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与孝道浅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且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孝道一直被认为是作人的关键,其他一切人性的美德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孝道产生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精神,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圣孟子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养成“仁民而爱物”美德,需从“亲亲”的孝道开始。如果从孔子开始算起,那么儒家文化传统至少已延续二千五百多年了,虽然其间虽然屡遭批判,甚至有“焚书坑儒”、“打倒孔家店”的暴烈行为,但其结果不过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荡起阵阵涟漪而已,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其适应性真可以说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特的。①在其孝道的影响下,中国曾经产生了极辉煌的文化。无数知识分子以自己是儒生而自豪,以成为大儒为终生奋斗目标,甚至有人起名为“学儒”、“法儒”、“继儒”,说到底,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读书人从根本上仍然是十人九儒,连今日中国基督教内有识之士都呼唤教会早日出现更多大儒!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儒学并未过时,它仍然是我们身边的哲学。因此,作为中国基督徒应该从《圣经》、基督教信仰角度把孝道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发扬。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正如人们常说,华夏五千年文明由儒、释、道构成。孝道成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信仰沟通的桥梁之一。我愿作肤浅的探讨,不妥与不足之处祈望方家斧正!、
一、什么是孝道
“万恶淫为首,百事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孝道的提倡与重视为世界各国之冠。《辞源》对“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如《书•尧典》:“克谐以孝”,《论语•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梯”。《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对“孝”是这样解释的:1、指尽心奉养父母并无条件服从。2、指居丧的事,又指丧服。在汉语语境里,“孝”字不只是对父母“尊敬”,也包括“服事”、“供养”、“使之快乐”等意思。围绕“孝”出现了诸如:①“孝子”指孝顺父母的儿子,同时也指为逝去的父母居丧期间的儿子;②“孝友”指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③“孝弟”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④“孝子贤孙”指孝敬父母的子孙。按奉养父母的准则被称为“孝道”,除《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及《春秋》四书五经等经书介绍孝道之外,还专门有一套宣传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孝经》,以及杂记历代“孝子”事迹传说、宣扬孝道的书—《孝子传》。
二、如何实行孝道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道德家曾子总结出实行孝道的三方面:“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再次奉养”。②首先,他认为人在世上所实行最大的孝道是“尊亲”。“尊亲”指尊敬父母,应多把荣耀和功劳归给他们,一个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儿女与父母的教养分不开,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杆”,正是有“孟母三迁”方有中国“亚圣”孟子的出现。在“尊亲”这一点上,《希伯来书》n章23一25节记载:“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享受罪中之乐。”这里,摩西真正是个孝子,对上帝敬畏之心之外,对父母何等尊敬,宁愿放弃政权、军权、财权•一回到一无所有、奴隶身份与地位的父母身边,与自己的骨肉同胞同受苦害。摩西虽然学习了埃及一切学问,拥有埃及法老、贵族所拥有的一切,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最终与哥哥亚伦还有约书亚等一同带领二百万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神的子民,脱离法老王的辖制与奴役,离开埃及为奴之地进人自由乐土,使其父母大得尊荣。我们深信作儿女的能尊重肉身的父母长辈就是敬重上主!其次,曾子认为儿女对父母长辈所实行的孝道是“不辱”,指不可厌恶父母的耳聋眼花、言差语错、行动迟缓等。因为父母与儿女生活的时代、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都有所不同。这些必然导致他们与儿女的观念、思想、及做事的方式等会有所不同,但这不应成为儿女轻看父母的理由,儿女更不能瞧不起他们,所谓“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以色列王国时期所罗门君王给年轻人的忠告就是不辱父母尊长,因为父母年老时,眼力衰退(‘旧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身体的病痛随年纪而增加(“雨后云彩返回”),双手发抖(“看守房屋的发颤”),弯腰驼背(“有力的屈身”),牙齿落尽(“推磨的稀少就止息”),耳朵失聪(“街门关闭”)……(传12:l一7)。他劝勉作儿女的趁年轻时当记念造我们的主,敬畏上帝,谨守上帝的诫命,这是作人的本分。人类本分之一就是孝敬顺从父母。上帝赐给人类生命,同时也定下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孔子强调作儿女的要记住父母的年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迎,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对于年迈高堂古人总结出:“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寒暖。”曾子把“奉养”放在“孝”的最后步骤,被认为是最起码的孝。有人认为只要供养父母就够了,无需再尽其他的责任。孔子在《论语》里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③就是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的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他对门生子夏问“什么是孝”的回答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④就是说,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也无论你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吃,只要你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福音书中记载了主耶稣强烈谴责假借宗教教规而逃避孝敬、供养父母的责任的不良行为:“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太15:4一6)。当时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认为把钱放在圣殿的库房比供养自己有需要的父母更重要。我们应该把金钱和时间献给上帝,但绝不应以上帝作为逃避责任的藉口。帮助有需要的人特别是自己有需要的父母长辈是荣耀上帝最重要的途径。“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
