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学科建设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第一篇:内科学科建设的实践
一、学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成效
心血管内科在一代代老专家和前辈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室骨干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努力进步,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学科发展速度增快。学科建设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临床为中心,以教学为辅导,医教研并举,全面实施“科技兴科”的综合目标。
1.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人是第一重要因素。心血管科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2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5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生1人,省厅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专著20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来科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名以上。引进硕士生5人,派送副高级职称人员外出进修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国家级大型专科学术会议一次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锻炼和扩大了科研工作队伍,开拓了科研工作思路。这几年心血管科每年申报课题2项以上,新开展三新项目1项。在册的中标课题7项均实施良好,科研风气端正,科技人员奉献精神强。
2.临床为中心,科研助医疗。临床即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而且还是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沿阵地。临床工作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面。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以临床医疗为基础,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心血管科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年门诊人数5万以上,病床92张,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1500余例次。床位使用率和诊断符合率达90%上。近几年医疗收入翻了几番,药品收入比却降至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开展一些医疗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心血管科已经成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较多的学科。医疗技术新项目包括:1)冠脉造影术,冠心病、急性心梗的PTCA和冠脉支架安置术。2)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的导管封堵术。3)腔内电生理监测,室上速及房扑射频消融术。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5)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和ICD植入术。6)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7)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和组织彩色多普勒、食道超声、心肌声学造影。8)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的实验室工作等。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单平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生理记录仪。一些三新项目属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不断开发的科研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医疗科研含量,提升了学科“品牌效应”,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教学为目标,培养后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实现自身功能的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安徽医科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附属医院便是医疗教学研究型医院,教学是其目标之一。临床学科除了承担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心血管专科教师承担着诊断学和内科学的较多主要课程,总教学学时量位居首位。同时,科室重视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含省级、院级)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态。经常深入基层县市级医院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学习班,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和特色,不断在省内扩展着本学科的“领头羊”作用。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追求
心血管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的可喜的成果,心血管科不断创造和树立起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重点学科的作用。也为我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刻苦努力解决的问题有:1)不断寻找科研和管理问题,诸如发表一般论文多,发表国家级论文少。研究项目“开花多,结果少”。医疗科研成果多,获奖少,获大奖更少等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改进科研目标和管理模式,才能牢牢掌握心血管学术和技术前沿阵地。2)进一步营造学术气氛,发扬学科人才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积极申请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3)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竞争能力,开发现有人才,使“潜人才”转变为“显人才”,保护优秀人才不退化为一般人才。同时,适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注意人才和知识梯度结构的合理性,注重提升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4)建立科研和学术成果的激励机制,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并尽可能发挥学术带头人基金的调节作用。医院学科建设是医疗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源于心血管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探求,对自身在“科技兴院”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确和深入。目前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发展学科,内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下,心血管学科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学科发展已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相信未来的安医心内科一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以提高检索效率为目标构建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
