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分析范文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分析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不但没有克服,而且在马恩所论述的三大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有了新表现,并呈现出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关键词: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新变化

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题和潮流。资本主义也逐渐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狭隘的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内不断扩张,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散到世界范围,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全新的背景下,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依旧没有改变。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均出现了存在领域的扩展化、转嫁方式的隐蔽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运用唯物史观深刻的分析过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他们得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资本主义本身是无法克服和消除其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而这一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马恩对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的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三大表现超出了一国范围,在全球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演化。在世界范围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立矛盾、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等,这突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深化的趋向。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

上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新科技革命迅猛推动生产力的增速,资本主义逐渐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且基本矛盾不断的深化,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之间的对立矛盾是基本矛盾深化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自由地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一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从那里攫取高额利润。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通过投资、外债和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达到2500—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得1/10[1]。而且发达国家具有科学技术优势,仅从知识产权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约占有世界专利的99%,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有的专利还不到1%。每年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费、知识产权销售等方面获得巨大的利润。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差距持续拉大,两极分化日益明显。198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比重为67%,20世纪90年代初上升到73.2%,到1999年更是达到了86%,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为19.3%、17.7%和14%,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80年,发达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为66%,到80年代末所占份额达到70%以上,1999年更是上升到了82%;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则相应地为25%、20%和18%[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中的分化可见一斑。发达国家还利用对世界市场和产品价格的垄断,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交易。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工业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剪刀差不断加速扩大,发达国家对国内产品实行高补贴的办法又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拒之门外。由于这类不公正、不平等的贸易行为,使发展中国家仅在2000年就损失了7000亿美元。显然,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积累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愈益明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剥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不断激起发展中国家狭隘的民粹主义等思想,使一些痛苦潦倒、失去一切的人欲通过自杀性袭击或“国际恐怖主义”进行反抗和报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数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显示,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始市场经济时期,几乎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倒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大危机迫使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再是“守夜人”、更夫,而是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奉行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和调控国内经济运行,实现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利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单个国家内部有效地执行了宏观调控,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国家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从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发展中演化为资本主义单个国家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国内生产基本上不再存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特征了。国家干预不过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缓解了一国经济运行的无序状况,却克服不了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这一顽疾的恶化。随着国际垄断资本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发展为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显现出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成为了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领导者,其经济活动主要运行在个别国家或组织无法单独实施宏观调控的国际间的全球市场上。因此,即使单个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手中强大的资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其内部实现缜密的组织计划性,也无法改变全球社会生产处于无序的状态和国际经济运行的无序特征,无法弥补国际市场上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由于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压力和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欲的驱使下,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抢占市场,极力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引发全球经济震荡,威胁民主社会的根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正如多斯桑托斯所说:“资本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国际经济体系,但这种体系所依靠的私人企业和各民族国家基地同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矛盾的”,这“必将导致产生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的无政府状态”[3]。

三、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崛起、深化和发展,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各要素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化生产突破了一国范围,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对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面对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资本增值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新兴市场,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在全球范围迅猛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已达6万多家,其子公司也有50多万家,跨国公司的年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年生产总值的40%以上,贸易额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并且每年还在高速度递增,比较成功的企业都会跨国生产和经营,这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全球性的社会化生产的成果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使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劳动群体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并且,随着时代变迁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劳动群体的雇佣的命运和劳动条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反而入不敷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还不断的下降,全球劳动群体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出现水涨船高的现象,这进一步限制了劳动群体的消费能力,压缩了世界市场的容量。与此同时,全球性的劳资矛盾再次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在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到知识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必然引起就业岗位要求的急剧变化,冲击未掌握新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导致工资下降,甚至失去工作岗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1995年底经济合作组织的25个成员国的失业人数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3300万,平均失业率高达8%,1997年欧盟的失业率甚至达到过10.6%,并且这一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失业人数的居高不下,更是无法促进全球性的消费,使世界市场的容量不断的缩小。一边是全球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全年增加的经济生产能力有40%是过剩的[4]。另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的实际消费能力的严重不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以往的一个国家内部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势必引发局部性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动荡。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展而不断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资本的积累是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另一方面,资本的积累是建立在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基础上,所以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陷入相对或者绝对贫困状态,使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和能够实际支付的消费日益萎缩。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借助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或者危机。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远远超过社会有效需求时,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便进一步加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更加激化。相比早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均已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的新变化意味着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矛盾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并出现了存在领域的扩展化、转嫁方式的隐蔽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的程度,从而冲破资本主义体制。

参考文献:

〔1〕韦定广,孙勇.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3,(4):22.

〔2〕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74.

〔3〕多斯桑托斯(巴西).帝国主义与依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11.

〔4〕李民骐,朱安东.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过去、现在和回来[OL].

作者:文都苏 文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