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无形资产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1、无形资产出售核算不尽合理
例如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转让收入尚未取得,但已经发生了资产评估支出、聘请律师的咨询费等相关费用。这时便无法计算转让收入与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那么这笔费用便无法入账,而要一直等到无形资产出售业务全部完成,所有的税费和收入才能一次性计算其差额结转至当期损益,这显然违反了及时性原则。
2、无形资产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2.1扩大无形资产的的确认范围。从无形资产内容上扩展和丰富,真实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拥有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笔者认为只要满足下列条件就应该进行会计确认:一是与该资产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向企业;二是该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适应的计量方法进行可靠计量。目前有人认为应当将自创商誉同样确认为无形资产,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自创商誉的本质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这种高于一般获利水平的能力,既有无形资产的贡献.也有一部分依附于企业的有形资产,还有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产生的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在未来能否实现、实现多少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些给自创商誉的计价带来了困难并且无法保证其可靠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已逐步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其中未确认的自创商誉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或报表附注中增加项目“自创商誉”,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根据不同需要分析利用。
2.2拓展无形资产计量原则。除了减值测试和摊销外,无形资产后续计量还可以考虑重估价。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并且规定,“重估价即其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在不存在现实交易时,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只有当存在活跃二级市场时才可能可靠的计量”,同时指出“不要或阻止在确定可回收额中运用现金流量的折现”。而无形资产重估价,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重估价增值,二是重估价贬值。其结果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2.3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出售的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出售无形资产”业务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如“无形资产处置”或“无形资产清理”会计科目。该科目是临时过渡科目,其借方反映出售无形资产的净值和发生的相关税费,贷方反映出售无形资产的价款收入。“无形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反映尚未完成出售无形资产全过程的净损失或净收益。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时,利用“无形资产清理”会计科目注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在办理无形资产转让手续时,按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借记“无形资产清理”科目,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结算出售无形资产价款时,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无形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出售无形资产的相关费用和应交营业税时,借记“无形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等科目。在出售无形资产的各项事务全部完成以后,结转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时,借记“无形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一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结转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时,贷记“无形资产清理”科目。
作者:齐鸽子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1国外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状况
1.1以英国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状况。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评估理论的影响,英国评估业比较注重不动产评估,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性文件制定方面,可以说英国是空白的,但是,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上,英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会计政策英国从70年代末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资产负债表中,要求或允许业对商标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揭示,因而出现了对无形资产评估进行深入研究、实践的公司,如InterBrand等。
1.2以美国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评估业的发展状况。在综合实力方面,美国称得上强大的发达国家,其评估业已经非常完善,不动产评估、机器设备、动产、珠宝艺术品、企业价值和无形资产评估等领域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有了一定的发展。美国评估业比较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的研究和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美国无形资产评估委员会中最大的评估协会———美国评估师协会(A),作为协会的专业委员会对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进行指导。
2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1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历程。①理论方面。我国对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最早的莫过于中国著名的会计学家的杨汝梅先生,他于1926年12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杨先生对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的系统研究颇有建树,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现今无形资产及其评枯的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②实践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缺乏独立性,商品市场比较狭小,进而使得价格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进一步制约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和实践长期停顿。
