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交流中模糊限制语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日常言语交际中有目的地使用模糊语言的现象为背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语言实例(英语或汉语)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内涵、分类、使用、及其对交际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语用影响,更多地着眼于其积极的方面。
【关键词】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言语交际
一引言
所谓模糊语言“并非指语言本身,而是指语言所表达的含义”(Deese)。“缺乏精确形式是非正式会话用语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Crystal&Davy提出,模糊语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场合的正式与否,在同一场合下,说话人可以选择更精确的语言。JonnaChannel在《模糊语言》一书中指出,一个词或短语如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是模糊语言:1)能和一个与其含义相当的词或短语形成对比;2)有目的地使其含义模糊,并且不形成尴尬;3)其含义本身是不确定的。
1972年拉科夫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能使事物更加清晰或模糊的语言.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无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
二模糊限制语
关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意见,Price和Prader(1982)将它分为近似话语和遮掩语。有的学者从广义的语义特征,将模糊限制语划分为五类: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质量模糊限制语和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陈华林等1994)。也有学者主张从词性、句法和结构上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还有认为应分为语义型和语用型模糊限制语。但一般认为可分为: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何自然,1985)。
前者不影响话题的真值条件,只表示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主观测度,委婉地表达自己对话题所持的猜疑或保留态度;或提出客观依据,对话题作间接的评估,从而间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且使说话的语气趋于缓和。
英语中,常见的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包括表示推测语气的情态动词或从句,如may(也许),might(可能),Ithink/guess/suppose/won-
der/assume(我认为/猜想/以为/怀疑/假定),I''''mafraid(我恐怕)等,表示犹疑的词语,如probably(或许),asfarasIcantell(就我所知而言),hardtosay(不好说),Iwaswondering(我怀疑)等,表示第三者看法或客观依据的从句或短语,如Sb.saysthat…(某某说……),Ac-
cordingtoso…(据某某讲……),Theprobabilitywouldbe…(可能的情况是……),Itissaidthat…(据说……)等。
后者可以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涉及范围对话题内容作出修正或限定,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没有充分的把握,介于肯定和不肯定之间,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与评价。言语交际中,这类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说话者以缓和的语气得体地表达一些不十分准确的信息,使听话者改变对话语内容的认识。
英语中常见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有:sortof(有几分),kindof(有几分),alittlebit(少许,有些),some(大约),somewhat(略微),very(非常),quite(相当),almost(几乎),commonly(大体上),moreorless(或多或少),inasense(在某种意义上),inamannerofspeaking(从某种意义上讲),about(大约),around(将近),approximately(大概),about/oversomethingbetweenxandy(大约在x至y之间)等。它们主要是一些表示程度和范围的副词或副词词组。
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在言语交际中,有些场合要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但也有一些场合由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说话者会有意地或无意地含糊其词,这样反而给交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些效果并不一定全都是积极的。模糊限制语在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增强交流的有效性和交流效果
在言语交际中,运用模糊限制语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非常普遍,因为在交际中该模糊的因素往往不能用精确的因素来完全表达。如:
Wouldyoupleasecometomyhomeatyourconvenience?
Pleasecometomyhomeifyouhavetime.
若采用精确表达,那末话语听起来像是在下最后通牒。如:
Wouldyouliketocometomyhomeat8:35’01’’May15,2003?
3.2使话语更客观准确、话语信息更加恰当
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会话双方都需要彼此合作,交际中遵循一定的会话原则。但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或者是先交际者的某种特殊目的,我们经常会违背这些原则,采用模糊话语使交际流畅、有效。例如:
A:Whereisyouryoungersister?
B:Sheiseitherinherstudyorinthebathroom.
3.3提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在言语交际中,特定的语境要求话语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有时为了避免把话说得太死,太绝而造成被动局面,说话人往往用模糊手法把该说的和不该说的,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表达出来,体现模糊语言的弹性,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Theworkismoreorlessfin-ished.工作大体完成了,有些收尾的事情要做也是正常的。“moreorless”造成了话语的灵活性。
又如一些医生的口头禅,“你的病并不那么严重,服一点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那么严重”,“一点药”,“几天”都是模糊概念,但医生的目的只是安慰病人,话讲得灵活一些可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又不必负太大的责任。
模糊语言在外交上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外交语言从不把话说绝,永远留有余地的模糊性质正反映了外交的特殊目的---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模糊度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间,不同的国际环境,和不同的国家利益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各国运用模糊策略的出发点永远都是把本国的利益放在第一。
3.4使语言表达委婉、礼貌和得体
从日常生活到国际交往,人们使用的礼貌语言中总有大量的模糊言语,这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一方面能使话语更含蓄,更委婉,另一方面也能回避或掩饰一些敏感的带刺激性的话题。使用礼貌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语用策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曾提出人际交往的礼貌六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从实践来看,这些准则的实现都少不了运用模糊修辞手段。例如:
A:Iwonderifyou’dgivemesomeadvice.
B:I’mafraidIcan’t.
3.5展示语言的幽默感
处于特定的表情达意需要,模糊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给受话人留下可供理解的活性空间,施展了语言的幽默性。关于模糊语言有许多幽默的故事。例如下面一对夫妇的对话:Wife:“Didyoubringmesouvenirsorsomething?”(你给我带礼物或别的了吗?)
Husband:“Orsomething?Yes.”(别的什么?当然了。)
句子中的Orsomething(别的什么)可以指纪念品以外的东西,如自己对妻子爱和思念等,所以当妻子问丈夫是否带纪念品或“别的什么”给自己时,丈夫的回答模糊而巧妙,又不失幽默。新晨
3.6保护说话者利益
当说话者在遇到一些不易做出正确估计或判断的场合,或因他人的身份和自己的面子要勉强发表见解的场合,或因研究的局限,无法把问题讲得十分肯定的时候,说话者有时会故意含糊其词,使用各种模糊限制手段,使话语留有余地,万一搞错,应负的责任也会轻些,从而保护了说话者的利益。
暗示作用。说话人对听话人与旁观者说同一句话,施行两种不同的言外行为,其言外之义的目的是通过暗示传达,在话语意义层面上不露任何痕迹。
四结论
语言中有诸多手段可以起模糊限制的作用。语用模糊一是指运用不符合语法规范、缺乏逻辑条理的,甚至是颠三倒四的混乱不堪的语言来模糊话语信息;一是指在谈话中使用模糊词、模糊限制语等手段使整个话语信息模糊化。后者模糊限制语的运用可以在口语中起缓和语气、鼓励对方发表意见、促进对话顺利进行,从而展现出语言的灵活性、语言的客观、恰当、语言的礼貌得体和语言的幽默感,增强交流的有效性和交流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1994(5):55-59.
[2]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3]何自然,1985,模糊限制语与语言交际[J],《外国语》第5期。
[4]王华琴,王清亭,1997,模糊性思维与英汉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第3期。
[5]吴建新,1989,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第4期。
[6]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张兴禹,1992,模糊性词语在交际中的作用[J],《外国语》第5期。
[8]Crystal,D.andD.Davy.AdvancedConversationalEnglish.[M]London:Longman,1975.
[9]Deese,J.HumanCommunication:TheoreticalExploration[A].Silverstein,A.ed.TowardsaPsychologicalTheoryoftheMeaningofSentences[C].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74.
[10]HeZiran,2003,NotesonPragmatics[M],NanjingNormalUniversityPress.
[11]JoannaChannell,2000,VagueLanguage[M],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