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文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深深走入教育的每一个阶段,特别是伴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的出台,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渐深入。规划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在这一规划的引领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都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的利用打破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将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向前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独立学院;产品设计;教学;应用

1信息技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艺术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艺术造型自身说话,就似一本无字的书,用自己的形象默默地向人们讲述故事,表达情感,传递意义,告知功能和使用方式,因此,形象贯穿于艺术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对自然形象的视觉观察、形象的重塑设计、对形象设计的认知,这些信息的获得仅仅依靠文字描述会显得苍白无力,在信息化浪潮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基本的知识传授、效果图制作、实物模型制作、成果共享、成果商业化等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得以完美地呈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1.1优化教师教学资源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通过提前制作电子课件、视频、微课等,进行多媒体面授、网络授课、远程授课,一方面大大节约了板书的时间,教师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紧凑,提高了上课效率。另一方面,有些很抽象的、图形化的、程式化的教学内容仅凭单纯的语言描述很难表述清晰,学生听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即便当时讲清楚了,学生也掌握了,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设计透视”“制图”这类课,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课件做成动画,模拟板书绘图过程,将二维图形置于三维空间中实时演示,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也可反复观看学习;产品设计是三维的实体存在,集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四位于一体,其中,形态是第一视觉要素,表达形象生动,远比语言来得直接,利用多媒体将产品图片展示给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产品的认识和理解。

1.2拓展学生学习渠道

“互联网+双创”背景下,根据市场对设计人才素质要求,独立学院产品设计本科教学在延循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翻转课堂、网络课堂、微视频等混合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专业课在理论和实践课时分配上有新的调整,实践课时占了较高的比重,专业教学以学生掌握产品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和归属点,通过浏览设计网站,欣赏他人的设计方案或专业理论,拓展设计视野,开阔设计思维,积累大量的素材,为自己今后的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观看网站视频如hui100、51自学网、犀牛网的视频,自主学习手绘及3D软件作图,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3推动创意成果展示与转化

产品设计是三维立体设计,仅通过平面展示是不够的,实体模型展和三维虚拟空间的展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虚拟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最近被大家备受关注的成都明镜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DD.ONLINE)自主研发了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内容创建平台,已经和阿里巴巴、京东在合作,以后买东西不再是看图片了,而是可以立体、动态地看到产品的各个细节和内部结构,这个平台对产品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来讲,非常实用,设计者可以把犀牛源文件导入转化成FBX格式,就可以全方位看作品,完全超越了以前从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形成整体概念的看产品效果的状态。利用数控技术、3D打印技术或其他信息技术将概念方案转化成实际作品,将自己的创意实体化,还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作品,网络在线、邮箱投稿参加比赛,相互批评相互学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2信息技术在独立院校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使高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但信息技术的过分重视或不合理应用也使教学出现了不得不让大家反思的问题。

2.1授课方面:

本末倒置、事倍功半一方面,由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板书的内容减少,甚至完全放弃板书,依赖于课件,本末倒置,忽视了传统板书的重要性,多媒体授课确实很方便,节省时间,效率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的张琦老师亲自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仅仅使用多媒体上课授课速度是板书授课的1.5倍,确实提高了讲课的效率,看上去值得提倡,但实际上进度过快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思路跟不上,反倒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原则上提纲挈领,展示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文字,有些老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对新课知识内容还不能烂熟于心,脱稿上课有一定难度,制作课件时图片文字一窝蜂的上,文字满满当当,无详略重点,案例图片少亦或不具代表性,授课重点不突出,老师照本宣科,不能自由发挥,对案例图片不能深入剖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为了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改革传统教学的灵丹妙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有机融合,权衡主次,在传统课堂上加以利用,利用信息技术高效整合教学资源,对产品设计教学而言,笔者认为,课件制作遵循“提纲挈领、突出重点、重在引导”的原则,精简文字、筛选图片,同时插入关键性的音频、视频文件丰富相关知识内容,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学生“思考”为主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2学生方面

2.2.1“低头族”现象严重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能手机、ipad等信息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低头族”随处可见,其中尤以高校“低头族”为代表。由于艺术生自身的个性特征,自我约束力较差,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等,比较关注娱乐、时尚、八卦信息等,“低头族”现象更为严重,“机不离手”已成常态,虽然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有声画效果好的视频资料,加上老师激情洋溢的讲解,丝毫不影响他们在课堂上拿手机刷朋友圈、看新闻、玩游戏……,不愿积极思考,不屑和老师互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对部分学生进行过采访,有些学生将不想听课归结于老师讲课无趣,这是作为学生来讲很严重的错误认识,问题核心不在手机,在于学生对学习是否有自发的动力。如果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规划,清楚学习的价值,自然不会课上玩手机。针对该问题,各高校教师也在寻找合理的人性的解决方式:有的学校顺势而为,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他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出一款智慧课堂教学软件平台,通过手机实现师生在线实时互动交流和全程大数据记录评价分析,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沈老师因势利导,变“堵”为“疏,手机成了课堂教学和互动的必要工具,不失为一种课堂创新形式,还有的学校借鉴了国家相关考试对手机的管理,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财会系主任胡伟挺首次启动“课堂无手机”模式,学生在进教室门口之前,将手机上交统一管理,虽然开始大家不适应,但是后面大家也对这种新的管理形式持赞同态度。

2.2.2认知有误、眼高手低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是万能的,什么都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有学生认为效果图用电脑软件可以完美地实现,学手绘意义不大,实际上刚好相反,虽然信息技术软件在制作精度、速度、复制便捷性等比手绘更有优势,但是手绘技能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觑,从设计目标的制定、设计方案的构思到具体的设计实施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手绘,借助手绘设计师可以随时记录每一瞬间的奇思妙想和设计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手绘仍然是最为高效的获取感性材料和积累素材的方式,通过一系列手绘创意构思,形成完整成熟的创意方案之后,可借助于技术软件设计使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产品设计中手绘和软件技能必须同时具备,不可忽视任何一方,还有学生明明软件欠佳却自认状态良好,眼高手低,平时缺乏练习巩固,真正应用时发现许多知识一知半解,加上缺少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软件水平大多原地踏步,这对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是大忌,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可采取以下方式重塑学生学习的观念和思想:首先,课堂上重申手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手绘表现的重视力度和分值考核,在课程作业设计案例上交的系列资料中,明确要求前期手绘资料部分和后期效果图展示,邀请企业导师进行软件授课,不仅传授最直接最有价值的知识,也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其次,安排学生到设计公司见习考察,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用眼睛观察、用心体会,耳濡目染,感受设计的氛围和魅力,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再次,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规定的学期内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实践证明,在实际项目中由师傅带徒弟的工厂制度下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会比在学校单纯地学习效果好得多。

3结语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对高校教育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不可盲目而为,现代教育要结合学习时段、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等,以最合理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优化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使现代教育教学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2]张永涛,藏智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2013(14).

作者:信建英 单位: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