2.2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现存的问题。①对无形资产缺乏认识。在许多领导干部和无形资产创造者头脑中,无形资产的含义、价值比较模糊,对其进行管理、计价更无从谈起。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虽然,我国有关法律进行了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本没有贯彻和执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大量侵权事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通常情况下,这是对无形资产缺乏全面认识的结果。②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发育不完善,无形资产交易的案例比较少,很难取得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要的参数,并且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取得有限的无形资产交易的有关资料。从目前市场上公开的资料中,很难正确分析收益法评估中需要收益、成本、折现率、无形资产寿命期限等重要数据。③有关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类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在非专利技术、商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④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发展极慢,经验不足。对于我国广大评估工作者来说,无形资产评估还比较陌生,国内缺乏借鉴的实践和经验,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国际上有关的介绍资料比较少,并且,在无形资产评估方面,我国起步比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参与评估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⑤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亟待规范化。a人才方面。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和经验判断无形资产的价值,其评估质量受到评估人员执业能力的影响和制约。b评估机构独立性方面。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其真实的市场价值难以通过评估结果得以反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为市场交易提供公平的价值尺度。c中介存在的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方面,缺乏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商品不值钱、科技人员待遇低等现象,进一步制约了科技的发展。
2.3对无形资产评估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①增强企业的无形资产意识,普及评估知识。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谁重视开发和保护无形资产,那么谁将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导地位,加强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宣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帮助企业经营者重视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的高度来考虑。②明确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标准。a在对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明确。b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需要说明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例如,说明确定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预期收益额、收益分成率、折现率的方法等③”。c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指南的格式制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指南,通过具体案例选择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进一步示范各种参数的确定。③强化法律的职能作用。按照《会计法》、《资产评估准则》等法律,对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实施方案。④成立无形资产评估协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上而下组织成立无形资产评估协会。对于无形资产评估协会来说,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完成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等工作,对无形资产评估开展理论研究、经验交流等,进一步推动无形资产评估业的发展。⑤建立完善评估监督机制。在对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评估过程中,通过对评估工作加强监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评估结论的准确性。⑥加强无形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专业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开展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评估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等。⑦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为无形资产评估业服务。在评估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无形资产评估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以利于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丽萍单位: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一、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相关内容
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其实就是企业可回收的实际金额与账面上所显示的账目的差值。当实际的金额低于账面所记录的实际账目时,则就确认了企业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就要计提各项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合计金额,确认各项资产减值实际损失金额,进而可以实时调整企业无形资产的实际账面中的价值。
1.什么叫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般来说,企业在每年年末的时候,总是因为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出现无形资产的净值高于可收回价值的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准备好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
2.无形资产减值的主要表现形式:无形资产减值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无形资产在实际运营中的价格下降严重,资产下降的价格和正常的降幅差距十分大;二、在经济市场不够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三、现在的经济市场中的利率水平或者其他的资产利率不断的升高,对企业的资金有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无形资产所获得的实际利益大幅降低;四、无形资产的年头过长,相对落后,就会被提前的淘汰;五、当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收益低于成本的时候。我国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充分的考虑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又兼顾了国际会计准则,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对企业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可以更稳定的发展。借鉴了国际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概念,对我国的企业中的资产可收回金额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引入。可以在国内的企业经营中,相关的企业可以相互的熟悉彼此的情况,在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债务的沟通或者进行资产交换。另外,在文件中明确了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以往来看,企业都是每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可能发生的企业无形资产损失进行计提,这在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合适的。