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老子自然主义思想及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道家思想是传统中国人的价值来源之一,它的思想和人文精神已经渗透到炎黄子孙的心灵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老子的无为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的一些处世治国原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和物质的极大富足,却使精神生活变得异常贫瘠。经济、政治的转型对人们长期赖以生存的精神价值给予了极大抨击,使人们的精神无所依靠。本文主要探讨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并阐述其当代价值,以期为当代的精神危机提供一条出路。
老子哲学以“自然”一词为其开端,以“道法自然”为其最高价值,以“无”,“无为”,“为无为”等词为其实现天人合一的基本路途。作为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的“道”深不可识,这种玄之又玄的道为老子的自然主义提供了一个惚兮恍兮的宇宙本体。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以“道”为核心,并在“道”的论述中不断丰富自然主义思想。我们从《道德经》开章第一篇中可知:道,以其为万物之始,微妙奇观,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从而开启了“道”这个概念的初期探索,两千多年过去了,对“道”的解释从未停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老子心目中所要表达的“道”,源于自然,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是无以名状之物,承载万物的运作,指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老子心中的“道”,有三层含义:其一为世界本原的道;其二为世间运行规律之道;其三为社会生活之道。道与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王有王道,民有民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如果人们恪守其道,则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老子自然主义思想里包含着整体和谐的理念,其中,道是最高意义上的和谐体,是人们追求的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老子哲学的核心就是阐发自然和谐之道,引导人们走向自然,走向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老子是很强调“无为”的。如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又如第三章提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盜;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追求,而是适可而止,不贪得无厌,不可以做的事情不去做,不以人的私欲和机心行事,而是遵从自然规律顺着自己的本心去行事。因为自然是最大的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来源和价值根源。无为是不以自我之力去反自然之力。无为是以统治者不随意更改政策,施加不必要的负担于百姓身上,或者是随意修改制定法令、条文,致使朝令夕改,百姓生活困苦。老子渴望当权者能够把人们的自由放在第一位,不要以各种名义去干涉人们的自由生活。老子生活在风雨动荡的春秋末年,经历了生产力正处于蓬勃变更的时期,统治者们都想着在大变革时期能够有所作为,以此保持自己的权势、地位。但是他们的作为往往是更加深了平民百姓的悲惨生活,残忍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百姓们痛苦不堪。作为周守藏吏的老子,面对这支离破碎的一切,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就是老子心中的“自然”社会。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如何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己的关系呢?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道”,不能超越“自然”,遵守相应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然而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无不是损害自然利益,借此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从而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在当今社会,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竭尽所能地向自然索取一切生活的所需品,大力发挥其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深。可以说,现代社会已陷入生态危机之中,大气污染、全球变暖、食品安全、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这些对生物的栖息生存带来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危及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现今的繁华,是以昔日的破坏为代价。为此,我们需要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省。在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省时,我们必须要反省自己,不要以功利性为出发点,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希望改变一切的盲目自大。只有我们真正停止对自然的屠戮,克制自己的欲望,我们才能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毋须评论,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精神的迷失让人们空虚、苦闷、困惑,时刻挖掘着人们心中的痛苦感受,使心灵无所安顿,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大诟病。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精神和内心两个方面都被深深的束缚。我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但却始终发现发现无论如何努力的付出,一些目标追求起来仍是遥遥无期。在这之后,我们陷入无限的痛苦与深深的自责之中,内心苦闷而又纠结,这抑郁、焦虑便成为危害我们自身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大危害之一。
在我们仔细研读《老子》之后,可以从他的自然主义思想中得到启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虚且静的自然状态,使人的纯真天性能够自然伸展呈现出来,有着消解心智的良好作用。如果我们学会以这般豁达的胸襟和“无为”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患得患失,那么就会给自己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让我们坦然面对,不被沉重枷锁所束缚,迎难而上,重拾生命那份最童真自然的乐趣。
作者:袁玖林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