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困境及突破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下大力气改变文化格局,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在文化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和把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探析可能的解决途径,能够使中国的文化生态实现良性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生态;当代中国;突出问题;对策研究
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表征了人类卓然立于自然之中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民族得以保持独立性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文化生态建设对于当今的中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2013年11月,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可见,党中央已经意识到了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和关键所在。但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因此导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中国的文化实践,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中国的文化问题,以此来解决中国文化发展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实践范式,达到文化生态的良性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契机。
一、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代文化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从文化的源头来看,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衰落;从文化的整体格局来看,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大众文化在异军突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因素;从文化的产业化来看,在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削弱1.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沿袭积淀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生活方式、风俗等①。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凝聚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文明成果,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遗传密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失去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失去了赖以成就自身独立性的所在。然而近代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却出现了减弱的趋势。不仅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节日,也越来越被漠视。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仁心、礼义、诚信等,对现代人的影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现在很多孩子在家中飞扬跋扈,甚至打骂父母,被称为“小祖宗”。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孝顺父母是背道而驰的。再如琴棋书画本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沽名钓誉、附庸风雅的手段,一些政府官员参加画协、书协,其书画水平不高,售价却是天价,其中隐藏权钱交易等等。又如,全国各地的大学一度纷纷举办“国学班”,这种国学班所针对的往往是企业家或者行政部门的领导,存在着功利化和世俗化的趋势,还出现大量的水煮三国、麻辣三国和对于“厚黑学”等官场学问的研究等等。这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而且,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提倡传统文化的复兴,并非仅仅复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各种民俗礼仪,更多的是复兴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而能够复兴这种精神并非易事,注定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2.地域文化面临的问题。在生态学的视野中,“地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斯普瑞特奈克曾经用“地域”来指称经过人类改造的第二自然,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文化社会环境,正是地域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因而也造就了整个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然而,在现代文明席卷全球的今天,由于我们文化保护的力度不够,地域文化的色彩日益弱化,农村文化萎缩,城市文化大量趋同,对文化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传统村落文化是地域文化最集中的代表,其衰落较为明显。“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1.8个传统村落消失,‘千村一面’现象日渐突出,留住传统村落面临很大的挑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如是说。在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岁月里,无数的村落消失,还有一些未拆除的古村,也已成为商业服务的平台,与文化关系不大了。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大批房地产商把城市土地开发完之后便转向农村,这一波浪潮如果任其发展,千姿百态的中国村落最终有可能成为城市里的建筑垃圾。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弱化。现代的同质的现代城市文化,有着千篇一律的主题,地域文化的色彩已经逐渐淡去。人们行走于这个城市与行走于那个城市,感受到的都是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建筑、一样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里,中国600多座城市经历了旧城改造和重建,结果是每个城市的面貌几乎一样。多元的世界,需要多样性的城市文化。一个城市可以从文化多样性中获取它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唯有承认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保护和鼓励不同的城市文化,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和谐共生,才能达到城市文化的生态平衡,使文化能够永葆生机。反之,城市文化的趋同,将使文化的多样性受到摧残,减少文化生态系统的选择性,最终将导致文化的衰亡。
(二)大众文化的崛起和主流文化的削弱从最基本的形态来看,按照群体差异,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了当前中国文化的主要格局。所谓主流文化,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的文化,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引导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精英文化,一般来指社会的精英阶层,主要是知识分子所创造和分享的文化,主要是解释和宣传主流文化,进行社会教化,也监督着主流文化,批判社会现实。所谓大众文化,也叫流行文化,是一种与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的发展、传媒和技术手段的提高等息息相关的文化,是文化产业化之后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消费文化。当今时代,文化格局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形成了文化领域的众声喧哗,但同时也使主流文化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大众文化的崛起。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三种文化格局的变化,是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是文化一元化状态,主流文化即政府颁发、宣传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一枝独秀,其他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一定限制,这对文化的繁荣和文化生态的平衡有不利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文化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和土壤,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开始向商业性转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能够在工作之余欣赏文化产品,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原来单一、匮乏的文化状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大众文化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众文化日益壮大,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文化格局。然而,大众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因为其自身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存在种种缺陷,一旦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对文化生态造成破坏。