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体的异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之一,为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解放及其途径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首先被异化了,也就是说,劳动者不能拥有自己生产出的产品,产品已走到劳动者的对立面;并且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他们就越贫穷;加之劳动者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极端恶劣,这一切使劳动者心灵遭受到痛苦的折磨,这是早期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异化现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资本主义进入了后资本主义阶段,这时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有大幅度提高,劳动和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是异化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正以各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的异化给人带来种种精神痛苦,使人背离了本性,由此,消除异化也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题中的应有之义,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更是深刻分析了当代异化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危害,为消除异化提出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一)主体异化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被异化了,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并成为统治工人的资本,资本家在生产中完全控制了工人,在社会中出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资本家实现了对工人的剥削。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从商品拜物教、物化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他指出:“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对此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从客观上说,在生产中已出现了一个由物及物与物关系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被人们认识,但人们却无法控制它;从主观上说,人的活动已成为商品,这种成为商品的活动脱离了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在卢卡奇看来,不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物化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核心性问题,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已进入一种完全物化或异化的社会。德国学者马尔库塞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把人的“需要”这一本性特征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新形式。他指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
显然,马尔库塞给“虚假需要”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而这一概念日后也成为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的基础性概念。虚假需要的出现表明人的精神已被压抑,马尔库塞指出,现在人们的需要都是虚假的需要,这种需要被单个人无法控制的外力所操纵,而这种外力正是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压力。虚假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窒息了人们要求自由、要求个性的需要,工人和老板可以观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可以享受同样的社会服务,每个女人都可以打扮得非常漂亮,但“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如果虚假的需要及表面上的满足一旦成为现实,它们就会成为精神鸦片麻痹人们的心灵,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在完全控制了人的需要之后才得以控制人的。加拿大学者阿格尔强调了目前在消费领域出现的异化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危机。资本家诱使人们把劳动以外的时间花在受广告操纵的消费上,使得“异化消费”在社会中悄然出现,“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但目前资本家已不能持续提供给人们所期望的商品,因为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大生产需求与地球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已出现了失衡的局面,这种失衡有可能会毁灭人类自身。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已造成生态危机的出现,资本主义极力将经济危机转移到消费领域,虽然有所缓解经济危机,但消费危机却由此产生,人们对现代工业社会的能力所寄予的期望破灭,便再一次陷入绝望之中。
英国学者佩珀认为,目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虚假意识”是现代异化最集中的反映。这种虚假意识是由福利国家催生的,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私人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它保护资本家的利益而损害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等级制社会的特权阶级,但在二战后,一些国家通过推行各种社会福利措施而演变成为福利国家,这样“它缓冲了人们所受资本主义的极端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感官迟钝,无法意识到这个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实际上正对他们做什么”,在此基础上,虚假意识产生并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头脑。这种意识已使人们相信,当前的社会是一个自然、合理而又无阶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与劳动者利益相对立的所有前提都是自然的、真实的或不可避免的,人们无需置疑一切而只能接受现状。目前在资本主义社会,虚假意识在消费领域更加泛滥,人们在虚假意识的支配下不停地购买日新月异的产品,跌入了用消费麻痹自己的深渊。
(二)主体异化使人客体化,把人降到物的地位
