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言学对个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语言学对个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言学对个案发展的重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语言学对个案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曾国秀单位:江苏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语言学中的个案研究应用及问题

在国外语言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方法的使用很广泛。除了引言中提到的几个代表性的个案研究实例外,关于个案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的书目、期刊文章有很多(Mackey&Gass2005;Cohenetal.2007;Duff2008;;Nunan1992;Mc-Donoughetal.1997)。其中,Duff详细回顾总结了近30年来语言发展和使用中的个案研究所涵盖的研究主题,方向和趋势。

期刊仅以TESOLQuarterly为例,2001-2010的十年间,其中有31篇是关于个案研究的文章,平均每年有3.1篇。在国内,通过查阅期刊,在上一个十年(1991-2001)左右时间内,有一些关于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高一虹等1999,2000;桂诗春等1997;胡春萍,秦晓晴2001;刘作焕,陈林汉1991;刘润清1999;孟悦1993;王立非1997,2001)。在最近的十年(2001-2011)中,对语言学总体研究方法本身的讨论就不多了。总的来说,从这些学者、教师的讨论分析可看出语言学研究方法中一个大致的规律:从注重定性研究到呼吁有更多的定量研究,再到“理性回归”——倡导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这在研究方法应用上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但是对个案研究方法却没有给予一定的注意和重视,除了一些关于研究方法的著作(如文秋芳等2004)里会有对个案的介绍,期刊论文中仅有很少提到个案研究,如胡春萍、秦晓晴(2001);孟悦(1993);王立非(1997)等。而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0年间,所有核心期刊中,篇名含有“语言”(汉语和方言研究)的个案研究论文有8篇,含有“英语”的个案研究论文有24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有4篇,《外语与外语教学》有2篇,《外语电化教学》有2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有1篇,《外语界》有1篇。虽然一些国内学者一直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强调既有质性又有量化的分析与研究,但是为什么教育研究者对于一直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使用的个案研究方法却重视不够?为什么十多年前的结论——“定性研究中,依据第一手资料的研究66篇,占全部定性研究的22%……个案/实地研究极少”和“很少有深入的个案研究”仍可沿用至今?为什么国内关于个案的研究如此之少呢?这与个案研究方法本身的特点,其局限性,以及操作实施的难度有一定的关系。从个案研究的定义可以看出,因为其研究对象或参与者的特殊性,个案研究有四个特点。

(1)研究某一个特定现象的某一或几个个例。比如研究一个教育现象中的某个学生、某个教师、某个教室、某个学校或某个项目。(2)个案研究是对某个现象的深入研究。这是指研究这一现象时需对这一个例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用多种方法(比如跟踪观察、访谈、录音等)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3)个案研究是在完全自然、真实的情况下研究这一现象。个案研究通常是实地调查,研究者要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分析参与者,甚至与其交流互动。个案研究不需要像在实验条件下那样控制变量,创造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案研究方法更具客观性。(4)个案研究代表了主位的和非主位的两种观点。主位观点指的是参与者对这一现象持有的观点;非主位观点指的是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持有的观点。个案研究试图了解的是参与者对这一现象的观点和体会,而这样的主位观点带有主观性和个人感情色彩,所以作为个案研究调查实施者的研究者应该保持自己的非主位观点,并且从理论、概念角度提供一个尽量客观的就事论事的中立的总结报告。一个跟本文很近的、很好的例子就是高一虹等关于英语教师对研究和研究方法的看法的4例个案研究。在详细整理了4名教师对研究和研究方法的“主位观点”后,研究者提供了自己的客观性的“非主位观点”,有了中立的、可供他人引用的总结。

与社会科学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一样,个案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的质性研究调查方法,在具体的应用和实施操作过程中有自身的缺陷,主要有:(1)很强的真实性就意味着很难组织和控制。(2)个案研究可能是个人的、主观的甚至是有偏见的。(3)个案结论很容易概括,但是其结论扩大化就非常难了,这可以说是个案研究方法最受质疑的一点。以上所述个案研究的特点和缺陷会使一些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望而生畏,因为进行个案研究要求高度真实、自然、客观,这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要想进行有深远意义的个案研究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提高个案研究应用

