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人饮食文化的立世哲学范文

古人饮食文化的立世哲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古人饮食文化的立世哲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古人饮食文化的立世哲学

摘要: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而追根溯源,礼发源于饮食。中国人素来偏爱在饮食上做文章,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无不着上文化色彩,古人的哲学意境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其间。本文从处世哲学与治世哲学两个层面,分析探讨礼、义、和与道、法、术在宴饮文化中的体现,旨在粗浅地阐释中国古代饮食中的哲学,简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境,取古人的宴饮文化中的精华加以整理、综述。

关键词:

饮食文化哲学;传统文化

一、引言

历史上谈及饮食的著作,多以编排古今菜谱、夸赞食物味道为主,但宴席能够得以流传成为佳话,很少是因为菜品的多样和味道的鲜美,更多的还是由于主客之间话题的深刻与谈话时的哲学意境造成的,例如三国“煮酒论英雄”。笔者把探讨饮食文化侧重点放在了古人在饮食中展现的哲学思想上,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宴饮文化的重点在于它的内涵,如果摒弃了古人的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意境,只能流于世俗,成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大餐”;二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一说能立足于世界,确实是有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享受中华丰富食品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几句饮食中的哲学意境,不失为一桩美事。

二、处世哲学——礼义和

(一)饮食与“礼文化”1.礼仪文化源于饮食有据可考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记》中有句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凡是礼仪规范,都是源于饮食活动的。虽然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从其根本上讲,我国的礼仪发端是从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而祭祀礼仪又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所以“始诸饮食”确实有一定道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的这番言论流传了数千年,虽然从客观现实来看,‘粮仓充足、衣食无忧’不是礼仪荣辱形成的充要条件,但是按现在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饮食的发展对于礼仪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饮食过程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对于饮食的礼仪更是十分讲究。《论语•乡党》中通过孔子的言行记载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间的礼节,其中对于饮食礼节的描述尤为繁缛。而《礼记》中的曲礼篇、礼器篇、少仪篇也同样记载着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间平民的饮食礼则。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礼仪、就餐礼仪,也包括了饮酒、喝茶的一些礼仪。直到当今社会,很多餐桌上的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禁忌;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论述。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是交际聚会时的饮食礼仪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古人的处事哲学在宴席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礼节无处不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尚礼文化始终贯穿于食文化中。

(二)饮食与“义文化”说到义,人们最多想到是义气,武圣关羽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中。其实不然,古人的“义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义气情谊,还包含了信念、责任和气节。“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是气节,是义;孔子又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陋室,一箪饭,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这是信念,是义。苏轼在给范仲淹的文章写序之时,盛赞他“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而不可得”,活脱脱的把范文正公仁义孝道的形象展现出来,范仲淹这也是义。从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盗泉、嗟来之食,一箪食、一瓢饮,或是形容范仲淹对于仁义孝道像饥渴之人对于饮食般不能忘记,这些对于“义”的褒奖,饮食全部贯穿其中,哲学意境油然而生。大义难以用三言两语道明其具体含义,而用饮食这一日常生活中大众每天必须接触的事物来形象的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着实为古人的智慧叹服。

(三)饮食与“和文化”1.烹饪中的水火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烹饪,的确是有些学问的。单从简单的烹饪中水和火的应用上讲,古人便有着独到的见解。《淮南子•说林训》有句话:“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间,五味以和”。水和火本来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小小的烹饪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辅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肴,做事情、做学问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旧唐书》中“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便是以“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来讲明一个道理:人才的性情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和衷共济的。同理,先秦时的百家争鸣也是如同水火一样,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这也就是班固那句“其言虽殊,譬如水火,相灭亦相生”的由来,孔圣人也曾问道于老子,可见思想、言论虽有差别,却也会有共通之处的,就如同烹饪中的水火,虽然水火不融,但烹饪时还少不了它们共同作用,这便是中国“和文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2.味道的调和说起“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论其哲学上的应用也是连篇累牍,无论是伊尹借“味”的原理来教导商汤如何治国,还是先秦思想家鹖冠子说的“气”从“味”中产生的“味者,气之父母也”,又或是苏轼对能“知味”而“值那一死”,可见“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味”对于饮食中的“和文化”来说,又有一番哲理蕴育其中。《古文尚书•说命》中提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好咸酸二味,调和之道深谙其中。人们常说的古话“五味调和百味香”同样也说明了调和的重要性。烹饪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无处不体现“和”文化的精髓,古人谈论饮食中的“味”,不仅仅基于它的本身,往往都寄于其中深刻的道理,确实是有种别样的意境。

三、治世哲学——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含义丰富。群经之首《易经•系辞》这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前人几千年都在追寻的东西,显然不是笔者一个只读过几年书的人可以说得清的事情,况且庄子也说过“道不可言,一言非也”,说出来就变味了,姑且把它看作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境界吧,按我的理解“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我这里借用“道、法、术”的概念,层次是由上而下,权且勉强套用来讲饮食与治世哲学间的关联,选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内涵,不能深究。饮食与政治,初听有些牵强,其实不然,古人以社稷代表国家流传至今,“社”是土地之神,“稷”便是谷子之神,可见饮食文化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

