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范文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协同创新的研究型人才

视觉文化研究所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是指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视觉文化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才。他们通常具有较坚实的知识基础、严谨的研究方法与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向视觉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各自兴趣和专长领域精心耕耘,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如知识可视化、新媒体学习、创新性视觉与媒介资源开发等)进行探索与创新。他们注重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合作创新、协同发展,通过学术沙龙、网络交流等方式,将各自的研究成果、经验心得与人共享,促进共同成长。他们根据各自研究内容和特点寻找密切合作的契机,争取合作研究、合作建设、合作创业的机会(如普通话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合作研究、视觉文化课程群的合作建设,知识可视化的合作创业计划等),促进视觉文化研究的全面发展。

(二)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

视觉文化研究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各类企事业和培训机构以及通讯信息机构等将视觉文化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技术视域下的视觉文化研究,其主要目标是以视觉文化视角促进视觉与媒介学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探索改进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在这个大目标指引下,视觉文化团队成员从各自的兴趣和专长出发,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过程中学习者得到了专业技能技术的训练,成为了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毕业以后,有的成为直接面向教育对象的教学工作者(如高校、中小学、培训机构的教学、培训人员),有的成为教育、媒体及相关行业的幕后工作者(如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员、网站设计与开发人员等)。他们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优势与技能特色,取得优异的工作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重用。视觉文化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视觉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协同创新的研究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视觉文化理念与技术的持续更新和协同发展;各具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使视觉文化研究的成果得以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直接生产力,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学习与研究实践密不可分。在视觉文化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在:以多元目标为内在核心,以和谐的环境为外在保障,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形成有力抓手。

(一)内在核心:以人为本的多元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观的集中反映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视觉文化人才培养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总体目标引导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及特长,促进共同体的多元发展。其“多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研究内容的多元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负有开展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从技术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担当着视觉与媒介学习资源建设的任务。在这个总目标引导下,团队成员可以选择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研究,如针对视觉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或不同学习科目的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针对创新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等。视觉文化研究内容的多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选择性、自主性,其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不断促进视觉文化的发展。

2、涉猎领域的多元人才培养应不仅仅关注于学生的就业能力、谋生能力,更应关注其作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应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或将来某段时期内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而应注重其终身受用的素质的养成;应不仅重视其智力的发展,更应强调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尤为如此。张舒予教授提出:“要做本领域的良导体,做相关领域的半导体,不做其他领域的绝缘体。”即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与之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有一定了解,尽力拓展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即使对一些看似不相关领域的知识也能够略有所知,减少自己知识结构里“浑然不知”的“盲点”。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精读与泛读书目涉猎哲学、逻辑、历史与艺术等,努力做到既“优异”,又“广博”,成为一个专业能力与博雅情怀兼具,既有核心专长,又博闻广识之人。

3、人才个性的多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其“个性”。尊重个性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者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系统,也是一个需要多样和创新的系统,需要各有专长、各具特色的人才。张舒予教授启发学生要将“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人的成才信条,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打造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个人品牌”。研究团队在学习实践中不仅重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着重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乐于创造,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才。

(二)外在保障:利于交流的和谐环境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才在一定环境中成长,必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觉文化研究所在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建设上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利于交流的和谐环境。

1、配置合理的物理环境在人才培养环境中,物理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视觉文化研究所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等设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会议报告等需求。提供了符合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特色的设备:配备了联网的电脑(基本上人手一台),单反照相机、高清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彩色打印机以及数字绘画板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开展视觉文化研究实践和开发视觉资源提供条件。这些设施和设备的配置紧紧围绕教育技术专业与视觉文化研究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研究、生活以及群体的交流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洽适规范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文化,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制度文化可以概括为:致力于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实现视觉文化研究目标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设立的一系列的可操作性极强的规范。视觉文化研究团队的制度文化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所谓正式的制度体系是指在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的有明文规定的制度体系,如“视觉文化网”的建设与管理制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课程实施制度,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等。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则为共同体的成员长期自然形成的学习制度,如定期的例会制度,研讨制度等。合理规范的制度环境是视觉文化研究活动开展及共同体稳定和谐的有效保障。