尽管图书情报学界对《情报检索语言》一书好评如潮,但张琪玉先生并未停止其学术探索,又于1987年出版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5],1997年出版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二版)[6],鉴于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扩展,创造性地提出了比“情报检索语言”更具覆盖性和概括性的学科名称——“情报语言学”。1997年增订二版《情报语言学基础》与1987年版《情报语言学基础》和1983年版《情报检索语言》相比,更为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张琪玉先生构建的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它包括:情报语言学一般问题、情报检索语言基本理论、不同类型的检索语言、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检索语言、情报检索语言基本方法、文献分析与标引问题、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情报检索计算机化与情报语言学的发展。这个学科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性,反映了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发展对情报语言学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其深度和广度均是世界级的,可以说走在了国际前列。笔者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随张琪玉、曾蕾两师等学习“情报检索语言”课程,在年少懵懂的岁月里,并没有体味出张琪玉先生开创情报语言学的非凡之处,只是感到很有学问。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个人学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张琪玉先生对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很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情报语言学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和精密化。在张琪玉先生之前,情报语言学的局部问题研究早已有之,如张琪玉先生的老师——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对图书分类法、主题法有深入、精到的研究,武汉大学的皮高品先生也是图书分类法的研究大家。在欧美发达国家,除了分类法之外,主题法的研究也已比较深入,如兰卡斯特(F.W.Lancaster)教授的《情报检索词汇控制》[7],是高度概括主题检索语言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权威著作。但是抓住检索用语言的本质,从一个统一的角度,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使得“各自为政”的分类法、主题法以及自然语言检索等的研究能够在高于各自原有层次的、统一的框架内得到发展,并相互联系、相互借鉴,则是张琪玉先生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曾经做过精辟的评述,认为:“与图书馆现代化相比,检索语言研究有更多的创新意义。图书馆现代化研究是学习西方建立起来的领域,而检索语言研究却基本属于中国人自己创立的领域。在张琪玉以前,国外还没有人能在‘情报检索语言’的书名下将检索语言理论的内容讲述得如此系统而精密。”
笔者以为,东西方在学术研究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传统。西方学者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他们往往从局部出发,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把局部研究得非常透彻、精致。但是较少有人会跳出局部,纵览、俯视不同的、分散的局部,用一种统一的观点、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视角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东方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有着对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学科化、体系化的传统,张琪玉先生则是图情界的杰出代表。他集东西方学术研究风格于一身。《张琪玉文集》中的著作编年目录充分反映了他的研究特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微观的深入透彻分析,又有宏观的抽象综合性研究。[9]笔者以为,张先生在情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欣然接受了外来的有益知识,另一方面又发挥了中国学术传统的优势,从事物的本质规律出发构建知识体系。他认为,各种检索语言都是在寻求更佳的检索效果过程中创制出来的,都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其职能是作为检索系统的语言保证,其核心问题是检索效率。所以,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情报检索语言的概念下,对它们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找出它们最本质的东西以及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或相异之处,概括出它们影响检索效率的共同规律,以及有效地改进和创新的途径。情报语言学正是在对各种类型的情报检索语言以及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问题作统一研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10]1.2界定探知的相关主体张琪玉先生在创立情报语言学知识体系的同时,对探知的相关研究主体作了明晰的界定。这些界定集中体现在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中国情报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相关词条中。“情报语言学”提供了情报语言学的定义、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相关学科等界定,“情报检索语言”[12]提供了定义、作用、优点、构成、基本功能及实现方法、对检索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情报检索语言的共同要求、类型等界定。这些界定完整、清晰地勾勒出情报语言学的学科概貌。为了满足构建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并界定相关主体的需要,张琪玉先生创造和规范了许多名词术语和概念的表达方式,后来被同行们接受,成为大家的共同语言和共同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了说明“整体与部分关系”及“全面与某一方面关系”在情报语言学领域也是一种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他自造了“隶属关系”一词,以避免与“属种关系”一词混淆。又如,他坚持使用“分类法与主题法”、“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而不用“分类与主题”、“分类主题一体化”。他创造和规范的专业术语集中体现在《情报语言学词典》[13]中。该词典收录情报语言学总论、分类法、主题法、自然语言检索、索引法、文献标引和情报检索以及其他相关的名词术语2300余条,对某一意义上互相有联系的名词术语采取设立并列词条的方式,使得词义在相互联系中更易理解,并精简释义。这部词典帮助人们理清专业术语,并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统一的情报语言学术语体系,从而提高学术交流效率。
2以深化情报语言学研究为己任拓展
研究范围、提高学术辐射力情报语言学的发展并非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吸收了图书情报学子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营养,拓展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和发展空间,同时又对其他学科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情报语言学创立初期,一般认为它是图书分类学的一个学派。或者说,情报语言学的母体学科是后者。但是如果对张琪玉先生《情报检索语言》出版前后国内编写的各种图书分类学、文献分类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情报检索语言思想对其母体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教材不同程度地采用张先生的体系、概念、方法,对自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术水平。可以这么说,情报语言学源于图书分类学,又反哺于图书分类学,进而高于图书分类学。张琪玉先生指出,情报语言学的相关学科有:索引学、目录学、语言学、术语学、逻辑学、知识分类理论、计算机科学等。[14]张琪玉先生认为,情报语言学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就是索引和数据库的编制工作。可以认为,情报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索引和数据库的改进和创新。所以,它与索引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有些问题是两者共同的研究内容。