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协同创新探究(4篇)范文

高校协同创新探究(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协同创新探究(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协同创新探究(4篇)

第一篇: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究

摘要:

体制机制建设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校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的深入开展。文章在分析高校协同创新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为立足点,在高校与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之间围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但是在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制约着协同创新向着纵深方向深入开展。

一、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第一,各有所长,不愿协同。协同创新是各个主体的有效汇聚,而参与协同的各个单位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带头者,有着各自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很难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如今很多协同活动出现问题都是在重要决策上难以决断、各自为政。第二,思想各异,不好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每个主体都有着自身追求的利益与目标。高校以培养人才、产出科研成果为目标;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政府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这就导致在协同活动中各主体思想各异,没有统一的目标与动力。第三,各自为政,难以协同。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条块分割的发展模式使他们很难展开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也必然制约着重大项目的开展与突破。这就造成了许多科研人员有协同创新之心,无协同创新之实。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分析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一是科技驱动。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企业、政府等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航标,也必然要适应社会,通过协同创新活动来探究新的发展空间。二是市场驱动。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完全具备研发能力,通过与高校、政府等开展合作,可以为企业带来高技术人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也希望借助企业在资金、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三是文化驱动。高校应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同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结合,从观念制度上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推动协同创新的实现。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的激励方式分为三种:资源共享激励、文化激励及政府激励。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中提供专业的人才和科研;企业利用资金、设备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政府依靠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来推广科研产品。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参与协同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文化整合功能,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发展氛围,同时,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政策引导。对有些项目存在投资高、风险大时,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免责条款和资金鼓励,推进项目的深入发展。

(三)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为了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在利益分配时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①平等原则。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各参与主体地位平等。所有资源应实现彼此共享,按照付出与回报相一致的原则来分配利益。②贡献原则。以创造的财富和有形利益为前提,按照谁创造谁收益的原则,结合贡献的大小多少,按贡献来分配利益。③利益与风险相一致原则。在制定分配原则时,按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来决定利益分配的多少。

三、构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一)完善动力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应发挥好领头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搭建好沟通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桥梁,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机制。

(二)建立整合机制,提升创新主体实效性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资源的共享作用,努力完善知识体系的融通和互补,做到优势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另一方面还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构建整合机制,建立一种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网状发展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平台,促进资源的流通和共享。

(三)改革评价机制,增强协同创新科学性

目前高校在评价方面更侧重于学术评价,评价标准倾向于获奖多少、多少,缺乏活力与动力。高校应冲破这种狭窄单一的评价体系,构建一种集学术、效益、影响力于一身的评价方式。同时,在涉及到高校与其他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评价中,应更多的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通过第三方科学的评价,真正做到公平合理。总之,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构建需要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整合机制和评价机制几个方面入手,着力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合作共赢,这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宁滨.全力推进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8-9.

[3]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50-52.

作者:李晓林 单位:长江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篇:高校协同创新问题及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工作,协同创新在推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高校协同创新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协同创新的体制不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不科学,信息沟通不畅通。文章针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对策和建议

0引言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及国际社会,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通过创新要素融合、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1]。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建校100周年讲话中提出高校要开展协同创新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2]。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要注重协同创新。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把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这些纲领性文件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指明了方向。高校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体现国家意志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文章主要分析高校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高校协同创新的问题

1.1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障碍

高校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界限分明,各自画地为牢,思想难于统一。参与协同的各方在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科研人员更热衷于在本学科领域范围内开展研究,使得协同在组织方面困难重重,创新凝聚力不强[3]。高校普遍存在着设备设施重复购置,不能有效的共享和整合,设备使用率和科技贡献率低。大型仪器仅供本专业的师生使用,对外不开放,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创新各方优势,形成真正的合力。参与协同创新的科研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单位,工作关系在各自为政的条框之内,自成体系、独立运行,加之缺少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这使得协同创新在人员组织、流通、管理等方面难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1]。

1.2科研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着价值导向偏差,单纯以承担项目的类别和经费、级别数量及所获奖励层次的高低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种评价体系简单化,评价标准不科学,只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学术水平,忽视了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了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只注重基础研究,埋头写论文,争取财政拨款的纵向项目,不主动了解企业所需的技术信息,不愿承担横向项目,缺乏参与合作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科研的联合攻关[4]。科研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科研人员忙于应付考核,无法潜心科研,联合攻关,助长了科研浮躁之风。科研评价注重个体,忽视团队,不利于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

1.3合作渠道分散,信息沟通不畅

高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信息交互渠道单一、沟通不畅成为协同创新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企业缺乏对高校已有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了解,企业急需的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满足,造成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由于不了解企业真实的技术需求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途径,使得大量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效益,不能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反哺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5]。