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企业对外进行会计报表时就对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且加以审核,帮助企业实时的监控自身的情况以及企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还可以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有一点是,有关于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值所造成的损失得到认定之后,在会计期间是不得进行转回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为利用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损失转回来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调节。但实际上,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的转会修饰企业的实际业绩,提高企业利润。这是有新准则出台的初衷相违背的。而且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无法进行企业无形资产损失转回的。因为要确认的企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是否可以进行转回操作,是根据以往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否可以减值恢复来进行判断,之后才可以估计企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同时与企业实际的资产账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损失是否可以转回。这整个流程中公允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本身就存在很多的人为因素。所以,我国还不具备企业无形资产损失转回的条件,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现象。
二、建立健全企业无形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由于我国目前对企业无形资产减值进行实施的环境还不成熟,在对具体的事务进行操作时容易引发许多的问题,所以我国应该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机制,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我国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使其不断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市场做出更大的贡献。
1.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理论发展与实际相结合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评估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进行支撑,因此需要对于企业无形资产减值的理论研究应该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今天。当有现象表明企业已经确认以往年度的减值损失不存在或者是己经在发生减少时,就应该对该项企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重新评估。这个时候,重现评估的方法和减值程度的大小评估都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部分如果做不到有理有据,那么就失去了减值评估的意义。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对相关的操作进行非常严格的规范操作,在以前对企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以后,估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是否会发生改变,进而挽回以往已经确认的企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些超出以往理论处理范围之外的实践或者难题,如果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那么这个处理的方法就成为了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
2.完善企业内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制度企业不断地完善内部的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制度,严格区分企业内部没有联系的的职务,建立很好的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内部审计制度,还有更加规范授权的机制,使得企业在技术和财务这两个方面对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进行相关的测算,这样通过不同的部门有条理地共同测算一个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情况,并且对这一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一个严格的评估,为无形资产减值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一环节中,帮助企业不断的发展,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制定出一个相对较为标准、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定,帮助企业更好的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一、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存在不少弊端
实际成本难以确切计量,由于企业大量无形资产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价值的构成比较复杂,并非单纯的历史成本所能反映的,有时二者相差甚远,因而其实际成本难以确切计量;最后,即使某些无形资产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可以确切计量,但这一历史成本不包括其潜在的价值,与该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其实际成本与公允价值不能等同。
二、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建议
1、加强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无形资产的专门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强无形资产日常会计的核算监督管理。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动态上掌握企业的无形财富。通过对无形资产的内部核算和管理,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无谓损失。
2、拓展无形资产会计的确认范围。有以下几类可以被新列为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1)人才资产:主要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教育等,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同时可以使员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知识产权资产:指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和科学试验等创新过程中,发明创造和购入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诀窍,从而形成的知识产品的一种产品形式。包括专利权、专营权、版权、商标、设计权、商业秘密等。(3)市场资产: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所创造和拥有的与市场和与客户相关联的无形资产,也就是将获得潜在利益的总和。包括:①品牌的信誉,如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公司品牌:②与客户的关系,如供货渠道、销售渠道、营销渠道。
3、完善无形资产的计量。现有的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1)由成本计量转向价值计量。目前的财务会计计量一般体现为重成本而轻价值的特征,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可验证性,但是仍然无法解释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在软资产的计量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无形资产的计量可首先由成本计量向价值计量转移,对于企业来说,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价值模式进行的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夯实有这极其重要的作用。(2)精确计量和模糊计量的整合。明确会计计量的多维性,可以对财务会计的可计量性进行辨证理解,对于企业发展中的资产信息,不能够完全强求统一用货币进行精确计量,然而对于某些项目如人力资源、客户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等无形资产信息,完全可以用非货币的指标进行模糊性计量,这些信息对企业负责人的决策作用并不亚于财务报表上按照精确计量的其他项目。因此,将精确计量和模糊计量进行整合,在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中各取所长,对整个无形资产的完善和改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本文对无形资产的改进主要从加强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拓展无形资产会计的确认范围、完善无形资产的计量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虽然做了一些浅析,但要完全解决所有的弊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概述