基于这样的思想,他在索引学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除了撰写大量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索引》上)以外,还编著了《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法》[15]、《张琪玉索引学文集》[16]等相关著作,形成了丰富的张琪玉索引学思想,数据库就是现代的索引为其索引学思想精髓。[17]术语学与情报语言学关系密切。张琪玉先生认为术语学对情报语言学的重要性在于:术语是指称概念的规范化符号,情报检索语言的语词(标识)则是指称文献主题概念的规范化符号,术语与情报检索语言的语词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从这一角度看,术语学与情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同一事物,情报语言学所研究的是如何编制用于情报检索领域的“术语词典”——分类表、词表、代码表。他认为术语整理工作的要求与情报检索语言的选词、规范化处理和显示概念关系等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术语整理工作成果是情报检索语言选词的主要来源和进行规范化处理及建立概念间关系的重要依据。情报检索语言编制中的失误,有很多是忽视对术语整理工作成果的利用所造成的。[18]张琪玉先生有关术语学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印证。如果说情报语言学与索引学、情报语言学与术语学分别是应用、吸收的关系的话,情报语言学对档案检索则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80年代末以来档案检索教材、研究方向从无到有,[19]有些学者尝试将张琪玉先生创立的情报语言学档案化[20]。一些专家坦言档案检索理论研究的欠缺,不利于档案检索实践水平的提高,指出应注意吸收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档案检索的研究。如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等1990年编著的《档案检索的原理与方法》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照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情报检索教材,对档案检索作了新视野的阐述,受到广泛的欢迎。[21]从上可知,张琪玉先生创立的情报语言学在档案学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是引发档案检索课程和教材全新改革的,是张琪玉先生本人。1989年,他编写了国内第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档案检索教学大纲》[22]用于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档案专业本科教学,又于1993年主编出版本科教材《档案检索》[23]。他还曾撰文阐述情报检索语言在档案检索中的应用。[24]张琪玉先生将其创立的情报语言学应用于档案检索,这种结合既尊重了档案学、档案工作本身的规律,又给档案检索学科带来新鲜血液,激发了档案检索学科的活力,不啻为对档案检索学科的一次革新。而且张琪玉先生在武汉大学和空军政治学院先后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几位在张先生的指引下走上了档案检索的教学科研之路。
3以自身学术魅力为引力形成情报语
言学学术共同体学科的建立与学术共同体密不可分,只有形成了学术共同体,学科才算真正建立起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培养才能得到保障。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拉尼(M.Polanyi)于1942年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提出来的。不过他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主要是把科学家与一般的社会群体区分开来。因为他认为,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Kuhn)将学术共同体与范式密切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学术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25]范式是特定的学术共同体从事某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包括共有的世界观、范例、方法、仪器和标准。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研究者,或者说至少是一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共同的范式,该学科才会从前科学进入科学时期。由此可见,学术共同体不是单纯的一种人际关系,甚至地缘关系和研究领域关系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在共同的科学精神和价值关怀的前提下,以一定的范式凝聚和整合起来的真正的学术组织。笔者以为,张琪玉先生的学术魅力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学者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成为其学术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同时张琪玉先生的学术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因此,自然而然地,以张琪玉先生为核心形成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很快就形成了,它并非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或组织,而是一种“无形学院”,它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情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情报语言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中的显学。我们知道,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存在着3种范式,即面向信息源的S范式,面向传递过程的T范式以及面向信息用户的U范式。[26]以张琪玉先生为核心形成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遵循了T范式,并带有自身强烈的特色。
3.1引领范式,造就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
第一篇: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1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科队伍大学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学科建设,大学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展学科建设,例如提高人才素质、投入较多的经费、改善科研水平等。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深厚的学术底蕴、结构合理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按照科学创造的一般原理,高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是科研的成长发展高峰期,但从以中国前九所(C9)重点大学为例对体育师资队伍研究[1]发现:大学体育学科队伍存在教授平均年龄偏高、硕士和博士高学历者偏少、职称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其中清华大学体育师资学历层级整体较高外,其他大学存在偏低现象;北京大学的讲师助教职称者过少。我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国家任务的多元化,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同样也被赋予了多元目标和多重使命,对于体育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也面临这些困扰,在职务职称晋级上被要求成为多面手,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或举步维艰。
