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晚清音乐文化域外传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画报是展现晚清社会生活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图像传媒,其中大量的音乐图像,丰富而生动地展现了晚清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各种场景及画面。因此,从图像学的视角研究画报图像背后所呈现的晚清音乐文化的域外传播,对晚清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晚清画报中最具代表性的《点石斋画报》为中心,对晚清音乐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考察,揭示出其传播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关键词:图像学;晚清音乐文化;晚清画报
晚清音乐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开端,其地位不容忽视。作为断代史或专题史的晚清音乐史研究在学界一直关注度不够,晚清音乐史研究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清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最为活跃、丰富且深入的时期。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音乐图像学所应该关注的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40年,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不同方面与角度的研究探讨,出现了诸多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关注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中国音乐文化的域外传播则关注不够,从图像学视域来观照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力图从图像学的视角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考察,主要以晚清最重要的画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对其中的中国音乐文化域外传播的相关图像进行考察,从而管窥中国音乐文化在晚清时期域外传播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一、晚清音乐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图像
《婚礼志盛》中所题文字记载了“冯镜如同转粤产也,寓居长崎,为广帮董事,工书画,尤喜吟咏。日人获其片纸寸幅,无不珍同拱圣,什袭而藏。为人忠厚谦和,年届古稀,精神矍铄。八月妙为其次公子完姻吉期,新郎头戴金花,身披红绫,行亲迎礼。坤宅李姓,系同乡人侨居大浦。迎过新地广马场,沿途燃放花炮。入门后新郎向轿三揖,手击轿门三下,堂前备火盆一具,新娘出轿必令跨过,以取兴旺之意,广东俗礼也。是日宾朋趋贺者,自领事以迄江帮建帮各绅董皆登堂恭敬,间有咏催妆诗,争相投赠。碧纱笼菱,辉映洞房。日人聚而观之,咸啧啧称羡不置。夫年少风流,喜听鸾和之曲,谊联中外群伸雀抃之忱,固属海内之良缘,抑亦人生之快事。说者谓通商以来,婚礼之盛自黄氏后于今为烈云。”[1]结合图像与文字文献,可以看出,晚清时期广东人冯镜如在日本长崎经商且担任广帮董事,为人忠厚,擅长书画,其作品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八月为结婚的良辰吉日,冯镜如为次子完婚。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头戴金花,身披红绫。沿途燃放鞭炮,鼓乐声不绝于耳。新郎入门后向轿三揖,手敲轿门三下,严格遵循晚清广东的婚礼习俗。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婚礼现场有一个中国传统乐队在为婚礼用乐,但从画面呈现的情况来看,该乐队中只能看到3件乐器,分别是号筒、小锣和笛。其中号筒由于其乐器形制较大,因此在图像中较为显眼,这一乐器在中国古代运用较为广泛,不仅在军队中使用,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等场合的用乐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尤其在明清时期使用更为频繁。尽管这一乐器现在已较少见,但在中国的民间仍有使用。图像中乐队的演奏者站立在婚礼人群的后方,显示出次要的地位,但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又不可或缺。图像中呈现了中国人在日本生活,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传播到了日本,更重要的是在婚礼中的用乐形式在日本得到了传播。
二、晚清音乐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图像
