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和谐价值观的传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旅游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旅游是载体,文化是内涵,承载着文化的旅游才能长久,才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国际旅游活动中,了解异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是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而通过国际旅游活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活动参与者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是旅游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中承载着文化符号旅游活动包括3个基本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关于三要素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作了不同的解释,笔者采纳刘敦荣在《旅游文化学》中的界定。旅游主体是指旅游者,旅游客体是指旅游主体的活动对象,即吸引旅游主体前往观赏游览的自然旅游客体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又称旅游中介体、旅游媒介,旅游介体把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联系在一起,是旅游主体克服旅游障碍(语言障碍、交通障碍、生活习惯障碍等)、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旅游客体旅游价值得以展现的媒体[2]。旅游作为载体,它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3者承载着文化符号。旅游主体按来源不同分为本国游客和外国游客。本文中的旅游主体主要是指外国游客,他们承载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旅游活动中感悟不同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寻求深层次的文化欣赏。旅游客体包括自然客体和社会人文客体,自然旅游客体对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积淀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更是彰显着民族的特色。“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都是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物质载体,都展现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旅游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主体同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进行接触,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诸要素,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主体”。旅游介体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要素。在组织各种旅游活动过程中,线路、活动的安排要充分融入文化内涵。旅游接待是旅行社对旅游者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在国际旅游活动中,专职的接待人员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代表,他的言谈举止都会被服务对象与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而接待人员主动的对景点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介绍,承载着更多的文化符号。旅游的本质是对文化精神的追求,而附有高雅文化知识内涵的旅游活动,正是旅游者的本质追求。
2.旅游过程中文化传播的民间化旅游是一种与媒体、文艺等形式不同的文化传播形式。首先,体现在旅游主体的民间化:虽然旅游主体多种多样,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但他们在旅游过程中通常处在相同的旅游客体中,而相同的旅游客体会减小他们社会地位的差距,使他们置身于普通游客的行列;其次,旅游主体的心理状态自然轻松: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主体的心理状态不同于他在其他场合的心理状态,即使是国家领导人,他们在旅游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轻松自然的氛围。他们也会耐心地听导游人员的讲解,而很少带着其身份固有的防备意识,带着有色眼镜和抵触情绪接受导游对旅游客体的讲解;“根据杰法瑞(Jafari,1987)的观点,在旅游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则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这是与他们常规状态下的日常文化明显不同的。旅游者的行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他们离开家乡而处于一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游戏’的心境”。因此,旅游主体不会把旅游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结合起来。再次,旅游主体通常带着一定的学习的愿望。赫夫斯蒂德(Hofustede,1997)指出,处于外国文化之中的访问者持有某种儿童心态,他们“重新学习最为简单的事情”,还经常遇到困难。最后,旅游介体之一的导游员的特殊身份,也使得旅游过程更具民间性。海外游客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主要的依靠对象就是导游员,没有意识形态背景和宣传色彩的导游员的话语可信度高,他们往往被认同为和作为服务对象的旅游主体更接近的10群体。马诗远博士在其专著《国际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中指出,“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体系中,除了官方和大众媒介构筑的可控性传播体系外,至少还存在像国际旅游传播这样民间的、以人为媒介的非可控性传播要素起主导作用的传播系统”。所以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途径,在旅游过程中,文化传播具有民间化、可信度高的特点,这就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通过动态的旅游传播静态的文化,进而重构旅游主体对静态文化的认识在游览过程中,旅游主体是动态的,旅游客体大部分是静态的(除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表演、文艺演出、手工艺展示等以外),旅游主体对客体的感受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因为跨国旅游是旅游者的一种亲历。外国旅游者跨越万水千山的同时,也跨越了官方、大众媒介的符号过滤和人际传播的道听途说,直面目的地国家最原始的符号。这种面对面的‘撞击’形成的国家形象,对于他们而言大概是最真实的、最有说服力的国家形象”。旅游主体通过他个人对现实中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各种事物的所见所闻,切身体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构建旅游客体的形象,使静态的旅游客体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在他们意识中发生变化,成为更本真的文化形象。