1.2科学研究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松绑,重点大学可自主设立学科和专业,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发生转变,综合大学积极参与体育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相对而言,综合型大学体育学科有其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优势,从中国知网、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等网站查询可知:大学体育学科研究、课题立项、体育研究基地呈上升趋势,但从涉及领域来看,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科学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另外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学科群支持,但实际表现不尽人意:一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不够,与院系行政壁垒有关;二是没有构成顶级学科团队,难以形成体育学科优势;三是学科组织缺乏开放性,过于追求学科属性和学术性,脱离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1.3人才培养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化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与韩国日本等国家青少年的体质比较发现,中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参与体育热情、大学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均不容乐观,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体育科研有待加强。人才培养层次、学科结构是评定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诸多大学追求学科建设大而全,大学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日益攀升,为体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出现一些问题:硕士点博士点建设跟风冒进,存在学科方向趋同单一;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招生强调外语弱化专业水平,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与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僵化,比例失衡,自由度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科技产出量不够。
1.4科研条件教学工作过于繁重、科研设备条件不足是影响我国大学体育科研的两个主要因素,从大学体育科研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看出,大学体育缺乏高精尖的科研设备条件。[5]科研条件和环境关系着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成就,大学内部学术竞争激烈,由于体育学科队伍能力、学科带头人影响力、学科发展机遇把握等原因,大学体育硬软件建设和学科条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大学体育科研方向过于专注于体育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借鉴,热衷于跟踪和模仿,缺乏自身特色。对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缺乏“何以如此”反思性研究,缺乏“应该如何”战略性研究,缺乏“怎样如何”战术性研究。
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思辨
2.1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实现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功能的保障,大学制度建设的合理与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教育改革的任务既涉及宏观的公共高等教育制度,也涉及微观的大学内部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成文的制度,也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其中包括大学体育组织管理和大学生体育行为。体育强国的判断标准,不是看奖牌榜上有几面金牌,而是看整体国民的普遍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大学生是庞大的国民群体,体育强国的实现不无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学科发展相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国民素质。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迫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法律、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体育学科建设与其他体育工作的关系,在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上进行SWOT分析;执行严格的大学体育制度规范管理;在体育学术队伍、研究平台、资金投入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在保证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体育学科。
第一篇: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一、我校学科评估情况
第三轮学科评估开展以来,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3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中医学学科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有1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6所。我校中医学学科排名第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93分;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7个,其中我校西医学科排名第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89分;中药学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7个,还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8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36所。我校中药学科位排名第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84分。新的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校继续保持了3个一级学科的总体领先地位,各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均有上升,体现了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的成效。
二、新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轮学科评估突出“质量、成效、特色”的指标评价体系,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使我们对之前的学科建设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深入地了解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反思其不足之处,为今后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明确目标和方向。
1.学科建设将更加注重高水平、标志性、辐射力强的科研成果。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方面,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及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第三轮学科评估强调质量,淡化规模,采用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总量指标,同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在统计各学科科研论文、科研获奖等内容时,较以往更加注重标志性的成果,数量的影响因素逐渐淡化,质量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例如学术论文评价得分要看申请单位推荐的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水平的相同篇数(各学科有所不同)论文的情况来确定,数量与得分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另外,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不再以“SCI论文数”单一指标评价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体系,随后被视为中国学术科研界评价科学家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而将论文“他引次数”及“ESI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纳入评价指标,创立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新质量文化,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更加注重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的提炼,而不是单纯数量的堆砌。
