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扎染工艺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征,从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对民间美术欣赏的艺术修养和表现才能。在中学开展扎染工艺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学生传承扎染工艺意识,肩负保护民族文化责任;第二,激发学生对于扎染工艺的兴趣;第三,教师采用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关键词]扎染工艺;中学教育;美术课堂
扎染古称扎缬、染缬或绞缬,是中国古代手工技艺中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防染工艺,它神奇、美妙、朴素、清淡,运用乡土、自发的艺术语言,见证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体现了民间劳动和生活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扎染工艺传承并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焕发盎然生机,让现代人回归自然,是情感寄托的需要。民间扎染工艺作为中学美术课程内容,其特殊的教育教学价值值得教师深入探究。
一、树立传承扎染工艺意识,肩负保护民族文化责任
作为一种富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民间工艺,扎染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如今,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扎染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扎染课程的实践探索,以扎染工艺教学为核心,以实践技能为主开展教学,侧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注重技法的传授,使扎染课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富有创新。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征,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欣赏的修养和表现才能。图片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扎染,但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扎染的世界,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就要让他们动手实践、大胆尝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扎染,实践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个性发展需求。笔者一直从事中学美术教学工作,所在学校地处桂林,桂林有着丰富的民族艺术教学资源。因此,笔者立足本职,结合自身优势,在教学中努力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美术教学的课堂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成就。扎染工艺只是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学生应了解扎染工艺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树立传承扎染工艺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让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消失。
二、扎染工艺教学有效引入美术课堂的策略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兴趣的培养需要从点滴做起。兴趣是学科素养得以形成的关键,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精准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鼓励性的语言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从创作形式和材料着手,学生可以创作各式各样的、富有创造性和时尚性的扎染作品。
(一)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扎染工艺的兴趣
教师在开设扎染工艺课程后,可定期举办一系列的扎染作品展,通过展出具有传统气息和创新性、现代感的扎染工艺作品,从学生的视角,向中小学生宣传扎染工艺。上述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扎染的同时,感受扎染这种古老民间工艺现代和时尚的一面,从而激发学生对扎染工艺的兴趣和好感,愿意进一步走近扎染,最终达到保护和传承扎染文化的目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扎染艺术的能力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利用学生对扎染工艺的兴趣增进学生对于纯粹技术的学习和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强调。学生应肩负传承中华民间工艺的使命,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方式了解扎染工艺,走进扎染工艺。笔者认为,扎染工艺课程也适用于其他各类学校,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
(二)扎染工艺课程的具体开展步骤
笔者将扎染工艺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介绍扎染的历史、扎染的现状与特色以及扎染的传承意义。笔者采取不同班级分段式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要求,以点带面地进行实验探究。第二阶段主要制订研究计划,开展扎染特色课程的学习与学生发展的研究,并加大知识的密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手工印染技巧,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加上综合创造和应用的能力开展自由扎法的延伸探究。第三阶段,掌握扎染工艺的表现技法和染色技巧,让学生结合已学到的知识培养综合创造的能力,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对扎染工艺的新奇感,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三、教师采用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扎染艺术的课程探究,要求教师重视主体(学生)对客体(扎染学习)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扎染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欣赏的修养和表现才能。单一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论是讲解扎染艺术还是分析制作工艺,仅仅开展活动很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笔者在授课时会利用课堂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讲解,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会采取亲自示范的方式,有时会选取1~2名学生进行示范,从而将对重要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扎染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渐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技能,深入把握学生的心理。第一,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的条理性、时间性,适当调整教材的顺序;第二,应多元结合,对教学情境进行适当加工与处理;第三,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删除;第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融合贯通;第五,利用师生互动生成新资源,在教学互动中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创造性的再开发。扎染工艺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让学生从中切实地学习和掌握一门手工艺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该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将这一系列目标蕴涵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我们应将扎染这一古老的技艺保护、创新与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建君.扎染艺术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胡安凤.教会学生批改方法培养学生评价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4]文泽鸿.做一株有思想的苇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邱云 单位:桂林市奎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