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塔吉克族语言发展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塔吉克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在多语使用环境中健康发展,这些语言的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的相互补充奠定了其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表现在塔吉克族的内、外语言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而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内生态环境指语言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3]
(一)内生态环境———母语使用保持着良好氛围及发展态势
中国塔吉克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其在强大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下,在长久的传统民族生活环境中,其语言实现着社会生活自足的基本功能,并未出现母语转用、弃用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植根于语言生活。“传统文化对塔吉克族意识结构起着决定作用”[4],换句话说,塔吉克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决定了母语维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塔吉克族社区中,家族和大家庭的‘组织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和突出,家族和大家庭在塔吉克社区中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功能、文化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5]。依此来看,塔吉克族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规范的遵守、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提升都由“家族和大家庭”这个基点出发,而“家族和大家庭”这一核心的维系者就是母语。没有文字的中国塔吉克语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活跃:一方面她是塔吉克族日常生活、节日礼仪、社会往来等活动中唯一选择的语言,另一方面塔吉克族在文学创作和娱乐活动中仍坚持使用塔吉克语,如歌曲、民间故事、传说、谚语、谜语等口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即使是接受十余年的维吾尔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字正规教育的塔吉克青年亦是如此。而且在塔吉克族的民间社会交流中更多地保留了形式上固有的古朴状态。例如,塔吉克语在语言接触中新生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和汉语借词,这些借词绝大多数限用于文化教育以及公务往来中,其在民间生活中却极少出现。以“请柬”一词为例。以“家族和大家庭”为基础组织单元的塔吉克族非常注重礼仪,其婚丧嫁娶均会邀请亲朋往来,但“请柬”一词目前仍未被借入,因为其民族始终保留着话语邀请或“递烟以示意”的传统“请柬”形式。
(二)外生态环境———他语接纳拓宽了语言使用的时空范围
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塔吉克族语言发展呈现出既重视母语良好发展,又努力实践双语(多语)使用的突出特征。塔吉克族对语言发展的态度表现在两个方面(见表13、14):一是坚持包括母语在内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地理区域性特征。一被测对象说“在新疆,如果只会说塔吉克语,在大多数地方根本无法交流,甚至连食物都没法买到,只能干瞪着眼睛。”二是正视汉语的强大社会功能,一被测对象表示“学好汉语可以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因为汉语全国人民都在用,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外出工作的必需工具”。塔县的多民族聚居决定了其自然生态和人群环境的多样性;而其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丰富性则进一步强化了塔吉克族宽容而开放的语言态度。塔吉克族对双语或多语学习持绝对支持的态度。“塔吉克民族的突出特点就是较强的心理包容能力。”“在塔吉克人群中,掌握语言种类越多的人越有地位。所以,塔吉克族虽然远居祖国西南大门,千年一贯制的多元文化包容心理在客观上使他们避免了‘民族隔离’。”[4]具体表现:多语种的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逐步走进塔吉克族家庭生活。截至2009年,塔县中波台通过4个频道向全县乡村转播汉、维、哈、柯四个语种的节目;电视台总计转播42个频道的节目,其中维吾尔语3个,哈萨克语1个,同时开始自办维、汉两个语种的节目频道和栏目。县文化馆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活动,向乡村文化室赠送图书、推动读书活动。这些维吾尔语、汉语节目和图书虽然进入范围大小不同、步伐差参不齐,但价值在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原本生活在信息以口耳相传阶段的塔吉克族群跨越了时空限制,社会发展与现代科技进入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它带给塔吉克族科学、丰富的生产生活观念,而从语言生活的角度,它则伴随着以上语种的规范语言文字的引导和学习。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将快速拓宽塔吉克族的语言生活空间、提升塔吉克族的语言生活质量。
综上,塔吉克族语言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但从另一方面总结,大多数塔吉克族居住于对外联络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帕米尔高原,故而其语言环境变化相对缓慢,从表5~8能够看出,多语种媒介这一促进语言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影响高原居民的语言生活时,其速度较慢、范围较窄。所以正视塔吉克族语言使用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语言使用调节举措,将是提高塔吉克族语言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塔吉克族快速迈向现代化生活的必要途径。