2.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逐步自主持续地培养学术带头人及高层次人才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培养与国际水平人体相当的博、硕士生的重要基地和摇篮,如何加速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而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也只有参与科研,才能得到创造性实践的锻炼和培养,了解学科前沿的信息,从而明确研究方向,产出创造性的成果。本轮学科评估改革了旧的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引入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评价”;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指标,鼓励对学生培养的投入;首次引入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全面提高。从多个方面创新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开创了人才质量评价的新视角。
3.学科建设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加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当科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巨大并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时,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就更为显著。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依靠高等学府作为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并作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社会对高校的这种动力作用是通过高校的学科建设来实现的,因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结合点。本轮学科评估改革了科研成果评价模式,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所有参评单位本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社会声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新模式。至此,科研专利的数量不再成为学科水平高低的惟一代表,对于己经申请或授权的科研成果专利,应大力推进其转化应用及产业化过程。
第一篇:高校服务学科建设
一、比较与分析
比较主要从文献数量、文献作者分布、文献作者机构分布、文献期刊来源、基金资助情况和关键词分布等几方面进行。
(一)文献数量从文献数量上看,档案方面9篇,图书情报方面39篇。档案方面的有关文献数量还不到图书情报方面文献量的1/4。见图1。档案方面在文献的总体规模上要小于图书馆方面。
(二)文献年度分布
从年度分布上看:图书馆方面有关文献最早发表于1990年,档案方面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3年。图书馆方面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早于档案方面13年。从研究的持续性看,图书馆方面2003年前时断时续,且断的时间多于续的时间;2003年后一直没有中断,有相当好的持续性。档案方面2003年开始有文献发表以来,时断时续,连续性不强。图书方面的持续性前期与档案方面相似,后期强于档案方面。从研究的活跃程度上看,图书方面2003年前不是特别活跃,多数有文献发表的年份只有1篇文献发表,少数年份有3~4篇文献发表;2003年后,多数年份活跃度较之前要高,发表文献的数量在2~3篇的区间,个别年份有4、5篇。档案方面的高峰值出现在2006年和2010年;图书方面的高峰值出现在1997年、2004年和2013年。总体活跃度图书方面要高于档案方面。图书方面的年均发表文献数为1.625篇,档案方面的年均发表文献量是1.727篇,档案方面年发表均值高于图书方面0.1。
(三)文献作者分布从作者分布上看,档案方面的9篇文献出自12位作者,图书方面的39篇文献出自51位作者,从作者绝对数上看,图书方面远多于档案方面,是档案方面的4.25倍。档案方面独著6篇,两人合著3篇,合著率33.33%;图书方面独著23篇,合著15篇(两人合著9篇,三人合著4篇,四人合2著篇),合著率39.49%。从文献的合作率上看图书方面略强于档案方面。图书方面有10位作者发表2篇文献(丁会峰、刘建国、刘素刚、卢晓莉、秦惠基、王桂华、隗德民、吴雷、赵晓东、周艳),约占全部作者的20%;而档案方面没有1位作者发表2篇及2篇以上文献。档案方面的人均发文数是0.75篇,图书方面的人均发文数量是0.77篇,基本相当。
(四)文献机构分布从文献机构分布看,图书方面署名单位文献36篇,涉及机构32个,机构平均发表文献1.125篇。其中高校29个,占90.63%;其他单位3个,占9.37%。档案方面9篇文献涉及9个机构,平均发文献1篇。其中高校7个,占比77.77%;其他单位2个,占比22.23%。专业机构占比情况是:图书方面有图书馆(室)11个,占34.38%,档案方面有档案馆(室)2个,占22.23%。图书方面发表2篇以上的单位有7个,占22.88%;档案方面没有发表2篇以上的机构。图书方面合作发表文献的有1篇,为2个单位合著,占比3.13%。档案方面没有机构合作发表文献。
第一篇: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一、新建高校学科建设途径的探讨
新建高校师资力量、学科基础、社会影响都落后于那些存在已久的老牌高校、名牌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的工作上面临巨大考验。而且,学科建设工作本身带有极大的综合性特点,需要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人才的精细合作,跨时较长、难度较大、过程复杂。所以,新建高校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意识,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找准学科建设的途径。
1.学科环境、氛围的营造学科环境涵盖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硬”环境,第二层面为“软”环境。其中,“硬”环境主要体现在校外,“软”环境主要体现在校内。新建高校在营造“软”环境方面大有可为。首先,使校内相关人员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有充分认识,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建设的战略高度。其次,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厚重、创新、前沿的学术氛围,创造有机、民主、合作、向心力的学科环境。再有,要构建科学的学术管理体制,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向上积极,保障艰苦、复杂的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2.学科长效制度的建立长效机制带有根基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可靠性特点,当前任何一项社会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学科长效机制指相关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有效前进,而制定的系统化规则。它系统地涵盖了组织制度、执行准则、资源配置制度、评估机制、奖惩机制等。新建高校应从传统的“人治管理”思维中走出来,转化为规范化、制度化“机制管理”,这是学科建设高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备保障。
3.调整学科的布局学科布局指高校内部各学科层次及设置情况。学科布局定义了所在高校的学科结构,决定了高校的功能、特色,对高校的学科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科设置、调整时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一方面,分析学校自身特色,培养发展优势学科。由于新建高校发展历程较短,基础薄弱,因此要谋发展就必须迅速凝结自己的特色竞争力。当前,学科的个性和特色已成为成为高校的“品牌”,给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带来有益影响。另一方面,须整体分析高校现有资源情况,如经费基础、学术带头人、学科发展情况等,不能盲目追寻热门学科,以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学科水平的下降。再有,认真分析新学科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形成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