3、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视觉文化研究团队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在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支撑下,通过多重交互活动形成了一种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首先,视觉文化研究的共同目标将视觉文化研究团队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共同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使学生对共同体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共同体更具凝聚力。其次,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倡导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平等”是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信互重,“自由”是指学习方式的自由和学术观念的自由。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消除了权威、等级可能产生的隔阂,使共同体成员团结协作,为共同体人际关系稳定和谐打下了基础。再次,在优越的物理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支撑下,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生活的全方位交互活动,如“博士带硕士”、“精读共享”、“作品点评”等互帮互助以及不定期茶话会、出游活动等,形成友爱互助、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有效促进共同体的情感交流与共同成长。

(三)有力抓手:五位一体的多样化培养途径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形成了依托于核心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研讨例会、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

1、依托于核心课程:共同体成长的起点与轴线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涉足新的学习领域进行有方向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重要渠道。视觉文化研究所在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外,开设了一系列的方向课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视觉文化研究。第一学期的《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生学位课,主要是夯实基础,拓宽视野,让学生了解教育技术视域下视觉文化研究的特点、目标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习和研究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学期的《中外教育技术比较研究》主要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历史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做科学研究认真求实的态度,逻辑严谨的思维,踏实细致的习惯,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要领,为开展科研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学期的《媒介素养与知识表征》课程主要对研究方向内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认识研究现状,理清个人兴趣专长,更好地明确研究课题。各门课程的设计都体现了“做中学”、“从生活中学”的理念,倡导学生以共同体的方式,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网络平台发表日志、共享经验,课后实践、合作创作作品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将“理论—实践”、“课内—课外”、“学习—生活”密切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热情,发挥集体的优势,促进共同进步。

2、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共同体发展的平台与阶梯“专题学习网站”是在因特网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较为广泛与深入探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是具有“专题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工具”两方面功能的复合体。“视觉文化网”于2004年建成启用,是一个围绕视觉文化研究而建设的专题学习网站,所有资源全面开放,主要服务于视觉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既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也是一个学习平台。网站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学生课程作品等视觉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学术论文、科研活动、例会记录等视觉文化科研资源。在这个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获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论坛中发言进行交流互动,在博客中记录和反思学习情况。“视觉文化网”为视觉文化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社区,在社区中既有个人的学习空间(如“我的博客”),可以记录和分享个人的经验,又有共同的学习空间(如BBS交互社区),可以共同探讨学习、研究中的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从基于知识共享的个体知识建构到基于知识创生的团队知识建构。

3、例会研讨:共同体交流互动与情感增进的纽带例会制度是视觉文化研究所长期执行的一项富有特色的非正式制度。例会主要围绕学生成长阶段性目标和研究工作事务安排,一般以两周一次的频率在视觉文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每次例会都有明确主题,以个人主题汇报、集体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每次例会的主题和内容将提前在“视觉文化网”予以公告,让成员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如在毕业答辩前夕召开硕博三年级预答辩例会,三年级学生在例会上进行图文并茂的“毕业答辩预演”,其他成员则认真聆听,学习汇报人的优点、经验,同时也通过讨论交流,给汇报人提出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每次例会都由共同体内成员轮流记录并上传至“视觉文化网”,作为视觉文化研究团队成长的记录,同时也可供其他关心和支持视觉文化研究的人士共享。这种“预告—汇报—讨论—记录—公示”的例会制度与方式,不仅在资源、经验、观念等方面实现了共享,而且促进了共同体情感的增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勇于表达、乐于交流的能力,锻炼了沟通交际能力以及文本写作与视觉表征能力。