一是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为了追逐市场价值,获取商业利润,就很可能不择手段地去迎合大众,为自己制造消费者。它提倡世俗享乐,以促使更多的人沉溺于消费之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一切有利于它的都得以大行其道,大众被迅速裹挟,进入大众文化消费的滚滚洪流。二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载体,比以往更能够迅速传播,影响范围更大,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构成冲击。三是大众文化对政治意识进行过滤,通过美化世界,掩饰现实矛盾,营造出一种虚假的轻松和舒适局面,消解了社会理想、人生意识、民族精神乃至传统道德。文化的启蒙功能受到阻碍,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人的个性和创造性逐渐缺失,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当然,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消灭大众文化。现阶段大众文化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多的还是因为大众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地引导,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起来,弘扬主旋律,使大众文化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2.主流文化的削弱。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和众声喧哗时代的来临,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最大一个问题便是信仰的缺失。“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对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①缺乏信仰的后果,是缺乏生活的理想、信念和终极目标,缺乏灵魂最深处的渴望和精神诉求。近年来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进入中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大众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价值观的动摇和信仰的缺失。信仰缺失的具体表现为“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的无信仰者,悲观失望、前途渺茫的动摇信仰者,热衷封建迷信的信仰者,崇拜金钱权力的信仰者,参加邪教等反动组织的信仰者,盲目推崇资本主义文明的信仰者”等等②。其中,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的无信仰者,占据比重较大,他们以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为目标,对自然没有敬畏之心,对传统缺乏继承之愿,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崇拜金钱权力的信仰者,他们“有权就任性”,亲身体验到了金钱和权力的巨大魅力,成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滋生了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的现象。盲目推崇资本主义文明的信仰者,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高,有更多机会接触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对其自由、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产生了认同,对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归结为“制度问题”,进而否定我国的根本制度。这从意识形态领域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动摇了共产主义的信念。信仰缺失导致文化问题凸显。如文学和艺术作品缺乏深度、缺乏人文关怀,各种快餐文化和文化垃圾泛滥,人们只对游戏娱乐或者带有刺激性的文化产品感兴趣;在农村集市的地摊上,充斥着各种算命的、看手相的、看风水等粗制滥造、传播封建迷信的书;在官场,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信仰,信奉官场学问,每天把精力花在欺上瞒下,跑官买官中。可以说文化领域相当多的问题,就是来自信仰的缺失。信仰缺失导致文化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所动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因此要解决中国的文化问题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重建中国人的信仰体系,重建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袭与冲击。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误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影响力,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政府层面,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向文化产业倾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渐成规模,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中国的文化产业消费总量不高,与我国的GDP发展速度并不协调,也与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不相符。这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由于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消耗了我国居民大部分的购买力,能够用于文化产品消费的额度相对较低。而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价格又偏高,无形中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整体消费水平。其次,在文化产业领域也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以“申遗”为例,原本申遗是为了让秀美的山林、古老的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好的保护,然而,现实中却是,地方政府为了申遗投入巨资,申遗成功后为了弥补申遗时的巨额投入,随之而来的是过度的商业开发。一些负债申遗的地方政府,成功申遗后首先考虑的是捞回成本,将世界关注的目光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至于是否造成对遗产的破坏,往往不是其考虑的重点。“申遗”只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面,但是它折射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通病,过于功利性,注重短时效应,过度强调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的属性,而忽视了对文化本身的保护。与破坏环境、出卖资源相比,文化受到破坏的后果也是同样严重的。最后,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更多地以传统思维来指导产业发展,缺乏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端创意产品,跟风思想很浓,一哄而上,生产的文化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吸引力。我国文化贸易的综合环境也不配套,行业短视、单纯逐利,缺乏长远大局观。在文化贸易与国内文宣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协调。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总之,在文化产业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国外的文化产业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的主要成因
造成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突出问题的成因,与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矛盾是分不开的,即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是生活在社会及自然环境之中具有能动性的个人或群体,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对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社会、环境与人的矛盾。大工业时代和技术革命的到来,使这三种矛盾开始激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引发了文化生态的失衡。这是具有普遍性的根源。
(一)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里,最值得注意的事物是物质实体、加工制造和积累,似乎只要经济的车轮滚滚转动,生产出堆积如山的商品,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增长,社会就进入了全面繁荣,人民就完全获得了解放。但事实上,经济因素固然是一个决定因素,可以解决人类物质匮乏的危机,解决人类的基本生存问题,但人类社会的某些痼疾比如战争、压迫、不平等、经济剥削等并不会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被根除。社会的发展并非只靠经济发展便可完成,还需要全面发展。如果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民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还单纯把GDP增长当作发展的唯一指标,而不考虑人民的幸福程度,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追求经济增长,这就成了一种盲目的经济增长主义。经济增长了,但是人民的负担依然很沉重,幸福感被剥夺。因此,必须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扭转发展的整体思路,使经济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这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基础的强调并不矛盾,而是对其的发展与延伸。