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协同理论下高校大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思政”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积极发展大思政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为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提供助力。本文通过分析协同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基于协同理论探讨了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协同理论;思想政治;大思政
多次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为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地开设几门理论课程,而是要结合时展所提出的全新诉求,在大力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实践课程的同时,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点,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协同理论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过程中各项外部环境因素的理论,在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理论参考作用。这就需要对协同理论及其与大思政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协同理论应用于大思政教育建设的可行性。
一、协同理论的概述
协同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学科的研究而逐渐形成的系统科学领域的分支学科,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提出。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原理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在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呈现出在时间、空间、功能等层面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理论充分借鉴了耗散理论、统计学与动力学等原理构造了完整的数学模型与处理方案,能够对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内部协同机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哈肯认为,作为系统的任何事物受到不同的客观环境影响,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而如果各项客观因素的力量相等,会导致系统呈现出无序性的状态。在客观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当某些客观因素达到了临界点后,则会形成由少数力量相等的客观因素影响的系统状态走向。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可能会使某种客观因素压倒其他因素,从而消除无序状态以构造新的平衡状态。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中,系统不仅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需要与外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关系,这就证明了系统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协同影响。在这一自组织的过程中,由于有序系统的特性取决于力量相同的各项客观因素最终脱颖而出的主导因素,这一因素又被称之为序参数。协同理论中的支配原理认为,在序参数的影响下,一部分因素会因难以为继而逐渐消失,剩下的因素则会受到序参数的支配。这一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即主要矛盾是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会起到主导作用。
二、协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青年学生为教育目标的复杂性系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其拥有各异的主观意识,其对客观世界所产生的不同认知与反应,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显著差异,甚至少部分学生还会存在思想偏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在互联网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深刻的冲击作用,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分化,从而影响其道德观念与理想信念,这使得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点。为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通过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协同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复杂系统中,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多路径、多平台的协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配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及其教育对象都具备复杂性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高校需要根植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等方式推动教学改革,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对多元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根据协同理论,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各项因素可以被视作客观环境因素,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序参数,对其他因素起到支配和引导作用,才能确保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
三、基于协同理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一)基于自组织原理的大思政价值认同
自组织原理认为,系统在受到客观环境所输入的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影响下,会基于自我选择与自我形成,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在协同作用的影响下,系统通过与客观环境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能够形成比之前更为复杂也更加完善的系统。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全新教育系统,并通过认同、联动、体验、参与、宣传机制及外部环境的构建,形成大思政价值认同体系。价值认同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转变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模式,使其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模式。其次要对学生整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特征与价值观念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构建价值认同检测机制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思想偏差,并通过适当的激励确保学生呈现出正向的思想发展趋势。再次要充分发挥出网络社交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改善网络舆论环境,避免不良舆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后要深入分析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形成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大思政工作实践。
(二)基于协同效应的大思政责任主体体系
协同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复杂开放系统而言,其内部的若干的子系统会共同产生整体效应,而子系统则通过内部的协同作用,发挥出协同效应使系统通过临界点的质变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进而形成稳定的系统结构。顶层设计是大思政体系建设的第一要务,需要在顶层设计环节明确大思政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体体系。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领导责任,是责任主体体系建设的重点。在领导责任建设中,高校可以建设大思政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委统一管辖,与各级党政部门合作,通过高校行政渠道确保工作体系的落实。其次,需要基于党委的统一领导,结合院校两级行政体系建立两级负责制,将教务、科研、人事等部门纳入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中以形成教育工作合理,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育人模式。最后,要建立教师责任制,将大思政体系从试点课程逐步扩张至全部课程,并鼓励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完善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对于出现言论不当问题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师责任制提出的措施进行惩戒,从而有效发挥教师的大思政工作价值。
(三)基于伺服理论的大思政绩效考核体系
伺服理论认为,在复杂系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从一种相变状态向另一种相变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受协同效应的影响,快变量会服从于慢变量,并受到序参量的支配影响系统的转变过程。根据伺服理论,大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着眼于起到关键作用的关键变量,才能够发挥关键变量的指挥棒作用构建大思政绩效考核体系。大思政体系的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造绩效考核的核心变量。而绩效考核需要根据岗位职责进行区分化调整,根据业绩效益确定教职工的考核结果。绩效考核需要充分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教职员工分为行政与教师两类,其中教师类可以细分为教学、科研、社会三个子分类,以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属于很难通过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得到的动态变量,因此可以采取日本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螺旋模型,通过隐性知识传播、显性知识获得和知识技能习得三个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其中,隐性知识传播维度是指将教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的过程,要求发挥教师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的隐性教育价值。显性知识获得维度是指将显性的知识加工整理,使其更易于学生所接受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技能习得维度是指学生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并最终成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影响行为模式的阶段,也就是学习的最终成果。将这三个维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最终产量,能够为大思政绩效考核体系提供重要变量。
结语
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更加复杂。同时大思政教育体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支配,与协同理论中的序参数理论不谋而合,可见协同理论可应用于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此,需要通过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和伺服理论分别构建价值认同、责任主体和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升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帅.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19(12):42-43.
[2]郑吉春,黄荟宇,张超,高春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9-94.
[3]张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74-75.
作者:陈巍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