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课程改革整体思路
《外报外刊选读》课程按照我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输入—情景—工程—输出”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语言使用能力,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的重点及策略
1.确定教学目的及实现路径我这门课程教学目的是输入语言信息,创造情景再现,形成思维工程模式,再通过语言输出思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思考能力。实现路径就是采取苏格拉底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外报外刊阅读,讲解、讨论为综合训练项目;根据个人成绩、团队成绩、期末考试等环节形成复合式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2.开拓思路做好教学准备(1)熟悉讲授课程的要求及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及实现路径、教学大纲等。由于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具有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我在本学期采用了开放式的教材使用模式,即由教师根据近期外报外刊资源上的热点事件和热点话题,选取时效性较强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上阅读,并由教师对重点背景信息和语言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2)研究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以外,要注意研究教学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3)专研授课技艺。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教学方面论文、专著,观摩国家精品视频课、哈佛耶鲁等国外高校的公开课、参加国内教学会议和培训,开阔教学思路。(4)准备好教学材料。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对象的特点及教学内容,主讲教师准备好科学的教学日历、个性化的教案、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综合训练指导书等教学材料。
3.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过程,应该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我的做法如下:将教师课上语言输入和学生课下语言输入相结合,(1)分组教学。第一次上课就将三个班级的同学分成两人为一组的外报外刊学习小组,明确以组为单位开展阅读材料选取,阅读材料整合,阅读材料解析,背景知识再现等具体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2)设计好课堂流程。每堂课包括教师的阅读材料精讲和学生的阅读材料分享。教师精讲环节包括前期阅读材料内容回顾、本次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重点难点介绍、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后作业安排等四个环节。课堂教学活动以刺激学生将输入的语言信息转换成语言能力输出,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①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主讲教师课前布置相关阅读内容,要求学生以下次课重点难点知识点选取拓展阅读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初步的整合,请学生们自主创建语言情境,形成思维工程,帮助其完成输出语言信息的任务,最后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②演讲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模拟课程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前给所有同学一个课程提纲,列明授课要求,阅读量和考核方式,每位同学在课前都要完成布置的阅读工作,阅读量是每人每日五篇外报外刊文章阅读,上课时教师不要求学生陈述阅读内容,但是要求其中一组重点讲解阅读文章中最有分享价值的一篇。③头脑风暴教学法。该方法以学生大量阅读为基础,上课时由讲演同学根据讲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设置与阅读材料主旨、背景、文化、语言相关的讨论题目,设计头脑风暴题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将此次演讲的重要知识和语言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串联起来,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影响,激励学生课下进行更多相关阅读,加深对该社会现象、社会背景、文化信息和语言使用的理解,并形成课堂讨论心得,阅读材料读后感,进一步撰写相关题目的论文。
三、教改成果及效果分析
1.课堂参与度大幅提高课堂引入综合训练项目后,第三周的课堂效果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生实施课堂演讲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既轻松自如又频繁深入,全班23位同学有18位参与到了演讲互动和头脑风暴的讨论中。
2.课下阅读量增强课堂引入综合训练项目之后,为了选择更吸引人,更具时效性,更深刻的课堂讲演素材,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开始了课下的外报外刊阅读,有些同学的课下阅读量能达到每天五篇左右,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的课下阅读量会逐步增强。阅读量的增大直接反映在课上互动的质量上,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对于课上演讲同学的选题就有了较深的理解,头脑风暴的设计范围也更加宽广,学生阅读兴趣更加强烈,课下阅读与课上互动形成了良性的互助增长。
3.学习主动性在实施课堂综合训练项目之前,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的动力明显不足,在教师进行课堂讲解之后,很少有学生针对阅读材料及其语言使用的现象进行提问,更没有撰写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的习惯。
作者:李爽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