2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2.1打破条块分割,突破体制机制

障碍高校要突破学科间的固有思维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跨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优势学科为牵引,辐射关联学科,在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上寻找更多的创新基点,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平台、数据、资源的共享,促进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有效集聚和有效流通,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人事管理中的固定编制,改进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能力,人员聘用采用全职和兼职、流动和固定相结合的制度,以任务为牵引,任务设岗,分级聘任[6]。积极推进创新主体间的深度融合、相互渗透、汇聚及衔接,整合多方的设备、资源及技术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将视野投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项目,加强共性和核心技术的研发。科研人员经过协同合作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研发能力得以提升,逐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使协同创新进入良性循环,实现跨越式发展。

2.2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指出要建立合理的、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科研的促进作用。科研考核周期要长、短期并重,科研评价体系要从量化、形式评价转变为注重科研成果价值、水平及贡献的综合评价体系[7]。科研评价要引导教师积极从事协同创新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高校教师要走出学校,到车间、厂矿等地现场调研,了解掌握企业的技术需求,提高科研选题的针对性,逐步将研究方式转变为问题驱动式,积极承担企业的横向项目。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基地等研究机构,加快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应用。科研评价要尊重和认同个人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价值,充分激发个体创新潜能,凝聚创新智慧,将自身发展与团队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障协同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2.3构建信息平台,打造网上订单技术

构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协同创新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平台设备信息,实现设备开放服务和高效使用。全力打造“订单技术”即企业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配以相应的研发经费至网上,高校等科研机构提出配套的解决方案和研发计划,双方通过沟通、对比选择,继而确定合作关系。照单研发方式使得研发技术具有针对性,科技资源的使用率提升,研发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快[8]。另一方面,研发机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至信息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协同成员,其它研发机构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及时了解可以避免跟踪重复研究,减少资源浪费。

3结论

高校应打破传统和惯性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与管理措施。坚持以协同创新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总揽性抓手,集全校之力,整合校内外资源,突破学校内部与外部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共享、信息沟通、科研评价和人员流动机制,改变各创新主体封闭、分割的局面,激发人才、资源等各创新要素的活力,形成汇聚、开放、融合的创新局面,推进高校由外延式发展向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非常关注,2011(17):11-13.

[2]翟婉明.协同创新构建科学研究引领支撑教学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4(5):7-9.

[3]石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3:24-31.

[4]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5]沈利剑,刘永忠,李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32-33.

[6]蒋兴华,吴伟.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化解—基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J].2016(2):16-20.

[7]李超任,王润桃.协同创新助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34-36.

[8]翟贵东.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及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23-24.

作者:张莹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

第三篇:协同创新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动力,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协同创新视域下对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

创新驱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和人才在社会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2]的要求。创新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校应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的深入联系,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培养优秀人才”。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含义

协同创新是在各主体合作的基础上,有效协同各主体中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各主体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和共享,从而实现创新层次上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科技发展、知识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即把多个单一的主体进行有效的联合,形成多主体统一目标协同发展的模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由高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共享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合作,相互协助,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达到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也即是多方主体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各施所长,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多元主体的作用

以协同创新为手段,高校借助校外优势资源,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企业实际工作结合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融入到学生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掌握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包容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校地协同,可以掌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的需求方向;通过与行业协同,可以及时了解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在协同创新中掌握科技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求及专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标准。

(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也是各省市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协同创新实施的关键,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传统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不能有效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符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协同创新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常态,但由于缺乏协同创新顶层设计,合作单位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协同创新、共进共赢的合作关系[4]。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借助各方平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事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在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但整体还是处于高校作为主体,自行设计培养方案、自行实施的阶段。虽然企业、行业协会或有关单位参与人才培养,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单位还不能主动、积极的与高校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高校与企业、行业等单位的评价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同。高校科研工作者以和完成国家、省、市纵向科研项目为主,而企业主要是面向实际以解决应用性技术问题为主,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后往往会失去一些保障,导致协同过程中出现人员交流障碍,高校与企业之间不能有效互通。究其原因,国家没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校企协同创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没有规范、完善的可操作实施细则,没有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能有效调动起企业、行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技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协同过程中的交流。

(二)合作的紧密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尽管存在许多合作平台,但往往都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合作,存在临时、松散、感情等特征,不具有持久、深度合作关系,同时也缺乏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有效集成于一体的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和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造成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不利于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和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6]。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文件,但是大多是停留在提倡、号召的政策层面,政府在沟通、协调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大多数产学研合作关系处于人脉关系维系,真正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未能真正建立[7]。

(三)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偏差、缺失

教育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构成要素,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指引人才培养活动的方向,贯穿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8]。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多元化培养等理念还没有很好的付诸实践[9]。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有效的结合企事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没有体现出以社会需求为本。传统理念深入其中,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单一轻多元,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弱、专业基础薄弱和专业知识面窄等现象[10]。

(四)高校内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

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其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存在滞后,在管理上存在职能重叠、分工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11]。其二,校内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科学规范的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社会适应性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都是高校自己设计、自己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校重要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通过协同创新模式不但可以有效的推动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兄弟院校的深入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保障创新驱动的有效发展。要保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政府、学校等主体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能够有效促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学术组织与营利组织连接在了一起,为保障该模式的有效运行,各级政府在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出台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制度,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真正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例如,建立保障双方利益分配、合作奖惩、人事交流保障等相关制度[5]。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为国家、地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成立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构

