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外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脉络
华裔美国文学主要经历了开创、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反映了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的发展历史。
(一)开创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受华人移民浪潮影响,反映美国华人所受歧视和排斥的抗议书、请愿书等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主要形式,这些文章虽然数量较少、形式较为松散、内容单一、文学性不强,但它的出现既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其发展创造了“争取身份认同”的母题[4],因而,这一阶段是华裔美国文学的萌芽和开创阶段。《吃碗茶》《华女阿五》等作品突出了作品的族裔性,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作。
(二)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70年代是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虽然也体现出鲜明的族裔性,但较之第一阶段其族裔特色有所弱化。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多是华裔社会身份和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突出了中美文化冲突和碰撞的自传性题材和主题。与开创阶段相比,此阶段的美国华裔作家虽然深受父辈和华裔特殊身份的影响,但他们自幼生长在美国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是纯粹的美国教育和文化。这一时期虽然只经历了短暂的20年,但也产生了《父与子》《喜福会》等影响广泛的作品。此外,华裔作家赵建秀通过文学作品努力改变美国人心目中刻板的、被扭曲的中国人形象,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女作家汤亭亭发表的《女勇士》为标志,华裔美国文学进入百花齐放的繁荣阶段。与第一代、第二代美国华裔作家相比,这一代美国华裔作家受种族解放运动和华人地位提高的影响,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不仅受父辈影响较少,对“中国”的认识较为模糊,而且完全地融入美国社会,成为地道的美国人。因而,这一时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更加丰富多样,作品中主人公的华裔身份逐渐变得模糊,作品的族裔特色继续弱化。这一阶段不仅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华裔作家,而且产生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作品,如任碧莲的《典型美国人》、汤亭亭的《女勇士》与《龙年》、赵建秀的《中国佬》等。
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他们深受美国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无法像父辈那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作为华人后裔,他们在家庭中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父辈或祖辈们对往事的追忆和讲述又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著名女作家谭恩美所言:他们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因而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文化是中美文化的杂糅。
(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的在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华夏儿女的影响极为深远,许多海外华人不仅在生活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而且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凝聚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不仅对华裔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华裔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创到20世纪7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形成,中国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纯粹地存在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华裔对中国的认知不仅体现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而且影响着华裔作家对中国的认识和中美关系。如由赵建秀等人编著的TheAiiieeeee!主要收录了一些集中反映亚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中所受的歧视、迫害和反抗的经典文学作品,在这部著作中,编者们认为美国社会实际上是亚裔文化的殖民地,亚裔文学作品从本质上来看是殖民主义的文学。赵建秀等人认为,华裔作家应保持传统的中国文化和超然独立的愿望,应着重表现华裔的真实生活和感受,表现华裔摆脱美国主流文化的文化殖民。虽然80年代之前,华裔作家曾就中国文化传统的“真伪”进行过论战,但对中国文化资源的依赖和改造以实现在美国语境中建构文化身份诉求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如对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文学人物的改写是汤亭亭重要的写作手法,她对中国文化中花木兰形象的改写为华裔女性塑造了女性主义传统;赵建秀对中国文化中关羽形象的再造则为华裔男性梳理出一个英雄主义的传统;在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中,中国文化的在场性得到了延续。
(二)20世纪80年代之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缺席和流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后现代和后殖民理论的冲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族裔性日渐式微,坚持母体文化的主流话语逐渐呈现出淡化和消解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美国盛行以“去中心化”和“解构”为特点的“后理论”,受这种理论和亚裔大量涌入的影响,传统单一的华裔社区逐步被差异性、混合性和多样性的多元化社区所瓦解和取代。离散的、疆界固定的华裔身份认知的观点受到批评,一些新崛起的华裔作家尝试着探索一种流动不拘的、摆脱族裔符号和疆界的身份,追求个体的自由,这不仅造成了这一时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没有纯粹的中国文化元素,造成了中国文化缺席的状态,一些看似中国文化的元素,实质上是由美国文化构成的;而且使得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流动的变体,使中国文化的疆界、母体文化被转化混合成其他文化,解构了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在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作品中,这种文化消解、转化和混合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其代表作Who’sIrish?中对族裔特性的坚持不仅打破了华裔美国作家的刻板形象,本质化了华裔美国人,而且压制了族裔个体寻求自由身份的渴望,主张少数族裔属性的流变,质疑和解构本质化的文化身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变动不拘的后现代身份。
对于身处第三境地的华裔作家来说,远离祖国文化,寄居在宿主文化中的他们被剥夺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为摆脱这种尴尬的、刻板的边缘人形象,恢复自己应有的身份,许多华裔美国作家不得不采取一种折中的妥协的“商榷”方法来处理族裔文化与宿主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是少数族裔作家谋求生存的共同手段。20世纪后期的移民文学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后殖民文学,这种文学不仅冲击着写作,使文学变得世界化,而且使族裔作家不再成为局限于民族和国界的人。具有杂交性和混杂性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不仅带来了文化的转移和重叠,引起了人物精神和心理的痛苦和分裂,而且反映了处于中美文化之间华裔的艰难抉择。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是华裔在美国语境下对中国文化的再创造,这种文化既非绝对的中国文化,也非绝对的美国文化。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在主流文学中站稳脚跟,华裔作家不得不利用中国文化、美国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话语来讲述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尽管华裔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和宣传是无意识的,但在客观上却引起了西方读者和学者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好奇与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弘扬中国文化的作用。而对于华裔作家来说,处于中美两种文化边缘和临界点的他们,只有不刻意逃避自己的民族属性和文化根源,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中,才能使其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东方国度的色彩和洋溢着时尚现代的美国味。
作者:曹洁萍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