然而,个案研究仍然吸引很多教育研究者,主要源于以下六个优点:(1)很强的真实性。因为个案研究通常是实地调查,是在自然、真实情况下的对参与者行为不加修饰和控制的自然表现的观察研究。个案研究也接受意料之外的未受控制的变量的出现。(2)个案概括性。个案研究概括的可以是某一个例,也可以是从某一个例到某一个群。因为个案研究注重个例的细微性和复杂性。(3)个案研究可以代表多样性的观点。因为人的各种行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嵌入性”,个例的观点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个案研究允许不同个例之间观点的多样性。(4)个案研究可以成为资料库,使人了解其它类似的情况或个例,也可供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解释或参考使用。(5)个案研究资料相比于其它研究报告更具可达性。个案研究结论比较容易理解,并允许读者自己判断其含义,可以服务于更多的读者。(6)个案研究可由一个研究者进行,不需要一支研究队伍。那么如何提高个案研究应用,发挥其优势,使其为探讨一些语言学习和教育问题提供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呢?首先,更多的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对个案研究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进行个案研究同样是有代表性的,是有助于认识和发现问题的。王立非建议“有条件的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学习一些外语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是完全必要的”。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学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起码在理论上),“多元化研究范式将成为未来研究方式的主流”,但是目前在国内语言学研究中定性研究的个案研究仍是很少。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研究者担心自己个案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个案研究方法的代表性、概括性问题。所有质性研究都是存在某种程度的概括性问题,个案研究也是。

一般认为,在进行一项研究时,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其信度和效度。个案研究也不例外。一些研究者强调研究效度应该适用于包括个案研究在内的任何研究。因此个案研究关于这一特定个案的结论应该被概括推广到更普遍的情况。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个案研究的内部效度很重要,而外部效度则是无关的。因为个案研究与其他研究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前者注重的是发现每个个例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另外,“在个案研究中,没有明确的研究总体……正因为个案不是统计样本,所以它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代表性”。

个案研究追求的是典型性,不是代表性。“而典型性和代表性不可混为一谈”。从这个意义上讲,上面提到的“最受质疑的一点”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在语言学研究中,注意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即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同时,我们应该强调个案研究方法的应用,更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典型性。正如高一虹等所提到的定性研究中的“个案”也可以量化,“‘1’可以等于一百,也可以等于一百万”。

个案研究发现可以激发更多的发现。个案研究可以用其质化和深度代替量化,注重少而精而不是多而粗;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研究都是个案研究。所以教师或研究者不必过于担心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在Yin看来,对个案研究进行“数据性概括”是不合适的,但是对其进行“分析性概括”是可行和恰当的。以下三种方法可帮助提高个案研究方法的应用,使其结论更具信度、效度和概括性。

1.聚集法。每个个案研究提供了对某个特定个例、现象或情况的认识和分析,所以很难对所有的个案研究进行总结。但是,可以通过“个案调查法”来总结关于某一类相似现象的多个个案研究。首先,在前面提到的个案研究“资料库”中找到关于某一个现象所有个案研究,然后按照某个标准进行归类,整理这类个案研究的分析结论,得出一个关于这一相似现象的相对整体的看法。

2.比较法。聚集法使用的前提是要有大量关于一类相似现象的个案研究。如果没有一个个案研究库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质性比较法”。像前面提到的多址个案研究,研究者在进行相关个案研究之前就要有这个比较计划,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对某一类似现象对不同个体进行多个个案研究,最后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

3.三角验证法。任何一种资料、方法、研究者都有误差,只有通过不同的研究者用多个方法收集多个资料从多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才能提高可信度。研究者可以尝试结合两种或多种研究方法,以检验或补充其他方法获得的资料,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主要有四种方法:资料来源三角验证,如某个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现;研究者三角验证,如不同研究者对某个相同或相似现象调查分析;理论三角验证,即用不同的理论描述某个现象;方法三角验证,如不同的个案研究方法(观察、访谈、文献回顾等)。质性研究会有过于主观之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资料的理解和解释会有差异,因此,通过这些三角验证可以增强资料的相互效度。

当然,在试图提高个案研究可信度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当地使用不同的方法。除了这些主要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与量化数据结合、长期观察、反思等来提高个案研究质量。

个案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研究方法。正如王宁所分析,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的一种,个案研究对象不一定需要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而是“质的分析所必需的典型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代表性,即普遍性)”。他还说“把统计性的代表性问题作为排斥和反对个案研究方法的理由,是对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的一种误解”,因为“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不是统计性的扩大化推理(从样本推论到总体),而是分析性的扩大化推理(从个案上升到理论)”。

这与Yin的看法——个案研究可进行分析性概括相似。所以,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研方法上关注研究范式的多元性,因为不同的研究方法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揭示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现象,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知世界。据此,我们认为应给予个案研究方法足够的重视,因为只要个案研究方法应用得当,它可以提供很多其他研究方法所不能得到的信息,提供认识语言、语言使用和语言教学的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