一般来说,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及其他低碳价值的互联网无形资产。该定义以互联网无形资产为属概念,通过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之间的差异来诠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揭示了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可归属互联网无形资产范畴。它与其他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差别是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低碳价值,而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支撑着其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申请CDM项目(《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该机制允许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转让给发达国家,以冲抵发达国家减排量)获利;在无减排义务且自由碳交易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通过VER(发展中国家企业自愿碳减排量经过认证可出售给本国有碳“中和”需求的其他企业,也可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向发达国家企业转让,以冲抵发达国家强制减排量)交易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实现碳减排,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多余碳排放量可出售获利,如果企业预计减排后的碳排放总量仍高于给定额度,则企业将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入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比如它对引导全社会低碳消费行为和意识有积极作用,却可能无法获得直接经济补偿,但正是这些外部性才真正体现着该类型资产的价值。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在关联企业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低碳客户消费影响方面,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事实上,企业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投入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获取竞争优势。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
二、相关互联网无形资产及评估研究
(一)互联网无形资产内涵研究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相继出现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等概念。鲁明勇(2006)认为网络虚拟资产是由企业或个人所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具有收益预期的网络经济资源;蒋秀莲(2011)认为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而且随着其影响范围的扩大其价值也随之扩大,不具有传统会计意义上实物形态的资产;童华晨(2012)认为网络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包括域名、网站、网络软件、企业网络客户、企业网络知名度、网站及其他业务访问量、网络品牌形象等,还包括企业用于上网的机器设备等,并明确上述网络资产中的绝大部分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应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上述文献中的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可被统一到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中去。汤洵(2011)明确提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并指出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指互联网无形资产,并系统论证了互联网无形资产本质上是无形资产,进一步指出它的特殊内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是多种资产的组合;由于互联网无形资产是信息化的产物,故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对其影响程度高。2009年“互联网资产保护与优化”会上,与会专家倡议将互联网资产正式纳入无形资产体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绝大多数互联网资产,如企业网站、企业博客、微博、微信、企业虚拟社区、即时通讯软件账号、注册用户或活动好友、流量、粘度、自建企业网站域名、网络知名度及企业网络品牌等均符合上述定义中企业拥有、非实物形态、可辨认及非货币四个特点,可被认定为无形资产,即互联网资产一般就是互联网无形资产。以上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能涵盖网络虚拟资产、Internet上的无形资产等概念,且其内涵和范畴均较为清晰,争议颇少。
(二)互联网无形资产评估研究该类型资产评估研究起步较晚,董延安(2004)为计量互联网无形资产域名的价值,把域名的价值分解为补偿价格、平均价格、超额价格三部分,从而建立了域名价值评价的一般模型,并运用实际成本法、现金净流量现值法、预期净收益现值法等财务方法计量域名的价值;鲁明勇(2006)比较了历史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在评价互联网无形资产方面的优缺点,但没有给出哪些方法较为科学的结论;王帧等(2010)在鲁明勇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针对不同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分别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市价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对各种互联网无形资产的适用性;汤洵(2011)采用收益现值法首次对互联网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互联网企业整体无形资产进行分割,用成本收益等财务方法评估出各类互联网无形资产价值。分析显示互联网无形资产的评价研究,国外研究极少,国内的研究进度较为超前,同时学界倾向分割互联网无形资产后,单独使用财务方法评估。事实上互联网无形资产之间彼此关联,且可相互组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相关碳无形资产及评价研究
(一)碳资产研究林辉(2009)认为碳资产指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张鹏(2009)认为碳资产是地球环境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容纳量通过相关制度的分配而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种环境资源,随着二氧化碳排放,资产会被消耗,这使得国内企业可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来申请CDM项目实现盈利;仲永安等(2011)认为碳资产是人类通过法律建构,把碳排放这样一个实质的人类活动变成一种抽象的、可分割、可交易的法律权利,由此出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商业交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被视为一种有价产权;谭中明(2011)认为碳资产指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洪芳柏(2012)认为碳资产是以企业(或行业)为对象,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这种具有价值属性,体现或潜藏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进一步解释,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上述碳资产定义侧重于宏观碳排放权分配视角,忽略了对微观企业内部碳减排真正原因的考察。对企业来说,碳排放权固然是碳资产,但那些导致二氧化碳减排的企业低碳战略发展策略、碳循环机制、节能减排和生物吸碳发展策略、电子商务发展应用水平等才是企业能够申报CDM项目、出售VER和“多余排放权”交易获利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以减少碳排放为目的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是企业应重视的资源,应成为碳资产的主要内容。万林葳等(2010)的观点较为全面:碳资产指企业由于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碳资产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分配或配额交易获得的排放额度。企业在规定的排放周期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超过该额度,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如果没有达到该额度,企业可将多余排放量出售获得经济利益。还有一类是投资型的碳资产,比如减排设备、生物吸碳机制、低碳策略、互联网应用水平、碳标签等,相对于第一类碳资产来说,这类型的碳资产贡献企业的减排量,且持续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应注重培育和挖掘投资性碳资产。