4.凝练学科方向研究、选择、调整和凝炼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建高校学科发展壮大的前提。一方面,要分析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校内各个学科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分析自身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本体研究,认真分析自身学科优势、特色,探索自身的潜力所在,即从现有学科上进行建设,在现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加以发展。再次,要有创新观念,当前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各类文化日渐交融,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5.吸聚学科队伍学科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高校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学科之间的竞争,而学科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教师队伍的竞争,教师队伍的水平基本决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所以,新建高校必须加强学科队伍吸聚,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方式,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构成的学科梯队,并形成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
第一篇:工科高校学科建设
一、地方工科高校学科建设具体矛盾
1.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之间的矛盾。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往往是由该学科共同体中一批顶尖的学术群体所代表。简而言之,是在一段时期内,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的关注,他们预计这些研究的进展和突破将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并通过科学地制订学科发展目标,解决前沿学科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研究水平提升。由此可见,理想化的学科发展目标于所有的学科发展均具有普适性。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前提,但受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学科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地方工科高校不能完全跟踪学科主流方向。同时考虑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也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科主流方向,轻视学科的全面发展,忽视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并不是本学科发展的现实目标,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就产生了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之间的矛盾。
2.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团队之间的矛盾。开展学科建设,选择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基本前提,是组建优秀的学科发展团队的重要保证。学科带头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且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学科前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够规划、引领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团队的发展需要学科带头人的科学引领,但过分依赖学科带头人,或过于关注学科带头人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会导致学科团队发展失衡,很难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团队。
3.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学术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外在的,如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环境设置、科研仪器配置、图书资料等;软件环境是指无形的,如学术科研、人文环境等。建设硬件环境,不仅需要省内教育教学科研基地和平台,还需要不断地与国内乃至国外知名学府进行学术科研交流,掌握前沿科学发展,为本学校的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软件环境,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如学科带头人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但是从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硬件环境的投资是直观的,建设结果显而易见,因此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优先投向了硬件环境,导致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环境建设发展的不均衡。
二、正确处理地方工科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具体矛盾
1.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目标并不相同,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科建设彰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结合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专业建设应根据学科的新兴发展趋势,灵活选择,不断对一些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或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进行适当调整。目前,大多数地方工科高校已经将一些新兴应用型专业,如法学类、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科学、通信等纳入到自身的专业体系中。与专业建设不同的是,学科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学科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成功的学科建设可以有力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夯实专业建设的基础。同时,科学完备的学科体系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但是学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地扩展各个学科,而是应该进行科学有序的布局,追求特色建设和优势发展,首先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一流水平,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
2.正确处理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关系。从现实看,特色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基础上改造学科方向,发展具有区域性特色研究领域和应用性特色研究领域,以学科特色带动学科建设。由于学校资源、资金、师资水平等限制,高校应选择重点的、有特色的、有优势的学科进行建设。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关键在于明确高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角度思考学科配置,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各学科应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共谋发展,保持连通性,而不仅仅是发展优势学科。地方工科高校应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利用邻近学科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搭建专业、学科建设新平台,建设起点较高、特色明显的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探索专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机制,形成学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