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信仰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詹姆斯•凯瑞作为美国传播学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是文化取向传播理论研究中非常关键的理论之一,开辟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将以传播的仪式观为切入点,以中国的传统民俗现象为例,对其中各类表征符号进行研究,分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仪式化特征和信仰建构过程,探讨仪式传播和文化信仰建构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将仪式观的方法运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使传播学服务于中国社会。
关键词:
仪式观;文化信仰;建构
文化是指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文化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不同个体之间,个体的信仰之间,集团之间相互行为的共同意识和思想。一般而言,文化信仰在文化被整合、保持和交流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变得同一化并被所有个体共享。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中国文化对韩国、日本等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这种文化的相近性造就了亚洲国家在文化信仰上的相似性。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为了保证在国际传播中保持民族独立性不被同化,构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信仰成为关键。而在构建过程中,如何有效、快速地构建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播的仪式观概述
(一)“仪式”概念仪式的定义非常宽泛,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理解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利奇,站在广义的角度定义“仪式”,将仪式本身看作一种“信息”,信息的重复和传递形成“仪式”。特纳相对而言缩小了仪式的范围,认为仪式是随着社会变迁的,且具有典礼的形式。而戈尔茨则认为,人类和象征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依赖象征,且这种象征决定其生存能力。通过仪式,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融合起来,变成同一世界,而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标准化的、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二)传播的仪式观概念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将传播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类。传播的传递观是我们普遍使用的概念,是指信息在地理位置上得到运输,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将讯息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而所谓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是指讯息的传递,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将参与者纳入到“场”这样一个环境中,共享意义、信仰。这里的传播与“分享”、“参与”、“联合”、“拥有信仰”这类词相关。由此可见,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并维系一个更加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仪式观较传播达到的效果,更关注传播的过程。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更趋向于自我身份和信仰的确认,而不主要关注学到什么,享受到什么。
二、节日传播的仪式化特征分析
春节作为一项最具传统特色、包含民族精神价值的传播仪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本身具有跨越时间,共享民族信仰的作用。考察其庆典仪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其中,探求文化建构的过程。
(一)统一的文化内容承载共同的文化信仰春节对于中华同胞而言,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承载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春节的起源最初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以除夕的仪式抵御野兽侵害,但敬畏怪力,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神话故事经过先民们的不断修改,在保留原有敬畏的基础上,成为合家团聚这一仪式的神秘外壳,并逐渐成为人们虔诚信仰的一种。包括春节期间民间逐渐约定俗成的祭祖、贴春联、堆社火、发红包、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庆祝项目,这些活动以各种仪式化的形式传承下来,都成为民众寄托个人信仰的载体。现在虽然有些形式已经改头换面,但其作为仪式应当具有的内涵没有变,反而逐渐成为维系情感、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成为巩固当代人文化信仰的一种保证。
(二)参与的过程即确认巩固的过程所有共享这一文化信仰的同胞都要加入到春节这一节日仪式中来,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仪式对参与者而言更是确认信仰的过程。春节就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所有共享这一文化的人都要加入这个团体中,遵守这一狂欢仪式的规则,例如春节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在这种强制性的遵守过程中,节日演变成固定的仪式,以神秘感和权威性规范参与者的思想行为,整合他们的意识形态,为个体提供“我们”的归属感,达到确认和巩固个人信仰的目的,从而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参与者的关系。如今,大众传媒的兴起以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代替实际行动,正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众传媒成为营造节日仪式气氛的重要手段,也逐渐代替了实际的节日仪式。但不容质疑的是,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仪式的权威性。大众传媒的使用,使得文化信仰的同一性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众传媒的这种突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时空观念的同一对“我们”意识的强化时间、空间对于仪式而言起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春晚,主持人开场就会有“北京时间”的报幕,包括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不断重复北京时间,给观众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时空同一感。这种归属感比小范围内的传播更具有意识上的安全感。同时,这一概念的反复使用,对于所有观看春晚的个体,包括海内外同胞,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营造了“四海一家”的家庭感。这种同一的时空要素正是仪式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唤起观众作为华夏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归属感和一体感。电视机前的观众置身于大众传媒营造的这一文化盛宴中,接受到什么内容不再是主要,而是在这场盛宴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何种程度的强化,意识形态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大众传媒使同一的文化进入到观众思想深处,原先的信仰得到强化和整合,通过不断重复,不断纠正,小到地域群体,大到全国各族人民,所有人都能不断认同并归属到“我们”中,这也正是文化信仰对民族精神、民族力量影响的核心所在。2.语言的统一化强调信仰的一体化在语言的使用上,则主要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作为贯穿春晚仪式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身代表一种主流的中心话语权。这种语言构成也反映了文化同一的观念。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强制接受统一,更能塑造信仰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确立和巩固观众对国家观念的认同。春晚导演在节目编排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合家团圆”、“我们”、“统一”、“同心协力”、“国泰民安”之类的词汇,用这些词语在拉近观众心灵距离的基础上,将集体意识隐含在具体的节目用词当中,在我们观看节目、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怀着崇敬的心接受同一文化仪式带来的心灵洗礼,这不正是一种信仰的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吗?这个时候,这种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传受过程,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仪式,观众通过对媒介传达的信息的分享,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所有观看春晚的观众成为文化狂欢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身份下,在文化上缔结成一个共同体,从而构建信仰上的统一性。
三、思考与建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广博,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内涵。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国民信仰的支柱,国民信仰的坚定和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如何运用仪式观的角度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构建文化传播仪式,营造国民信仰氛围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是为了构建统一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必须基于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利用人民对共享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加深对社会理想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在构建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时,要善于利用人民对五千年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认同和信仰,借助仪式传播的标致性和强制性,将主流文化信仰注入到传统文化传播中,从而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结论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受到工业文明和文化复制的标准化生产的冲击,其独特的文化身份面临威胁,信仰面临瓦解,因而,如何通过弘扬中华文明的博大底蕴,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成为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民俗传播、国学传播还是日常生活传播,这种传播过程本身具有的仪式化意义就是借助各种仪式符号,强化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借鉴传播的仪式观思想,在深刻理解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广泛而有目的地进行文化传播活动,以此加强和巩固民众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构建共同的文化信仰,增强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
[2]王韬.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灾难事件电视直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陈立勇.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D].辽宁大学,2011.
[4]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J].今传媒,2014(9).
[5]李艺轩.从“传递”到“认同”——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的演变[J].青年记者,2015(14).
[6]郭讲用.仪式传播:信仰共享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比较[J].当代传播,2011(4).
[7]陈寅.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9]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11]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4).
[12]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3).
[13]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作者:王雨苗 单位: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