二、塔吉克族语言使用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优化内生态环境,丰富语言要素之词汇,促进语言“有机生长”
塔吉克语中反映现代化生活的新词新语较为贫乏,科技类、经济类、信息类词汇需要尽早进入塔吉克族的文化生活。现代经济文化生活对语言有着现代化的要求,即现代化词汇的使用和创新,而语言能否传播现代化信息一定程度上又决定着其语言功能、语言地位。塔吉克族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出的语言生活也以传统为主。如“在市场化招商引资的经济运作中,塔吉克族正在改变过去‘轻商、恶商、贱商’的旧观念,努力实践着‘亲商、爱商、助商’的新思路”[4]。但从塔县县城商户数据统计来看,塔吉克族商户在调研的三个街区300余家商户中仅有7家,仅占约2%的比例,而且其主营产品也多限于塔吉克族传统服装、饰品及工艺品方面。这一现象说明塔吉克族的经济类词类的发展需求小,用途少。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要求塔吉克族必须面对并不断融入这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传播日新月异的社会,而拥有、学习并使用这些反映现代化生活的新词术语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二)改善外生态环境,构建有效的多语种协同进步的语言生态环境
国内塔吉克语广播电视存在空缺,但维吾尔语、汉语采编应设相应民族生活专栏、专题以满足塔吉克族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使用塔吉克语进行媒介传播的都是境外节目,而出于国内文化安全的必要性考虑境内不转播境外节目。在面对国内影响塔吉克族语言使用最为重要的维吾尔语媒介,“超过半数的受众认为民族类节目办得不太好,认为对本民族有发展作用的占41.8%,认为没有的占50.9%,认为作用一般的占7.3%。”[6]所以,我们应重视塔吉克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挖掘与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相关的题材,揭示该区社会生活底蕴并给人以深刻启迪与引导的信息,满足塔吉克族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6]当然,中国目前没有使用塔吉克文字的现实是无法采编塔吉克语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曾钫编写的《汉英塔吉克语900句》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本书用拉丁字母拼写塔吉克语,试图在中亚各国的语言拉丁化进程中,初步做一次尝试”,那么专业人士是否可开拓“用拉丁字母拼写塔吉克语”等方式来采编适量节目呢?当然,更主要的措施是提高境内其他民语言频道节目质量,让各民族受众爱听、爱看,让其真正感受精神文化的价值。
(三)改变语言教育环境,关注文字学习,奠定培养书面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基础
塔吉克族双语(多语)学习存在着语言生活环境不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与文字密切相关。以乡村双语(多语)语言生活环境为例。塔县虽属于民族语言服务多样化地区,但目前其乡村民族语言的多样化仅停留于双语(多语)人的口语日常生活交际范围,而文字媒介极为欠缺。统计314国道经过的达布达尔乡和塔合曼乡的服务行业牌匾和公共设施领域的宣传条幅,两地共9家商铺均无牌匾,而宣传标语也仅有全疆统一印制的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关爱女孩、扶贫政策以及移动通信广告等内容的10幅维汉双语张贴物。在访谈中,当要求测试受访对象对这些张贴物进行识读时,他们绝大多数表示不认识或不明白什么意思。究其原因,中国塔吉克族没有文字,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生态链条:没有文字概念的家庭教育导致文字学习意识淡薄的学校教育,文字学习困难的学校教育导致受教育者主观忽略文字学习的社会教育,这一不良循环在塔吉克族群中表现较为明显。笔者建议政府在坚持广播电视深入百姓生活的同时,多使用维吾尔文、汉字在农牧区村落、农牧民房前屋后进行富农(牧)政策、科普知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字宣传,更重要的是乡村干部在走入农户时更多地发放科普、卫生、健康类小书册并给予适时引导和讲解,从而让塔吉克族农牧民,尤其是担当家庭教育启迪者的妇女尽早建立良好的文字识读意识,逐渐让塔吉克族的语言使用从口语日常交流延伸至文字阅读空间的丰富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双语(多语)使用环境的全方位塑造以及学校双语教育的稳妥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塔吉克族语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世界上各民族都在适应特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7]。居于高山达阪的中国塔吉克族,其语言受限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交际等因素而发展缓慢,但也有着自身合理的结构和表达能力。因为塔吉克语文字的缺失,同时要解决保持传统与跟随现代化的矛盾,塔吉克族必须将自己置于良性的双语(多语)的语言生态环境之中,在秉承母语文化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现代语言生活的丰富和语言生活空间的广阔,以实现“多一种语言、多一种交际能力、多一种文化体验、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视角、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7]。更重要的是,政府应着力加强对其语言生活的管理,提供语言生活、语言教育改善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以构建和谐多样的社会语言生活。(本文作者:周珊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