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音乐文化历史变迁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青、康、藏高原时期的景颇族音乐,大约从前5—3世纪。主要包括穆吡省蜡崩、披哦哦朵卯、颇久桑泻卯三个地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景颇族先民被迫逐渐南迁,到秦汉时期景颇族先民绝大部分都居住于西藏、甘肃一带,并进一步扩散至青海各地,又逐渐南迁至青海湖、囊谦一带。青、康、藏高原时期景颇族先民已全面进入农耕时期,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其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量山歌、长诗调、哦热调以及原始宗教音乐产生并进一步发展。同时,还产生了贺新房歌、丧葬歌、舂米歌、婚嫁歌等新的民歌形式。景颇族先民在青、康、藏高原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特别到了青海南部西康北部,野竹生长较多,这给竹管乐器制作提供了方便,自娱性的竹制乐器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乐器,如:洞巴、比团、比笋、勒荣、妥软以及文蚌(竹笛)。随着景颇族民间器乐的发展和目瑙歌舞盛会的增多,洞巴和笛子进入了目瑙盛会,成为礼乐。青、康、藏高原时期的景颇族音乐风格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音乐体裁、题材的多样化,有山歌、长诗调、哦热调、原始宗教音乐、贺新房歌、丧葬歌、舂米歌、婚嫁歌等形式;开始出现大量的竹制民族乐器,如洞巴、比团、比笋、勒荣、妥软以及文蚌(竹笛)等;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于青、康、藏高原的山地逐渐增多,音乐风格更加高亢、自由、婉转、灵活。
二、进入横断山脉时期的景颇族传统音乐文化
横断山脉时期主要包括颇久桑泻卯、真龙比品卯、勒何瓦旦卯三个搬迁点,时间大约在3—14世纪。景颇族先民从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康北部分路南迁。进入横断山山脉后,其自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这一时期景颇族先民开始形成不同的支系,产生了景颇支、浪峨支、载佤支以及勒期支。这一时期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景颇族先民,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社会开始分裂为山官贵族、平民百姓和奴隶三大阶级,从而促使了景颇族山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这些生存环境同样对这一时期的景颇族传统音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进入横断山脉时期景颇族传统音乐有了新的发展,随着景颇族不同支系的形成,进而促使形成不同风格的景颇族传统音乐。这一时期时间跨度很大,各支系音乐有较大的发展。景颇族山歌有了新的变化,由于这一时期人们长期生活于崇山峻岭与高山峡谷之中,因而山歌曲调自由、高亢、嘹亮;景颇族“哦热调”由于不同的支系,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景颇族各种叙事长诗不断发展完善,有创世史诗、叙事诗、搬迁史诗、盖新房叙事诗等;由于山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官娘哭死虎调”这一新的音乐体裁;这一时期景颇族乐器开始走向独立的发展阶段,器乐曲得到较大发展,景颇族竹管乐曲调逐步完善,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器乐独奏曲以及合奏曲。特别是文蚌的产生,曲调逐渐增多,如出征、行进、胜利庆祝、结婚祝贺等,都有笛子、洞巴奏乐,并逐步形成乐种。总之,这一时期的景颇族传统音乐由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其音乐体裁、题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音乐风格更加自由、婉转、高亢、嘹亮。
三、滇西和德宏及其以西地区时期的景颇族音乐文化
14世纪以后,由于部落战争、掠夺奴隶等原因,景颇族先民开始逐渐迁移到滇西及德宏地区。这一时期包括勒何瓦旦卯、瓦何瓦碰卯、盘南尼革卯三个搬迁地区,时间从15世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时期在汉族、傣族封建经济的影响下,景颇族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内部的封建因素逐渐发展起来。经济上由狩猎转变为以农耕经济为主,政治上山官制度进一步完善。随着政治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景颇族传统音乐有了很快的发展。滇西和德宏时期的景颇族先民在与其他各兄弟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其传统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景颇族音乐主要体现为:山歌体裁结构形成了完整的上下句结构,语言逐渐形成头韵、腰韵、尾韵的律诗;载瓦支叙事长诗大量出现,有季节歌、迎春歌、结婚歌、贺新房歌等形式;贺新房歌逐渐形成了二声部的音乐形式;由于这一时期开始种植水稻,从而产生了新的音乐体裁———舂米歌;由于受汉族、傣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影响,许多新的乐器引入,如:象脚鼓、小三弦由傣族、傈僳族传入。进入19世纪后,英国传教士进入景颇族地区,英国的风笛、大军鼓、小军鼓、水镲等西洋乐器随之传入,并与文蚌乐队相结合。随着乐器的进一步丰富,器乐曲有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初是文蚌乐队的兴盛时期,常演奏的曲调曲牌有:文蚌礼乐、迎宾曲、舂米调、管乐进行曲、丧葬调、瑞作调、扎丝恩乐等。进入滇西和德宏及其以西地区时期,景颇族音乐风格表现为:由于受到汉族、傣族、德昂族等民族文化的影响,景颇族音乐文化出现了审美的多元化特征;景颇族传统音乐开始由单声部转向二声部,还产生了对唱和重唱的演唱形式;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入,大量西方音乐传入景颇族地区,大大丰富了景颇族传统音乐。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景颇族传统音乐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景颇族跨越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音乐事业经历了50—60年代初期,民间音乐活动非常活跃的高潮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景颇族民间音乐活动被禁止的时期以及80年代后繁荣兴旺时期。这一时期景颇族音乐主要体现以下特征:第一,传统音乐方面,五六十年代出现大量歌颂党和、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内容“;十年”民间音乐发展处于低潮,民间歌曲被禁止,大量民族音乐遗产失传;改革开放之后,民族民间音乐迅速发展,山歌、长诗调“、哦热”歌、贺新房歌、丧葬歌以及文蚌音乐都得以恢复和发展,但年轻一代对民歌的演唱能力退化。第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专业作曲家充分利用景颇族传统音乐素材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音乐作品。五六十年代有《景颇姑娘》、《边寨烽火》、《班色花》、《景颇山上丰收乐》、《梅何阿公》“;十年”有《歌唱我们的景颇山》、《真像一个小景颇》、《农业机械化扎格列》等;改革开放以后有《水酒歌》、《银泡》、《新房歌》、《舂米歌》、《载瓦情歌》、《蜜蜂采花》等歌曲。第三,乐器发展方面,一批专业音乐工作者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于70年代后期对一些景颇族传统乐器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洞巴”现已成为独奏乐器。这一时期还创作了大量的器乐作品,如五六十年代的《篝火》、《太阳照在景颇山》;80年代以后的《景颇文蚌》、《山魂》、《巴扎松新娘》、《洞巴乐舞》等。这些器乐作品促使景颇族传统器乐走向现代化、专业化。第四,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景颇族传统音乐开始走向市场化、大众化和多元化。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景颇族音乐在保持其民族风格的同时,更多的追求时尚、流行的元素。总之,这一时期的景颇族音乐在审美上体现为时尚、流行、大众、多元的风格特征。
作者:钟小勇 龚碧林 韩勋国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