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柯尔施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解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柯尔施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批判来解读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柯尔施直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揭示资本家依靠资本榨取无产者的剩余价值以及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种种污蔑。像马克思认为的那样,柯尔施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必然阶段,所以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为了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扬弃的过程。
[关键词]
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起源
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但马克思的社会学与孔德的社会学却并没有理论上的联系,他批判孔德的社会学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反对派”。后来,黑格尔按照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说法,将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作为“市民社会”。马克思正是通过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唯物主义的社会理论。他认为,对于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并由此开始了探讨人的社会本性。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和使其产生革命变革的不断发展的趋向。柯尔施认为,这一趋向是双重的,即在客观上是包含在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中,而在主观上,也正是由于这种经济基础才产生了不同社会阶级的对立。在对市民社会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社会科学,这种社会科学充分肯定了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对每一个社会阶段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单独分析,而不主张以“过来人”的一贯思维方式去分析每个不同的社会阶段。
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弊端
(一)资产阶级对无产者的剥削
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关系,应该从资本主义的历史特殊性上去理解。柯尔施认为,马克思立足于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价值立场,把“历史原则”贯彻到底,使得对一切社会关系作历史的论述成为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首要的基本原则。柯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特别以马克思格外强调的“地产”和“商品”为例。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的不同历史时代,地产的性质和地位也不相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渐渐地取代了“地产”的位置,而“地租”也变成为资本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同时,资本和地产也有着微妙的异曲同工之处,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和银行家们,虽然不参与真正的生产,但是却通过提供资本而获得“商人利润”和“利息”,这与同样是不参加生产而获得一部分利润的“地租”十分相似。与此同时,马克思的“商品”概念,也融入了独特的资本主义因素,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本身就包含了雇佣劳动者的肉和血、手与脑中所体现的劳动力商品。这些不能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如同其他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不免要受到竞争方面一切偶然情况的影响,也不免受到市场方面一切波动的影响。[1]473最后,柯尔施指出,由于工人需要生存就要先找到工作,而想要找到工作,就需要给资产阶级带来更大的剩余价值。所以,这看似公平的交易,实际上恰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二)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者的指责
为了掩盖自己的剥削本质,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者的指责是随处可见的。例如:他们指责共产主义者想要消灭所有制、想要消灭个性和自由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换言之,共产主义者要消灭的是私有制。同样,对于共产主义者想要消灭个性和自由的指责,马克思反驳他们荒谬的论点,指出共产主义者想要消灭的只是资产阶级的个性与自由,不过是买卖和贸易的自由。柯尔施同样支持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共产主义者正在做、并且将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不断的消灭剥削。总体而言,共产主义者意图消灭的是一切带有阶级性质的、具有剥削本质的事物,他们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势必会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三)柯尔施对资产阶级固化思想的批判
马克思在论述他的唯物主义社会理论时指出,当资产阶级的理论家表面上在谈论其他社会形式时,他们实际上仍然是以资产阶级社会作为特别的历史形式来参考的,这个社会从经验上可感知的特征他们可以在其他社会形式中重新发现。资产阶级的社会研究者也总是用资产阶级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和未来,他们习惯性地给某一阶段的历史,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或是用资产阶级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观点自认为“合理化”。柯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批判到:“资产阶级的社会理论家错误的、形而上学的发展概念从两个方面都是封闭的,并且在过去与未来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基本上是自身的重现。”[2]24柯尔施指出,马克思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代不只是当作“预备阶段”,而是看成独立的、从它们自身的范畴可以把握的历史形态,由此,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但是资产阶级继续发展的形式,更是资产阶级社会所不能理解的新的社会类型。
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有关社会的重要论述,都是把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关系、生产方式、国家和法律看作是至上的社会制度的形式。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的社会理论家面对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不同的特殊社会关系,始终以同样的资本主义眼光去理解。柯尔施指出,对于马克思理论来说真正的特征仅仅在于:它始终维护的是另一个阶级的利益,即与现存的阶级进行斗争。马克思的理论也意识到自身是作为历史的产物,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阶级有着现实的联系。[2]49柯尔施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的论述,应包含对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的批判和对它实际变革的实践。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最近的目的是和其余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某一个世界改革家所臆想或发现的思想或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当前进行着的阶级斗争的真实关系的总的表述,不过是现在我们眼前进行着的历史运动的表现。”[2]49柯尔施指出,革命的唯物主义理论适合于论证无产阶级对现存资产阶级制度的实际进攻。唯物主义的社会研究以充分的理论意识,承担了在整个说来针对变革现存社会的运动中赋予它的部分职能。从而它是作为与现代工人阶级的实际行动相联系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科学而建立起来。[2]50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始终以前进的、变革的眼光去对当时的社会阶段进行分析,从而共产主义者才能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
[2][德]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M].
作者:李国俊 曲强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