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及措施范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及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及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及措施

0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重视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环境考量,从而有针对性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应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对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地位、作用及建设途径等进行了阐释。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发展科教和文化事业,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概念,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已形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1]。

1.1关于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1)关于文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广义之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发展史也是文化发展史。狭义之文化主要是指知识、科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马克思恩格斯往往是从狭义上去论述文化的。

(2)关于文化的本质。马克思用彻底的唯物主义解释了文化的本质:文化是建立在劳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劳动)的“对象化”和“外化”。“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3]。在劳动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文化发展取决于生产活动变化。

1.2关于文化的特征与作用

(1)关于文化的特征。文化除了具有创造性、自由性、自主性、历史性等特征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文化更具以下特征:第一,意识形态性,即文化构成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为特定的阶级所生产、分配、消费和服务。第二,生产力性和软实力性,即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综合国力越来越包含民族凝聚力、文化生产力等要素。第三,民族性,即在世界文化普遍交往融合的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不断显现,不同民族拥有各自民族特点和气质的文化。第四,相对独立性,即文化既受物质基础和经济生活制约,又独立于经济生活之外,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对经济生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2)关于文化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既肯定经济基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也强调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5]。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文化的对经济生活的反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强调建设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

1.3关于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姿态,揭示了文化建设的科学途径:第一,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6]。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原则和方法。第二,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吸收的应该是先进的、优秀的、有益的文化。第三,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文化进步和民族进步之源泉。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36次提及“创新”一词,并明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文化建设的环境考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把文化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观察考量中国文化发展环境。

(1)经济全球化与文化霸权主义造成文化主体性危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不同的民族作为文化的主体,就会创造出不同民族特点的文化。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与后发展国家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同,他们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由经济利益冲突导致的政治矛盾不断增多。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政治多极化,还有无形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就文化发展本身而言,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强,世界上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伦理观、价值观逐渐趋同,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7]。同时,趋同与冲突并存,且文化的冲突与趋同造成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发达国家向后发展国家地区实施文化30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2月霸权主义,通过强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助推着这样的文化输送,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主体性受到强烈冲击,甚至有可能完全丧失,造成文化主体性危机。在这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较量中,中国处于弱势地位,同样面临文化主体性危机。

(2)现代文化模式、传统文化模式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造成主导文化认同危机。在多元化文化格局中,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达到多样性的统一,离不开主导文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中国的主导型官方意识形态文化即主导文化。但中国的主导文化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却出现了认同危机。第一,现代文化模式特别是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产生了冲击。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社会结构巨大变迁,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显露出娱乐化的平面本质,缺少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主导文化的认同;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加剧与矛盾的激化,使主体性意识增强的“现实的个人”对主导文化的认同逐渐减弱,主导文化的地位逐渐削弱。第二,传统的文化生活模式也对主导文化产生冲击。对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们在实践中却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以致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而趋于解体,而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家长作风、“人情”关系等仍然存在,影响着主导文化作用的发挥。第三,信息时代的多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冲击。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媒技术的日益先进,使得文化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领域自由传播,增加了个体对文化的自主、平等选择的可能性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也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泛滥,后现代主义中的反主体、反理性、反整体性的文化精神最终甚至倒向了文化虚无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3)中国现代化转型带来文化过渡性与多元文化整合困境。当今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期,中国文化也具有转型期特有的过渡性。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泛政治化的文化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时代泛经济化的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现性文化与后现代反理性文化之间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共生难择的矛盾。第一,文化泛政治化向泛经济化转向带来的冲突需要整合与缓冲。改革开放使人们保守的计划经济意识不断受到开放的计划经济意识冲击,平均主义观念与自我封闭的惯性思维不断受到冲击,群体本位的依赖精神与个体本位的独立精神相矛盾,这些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需要主导文化来整合和缓冲。第二,关注世俗生活的大众文化与追求理想的精英文化的对立需要引导与缓解。大众文化是消费型、享乐型的商业文化,而精英文化追求个性化创作及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大众文化的泛滥,人们容易出现道德迷失与精神迷失,而精英文化由于与大众文化的巨大差距而很难融入大众,大众世俗文化也很难给人提供精神家园。两者的对立尚需要在文化建设中引导与缓解。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现性文化与后现代反理性文化的共生需要抉择与优选。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还很大,强调技术理性的现代文化,在技术理性给人们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会带来技术理性膨胀产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于是反理性主义的后现代文化应运而生,这些文化共生激荡,需要作出科学的选择[8]。

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文化建设

辩证地看,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困境,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应该在正确考量中国文化环境基础上,不断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联,认真思考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形成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而且也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客观地来看,马克思主义虽然不是产生于中国本土,但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被“中国化”、“民族化”,不断地注入中国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血液”。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抽象地谈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空洞地谈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并且这种过程还将不断持续和深化。从理论性质和影响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乃至人类获得解放的革命理论,这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力地冲击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文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不同于其他具体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现实的、具体的、革命的“实践”出发,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科学性、革命性等特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还不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导内容。

(2)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的引领力、整合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虽然在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却被边缘化,对学术文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对大众的感召力也在减弱,这是当前必须要面对、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力、整合力和感召力。第一,要通过有蕴涵的时代精神、实践品格、科学力量和人文关怀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反映时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力。第二,要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风格、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整合目标,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开放的选择标准和价值取向,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整合原则,以甄别取舍、改造吸收各种文化思潮为整合路径,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整合力。第三,要以思想深刻、内容鲜活且形式生动为宗旨,关注现实,关注民生,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心里,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9]。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我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切实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环境,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中国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第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这些都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相结合。

4结束语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同时,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定可以在变化的时代和变化的环境中更好地指导中国文化走向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