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英语语境适当融入中国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够培养该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增进英语专业人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然而在英语语境中融入中国文化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不能仅注入表层文化,还应将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进行深刻剖析后,全方位地融入到英语专业教育中。
[关键词]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创新
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均以对学生口语、书写等多方面训练为重点,并辅以相关西方文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中国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2000年新出台的教学大纲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了划分,分别是“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相关专业知识”这三类课程。在上述三类课程中,仅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中拥有“中国文化概论”这种传播中国文化的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而“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仅仅是作为该专业人才复合型专业中的其中一门。针对该类复合型人才,学者们均持有其各自意见。因此诸多学者于2013年召开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针对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展开了讨论,并得出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要注重多元化。
1当前我国针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教育手段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所有外语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英语专业更是如此。根据新大纲中所言,前期教学任务均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前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而当学生步入高年级后,教学任务发生变更,变更为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程度以及全面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近年来,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在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得到重大突破,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往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被疏忽的问题逐渐显露。如上所述的跨文化交际,普遍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所产生的交流与互动。最初英语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拥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该目的的形成是由于当时外语人才稀缺,中国与其他国家缺乏交流,学生英语基础也较为薄弱。当时英语专业学习的任务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由于英语水平低下,所以两国文化也缺乏交流。当时西方文化知识往往是英语专业学生在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后,凭借自身能力对西方文化展开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的逐步实施,中国与外国之间交流日益密切。目前的教学任务则是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英语专业教学目标逐渐将最初的掌握基础技能转变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该目标首先要求英语专业学生拥有较好的英语专业基础,进而以英语技能为基础,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强化,使其能够将所掌握的英语技能融入到生活与工作中。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英语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表达更为专业、准确,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学生自身交际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这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调整,有效满足了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但当前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学生能够通过熟练运用自身英语专业技能,使自身融入西方世界。但整个教学环节缺乏中国文化的教育,因此该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反思。
2缺乏中国文化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影响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更加频繁。在当前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影响力还在逐渐扩大。通过多年以来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激发了大众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与自信心。当前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理解其他人所说的话,而是让自身所要表达的想法被他人所了解。当前局势下,不应是英语文化单方面与中国文化交流,而应该是两种文化的双向交流。然而,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并未能满足当前形势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往往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无法使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与外国人针对西方的各种内容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但当外国人询问中国的相关问题时,他们却很难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解释与回答。所学的专业技能仅能在国外英语文化中得以施展,而无法应用于中国文化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愈来愈多,却缺乏高素质翻译人才,例如翻译人才进行翻译的公示语、菜名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大多处于国内,由于其在学习过程中过多接触西方文化,而缺失中国文化教育,导致所学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只有将中国文化导入英语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熟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才能改善当前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局面,才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打造更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3针对英语专业导入中国文化相关作用
3.1培养创新型思维
对于当前阶段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的革新,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意见,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该目的的核心思想是罗益民于2002年提出的摒弃英语工具论,注重将教育还原成“以人为本”的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熟练的英语技能,还需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自身技能,拒绝死板,拒绝成为语言工具。以“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为人生目标,英语专业学生不能因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满足,还需为社会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使社会更加完美而努力。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时,还要保证学生的思辨能力拥有英语特色,保证其思辨能力具有思想性,且能够以“博学、明辨”等特点展开,而非逻辑思辨和抽象思辨。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其创新形式与理工科不同,其创新的表现形式为:通过使用英语对思维和知识进行拓展,以提升精神层次,帮助英语专业人才对跨文化视野进行反思,从而探索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创新和思辨能力不可分割,思辨需要一个稳定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包含着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答案,如果将中国文化从英语专业教育中剥离,将使学生失去创新和思辨能力,因此在进行英语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将中国文化与其相融合,从而刺激中国文化活力,使中国文化在英语领域展现自身的生命力与包容性。
3.2激发民族认同感
当前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成为学生所重视的热点,其学习目的均为能在该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有目的的学多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为了解决该问题,新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注重在接受世界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导入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中国文化向英语教育导入的过程中,要结合英语语境,既要做到激发学生民族认同感,还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通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将中国文化发扬出去,使世界文化更加繁荣。
4将中国文化引入英语语境的相关途径
将中国文化引入英语语境时,需要对相关英语表达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思想和内涵的剖析。由于目前英语教育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导致跨文化交际屡受阻碍。近期在学者的倡议下,该情况得到了重视,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的优秀英文读物,再加上相关教科书的出版,为英语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给予了更多支持。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国文化概论》等。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该类书籍,加强自身使用英语表述中国相关文化的个人能力,做到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够向其介绍中国历史等。但这些书籍也仅仅以介绍为主,只针对中国文化的基础,仅能解决对话问题,却无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层剖析,因此需要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更高水平的英语中国文化读物,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在高水平的英文读物中,学生往往会进行中西方文化比较,并在比较中展现创新思维,收获颇多,甚至还有针对中国哲学方面的英文书籍。例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哲学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思想,掌握了中国哲学就降低了对中国文化理解过程中的难度,并且该书籍极为精简,用最为简洁的话语,对中国哲学进行了阐释,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还能增添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5结语
本文针对英语专业教育过程中,中国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英语专业教育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并针对将中国文化导入英语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中国文化导入英语语境的途径,以期中国文化能够顺利高效地融入英语语境当中。综上所述,当前英语教育应当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学习的语境当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起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使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中国文化术语,更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参考文献
[1]程晓煜.“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17(05):100-102.
[2]郭中子.大类招生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4):104-105.
[3]胡冬林.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评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123-126.
[4]侯健.试论中国文化与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4):79-81.
[4]侯健.试论中国文化与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4):79-81.
[5]文旭,司卫国.从复合型人才培养到“全人”教育——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再考[J/OL].山东外语教学,2018(03):50-60[2018-08-02].
[6]王卓.从简单复合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谈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OL].山东外语教学,2018(03):61-69[2018-08-02].
作者:刘春阳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