(二)碳资产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碳交易、碳金融、碳排放权、CDM项目等。CameronHepburn(2007)通过分析京都协定书下三种灵活的碳交易机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谢怀筑等(2012)总结了碳金融的典型特征;王留之等(2009)提出了八种碳金融的创新模式:银行类碳基金理财产品、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和碳交易保险;周飞(2010)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基本理论探索,通过对碳排放权的含义和性质分析,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讨论了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一、无形资产主要特征分析
1.无形性无形资产在一定的情况下和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不具有实物形态以及相应的名称,和长期资产比较来看,其明显特征是非常的具有实物形态。然而,这不等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仍有载体,例如专利权的物质载体主要是“专利证书;商标物质载体商标证书;特许经营物质载体是特别许可协议。
2.非货币货币性资产的定义:主要包含了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现金,应收票据以及相应的短期证券,其共同特点主要是在未来一个固定金额表现的情况下,得到一定金钱赔偿。货币以及票据本身只是支付索赔的能力表达形式进行相应的分析。所以,货币资产不具有实物方面的具体的形态。无形资产主要是分析了明显非货币性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方面的具体的形态,但随着货币资产有显著差异。无形资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这样界定的,由于市场不发达,不会轻易转换成相应的现金:甚至能够转换成现金获得现金。
3.法律或契约保护性对法律或合同保护无形资产的条文进行相关的分析,对法规或者是相应的合同进行探讨,公司主要享有了很多方面的特殊权利,权利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保护企业盈利能力以及获取超额利润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排他性方面的具体的权利。关于无形资产,通过特殊的资产受法律保护,如专利,商标等。
二、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无形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狭窄据目前的相关的数据统计得知,参与了29项无形资产的经济学,包括在计算会计报表仅为六或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有更多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无形资产的作用,参与企业更大的价值比重市场竞争是非常的激励的,企业有很多的总资产,主要是知识资产,商誉,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进行相应的分析。企业需要使用高质量人才来实现企业的具体的价值,企业的重要资产的需要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可能对企业投资资本以及相应的技术,成为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但传统会计不能有效地计量,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法认可”的无形资产有很多,人力资源是不包括这些的,这样的情况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重新研究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定义,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无形资产计价方法不合理目前,在我国有很多方面的在传统农业经济以及相应的工业经济方面的问题,流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工厂,机械设备为主体,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不是非常的少。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专利权占比例不多,商标权无形资产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企业资产中所占代表,甚至有号在情况下,会计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不能够确认对企业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虽然一些确认,但价格不超过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分析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依法取得时注册费用,律师费以及相应的相关费用的确定。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治疗方法由于无形资产,比重小,不太影响会计的真实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处于领先方面的地位,固定资产占比例越来越小企业成为资产。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合理目前企业的会计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无形资产摊销直线法摊销,在工业经济时代,属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资产主要力量,现代科学以及技术变化,无形资产更快速更新,使用无形资产摊销的直线法,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收回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企业。这显然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无形资产的摊销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新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有效期不同。旧准则规定,企业要按照收益期限或法律规定期限(倘若没有的话按照10年)来摊销,而新准则则需要企业在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的基础之上进行摊销,方式更加灵活,企业更具有主观性;二是摊销方法不同。旧准则按直线法摊销,而新准则按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摊销,包括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而不是只限于直线法摊销。
二、无形资产准则的调整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来说,有利于企业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实现企业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一)将研究开发费用单独核算,有利于提高企业对该项经营活动的重视按旧准则会计处理方式,企业自行开发新项目的支出应在支出时直接计入损益。由于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经历时间及大量的资金的投入,这必然使当期利润减少,管理者迫于利润指标的压力,只能顾及眼前利益而放弃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在新准则下,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可以减轻管理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开发投入上的热情,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实现长期的同向增长,使公司进入良性循环周期,提高企业价值水平,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新准则规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时可以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这实质上具有了融资的性质。另一方面,新准则在结合我国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使得企业在操作层面上更加具体化。新准则对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条件、企业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的核算也都有详尽的说明,因此,在新准则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可靠性及相关性更强,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得更加准确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它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无形资产的规范,新准则强调了其信息的相关性和核算的公允性,这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能力。