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的现象,从而导致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方面,需要同等重视、协调发展,缺少或者忽视了任何一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难以成功。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却很难同时“两手硬”,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既要发展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二者之间很难同步发展。而这种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目前已经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且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并且这个整体是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动态平衡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只有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问题,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生态重新达到平衡。指出:“我们说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并不是说其他工作都不重要了,可以一俊遮百丑了……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①这一要求,再次重申了“两个文明”同步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必须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新,提升国家软实力,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达到动态平衡,共同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环境失衡对文化生态的跨界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大大提升,也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从适应和依赖自然逐步演变为征服和控制自然。人陡然间拥有了干预自然的巨大力量,产生了一种主宰的优越感。这种干预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受到过度开发,物种数量急剧减少,造成了环境危机和自然生态的失衡。这种自然生态的失衡折射到文化生态之中,使文化生态也出现了问题。因为导致自然生态失衡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文化生态出现问题的思维方式,二者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人对自然的掌控和征服意识在使自然遭受破坏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态造成了破坏。如果无法改变自然生态的现状,挽救环境危机,那么文化生态的问题也同样无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困境进行反思。文化生态出现问题,不仅仅是文化本身的问题,也是重构社会的问题,其中还包括环境文化对文化生态的跨界影响。“环境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立足于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之上,来考察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如今,二者之间的矛盾显然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人与自然分裂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在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的关系中,人是主宰者,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切好与坏的价值判断都源于其对人类是否有用或有益。人成了自然界进化的最高形态和最终目的。因此,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肆意掠夺和征服自然。不可否认,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曾经有过积极的意义,它提振了人类的自信心,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境遇。然而,它只看到了人类利益的重要性,却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之间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依存性。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类不惜破坏植被、残杀动物、制造垃圾、污染空气,破坏了地球作为生态共同体的自我修护功能,威胁到了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中,自然界仅仅被视为人类生产和消费的资源聚集地和垃圾回收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疑为这一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家贪得无厌地对自然进行掠夺,而为了产品能够卖出去,他们又不遗余力地刺激人的消费欲望,使人除了满足自身所需之外,还变得越来越贪婪和浪费。现代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崇拜,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过分夸大,对工具的过度使用,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建立于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文化,也必然随之出现扭曲。由此可见,文化生态出现的问题,深深植根于经济制度和自然生态观之中。要解决文化生态的失衡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自然生态的失衡问题。当自然生态回归和谐,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达到共生,进而达到整个生态圈的平衡之时,也是文化生态最为和谐之时。
(三)贫富分化加剧对文化生态的破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使中国成为“全球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主要被富人获得。中国收入最高的20%的人群占有总收入的将近一半,而最贫穷的20%人群占有的份额还不足5%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479,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了0.491,2014年是0.469,虽然略有下降,但是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这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被严重低估。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要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象严峻得多。因为基尼系数的统计,是基于居民公开有据可查的正规收入,并没有完全反映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以及享受其他社会资源的情况。过大的贫富差距有可能造成社会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稳定而大规模的中产阶级,社会阶层呈倒金字塔形,极少数富人占有大量财富,而大多数穷人却只占有极少量财富。这样一种结构使富人阶层与穷人阶层形成严重对立,互相仇视,甚至不乏引起社会动荡的可能。贫富差距的拉大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领导和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曾经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自己认为近十年来从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中获益最多的群体进行排序,结果显示,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获益最多。一些官员的贪腐行为和侵吞国有集体资产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使党的声誉和威信受损。贫富差距也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之一。因此,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更会影响到文化生态的平衡。例如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心理的扭曲,为官本位和拜金主义的思想提供了土壤。官本位文化可以造成贫富不均,贫富不均又可以强化官本位文化。官本位通过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资本权力化、权力资本化等,达到权钱结合、以权易钱的目的。而其他阶层在看到这一行为之后,有些也会产生艳羡心理,渴望进入这一行列,无形中强化了官本位文化。再如拜金主义,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产生对金钱的崇拜和认同,认为有钱才能有一切,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人人汲汲于名利,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享受,使文化的导向发生错误。
三、优化中国文化生态的路径