4.旅游过程的文化传播要更具象化,更贴近旅游主体面对博大精深、错综复杂的中国文化,很难把它完全一致地归结成一个集合象征体,亦无法精要地勾画出它的主体框架,更不能期待通过旅游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存在于现实符号当中,可以通过旅游过程、旅游景点使中国文化的传播更具象化,更贴近旅游主体。美国人类学家克罗波和克鲁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性回顾》(1952)一书中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的成就”。笔者所指的旅游活动中涉及的中国文化不是系统的文化知识,而是旅游客体中所呈现的可以通过视觉触感和情感想象而形成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形象。我国著名跨文化旅游专家吕龙根教授曾经指出,国际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而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面向旅游者的需求的,它是中国文化诸领域与旅游者兴趣点相重合的部分。因此,特定文化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不一定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旅游文化研究的某些重点课题,有时却是特定文化研究领域所轻视、甚至忽视的问题。旅游文化的研究要和旅游主体的需求密切结合。游客最大的特点是对可见、可触摸、可感受的东西有很大兴趣,他们通常要问这是什么、什么涵义,因此,我们在国际旅游过程中应该对旅游客体中的具象事物、看似“鸡毛蒜皮”的问题进行研究,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作为旅游介体之一的导游员要根据旅游主体的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注意满足旅游主体物质需求的同时,注意其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不失时机地传播当地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旅游是载体,文化是内涵”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共识,文化是一个共享的历史系统。文化系统是由象征符号构成的,这些符号帮助我们彼此通过意义生成的方式进行交流。旅游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总理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贺辞中指出:“旅游是促进我们两国人民(指中俄两国——作者注)相互交流与友好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旅游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它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旅游过程中,当实物出现在受众面前时,会比只见文字,哪怕是图文并茂的各种宣传更具有可信度。西方人常常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他们通常认为,中国的媒体宣传是政府操控的。例如中华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这一理念分别采取政府官员、媒体或者宣传工作者对外传播和导游员传播几种方式,受众的接纳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国际旅游活动中,作为旅游介体之一的外语导游员肩负着进一步完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的重要任务,在导游过程中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旅游宣传,向外国游客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游览气氛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下面以“和谐”价值观在国际旅游活动中的传播为例,论述旅游对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二、“和谐”价值观的理解及其在国际旅游活动中的传播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红旗文稿》2012年1月发表了柯缇组(实为“课题组”——作者注)撰写的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文章中指出,可以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表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和谐”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到底怎样理解“和谐”这一观念?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如何落实这一观念的?通过什么方式让外国人了解并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追求和谐的民族?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对外宣传、传播中国文化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和谐不是相安无事、互不影响、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统一,而是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和谐还意味着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不同于西方价值观中核心观念之一的“和平”,跨文化传播者贾文山在分析西方的“和平”与中国的“和谐”的不同含义时指出,“‘和谐’本身涵盖‘和平’,‘和平’是‘和谐’最起码的前提条件。但‘和谐’又远远高于、博大于‘和平’”。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我国的“和谐”价值观,“我们把‘和谐’作为最高价值,而‘和谐’的深厚渊源就体现在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体系中,这包括孔子所倡导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观,老子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观以及后来被引入中国的佛教所倡导的保持人自身和谐的自我观”。“和谐”的观念在很多旅游景点中都有体现,尤其是作为皇家圣地的北京集中着儒释道3种文化的精华,从中可以深入挖掘“和谐”的文化元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国软实力的过程中,以“和谐”为导向的对外传播模式应该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国软实力的努力方向,大力宣传“和谐”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1.