学校在推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过程中要成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根据任务分工下设工作小组,不但能够明确职责而且便于校内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事务的沟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及时的修正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实施。同时,指导委员会还可以吸纳行业、企业、政府等单位的专家,形成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小组,对多主体协同过程中出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管理等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其次,指导委员会相关工作组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单位的定期沟通、学习交流,可以保障各方信息的顺畅沟通,还可以掌握人才培养的实时动态。如高校吸纳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校内外专家、学者,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校内外专家队伍,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的智库,通过校外专家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顺利实施[12]。

(三)搭建协同技术研发平台

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深入合作,需要有合作的纽带,为保障高校与校外单位的深入合作,促进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双方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高校可联合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协同创新技术研发中心,联合攻关制约行业、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搭建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形成引领行业产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13]。达到资源的创新整合,形成多元模式协同创新、多方互动共赢,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动力机制,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14]。

(四)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社会需求,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转变办学思想观念,不论是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还是教师个人技能水平的提高,都要从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转变办学理念、扭转传统思想观念,重视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过程树立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育人理念,实现“厚基础、宽专业、多口径、重应用”的多元人才培养环境。

(五)构建校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差异。目前我国高校都属于社会主义大学,由政府统一领导,高校在专业的设置、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由于高校自身发展历史和所处地域办学资源和学科发展方向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特色和优势。高校的发展在把握正确的办学定位的同时,应加强校校之间的协同创新,相互取长补短,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借鉴优秀办学经验,发展自身。如在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资源共享、科技团队合作等诸多方面加强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校校协同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校互利共赢[17]。

(六)探索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与自身办学所在地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应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办学思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推动校地协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面向区域发展加强与地方社会经济实体的协同创新,不但可以着力解决地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服务地方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对外影响力[17]。

(七)建立人才培养的奖惩机制

学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院系是人才培养的实际主体,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和问责制度。通过激励调动各院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问责调控各单位的行为和关系,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绩效考核的评价,使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18]。

四、结束语

为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协同创新视域下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协同创新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协同创新能够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地域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洋,韩锦标.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8):122-125.

[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3]董正超,成鸣飞.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平培养协同创新模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王树国.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大学:学术版,2013(6):43-47.

[5]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6]梁莹,戴经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韶关学院学报,2014(10):103-107.

[7]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2-75.

[8]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07):36-38.

[9]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10]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7.

[11]张宁,陈伟,张园.协同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1-33.

[12]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54-57.

[13]肖坤,左晓琴.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职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6):166-167.

[14]李蓓春.教育:创新主体协同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导刊,2000(11):1-4.

[15]刘占柱,尚微微,姚丹,等.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66-69.

[16]甘益慧,陈大力.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8):76-79.

[17]贺岚.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45-147.

[18]方丽.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107-109.

作者:刘云朋 于光许 张富宇 单位:焦作大学科研处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

高校协同创新是在高校的内部各学科、课程之间,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一些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同时探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解决行业关键点和共同技术中产生的实际重大问题,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物质能力。在目前的政府部门、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一起合作,实现双方共赢,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中和技术开发上取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式的创新。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体制下改革的必要使命,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理论基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目标构想的提出,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力度逐渐加大。目前,在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中,这一构想的提出对推动地方高校的规模性扩张和向外延式的发展——以求质量突破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地方政府的职能也有了重大的转变,所以,地方高校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高校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的协同创新式教育是为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协同创新的本质在于管理创新,在教育领域中发展管理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教育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对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制定的《2020年教育长期规划纲要》中,对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协同创新战略措施的实施,是我国迈入历史发展新阶段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规划和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必然方向。协同创新体现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当今社会,地方高校发展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衍生为一种共生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而地方高校也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知识积累。这是实现原始创新、技术转变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地方高校更应注重“实用为本,学有所用”的教育理念,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趋向反映本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近400所,在校师生700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2/3.虽然大多地方高校都确立了服务方向,但是,有的地方高校还缺少这样的体制。

2提升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方法

2.1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应该建立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将好的平台与学校的软硬件衔接起来,建立多方面的合作主体,增强多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要形成“政校行企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发展机制,以求共同解决产业个性问题、重点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同时,以实践推动高校教学,以完善的科研成果与现实的经济对接,从而实现多赢的局面。在与学校合作的产业中学习,可以起到了凝聚一批多领域、多层次的优秀人才的作用,同时,借由这样的平台将他们组织起来,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高校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我国的高校教育理念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应该采用新的模式去改变这种局面,为高校创新研究机制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加强人才的培养,使其进入国际化;另一方面,将企业引入学校的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培养生产和管理型的应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的教育必须立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要。这是校企之间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加速高素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以便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结束语

高校创新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有实现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协同创新是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其发展特点也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便实现高校创新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2]冯陈澄.基于协同理论的科技资源配置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王长林.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教师职业能力的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75-78.

作者:李振辉 庄丽娜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产业处 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