文化生态优化应采取以下路径:从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生态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相关立法,提高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实践与策略层面,应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社会主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一)意识形态层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在中国文化生态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生态中的主导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①之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重申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强调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文化生态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握中国文化生态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的平衡,促进文化的生态发展。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中国文化生态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从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文化生态优化理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从物质生产实践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这一根本观念出发,揭示了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正确把握文化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②。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了我国近年来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目标的,必须坚持下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中国文化生态优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文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我国文化生态发展和优化的基本方针和思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自觉学习和理解其深刻内涵,使之贯穿文化生态优化工作的始终。还要大力发展和促进先进文化,努力抵制和改造腐朽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此外,还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生态优化的新途径和新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陶冶人的情操,坚定人的理想思念,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味,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二)法律与制度层面中国文化生态的优化同样需要法律和制度层面的提升和改善。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愈加强烈,这既为中国文化生态带来了活力,创造了发展契机,同时也导致了冲击,带来了挑战。文化原有的秩序和体系被打破,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情况的解决仅仅依靠群众自觉还远远不够,在法律法规层面还有所缺失和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推动和完善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修改版权法、互联网法、电视电影方面的法律等,堵住其中的漏洞,为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环境和有力的保障。对文化的科学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能够促进文化生态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改革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新型文化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履行政府对文化的规划、组织、调控等宏观管理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同时,也要动员地方政府更多地参与进来,形成上下联动、多方支持的社会主义文化管理综合态势。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和促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文化企业的发展机制,调动文化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生态的繁荣。此外,还要提高政策宣传力度,以期产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和社会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在高校、社区、城镇和农村等分区域展开文化政策的宣传,使人们了解到文化政策的重要性和文化生态优化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提高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文化的各项法律法规,拥护党的各项文化政策,推动文化生态积极发展。另一方面,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利用论坛、微博、微信、腾讯QQ等新兴信息传播工具等,开展互动工作,对广大网民进行宣传。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庞大,且仍然在不断增加,尤以80后、90后网民为多,对他们进行文化生态宣传,对今后中国的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与策略层面1.合理开发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源泉。我们要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就必须立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要清楚文化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决策,要经过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规划和论证,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要加大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文化生态问题的重视力度,提高社会主义文化主体的保护意识,积极宣传文化保护理念,重视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培养,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并发动社会力量,对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规范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并行不悖,且互相促进。2.促进文化创新。当今时代,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文化也不例外。面对纷繁变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文化要永葆生机,唯有不断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从内容上看,文化应该具有更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群,应该有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形式上,文化也应该不断推陈出新,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新形式来成为文化的精神内核的载体,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进步的融合,将科技成果融入文化产品之中,推动文化产品的升级、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型,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3.繁荣文化市场。繁荣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文化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要繁荣文化市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监管机制,打击扰乱和破坏文化市场秩序的行为,充分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从而使文化市场能够长期健康发展。二是组建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协会,增强文化行业的自律能力,使文化市场能够更加规范。三是对文化企业进行政策倾斜,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小微文化企业,它们在传播文化、生产文化产品、进行文化周边服务、吸收文化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生存境遇较大型国企、外企等要困难许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文化生态格局的整体平衡。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文化生态的优化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还要考虑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协调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等等。此外,必须理顺文化生态发展的整体思路,从大处布局,处理好文化生态发展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例如文化生态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生态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发展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优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从意识形态、法律法规和实践与策略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和调整,使文化生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方向一致、步调协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作者:王晓真 肖磊 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山东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