游览颐和园,见证儒释道3种思想“和谐”共存颐和园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这里的一切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颐和园”这一名称中包含了道教和佛教的“和谐”观。颐和园是休养和谐之意,“颐和”就是要颐养天和。“颐”是指“颐养天年”,它给人吉祥的感觉。“颐”之所以深受皇家的喜爱,是因为这是来自《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它是个极普通的词语:由“颌颐”即嘴巴,派生出“颐养”的概念。但从《易经》六十四卦角度看,颐卦是极不寻常的,六十四卦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镜像卦,即两两成对,每一卦都是它的敌体的镜像。而颐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翻过来倒过去,它总是颐卦,这就是正反如一,自然和谐的特点。“和”即“天和”,也就是先天的和气,是与生俱来的、尚未被破坏的先天的和谐之元气。按照庄子的说法:“只要能端正你的形体,能一视同仁,天和就降临你身”(《庄子•知北游》)。颐养天和反映的是通过自身休养达到先天的和谐之意,这里既包含了道教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同时也包含了佛教所倡导的保持人自身和谐的自我观。其次,颐和园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以及崇尚“和谐”的理念。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中,吸收接纳了很多外族文化,使外族文化与中国文化和谐相容,其中最典型的是佛教输入我国并在这里生根,发扬光大。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是我们游览颐和园时常常忽略的一个地点,但是,它实际上反映了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以及儒家福报文化的融合。转轮藏通俗地讲是佛寺中一种可以回转的佛经书架,它和摩尼桶(转经筒)的意义相同。因为里面装有藏经,所以称为转轮藏,为轮藏设立的专殿,俗称为“藏殿”,颐和园的转轮藏是帝后礼佛诵经之处。但是转轮藏正殿3个勾连搭攒尖顶上却站立着福、禄、寿三星的琉璃塑像,而三星又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俗神,是道教文化中的仙人,民间有所谓“三星在户,福寿绵长”的说法,它们分别代表了幸福、官禄和长寿,是传递吉祥的使者,是所有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转轮藏反映了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的融合。再次,福禄寿三星蕴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皇家御苑中放置福禄寿三星还有更深的用意。福星本为木星,又称“岁星”,星相术中称“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这3尊出现在园林山中的塑像既贴近民间,又居高临下,它们是颐和园福寿文化特点的一个体现,而儒家的福报是福禄寿三收,是人间福报的最高境界。看似不太引人注目的福禄寿三星蕴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最后,该建筑反映了汉藏文化的和谐。从建筑特点来看,转轮藏作为一种源于宗教法器的建筑形式,是汉、藏两族建筑的结合体,它将摩尼桶这种宗教法器与汉地传统的建筑“塔”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外观看似花塔,塔内上下有轴,可以转动的转轮藏。其建筑本身既具有汉地古典建筑的美感,又包含了设计建造者对佛教教理、教义的领悟,是宗教文化物化的表现形式。颐和园转轮藏建筑本身也反映了汉藏融洽的关系,是汉藏和谐共处的体现。3种宗教思想出现在同一处,“和谐”相容,但是各自又保留了其独到之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但这里呈现的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颐和园的名称本身和转轮藏正是中华文化中“和谐”概念实质的体现:“在不同中和谐共存”。这也是我国“和谐”价值观的本真意义。
2.通过奥运会展示的“和”字,传播“和谐”理念上文讲述了“和谐”的含义以及它在我国历史名胜古迹中的体现,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谈到“和谐”的具象形式,首先想到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在活字印刷版上逐渐呈现出来的“和”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以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展现东方文明的底蕴,用绚烂的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用富有创造性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开幕式以现代性和国际性风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是数千名身穿战国服装的演员打扮成了孔子3000弟子的模样朗诵着《论语》出场以及记载了中国汉字发展历史3次不同字体的“和”字的呈现。“和”是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和”的本义是“笙类乐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也就是说:3人吹笙1人吹和才能成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相应也”,也就是“相应和”的意思。乐器演奏需要相互配合,所以“和”就是附和、响应的意思。这里的“和”有中庸之道的基础,其含义是意味着天、地、人和谐统一,并产生和谐之美之意。具体来说:“和”有两层涵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是与自然对立,而是诱导自然,顺应自然;第二是人际之间的和谐,消除相互间的分歧,制造相互间的亲和力。孔子在论语里说,礼之用,和为贵,它的继承者、儒家思想发扬光大者孟子,把它进一步概括为一句名言,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奥运会开幕式那个“和”字从古代几种“和”字的写法一直发展到现在简体的“和”字,充分表达出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的以和为贵、和谐和平的敦厚理念。
三、结论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无形的渠道,文化传播为旅游推广注入精神内涵。首先,旅游传播摆脱了中国外宣媒体的官方背景和过浓的宣传腔,具有“草根性”和“正当性”的旅游传播方式;其次,旅游传播具有传播过程的隐蔽性和传播内容的客观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旅游传播中要突出体验,弱化宣传,游客在去意识形态化、去口号化的旅游过程中,通过与导游人员零距离的触,感受并理解到中国文化的真正涵义,接受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对展示我国文化魅力、国家风格、民族气质、经济活力,使外国人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国际旅游传播的作用,把旅游业真正做成一个与国家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非常密切的行业、产业。
作者:张惠芹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