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家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家、校环境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班级气氛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河南省4所学校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积极心理资本的部分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流动儿童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11582±1924)、积极心理资本(12278±2128)上的得分与当地儿童(分别为11971±1743、12868±2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2、-2629,P<005~001);流动儿童的家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和班级气氛各因子的得分与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4~0396,P<005~001);回归分析显示,内聚力和家庭实际亲密度能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联合解释量为24%(t值分别4904、2779,P<001)。结论学校和家庭应该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资本。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校环境;积极心理资本
流动儿童主要是指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0~17岁儿童[1]。《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40663万人[2]。受户籍限制、文化差异、社会歧视和家庭条件的影响,流动儿童内化问题行为比较突出,积极心理资本也比较差[3-5]。积极心理资本主要表现为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等[6],容易受到危险因子与保护因子的双重作用[7]。许多学者依据Rutter的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理论[8],试图发现弱势群体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在影响流动儿童心理资本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和学校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家庭收入、父母教养方式及文化程度等对孩子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9-11]。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产生影响[12-13]。为此,课题组于2016年4—5月,对郑州市和许昌市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探讨流动儿童外在因素中家庭和学校环境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和许昌市初中学校478名初一学生。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和许昌市初中学校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包含2个市区学校和2郊区学校),再从2个市区学校每个学校初一学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级,从2个郊区学校每个学校初一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总共10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2调查方法本研究的调查工具使用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班级气氛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出生地、是否流动儿童、是否独生子女等。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选用邹定辉等人修订的Olson等(1982)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第三次修订)[14],共30个项目,以往的研究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5]。班级气氛量表采用张玉茹、林世华编制的班级气氛量表。量表包括教师支持、同学支持、满意程度和内聚力4个维度。原问卷为Likert式4点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记1~4分。本次记分按照师保国[16]的方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记1~5分。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采用张阔等[17]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等4个维度,该问卷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90和073。
1.2.3统计分析全部资料收集后,集中录入SPSS190数据库,使用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在调查的518名被试中,删除废卷40份,最终有效问卷478份。其中,男生241名,女生237名;独生子女112名,非独生子女366名;流动儿童133名,当地儿童345名;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302岁。
2.2儿童的家校环境和积极心理资本状况研究
结果显示,男生在家庭理想亲密度和亲密度不满程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2635和-2316,P<005~001);独生子女在家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希望和乐观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值分别为2322、2324、2825、2609、2048和2181,P<005~001),班级气氛在不同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学生上的差异不显著。具体表现为:女生对家庭亲密度的期望更高,对现实状况表示不满;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具有更好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生活目标坚定,更加积极乐观,见表1。
2.3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家校环境和积极心理资本的整体差异
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积极心理资本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t值分别为-2112、-2629,P<005~001),流动儿童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当地儿童;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在班级气氛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流动儿童的家校环境与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家校环境和积极心理资本的相互关系,我们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班级气氛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做了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家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班级气氛各因子与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4~0396,P<005~0001),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班级气氛越好,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越高,遇到困难和挫折毅力越强,生活目标更加坚定,更加积极乐观,见表3。
2.5流动儿童家校环境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以积极心理资本总分为因变量,以流动儿童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班级气氛各因子为自变量(分别为: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亲密度不满程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程度、教师支持、同学支持、满意程度和内聚力),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后内聚力和实际亲密度进入回归方程(t值分别为4904、2779,P<001),多元相关系数为0502,调整后的R2为0240,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4%,表示内聚力和实际亲密度这2个变量能联合预测积极心理资本24%的变异量,就单个变量的解释量来看,内聚力解释量为20%,实际亲密度解释量为4%,见表4。
3讨论
3.1流动儿童家校环境与积极心理资本状况
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家庭环境相差较大,流动儿童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明显差与当地儿童,这验证了牟均等[18]的研究结果,流动儿童家庭呈现低亲密度、低知识性、高矛盾性。流动儿童父母多数是农民工,他们学历层次较低,且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够科学,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也较差。相对而言,当地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教育阅历丰富,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方式较为灵活,鼓励家庭成员相互帮助、公开表达情感,遇到矛盾时相互谦让妥协达成统一,家庭氛围融洽,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较好。但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班级气氛相差不大,表明被调查学校对流动儿童没有歧视,能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同时,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比当地儿童要差,他们的自我效能相对低下,成就动机不高,焦虑、退缩,耐挫性较低,并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这与王中会等[19]的研究相一致。
3.2流动儿童家校环境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家庭环境影响流动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家庭亲密度高会使个体的家庭功能良好,在人格方面倾向于独立、积极、稳定、成熟[20-21]。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流动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22]。本研究验证了以往学者的研究,家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资本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内聚力和家庭实际亲密度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较好、班级气氛优良的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丰富,自信心很强,自我效能较高,喜欢挑战较难任务,对生活充满希望,生活目标明确坚定,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与此同时,家校环境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可能是相互作用的,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影响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班级气氛。家庭和班级成员个体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能较好的感染和调动他人的情绪,在家庭和班级关系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较好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家庭和班级和谐。但本课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聚力和实际亲密度联合起来只能解释积极心理资本24%的变异量,这说明除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外,还有其他重要变量影响着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发展特点,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作者:杨明 单位:中原工学院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