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分析范文

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分析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的飞速变革和升级,要求意欲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拥有可以和同行相抗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为生命依托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则更是如此。鉴于知识产权在市场角逐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从企业管理中危机管理的角度,这些问题已上升到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具备了危机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危机管理的系统探讨总体上较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国家层面出发,提出建立中国知识产权危机预警和管理机制的设想。如在中国加入WTO的初期之时,余翔(2003)等通过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在探讨美国、日本在知识产权战略上的演进、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危机预警和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二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企业在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创新中都可能发生知识产权风险,其中尤以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为甚。但风险管理只能是危机管理的“源头工作”,是危机管理的范畴之一部分。

以往的论述中,往往把知识产权危机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内容,但由于一方面,各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知识产权状况不尽相同甚至大有不同,须依据自身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知识产权危机管理机制和措施;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公共管理主要以国家和政府的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法律制定为主,这些内容不可能朝令夕改,相对固化,而企业的管理过程应是动态地随环境而不断调整的。鉴于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建立自身的知识产权危机管理机制,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本文从微观层面探寻了知识产权危机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

一、知识产权与危机管理概述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独占性权利。本文语境中,知识产权即指企业或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研发等过程中创造的知识产权。危机则是指对组织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已是当今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当然地,知识产权危机也便成为企业危机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的新课题。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管控,进而减弱危机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使企业处于可控的动态发展状态。

二、我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危机

我国自实行知识产权制度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从几乎为零开始起步,努力摸索和探索中不断前行,但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相对许多发达国家起步晚,企业中仍然存在不少知识产权问题。具体来说,这些知识产权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缺乏企业知识产权危机意识自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在企业危机管理和知识产权建立方面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知识产权危机意识还远远不够。除了像百度、腾讯、海尔、华为等大型公司,大多数企业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部门,甚至有些企业关于知识产权的管理仅交给公司法务去做。如果企业管理者对知识产权危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当危机出现时就会措手不及,无从应对,甚至慌乱导致的恐慌带来的危害后果比危机本身更严重。同时,领导对知识产权危机的忽略,势必影响员工对此的重视程度,而危机管理的关键就是发现风险,而风险发现往往来自生产一线、基础研发当中,因此,员工的知识产权危机意识也同样亟待提升。

(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是被动式地被建立起来,因此,在制度设计之初,没有余暇,也没有意识真正考虑自身的权利,也因此,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利常常遭遇不公正对待,而且被迫要付出高成本引进、使用他人的先进技术,这明显很不利于我们模仿创新和技术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履行TRIPS协议的知识产权承诺,本已对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低的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2011年APEC夏威夷峰会期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又被置于焦点位置,美国逐渐占据TPP谈判的主导权,并提出了史上最为严格的知识产权标准。虽然我国还没有加入TPP,但这无疑是给我国以及我国企业一个信号,即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是大势所趋,我国企业只有努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先进技术的专利所有权,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趋势,需要企业未雨绸缪,及早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才不会在危机切实威胁到生存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地位。

(三)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争端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主体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企业也频频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和争端。尤其是知识产权管理还很不完善的中小企业更是容易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中,有调查显示,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多遭遇商标和销售侵权产品的纠纷,当年营业额达到1500万到5000万时,则进入知识产权纠纷多发期。如今,除了国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威胁,国内知识产权的纠纷更是如火如荼,常常“内外夹击”,处境艰难。一旦企业陷入知识产权纠纷,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诉讼费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走出知识产权争端的困境,那么可想而知,等待他们的将是绵长的诉讼之战、企业资金的占用、商业信誉的损害,这又很容易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部门。如果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与战略不适应,势必会阻碍管理工作,也因此,大型企业一般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企业也逐步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比如,海尔公司在国内最先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华为公司建立了三级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但由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管理体制结构等多方面原因,尽管我国一些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上表现堪佳,但总的情况甚为不理想。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前几年对57个高新区的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的调查,高新区内仍有50%以上的企业欠缺甚至完全没有内部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必要的专职人员。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性比较强,尤其是专利的技术性更是对相关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因此,企业若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势必造成管理无效率、企业发展受阻碍的不利局面。

三、企业知识产权危机产生的诱因

由于企业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都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知识产权危机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可分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

(一)外部环境因素知识产权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政策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对于知识产权企业来说,大多是企业难以把控的人为因素,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如法规变更、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甚至金融危机等。但知识产权的核心正在于创新,所以面对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如果企业能及时发现并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就会解决危机,甚至在危机中努力变革、创新,重新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在20世纪70年代,知识产权三大制度,即专利、版权和商标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备之时,中国大多企业才刚刚接触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根本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争相模仿,国际贸易中处处碰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发展危机。后来,我国逐步有了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一些企业充分抓住机遇、大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而那些面对知识产权危机,没有清醒认识,仍一味地抄袭、模仿的企业,最终不可避免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市场竞争的洪流淹没。

