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言学对ESP教育的意义范文

语言学对ESP教育的意义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言学对ESP教育的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语言学对ESP教育的意义

作者:单胜江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我们认为哈钦生和沃特斯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较之其他人的定义更为准确合理。因此,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些本质属性方面我们可以这样认识。

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用途英语常常和某一特定学科或者职业有密切关系,是学习者由于专业或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提高英语技能的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教学途径。在语言学领域中,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与后面二者不同,教学途径是指语言本质和如何进行语言学习的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分析特定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需求分析”是决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如何开展的关键。

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现实中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常常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多种多样。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形式趋于多元化;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教育政策、教学重点上存在很大差别,这一点导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施方案上也趋于多元化。

专门用途英语是一个特定的语言范围。有研究表明,在词汇上,专门用途英语有一半以上和常规英语是重叠的,并且很多所谓的科技词汇往往是由一些常规词汇通过构词法派生出来的;在语法上,专门用途英语也和常规英语保持一致。这决定了专门用途英语词汇如果离开了常规英语将不能存在的事实。因而专门用途英语不能被视作一个独立于英语之外的专门语言,而应该视作现代英语在不同领域的功能变体。

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学术界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而其中以“两分法”和“三分法”最为著名。达德利艾梵和圣约翰以职业领域为标准出发将专门用途英语划分成两种类型: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罗宾逊以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为标准出发,将专门用途英语也分成了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两类。我们发现罗宾逊基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这种分类对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极具指导意义

1997年,乔丹以英语语言教学为出发点,提出一种新的两分法。乔丹在专门用途英语的划分上与前面两者划分方法相统一。不同之处在于乔丹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上。这种划分方式对以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学重点和课程设计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哈钦生和沃特斯以学科类别为出发点,将专门用途英语划分成三类(三分法):科学技术英语(简称EST)、商务贸易英语(简称EBE)和社会科学英语(简称ESS)。以上的分类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性,即都将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列为必选项。这个共识使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学术用途英语中,科技、法律、医学领域的英语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商业领域中的很多专业学科的学术英语。这一点我们从近几年MBA的火爆程度中就可以感受到。在职业用途英语中,正是由于职业用途英语实用性的特点,专家学者们普遍认同将商务英语划入职业英语的范畴。例如,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很多专门用途英语,同时也包含大量的通用英语,因此可以把商务英语当作职业用途英语的一部分。

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与现状

1.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和兴起。作为一个新兴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和发展时间并不长。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社会、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专门用途英语。英语语言的推广和使用源起于英国海外殖民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西方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飞速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有效地解决了专业或职业领域内的英语交流问题。其次,对英语实用性的认识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描述语法的英语教学进行变革,这种认识和人们面对的实际需求加速了专门用途英语的产生。

另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认识到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2.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哈钦生将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即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技巧与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60年代以来,专门用途英语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五个研究阶段。1987年,哈钦生和沃特斯提出“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处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阶段。

“以学习为中心”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同时除了要抓住学习者学习动机以外,还要制定出一系列为达到教学目标的措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授课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在上述几个阶段当中,专门用途英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作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它与英语语言的其他领域,如应用语言学、通用英语教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语言学和通用英语教学领域里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是专门用途英语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如从语言教学中“借用”的交际法教学。

一方面,专门用途英语本身就象征着交际法教学;另一方面,它也是交际法教学的一个最佳的证据。因此,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方法,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这些研究和实践也将继续推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研究进程。

不少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快速阅读、读书报告、实验报告、文献查询、学术用语等。很多英国的高等院校还建立了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中心,这为不少专家学者开展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如著名的利奇教授和坎德林教授所在的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英语系,辛克莱尔教授和约翰斯所在的伯明翰大学英国语言及文学系,威多森教授和布鲁姆菲特所在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等。英国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对全世界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起到极大的影响。

在专门用途英语发展的三十多年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从对词汇、句法结构的重点研究到对篇章整体修辞的分析,乃至研究语言的内部规律;从单一的科技英语到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从简单的教材编写到综合性教材评估、测试等。专门用途英语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3.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现状。1962年,利兹大学的巴伯发表了《现代科技文章的一些显著特点》的文章,象征着英语为特殊用途教学的时代已经来临。1964年,韩礼德、麦金托什和斯特雷文斯第一次详细阐述了根据学习者的特殊需求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原则。在韩礼德的语言变体理论,尤其是语域理论的影响下,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激发了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产生,这是其对外语教学的重要贡献之一。韩礼德等著名的语言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英语变体。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英语的产生标志着专门用途英语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蓬勃发展,语言的社会属性和交际功能得到充分的肯定;交际教学法的兴起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交际能力。80年代初,威多森、科菲、奥尔德森和沃特斯等一些国外专家学者开始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体系展开研究,其中包括:课程设置、语言教学、教学评估等。中国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也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

主要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理论的研究;第二,教学实践的研究。但无论教学研究还是理论研究,相对于国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发展来看都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很少。已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很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专门用途英语的存在依据、专门用途英语阅读和写作等实践活动与相关理论的关系以及专门用途英语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代表人物有:程世禄、张国杨、文军、陈莉萍、范谊等。

例如陈莉萍在《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一书中指出,语体和语域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专门用途英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范谊在《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理由》一文中指出科技词汇各个不同学科特有的词汇汇总,这些学科内的英语在句法和修辞上沿用通用英语的一般规则,但是往往带有其自身的特点。另外,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代表人物有:蔡基刚、秦秀白、刘法公、夏纪梅、陈明瑶等。但是,在教学理论、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考试与评估标准、培养目标、授课方式、师资建设等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中国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基础薄弱。原因是中国对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大多是出于外语教师的自身兴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不仅其研究成果十分零散,少有创新和突破,还缺乏应有的保障。另外,缺乏系统研究和对一些关键问题的重视。由于对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宏观认识不足,所以对一些与外语教学有着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如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重视也不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不统一。由于缺乏系统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做指导,中国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如何解决制约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研究的因素,如何深入开展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教学研究,是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