作者:胡岩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一、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根据新准则,无形资产计价根据无形资产来源不同有所区别。无形资产在外购时,需要通过购买时所支付的所有费用来计价入账,当然也包含有如下几点:一是买价、税费、可归属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二是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需要根据这两点来入账;注册费通过取得注册时所发生的,律师费等费用计价入账;三是自创商誉不计价入账,需要等到该事业单位转让或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并时经评估计价作为待价而沽的筹码,由合并后的新的企事业组织根据合并差额记入无形资产或商誉科目。
二、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面临的问题以及策略
会计制度与所有事物都是一样的,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现在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无形资产核算的范围比较模糊新准则与新规则同属财政部规章,但两个文件对于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规定得并不一致,给人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模糊不清的感觉,这给实务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新规则颁布施行于前,新准则颁布在后,如果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学原理,因新准则并没有把商誉列为无形资产,那么事业单位不能把商誉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合并、转让过程中形成的差额在没有专设“商誉”这一会计科目的情况下,把商誉计入无形资产应能更真实地反应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也更符合财政部的立法本意,但是这需要财政部予以明确。
(二)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与实际价值不匹配外购以购买时的全部费用计价入账应属客观,而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式则有可能严重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或者本该计价入账的无形资产根本无法入账。研究开发无形资产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以文艺院团为例,创作排练新剧目的投入都是数以百万计。当然,有些剧目搬上舞台后因不受观众欢迎而只能作罢,但也有一些剧目是久演不衰。没有市场的剧目自然没有计入无形资产的必要,广受欢迎的剧目无疑应计入无形资产加强管理,问题是应该以多大的价值计价该项无形资产。戏剧作品著作权登记,国家版权局按规定收取的费用不过区区300元,聘请律师的费用、差旅费用等也不会超过万元。照新准则规定,耗资巨万的一个剧目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超过万元,如果没有按法定程序申请无形资产的还不能计入无形资产。这明显是一种虎头蛇尾,失去了无形资产核算的意义。事业“单位自创的无形资产若能取得所花费的总支出,一般可以按自创时的总支出计价入账”。将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时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价值入账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更具可行性。相比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无形资产摊销是一种虚拟摊销,摊销并不影响当期损益,只是体现在“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余额的减少。以自创无形资产时的全部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既能真实反应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又不影响摊销期间的当期损益,是一举两得的事,也更符合会计的“真实性”原则。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性在于资产的管理而非损益的核算,笔者为可以将事业单位的自创无形资产以自创时的全部支出计价入账和虚拟摊销的核算方式引入致企业会计制度,使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核算的虎头蛇尾现象最终得到解决。
(三)外购计算机软件作无形资产核算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无形资产核算。这一规定看似合理,其实明显与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相矛盾。应用软件作为计算机软件毫无疑问应归为著作权,关键是谁享有著作权?如果是购买软件的一方享有该软件的全部著作权,那么购买方把这项软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卖出方享有全部著作权,购买方只享有使用权,那么购买方以无形资产入账就有欺世盗名之嫌了,其危害至少存在于以下几方面。1、报表使用者会存在误解知识产权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单位拥有的知识产权越多,其竞争力越强,前途越广阔。无形资产科目完整地记录了这些知识产权,真实地反应单位的价值及其使用过程。如果把不属于自身的知识产权也记录在本单位的无形资产科目中,无疑会使人产生误解,会错误地认为这个单位享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东西很多,未来成长很乐观,甚至会错误地作出投资决策。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知识产权的取得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委托方为委托开发以及约定知识产权;他人开发而由购买知识产权。很显然,购买来的计算机软件其知识产权并不属于购买方,购买方仅仅是软件的使用人而已。打个比方,某事业单位化3万元购买某品牌的财务软件一套,该事业单位仅仅购买了该软件的使用权,而不是软件的全部知识产权,这跟买一套书没什么区别。如果把购买该财务软件的支出记入无形资产,就等于把别人的知识产权记入自己的账上,很荒唐。2、软件开发方与软件使用方资产倒挂然而,购买软件的一方要购买所需的软件通常要化大价钱,特别是一些大型管理类软件、或医学治疗分析软件等其价格更是不菲,如果购买软件的一方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有可能出现购买方的无形资产价值远大于开发方的倒挂情况。这是很滑稽的现象。3、全社会无形资产虚增除少数情况外,软件开发商开发了软件后销售对象是不特定的,软件的用户难于记数。如果购买软件者都把购软件的支出记入无形资产,那么全社会,乃至全球都被误认为知识产权爆炸。会计核算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购入的计算机软件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只不过它的有形是以字符形式表现,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从其本质来看应属固定资产,也更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笔者认为无论企业、事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外购的计算机软件应归入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计价入账。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事业单位对存在于本单位的无形资产加强核算有利于无形资产的利用,也有利于资产管理,更有利于事业本身的发展。但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是一项崭新的制度,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很正常,这需要我们多发现、多研究,才能使无形资产核算这项好制日臻完善。
作者:王兴荣单位:苏州市评弹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