4、科研活动:共同体科研能力拓展的渠道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明确规定: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培养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或实践项目(如实践调研或开展相关实验)等。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应深入实际集思广益。学术讲座、会议等活动使学生拓宽眼界,了解他人的研究工作和状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同时可以在学习和交流中激发其研究的热情和灵感。视觉文化研究所为学生提供相关学术活动的信息,鼓励学生报名参加、投稿参与。学生在教师鼓励下,积极参加了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博士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学术活动,并在一些高层次会议中获得了汇报发言的资格。还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设计实践机会,开展“手机媒介素养”、“情感教学”等教学主题实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实践体验,也锻炼了科研能力以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5、社会实践:共同体迈向社会的桥梁实践能力是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顺利与社会接轨,成功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张舒予教授在课堂、例会等发言中经常以“打造好自己,机会来找你”鼓励和鞭策学生多准备、多磨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机会的降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平时磨砺好“刀剑”,在“战场”上便能多一份胜券。要磨砺好“刀剑”从容地上“战场”,必须真刀真枪地实干演练,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积极融入社会这个“战场”,走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之路。视觉文化研究所以就业方向为导向,采取分层次的培养方式,分别为博士、硕士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机会,如为博士提供助研、助教等岗位,为硕士提供学校代课、公司实习等机会。从历届毕业生发展情况来看,学生所参与的实践锻炼为其择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让他们提前了熟悉社会工作环境,也锻炼了工作能力,他们毕业后纷纷走向高校、研究所、中小学以及公司、企业等单位,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所长,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三、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特色的价值

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现了其个性,但其中也蕴含了对人才培养一定的普适性价值。

(一)树立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社会学家米德说过,一个人就是一种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个性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要承认和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也正是这种个性与独特性,使学习共同体不是一个同质和划一的系统,而是一个多元和丰富的系统。各种个性的人在这个系统中异质共存,通过个性化选择、表达、共享实现多元声音的交流、多元思想的互动,继而通过碰撞、争鸣、协商促进共同体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丰富了共同体的多样性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反过来又不断丰满个体的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在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和机会(如blog,bbs,课程讨论,例会研讨等),让学生能够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张舒予教授指出:“表达就是奉献”,鼓励学生将个人所想、所得,以个性化方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在相互共享、启迪、切磋中实现视觉文化学习共同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建设合理、规范、融洽的学习环境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保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硬资源”(如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等),还要为学生提供“软资源”(如图书、期刊杂志、网络资源等),使其始终处于研究领域的前沿,把握最新研究动态。另外,学习者个性会带来学习共同体内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对立性、冲突性,因此还应建立规范的集体制度、促进融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以保障学习者之间的融洽相处、共同进步。视觉文化研究所从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环境保障,让学生在优良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三)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布鲁贝克曾指出,高等教育存在两种哲学基础———知识论和政治论。基于知识论者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研究学问、促进学科发展、培养科学研究接班人的基础上的,因此应着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对学术的探究。而基于政治论这则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机构,应着重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10]其实这两种观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应当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中,在教学中兼顾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如创作视觉表征作品,设计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科研中将理论研究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如基地调研,教学实验等),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另外还注重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三方面的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四)利用体验式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应局限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而应与鲜活开放、充满生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应当充分利用体验式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思考、探索、成长。“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在现象学中的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指出:“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但这种有效性不是出于某个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目的。”根据该观点,教育是生活世界中一个主题化的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教育起源于生活,本应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张舒予教授教导学生:“生活就是学习,观察就是思考”,在实践中注重将学习、研究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活视角,让学生体验、感悟和反思生活,如让学生用多媒体设备记录生活画面,用敏感之心洞察生活之美,实现“从眼睛到心灵”的跨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创作视觉表征作品,培养“从所指到能指”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如例会研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在合作中探索与成长。

(五)发挥学徒制与协作学习的双重效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为自主性学习,但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学术探究,离不开导师和伙伴的支持。刚入学的研究生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新手,在科研上还处于刚刚入门的阶段,其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启发与引导。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师徒”,可以比喻为“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此外,根据知识建构观,学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接受或复制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且个人建构的知识未必是合理的,需要与群体或共同体进行交流,在协商过程中追求知识建构的合理性。学术研究作为探究性学习更应在协商中不断完善,因此要充分发挥伙伴的作用,利用集体的智慧,促进共同进步。在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中,导师通过课程、例会的面对面定期形式和Email、QQ、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引导和指导。学习伙伴通过课程学习中小组讨论、集体创作等方式发挥集体互动的优势;在科研中采取共同承担课题,分工合作,定期研讨等方式互助合作;在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中明确分工和职责,发挥共同体的作用。通过发挥学徒制与协作学习的双重效应,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集体的共同进步。视觉文化人才培养以个性多元的目标为指导,在优良和谐环境保障下,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联系,把学习、研究与生活密切结合,发挥导师与伙伴的双重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促进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肖婉张舒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