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设计及城市环境设计分析范文

生态设计及城市环境设计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设计及城市环境设计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设计及城市环境设计分析

1生态建筑环境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生态建筑”是一种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寻求的理智策略.早在0世纪70年代,城市建筑领域内就涌起了一股“生态设计思潮”,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西蒙斯的“大地景观”;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荷夫的“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布兰达和维尔的“绿色的建筑———为可持续的未来而设计”等一系列的作品.瑞典提出“生态循环城”计划,日本提出“大生态回廊都市”构想,美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设计竞赛都显示出对该课题的重视.以美国的“绿色建筑运动”为例,绿色生态建筑是美国环境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当时的副总统A•戈尔是一名热情的环境保护者,他在199年所著的《EarthintheBalance》(中译书名《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中指出:“人类已成为自然界的共同建筑师,而且拥有了损害或者保护地球的能力.如果我们看不到作为自然界组成部分的人类,对整个自然界形成的不断增长的巨大威慑力量———具有风和潮水般的威力,我们也将无视地球濒临失衡的危险.”他在“全球环境计划”一节对“建筑技术”作了专题讨论,戈尔的呼吁代表了那些非建筑师的社会心态与呼声,由此引发了美国建筑界的响应.此后,“自循环建筑”、“节能建筑”、“太阳能建筑”、“地方建筑”及“生态建筑”等原先分散独立研究的“建筑型式”,逐渐相互影响,形成一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的热潮.1993年4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国家建筑师协会(UIA)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会议,主题是有关自然界和建筑环境之间的脆弱平衡.AIA会长S•玛克斯曼发起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竞赛,他说:“面对专家们再造出来的建筑环境,我们需要由一贯的对地球的索取转变为管理者.……我们必须面向未来,建筑学远非是建筑的形象设计,我们需要着眼于一张大的环境图,透过树木看森林.”

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领域内仍在起步阶段,在城市建设领域内推行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学术界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

a.认识上的混淆.目前理论界和许多设计工作者对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由此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绿化”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的“绿化”设计只注重面积指标和服务半径,使绿地时常只能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之后填空插缝的消极位置,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则具有广泛和更深刻的含义,它更多的是与生态环境、大地景观及整体和谐等概念相联系.即使仅就城市开辟绿化空间而言,当代城市的“绿地”和“水体”的整体网络也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主导风向及微观气侯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生态设计的意义.

b.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究其本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而言的.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宏观的生态环境设计及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了,同时,一些局部地域或单体建筑对生态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的恶劣环境所消蚀.由于城市建设的动态性特征和所涉及因素的复杂性,使得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我们要多着眼于区域的人居环境,其中有工程学的发展,有不同建筑体系的发展,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融合、城乡融合、“地区———园林———城市———建筑”的融合.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c.利益驱动问题.生态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共同的新型伦理观,它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利益总是与具体时段内的具体角色组群相对应,有意或无意间,局部利益时常损伤整体利益,一时性的利益提前支取了后续时段的利益.因为土地利用的无序化,以致城市中数千年传承的生态景观体系一朝被毁.由于缺乏环境影响的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化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极为脆弱的.利益驱动问题是阻碍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d.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如果说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一个明显问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及多要素,其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也就极为复杂.城市建设领域内的评价操作一直是定性多于定量,模糊多于明晰.或许统计学的发展可以为新型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对的技术参考,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多学科的融合和长期的通力协作.

e.理论建构与实际操作的脱节.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研究跨越多个学科系统,仅仅热衷于理论框架、纸上谈兵,而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实证操作和案例试验缺乏耐心和毅力,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及实践的探索和推广.例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本土化问题,就必须做大量的调查工作,需要深入基层的点滴积累,也许要数年时间才会有所收获,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

f.学识理想与职业利益的矛盾.“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联系,这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当代城市化的外延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既要看到研究和实践的紧迫性,又必须认识到从观念转变到绿色未来的实现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绝对的精英意识或是放弃责任的自我消极都不是事业所需,而是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设计者的职业良知.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改变自己的设计方式,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子孙后代意味着什么,是否已将社会公众的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

3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的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a.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b.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c.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d.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群交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e.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f.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g.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h.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4城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操作

a.城市层面.理解城市的生态调查,并将其作为一切城市开发工作的指导,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的环境报告的制定和审批,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

b.区段层面.与城市整体层面对环境整体设计所确立的框架相接续,研究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四维时空框架内整合城市机能、化解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网络完整性之间的各种矛盾.

总而言之,21世纪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所接受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面临的将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问题.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础的城市发展设计理念.实践中,应遵循以下的基本方法.

a.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桎梏,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建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变破坏为尊重,变掠夺索取为珍惜共存.

b.整体优先.局部利益必须置于更高层次上的整体环境利益的框架内考察,以实行的利益必须服从持续性的利益,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提供的理论和观点相吻合.

c.集约化.集约化源自生态进化的启示,绿色设计包含着资源节约的经济原则,新时期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约型.其一,是对高效空间的追求.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城市立体化势在必行,应当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研究,使城市地上、地面、地下连结成有机的协调发展的立体网络.在建筑设计中,认真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特征和行为时差相适应的空间,并合理安排各种空间的关系,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其二,是环境节能和生态平衡,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减少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积极开展被动式设计和有机建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