三、实行孝道的作用我们知道,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不是静观眼想,坐而论道,而是具有强烈使命感,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他们不能坐视世界的衰落而无动于衷,他们无论在平时或在乱世,都不能忘情于怎样变无道为有道。”(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⑤正是这种庄严神圣而颇具悲剧色彩的实践精神,使儒家建立起了一整套内修外治的学说,被出经人史的南怀谨先生喻为粮食店,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缺了它,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见南怀谨著《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书)。孝道在过去中国绵延几千年个人的立身处地到天下国家的大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主导作用,同样对今天中国社会家庭、国家、民风具有现实意义。
(一)孝道可以齐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是这种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思想怎样才能报答那春天阳光般厚博的父母之爱这种拳拳孝子心情在中国读书人、知识界等人心里,时刻不忘父母教养恩情,以至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何等重要,家庭成了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有了孝道在人心里,他(她)能达到“正心、修身”的自身修养目标,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孝道在心里,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家庭和家庭关系。德国人说:“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幸福的人。”儒家夫子们深知“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孝道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和桥梁。实行孝道,父母尊长得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归”,正印证了“种谷防饥,养儿防老”,且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境界。按照基督教的信仰,家及其家人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美好礼物:起初造物主耶和华上帝造出亚当第一个人之后,紧接着把家及其家人赐给了他。上主看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于是乎妻子夏娃、儿女该隐、亚伯、赛特等都先后赐给了他,让他以家庭为中心,生儿育女延续后代。从《旧约》到《新约》,_卜帝不断地召唤人正确地处理好家庭一切关系,其中就是要求孝敬父母。上帝藉摩西所颁布的十条诫命中,前四条是针对人应当如何对神说的,后六条则是讲人应如何对待他人说的;而孝敬父母在后六条中被放在首位,其重要性可略见一斑,而且惟有这条诫命里不仅有命令,而且也含着遵行这条命令会得到的相应赐福:安居乐业,益寿延年。圣经伦理是让人“向罪死向义活”。在家庭关系上,圣经伦理主张应用绝对的爱来对照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做到绝对的诚实,绝对不自私和绝对的清洁等。赵紫震先生指出:“只有一个以伦理为取向的宗教才能保持不堕”(〔德国〕古爱华:《赵紫窟的神学思想》)。他的意思并不是以伦理取代信仰,乃是申明有信仰必有道德,因为道德是信仰的见证。人有基督及其赋予的生命,与上帝建立了合宜的关系,就应该有道德、德行,没有道德的信,是虚伪的。基督徒当谨守诫命:当尊敬父母,方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4一5)
(二)孝道可以治国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列亡。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梯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⑥这里我们看到,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所以在儒学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问题。《尚书》中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不一定要做官才能算参与。”⑦孝道深藏在心里能够谦卑侍奉君王,听从政令,服从政府一切制度,《旧约》中记载了约瑟身为埃及宰相,有上帝同在,使他所做的尽都顺利。对于离别了多年的父亲雅各,及至见面后,就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这说明他里面具有对父母深情的眷恋、无限的挚爱及浓烈的孝心。虽然但以理被掳到异国他乡,仍一日三次面向耶路撒冷祷告;他曾先后服侍巴比伦帝国的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王、玛代国大利乌王和波斯帝国古列王,时间长达六十多年,这表明他既深爱自己的祖国与同胞,也忠心谦卑服侍当朝君王。《新约》里主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这表明他深爱自己国家(太23:37;路13:34),耶稣还指出人要纳税给政府,顺服君王(太22:21);保罗为自己的祖国与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也愿意,而且教导基督徒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顺服在上有权柄的、作官的,对管理众人之事的政府应当顺服(罗13:1一7;多3:1);使徒彼得在其书信里教导神的子民为主的缘故与自己良心的缘故要服从政府,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前2:13一14、17)。丁光训主教曾经对日本朋友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为民族的落后和蒙受的耻辱而忧伤,为祖国人民的解放和成就而欢乐。这两种爱国感情《旧约》里都有。《诗篇》第137篇为国家遭难而表示悲愤忧郁:‘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及《诗篇》第126篇为人民的幸福而表示欢欣感谢:‘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从这两段经文和((圣经》中其它许多段落,我们知道,对祖国的一种健康的挚爱,同《圣经》不是格格不人的;对这种爱国主义,我们基督徒不应抱虚无主义态度。”⑧
(三)孝道可使民风淳朴
如何使民风淳朴?怎样使百姓的道德渐趋高尚?儒学提出“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儒家看来,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祖先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高尚、民风淳朴。我们深知百姓道德趋于高尚、民风淳朴不是单纯来自于慎终追远,乃是来自于多方面,但只要这点能达到使老百姓道德高尚起来,民风淳朴起来,我们不应抛弃这个良好传统。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尽管祖宗牌位没有了,但对父母临终的丧事慎重办理,对祖先嘉行爵言的追念美好传统仍在社会上、民间流行着。当雅各气绝而死,归他列祖那里去了,他的儿子约瑟伏在他面上哀哭,与他亲嘴。吩咐伺候他的医生,用香料薰他父亲。薰尸的常例是四十天,四十天满了,埃及人为他哀哭了七十天。约瑟且请求法老准许他将父亲雅各送回迎南地埋葬(创50:1一11)。当然,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各种不同的葬礼,最主要的是提倡孝在实际,讲究厚养薄葬。所罗门王在《传道书》里指出:“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在这事放在心上。……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传7:l下一2,4上)。所罗门希望人透彻地思考死亡的问题。他提醒我们:死亡很容易临到我们,我们也会迅速而不期然地归回尘土。因此,我们要视生命为珍贵的财富,有智慧地运用,不要轻率地浪费了它!无论儒家学说,还是基督教信仰,对死亡问题都是直面而不是回避。面对死亡,人的道德纯洁了,理智清醒了,重新审视过去的为人处事,人性善良一面凸现出来了,在某种程度上讲,慎终追远确能使民德归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