(二)内部组织因素企业知识产权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缺乏体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匮乏等。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通常危机诱因会涉及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多元化战略等多方面,这些因素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企业知识产权危机,如自己研发的技术被他人窃取、产品失去市场甚或被淘汰、关键人才流失等。知识产权危机的内部诱因不同外部诱因,内部因素是可控的,可以通过企业组织的及时发觉和主动改善来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害。

四、寻求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的解决途径

即使像苹果、三星这样有着成熟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公司,也会时常陷入知识产权纠纷等危机,面对企业成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危机,唯有正视之、分析之,才能有效解决之。

(一)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是王道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日渐上升的宏观背景下,企业必须要把眼光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到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远发展上。一个企业若掌握了本领域内某项或某几项核心技术,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也就达成了企业的基本目标——获取竞争优势。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作用于影响市场竞争的五种力量,即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来助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角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数量及协调和运用的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而管理知识产权当然要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前提,因此,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提高管理的创新能力,加强组织内知识产权系统的全方位协同作用。纵观各个领域大型领头公司,无一不是知识产权覆盖广泛,独当一面。如华为、中兴在2014年分别以3442件、2179件PCT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和第三,而在前几年,华为公司就凭借过硬的专利管理成为世界通讯领域的一匹黑马。若作为市场中绝大多数还在发展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更要学习、借鉴大型企业的经验,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家各项知识产权政策制度,通过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以及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和培训,内外发力,达到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

(二)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防范和应对不言而喻,诉讼已从权利遭侵害时的救济手段上升为企业知识产权中一个重要战术。在市场中若遭遇与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纠纷甚至恶意诉讼,不慎重处理很容易演变成损害企业形象,动摇客户和合作伙伴信心的危机事件。为预防、减少企业知识产权纠纷,首先,要强化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其次,要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包括自有知识产权和外部知识产权,当企业知识产权受到威胁或侵犯时,得以快速利用完备的知识产权档案积极起诉或应诉,最大化地做到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最后,要注重知识产权合同管理以及其他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具体条款,知识产权合同条款不完善是日后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委托开发合同、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技术合同等,在合同签订中要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担保责任、合同期限等等,对权利归属更应通过单独条款清晰表明。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也要多加留心,如获得商标许可使用者应当注意,自己对该商标的使用是否有力地提升了该商标的知名度,是否大大提升了该商标所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当自己对商标价值的贡献超出其为此付出的许可使用费等成本时,可考虑收购该商标,完全让其为自己所用。而一旦已经陷入纠纷,企业要先稳住阵脚,冷静检索、调查、分析对方的知识产权是否合法有效,若有效,再审慎查清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对方的知识产权,若确实有侵权事实,可视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与对方进行许可、转让等调解事宜,尽量不要把在公堂上硬碰硬,两败俱伤。总之,沉着应对,切勿恐慌而自乱阵脚。

(三)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部门有效的行政管理活动有赖于有效的行政机构设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同样如此。我国大部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缺乏、职能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兼职”代管、无效率、执行力弱等现况,使得企业根本不可能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保障自身权益。对此,企业首先要保证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充足,在此基础上,整合职能部门,划分权责界限。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设置为直属企业总部,还是隶属于企业法务部门,亦或隶属于企业研发部门,每种模式各有利弊,企业在选择时选择哪种最终应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情况而定。同样,在内部结构上,是集中管理式、分散管理式,还是行列式管理模式,企业要充分评估自身各方面情况和特点来做出选择。同时,要注意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如研发部、法务部间要紧密联系,同时要与人力资源处保持沟通。

(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危机对策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已是一种常态,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促进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带来了阻碍。华为和中兴的订单被美国国会取消,三一重工在美国的投资被否决,一方面显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遵守美国本土的知识产权法是进入美国市场的必要条件。再如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公司在国内风生水起,但刚刚踏入印度就被爱立信指控专利侵权,国内诸如小米、魅族等国产品牌想要进军海外,就必须遵循国际市场规则,而知识产权正是阻碍其扩张的首要因素。面对国际贸易中诸如侵权诉讼、美国“337条款”调查等等的知识产权危机,我们只有在熟悉掌握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抓住时机尽快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防止专利、商标被外国竞争者抢先注册专利、申请商标,侵犯商业秘密;遭遇国外主体诉讼时,除了积极正视,建立一个组织有效、协调一致、利益诉求相关的企业联盟,也有利于寻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全方面支持力量,对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争端都不失为好的策略。

知识产权可以说是当今企业的命脉,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引发多方面的危机。若要避免“温水煮青蛙”悲剧的发生,唯有加强知识产权危机意识,探测企业知识产权危机情况,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人才和知识产权机构,从知识产权问题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全方位多层次对症下药,才可能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危机管理这一系统工程,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发展赢得后备支撑和广阔空间。但同时,我国企业面对知识产权危机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在“危险”中努力寻求“机遇”,妥善处理和转化,转危为机。

作者:陈佳琪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