早期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其背后的推动力就在于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内部经济机制。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工人整日在厂房内辛苦劳作,“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指出:“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因为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工人被不断地欺骗和剥削,在恶劣的环境里工作,其心灵逐渐被扭曲,而劳动产品成为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劳动创造资本,接着资本再剥削劳动。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异化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进一步扩大化,机械化生产被大量使用,劳动被分割成小部分并被不断重复进行,“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至于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在这种劳动中,工人被困于冰冷的机器和枯燥的生产线上,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工人从他们自己的创造性———他们自己的(潜在的)自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分离出来”,烦闷、机械、无创造性的重复操作甚至逼得他们几近疯狂,而这正是现代异化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曾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特征: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相异化。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这四个特征对当代异化依然有效。首先,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易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产品都已被带入了市场中。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其有用性被掩盖,内在的真正价值被物化,劳动产品又一次成为异己的力量,这时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二,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本质需要,相反是为满足那种被创造出来的“虚假需要”的一种手段,“生产者劳动的含义不在于作为他们的社会性的一种表达,而在于他们劳动所获得的货币性工资支付”,劳动者把自己出卖给了工资,陷入了对金钱和虚假需要的追逐中,这时劳动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在交易中,劳动者通过市场把自己变为可以被买卖的商品,他们所处的地位就如同市场上其他任何可以出售的东西的地位,甚至“产品比工人更重要”,这些人实际上已经被客体化了,降低到物的地位,他的思想、情感或者精神根本不被社会所承认,人再一次远离自身并与自己相异化。第四,劳动关系被金钱替代,劳动者丧失社会性需要及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市场中,交换价值主要根据市场价值来衡量,人与人之间成为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他们彼此在对方眼中就是代表了金钱的客体,“他与同伴的关系,自然与他的关系,都需要通过金钱联系起来”。佩珀指出,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话语已表明人们的方方面面被带入了市场之中,人们在主观上互不认同,评价时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收入、地位或才能,这一做法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极度冷漠,彼此竞争,在这里没有情感,人与人之间产生异化。在当代社会中,由于这种种异化,人们感到非常痛苦,而资本家为了利润不断扩大生产并创造新的需求,更加重了人们的痛苦。
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由于异化的存在,劳动已成为人的外在的东西,它已脱离人的本质,“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这时劳动已不再是人的本质的需要。马克思指出,要复归人的本质必须通过扬弃异化并实现共产主义来获得,“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而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要扬弃异化并复归人的本质,就必须从根本上对劳动进行重新评价,还原劳动的自然本性,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而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针对在消费领域出现的异化消费,阿格尔指出,人的幸福在于把自我实现的劳动与有益的消费结合起来,无止境的消费是对劳动的一种逃避,并且太多的消费已对环境造成损害,这就要求人们对消费做出新的评价,“随着消费者对消费感到厌恶,随着降临到我们头上的生态压力迫使‘持续不断的’生产进行缩减,人的新价值观和需求会进而取代消费主义”。同时,异化消费的存在使人们对现代西方社会制度提出质疑,持续出现的“生态压力”更让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出了抨击,建立社会主义将成为人们的最终选择。
佩珀认为,当代异化是资本主义国家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产物。资本家一直在利用虚假意识来控制工人,希望工人接受现状,出于此目的,他们编造了各种“经济规律”,如劳动成果已被进一步转化为使用资本、机器、技术或是劳动者所不能理解的神秘力量等等,似乎在表明现在的经济制度有着像物理规律一样不可改变,在这些规律的支配下,劳动者只能屈服和遵守。然而,资本主义异化正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就是目前要维持“虚假意识”已变得越来越难,资本主义潜在的矛盾,以及诸多的非逻辑性思维已使它本身支持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占据越来越显著地位,资本主义存在的合法性面临危机,人们已准备向虚假意识挑战,努力去追求真实的意识。真实的意识是对虚假意识这种异化形式的反抗,也是对未来人类心灵的一种解放的追求,真实的意识也将由于还原人类的自然本性而终会实现。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从而得到满足并实现自我。真实的意识将会使人认识到,人类正是在劳动中实现自由的创造,劳动才是对需求的真正满足,一味专注于消费及由此产生的对劳动的逃避只能毁灭人类。人们通过劳动生产产品,所以人们会重新肯定产品的真正价值。在劳动中,每个人的个性被展示,其创造性被共同体所承认,产品成为社会的产品,人们在共同体中愉快生活,在劳动中构建社会关系,一切将体现出生产者社会性的真实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的所谓“经济规律”,真实的意识会使人领悟这些“规律”只在资本主义经济下存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人们将不再受这些“规律”的支配,所以进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
(四)结语
资本主义异化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表现出新的形式,但不管怎样变化,它使劳动者心灵压抑,精神痛苦,“生命的活跃表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转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正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是消灭异化的前提条件,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方向。目前,这种异化不仅在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全球化进程中,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异化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盲目追求消费、崇尚名牌产品、奢侈浪费、对劳动本质的误解等等,不难想象,这些现象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并在现实生活中降低国人的幸福感指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重新强调劳动的本质,倡导回归劳动的自然本性,这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它会让我们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多一些理性思考,从而避免滑入异化的泥潭。
作者:李小红 单位:晋中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