(一)饮食与“道”1.儒家经典中的饮食之“道”《礼记•王制》记录司徒做的事是修六礼、明七教、齐八政,而八政便是以饮食为首,简而言之,司徒所做的事,就是修明饮食之礼以养民。孔孟自身也好,还是他们所推崇的周礼,都表明老百姓能安心吃饭,便代表了政治清明。而孟子论证王道的时候引用饮食一说最为明显。《梁惠王上》中便有孟老夫子见梁惠王谈王道仁政的故事,而现在这篇文章也早已入选中学课本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而达到“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曾有也。”而在他批评虐政时说“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他论政时所谈到的仁政王道总是以饮食方面立论,深刻的体现出了儒家的关注民生这一政治哲学意境。2.道家论述中的饮食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老庄虽然讨论政治时关于饮食的内容不多,但句句都反应了他们的政治哲学,而有趣的是在于现在人对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有人说老子重于饮食政治学,有人说不是。《道德经》三章中说过“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句便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说这是种圣人的政治手段,是让人民得到温饱,又让他们没有其他非分之想,顺应管理;笔者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圣人治世,应该顺其自然,控制可以控制的东西,放弃不能控制的东西。这里用“心”来说不能控制的,如心中的一些杂念,而用“实其腹”这一与饮食相关的来表明可以控制的行为等方面。王安石、静宜子等人倾向于前者观点,杜光庭属于后者观点,道家的饮食论政确实别有一番意境。而“乐与饵,过客止”也引发一些争论,一种观点是动听的音乐与甜美的食物让人止步不前,表示了对于贪念愚妄的批判性观点。而笔者依然倾向于后一种饮食的政论观点,这只是种比喻,家中有音乐饮食,那么过往的路人都为之留步,这就像帝王遵从道,使天下太平,那么所有的人民都乐意归顺于他了。道家的政治哲学比较抽象,寄于饮食文化中,更显得深奥,但却能够引人深思。

(二)饮食与“法”“法”就是规则、是制度、是规矩,也是刑罚、法律,这个相对就要具体一些。《周礼》上阐述的当时建立的庞大的饮食制度,从食官机构,礼制规定下的王室饮食结构和膳食制度,等级分明的食器使用等等一系列基于饮食的法则,明确了礼仪。那其目的在什么呢?其实也就是发挥礼的政治社会功能,保证上下有序的统治形态,达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饮食文化基于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应用,这也使周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朝代。当然,从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刻板的封建制度,但不妨碍从中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法”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是基础,这也就是现在说的“依法治国”,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小到宴席间的饮食习俗、规矩,大到国宴上礼节,饮食文化上的“法”很多便是到了如今也适用着。前面谈到的尚礼文化,在饮食文化中一直是鲜活的存在着。

(三)饮食与“术”“术”一般说来就是指的方法、计谋,也指权术、阴谋。放在本文来讲,主要使用其正面的含义,就是正确的策略或者好的想法。相对于法来讲,术更是具体的对策和手段,合理的利用小“术”来治国,也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古人讲“术”更是经常联系饮食来举例。1.立世的术《楚辞》中屈原讲“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受过热汤的烫,就是冷食也要吹一吹,用此来抒发自己不得志向的苦闷。而陆游又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他的观点是过分小心是没有错的,出了问题就要立刻就去弥补。同样的话语却表达了不一样的立世观点,虽然两者都没能达成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立世的小术却通过热汤、冷食展现着他们的见解,小心谨慎确实是能在政治舞台上站住的基础。2.治世的术治国之术则有另一番景象,古人总是把“烹饪师傅”与“治国贤臣”联系到一块,常用“调羹”“调鼎”来象征从政。例如孟浩然志向难以达成,就说过:“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蒲道原在《郭某席间赋》也说:“调羹事业无劳问,深谢诸公愧无能。”就连钱钟书钱老也曾议论过烹饪和治国相通的现象“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更为有趣的是,很多古时候的宰相大臣也都是大厨师或是美食家,而他们谈论治世的哲理时也经常引用饮食方面的道理。最有名的就当属商朝的宰相伊尹和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易牙,其他如苏轼一类也都是大美食家。伊尹最为传奇,奴隶出身,善于烹饪,用烹饪之术大谈政治哲学,说服了汤王,成就了汤王的开国大业。而易牙取烹饪之小术,向齐桓公谄媚,居然用自己的骨肉做菜献于齐王,换来齐王的宠幸,虽然受人唾弃,但也是一种手段。有个和饮食有关的政治故事很有意思,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齐景公对他们十分顾忌,想要除掉他们,但是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就问晏子如何是好,晏子说好办,就买来两个桃子让人送到将军府,让三位将军自行评论,举荐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分吃这两个桃子。古冶子这时不在,公孙接就与田开疆两人各自分了,等他回来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自己功高而没有桃子吃,是个极大地侮辱,就气急自刎了。公孙接与田开疆一看这样,自以为二人都没有古冶子功高却贪桃,便也双双自尽。这就是古时有名的“二桃杀三士”,晏子借用桃子,用小术让三人产生矛盾,达到了君王的目的。而这种例子还很多,利用饮食之物这一载体,施用小计谋便达成了治世的政治目标,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清朝时的“满汉全席”,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全是假借饮食之事施用自己的计谋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些均耳熟能详便不再赘述。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去向,物质上以科学家带头,精神上由哲学家领航。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食中的哲学思想意境值得人们去认真探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开篇便“以饮食为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林语堂先生也做《中国人的饮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古今政治家,文人墨客都很重视中华饮食文化。笔者仅仅是以古人饮食中的立世哲学为题,简略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从实用上讲,增补些细微的哲学韵味,就是我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龚鹏程.饮馔丛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吴耀根.食文化和文化的侵略[A].“食文化与以人为本”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3]陈碧强.由外在之礼到内在之礼[D].复旦大学,2011.

[4]高姗姗.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高成鸢.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M].紫禁城出版社,2011.

[6]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开明文学新刊丛书之一[M].开明书店,1941.

作者:孙行知 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