时也不具备较强的执行力,都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对于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着要对施工设计单位以及业主进行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危机管理,在进行管理之前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与要求。

没有按照建筑施工的规范来进行,针对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原因以及由于各种原意引起的分包和转包等一系列的问题。危机管理这个工作中主要的一个元素就是施工的人员,在对建筑施工进行设计时,要将危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进行相应的提高,是我们在进行准备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危机管理这以专业缺乏人才,与设计单位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进行沟通,在发现问题时没有较强的解决能力,尤其是在地区相对偏远环境相对恶劣的工程中,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更不愿进行深入,主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对较为缺乏,非常不利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进行与强化。

二、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加强危机管理意识转变固有观念转变管理观念,要具备优良的管理危机的意识,在应对危机或发现危机时要具有相对较为灵敏的预见性,才能从容的应对以及解决已经潜在的或者已经出现的危机。因此,要求与施工管理有关系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将自身所具备的危机管理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在当下这种形式下,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非常强的管理危机的意识才能够时时对危机进行预警,并将潜在的危机进行巧妙的化解。为了更好的对建设施工过程中危机管理的意识进行加强,就需要将以下的几个方面做好:在进行全员培训教育时需要加大其力度,使施工管理的负责人员对于危机管理所具备的重要性以及危机预防的意义进行更为深刻的意识,与此同时激励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调动其积极性,使大家共同努力。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相互之间保持协作与沟通,将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进行进一步的加强,能够让全体的员工都积极的进行监督管理的工作。让员工将自己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能够更好的进行形式从而危机管理工作能够做的更好,与此同时也便于隐患危机的消除。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危机管理的培训,通过例会和培训的方式将施工人员自身的危机管理意识加强;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危机管理知识更加灵活的进行掌握,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危机处理时能够有过硬的专业技巧和更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能够有效的对施工管理项目进行实施。

2、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氛围的创造在建筑施工单位的危机管理中,其中最有效地一个实施方法就是要创建良好危机管理的环境氛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在施工现场营造出安全管理的环境氛围,如:把有关安全管理的条幅、标语、口号或警示牌等悬挂或设置在施工现场,以便提供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地将危机管理意识渗透到所有施工人员的脑海里,以便让他们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危机管理真正引起的员工心里的重视。

3、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机构或是跨部门的管理小组,都可以组建成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建筑施工单位自身的规模,和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合理得制定主管领导的职责,以及处理事故的工作程序,以保证组织机构的良好运行。其中,由业主方和施工单位组成公共部门和后备部门,主要负责抑制危机的发展;由建筑单位的主要领导、业主方、和施工项目组织中的项目经理组成危机管理的指挥中心;由当地行业的专家、项目专业工程师、项目管理方工程师组成咨询系统;施工组织主要负责执行各个施工环节和相关信息的收集。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