《蠡斯衍庆》中所题文字记载了“对人之祝,帝尧曰多男。诗人之咏,文王曰百子翳。古以来未有不以嗣续繁昌为门庭之庆也。闽人叶某年逾不惑,雅善经营,在新加坡开设店铺已多年,饶有积蓄娶妻陈氏琴耽瑟好,伉俪甚谐,自结缡以来,每岁必结一珠胎,不赋弄璋便歌弄瓦,芝兰玉树罗列庭前。现已生有男孩十人,女孩八人,今年第十七胎,系属孪生,故共计男女十八名。其长者已峥嵘头角,就傅读书,而其幼者绕膝呱呱,尚须哺乳。氏不能褊给,雇有乳媪三人。不知此后之载生载育尚复何如。而就目前论之,已觉河东三凤荀氏八龙恐亦未足为奇矣。”[2]结合图像与文字文献,可以看出,闵人叶某年过四十,善经营,在新加坡开店,积蓄颇丰。娶妻陈氏,每年必生一子,今有男十女八,今年第十七胎属孪生,所以男女有十八人。可见,中国人在新加坡生活,将中国传统器乐演奏形式传播到了新加坡。该图反映地乐队地乐器基本均为打击类乐器,主要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鼓等乐器,应是中国传统的清锣鼓的形式。由于家主叶某为福建人,因此他们演奏的有可能是潮州大锣鼓、福州十番、福建南音等福建传统音乐形式中的清锣鼓。由于没有吹奏类乐器以及丝弦类乐器,因此演奏出的音乐缺乏旋律,更多的是节奏的展现,从侧面反映出乐队喜庆热闹的用乐功能。这一器乐演奏活动尽管是自家人组织乐队,庆贺多子多福,在家里自娱自乐,但仍然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新加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
三、晚清音乐文化在英国的传播
图3手挥目送图像《手挥目送》中所题文字记载的是“吴逊斋,洛中名士,工诗文,善操缦,好为汗滂游。近客伦敦,同寓某西人见其壁上悬琴,愿一洗耳。吴不可,强之,则曰,余非吝也,因此闲风土,无一点清澈气。余始至而试之,触指多浊音,故不弹三日矣。客闻言冷笑,似疑其空言藏拙者。吴乃为之抚高山曲,未终,视客,已欠伸,欲睡。吴笑而起曰,子毋倦罢,观我小剧。遂取二琴,调和其音,以一琴置户外,杂取五色纸剪各种虫鱼,分缀七弦,闭其户奏曲于内,忽外琴所缀诸物蠕蠕移动,观者皆拍手称奇,暄声聒耳。吴遂不能竟其曲,推琴而出曰,诸公因但知看琴而不知听琴者。众曰,如此好戏法何不卖艺取值,亦可致富。吴笑颌之。翌日,东装他去。按此法见沈括梦溪笔谈同声相应,本不足奇,始可以之愚西人耳。”[3]结合图像与文字文献,可以看出,洛阳名士吴逊斋在伦敦作客,给洋人弹奏《高山流水》,但洋人尚未听完竟睡着了。吴遂将另一琴放在室外,弦上放剪好的纸鱼、纸鸟,屋内弹琴,屋外琴之弦也随之振动,弦上纸鱼、纸鸟也纷纷跳动,洋人以为大奇。可以看出,晚清中国文人在国外的古琴演奏、文人自娱自乐的音乐活动在英国得到了一定的传播,西方人不仅对古琴及其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对古琴上的游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晚清音乐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图像
《俚歌悦耳》中所题文字记载的是“某妇凤阳人,其夫佣工于德国。妇与一小姑暨其妹随居旅次,既而藁砧亡,贫不能归,饥实寒衣一无依赖,幸幼时曾学打连相,红豆拈来曲犹能记,于是截竹为筩,系钱三五,行歌乞食,颜色凄凉。适某宦夫人乘车归第,惊为闻所未闻,遂召入,邀诸女伴围坐共听三女同啭珠喉,声声入破,座中人皆拍手称妙,各有遗赠。夫人问,擅此妙技何至行乞。妇泣诉根由。夫人怜之,馈百金,备扶柩回籍,马物希则贵。自古云,能时来运来而讨饭,腔居能绝唱矣。”[4]结合图像与文字文献,可以看出,凤阳某妇女,丈夫在德国打工,该妇女和小姑及其妹妹一起到德国,不料丈夫客死他乡,三人生活无计,就以表演打连厢谋生。打连厢这种歌舞形式在中国的南北方广泛存在,有霸王鞭、金钱棍、铜钿鞭等称呼。图中可见有两女子手中持有金钱棍或铜钿鞭的乐器,边演奏边跳舞,另一女子手中持有疑似快板的乐器。这种中国传统的歌舞表演引起了外国人极大兴趣,有众多的女性围观。尽管表演群体人数较少,持续时间不长,但西方人尤其是妇女群体对中国的这种传统音乐形式仍然有了一定的认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以上图像及题词所呈现的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的维度来看,通过图像学的视域发现,晚清时期,包括鼓吹乐、器乐独奏、打击乐合奏、歌舞等形式的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包括婚礼仪式用乐文化、庆生祈福用乐文化、古琴游戏娱乐文化、民间歌舞乞讨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日本、新加坡、德国以及英国等东西方国家得到了一定传播。从晚清图像尤其是最有影响力,涉及范围最广的新闻画报图像维度来看,图像中所呈现的传播到外国的晚清音乐文化活动大都出现在大众的普通日常生活之中,音乐的实用功能属性较为明显。同时,晚清音乐文化以画报这种大众新闻媒介进行了二次传播,使得更多的并未亲历音乐活动现场的中外大众对这一文化有了更为形象的认知。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的维度来看,尽管西方音乐文化以其强势向中国传播,但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国人在外经商、游历及生活等为契机,不断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向世界各地。图像学的视角更加生动而细致地展现了这些传播的场景、细节与特征,具有独特的音乐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奇明.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七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1.
[2]张奇明.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八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1.
[3][4]张奇明.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第四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1.48
作者:李俊 单位: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