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文化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数据和方法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编制了《大学生母语、外语文化认同感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三四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分别为母语文化认同、汉语文化认同、英语文化认同。3个部分的问题设计按照语言文化、民族文化行为、价值取向、宗教及政治信仰4个维度来进行。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对问卷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问卷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删除了部分缺乏信度和效度的问题共10个,最终形成现有问卷。本问卷基本上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设计,分为“强烈反对、不赞同、无所谓、赞同、非常赞同”五级,分值依次为1—5分。本项调查的访问对象为省内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10所高职院校,课题组总共发出问卷13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18份,回收率为86%,样本涵盖白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10多个民族。删除调查表中的无效样本,最终进入文本分析的样本量为804个,其中白族学生占分析总样本的14.2%;傣族12.1%;彝族26.2%;壮族11.9%;其他几个民族累计约占35.6%。男生样本占34%,女生为66%。此外,一年级学生与二三年级学生的样本比例大体相当,分别为48.7%和51.3%。超过75.7%的受访学生具有本民族语言的听说能力,只有不到25%的受访学生表示不会说本民族语言。此外,多达81.3%的受访学生家庭目前仍然居住在农村,只有不到二成的受访学生居住在城镇。按就读院校所在地区划分来看,有将近六成(56%)的受访者来自昆明,另外超过四成(42.4%)的受访者来自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文山等州市的高校。本文使用多重指标多重因素(MIMIC)模型,以验证性因素分析的3个文化认同因子作为因变量,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性别、年级、母语掌握程度、学校所在地等几个自变量对三语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从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对母语文化认同的差异来看,在州市高职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程度明显地高于在昆明高职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β=263;p<0.1);男生和高年级学生比女生和一年级新生更加认同母语文化。此外,正如预期,熟练掌握母语语言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不掌握本民族语言能力的学生更倾向于认同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但出乎意料的是,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程度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群体。而从受访学生的民族构成来看,相对于哈尼族、佤族等其他民族的大学生而言,白族、壮族、傣族和彝族等几个云南特大民族的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白族和壮族的本民族语言文化认同度最低(β系数分别为994和680,统计显著性均为p<0.001)。其次,从不同背景的民族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来看,显然远远没有对母语文化认同的差异那么大。如表1所示,那些熟练掌握本民族母语语言能力的学生比不掌握本民族语言能力的学生对外语言文化的认同度更低(β=259;p<0.1);按族群划分来看,白族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程度明显地高于其他所有受访的民族学生(β=-204;p<0.5)。而性别、就读学校所在地、所在年级以及学生的城乡来源等几个变量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程度并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这些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外语文化认同的差异来看,除了女生比男生(β=153;p<0.1)更加认同外语文化以外。其他几个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显著的差别,也就是说无论是昆明还是地州的学生,无论是否熟练掌握母语,无论来自农村或城镇,也无论他们是哪个民族,在对外语文化的认同方面的差异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2结论
本文在云南10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使用多重指标多重因素(MIMIC)模型,以验证性因素分析3个文化认同因子作为因变量,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性别、年级、母语掌握程度、学校所在地等几个自变量对母语文化、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总结如下:
2.1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从学生的不同民族来看,相对于哈尼族、佤族等其他民族的大学生而言,白族、壮族、傣族和彝族等几个云南特大民族的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白族和壮族的本民族语言文化认同度最低。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有些民族和外来民族的接触更多,更加接纳和包容外来文化。比如白族大多聚集在大理等地,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胜地。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和游客的不断涌入,使得白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外来文化,这也许是造成对自己母语文化认同更低的原因之一。从性别变量来说,男生比女生更加认同母语文化。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男生在家庭中的地位要更加显赫,责任也更加重大,这也许是男生比女生更加认同自己母语文化的原因。从高年级学生比相应的一年级新生更加认同母语文化来说,高年级学生无论从语言的认知和文化的了解都要比低年级学生更加深入,这样他们也许会对各种文化进行甄别,更加知道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更加认同自己的母语文化。熟练掌握母语语言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不掌握本民族语言能力的学生更倾向于认同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这一结果和预期的一样,对自己母语文化的熟练,更有可能理解和认可母语文化的内涵。在州市高职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程度明显地高于在昆明高职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这说明就读学校的地理位置对于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有影响。在州县就读的同学从他们所接触的群体和感受到的习俗更接近自己的母语文化,也可能更认可自己的母语文化。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程度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群体,这一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既然更接近农村的州县在读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高于昆明在读学生,为何来自农村的学生的认同水平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这将是我们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2.2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化认同按族群划分来看,白族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程度明显地高于其他所有参与受访的民族学生。这一结果与前面的母语文化认同的结果是可以互为解释的。白族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认同低,而对汉语文化的认同高于母语文化。在他们心里,对于母语文化、汉语文化的认同是有高低之分的。熟练掌握本民族母语语言能力的学生比不掌握本民族语言能力的学生对外语言文化的认同度更低。这一结果也与前面的结论相符合。母语熟练的同学由于更认同自己的母语文化,而对其他文化的认同相对要低些。而性别、就读学校所在地、所在年级以及学生的城乡来源等几个变量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程度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显然远远没有对母语文化认同的差异那么大。
2.3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文化认同从对英语文化认同的差异来看,除了女生比男生(β=153;p<0.1)更加认同英语文化以外,其他几个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显著的差别,也就是说无论是昆明还是地州的学生,无论是否熟练掌握母语,无论来自农村或城镇,也无论他们是哪个民族,在对英语文化的认同方面的差异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女生在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上低于男生,在外语文化的认同上高于男生,这是合乎情理的,男生更加认同母语文化势必会影响他们对外语文化的认同度。而其他变量对外语文化认同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也许可以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基本一致,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大致相同。
作者:王艳 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