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将文化产业化的过程,深层次多方面的将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呈现出来。按照工业理论来说,就是将文化按照某一标准或市场需求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过程[1]。从其产品性质的角度来说,就是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与服务的行业。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了开放、互利、高效、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但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还需进一步的提高,为了更好地统筹资源、优化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从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入手,针对制约黑龙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发展的因素,结合产学研三方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1制约黑龙江省产学研发展的因素
1.1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对于学研机构来说,知识的积累与人才培养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文化产业看中的则是盈利,促使企业参与到跨领域合作中来的主要原因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他们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因此,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各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就比较注重发表科研成果和提升自身的学术价值,往往忽略了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并且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兴市场缺乏持续了解与关注,致使与其相关的研究相对匮乏与滞后;另一方面,部门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协调与统筹安排,造成本来就不多的技术创新要素出现分散、交叉、重复的现象,难以紧密结合在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创新链上[3-4]。
1.2缺乏辅助主体的有利支撑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精细与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由于现有的各领域体系呈相互分割、互不相容的态势,致使来自各方面的多种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优化与配置,严重阻碍了主体间的互动,使文化产业很难有突破式的发展。尤其是与高技术、高文化、大数据相融合的文化产业更需要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这些辅助主体给予相应的服务与政策支撑[5]。
1.3法律环境与运行机制不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到合作各方的利益,需要较为完善的法令法规来规范行为和确保合作可以顺利的进行。目前我国在处理产学研各主体间利益分配问题方面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往往在实际合作的后期出现问题,很难对状况实现有效的掌控与约束。另一方面,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产学研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的不健全都是制约协同创新发现的主要问题。
1.4不够重视人才引进要想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有效的开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大力培养,目前有关人才的引进、培养、雇佣、激励等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灵活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竞争激励,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在地区间与行业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制度上的限制、人才市场的不规范、人才流通的不顺畅等原因,导致人才得不到合理配置,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步伐[6]。此外,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传递与沟通方面存在的偏差等,导致了学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自身需求不匹配,甚至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不仅浪费资源也大大降低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要想使文化产业的产学研合作迎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有利局面,就必须从制约因素下手,建立适用于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系。
2协同创新体系框架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的行情趋势,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合理选择发展道路,还需要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多主体的协同创新技术平台,通过各个主体间的协同互助和资源共享,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将创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7]。
2.1构建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框架模型是一种以合作组织为核心,将我省文化产业和学研机构融入到创新体系中,在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共同辅助下实现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体系[8]。以合作组织为主体,不仅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外部环境等向各创新主体发出信息,形成以合作组织为中心的技术创新平台,除了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外,从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协作,实现整个体系的发展与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系框架模型为提升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9],如图1。
2.2运作流程(1)以知识为纽带学研机构作为知识的提供方,以共享资源为纽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等必需的生存要素,使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与学研机构的合作获得技术、研发能力、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和市场知识等多种无形知识资产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以及各种不确定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共享就是指整个创新体系通过交互学习的方式将自身所具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整个创新系统的核心资源与竞争力[10],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为知识转移、知识学习和知识积累,文化产业可以在产学研协作中通过组织学习增强获取知识、吸收知识、整合资源的能力,从而提升自主创新水平[11]。在协同创新体系中,以知识共享为纽带将产学研三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学研机构的人才、技术支撑黑龙江省目前的文化产业,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力强,可以引领我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而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职能便是培养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已成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集中营,具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方面优势,在促进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2]。(3)文化产业的资金与信息支持文化产业可以为学研机构提供科研经费、使科研活动可以持续有效的开展,并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使学研机构可以更好的了解现实问题,以便从事符合经济需要的研究活动,这不仅大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增加科研成果,也大量的节约了时间与成本。不仅解决了学校的应试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不接轨的问题、还成功化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与社会竞争力,使学生更容易实现从学者到职业者的完美转变。(4)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扶持在中国现有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政府作为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在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3]。它除了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信息支持外,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来进行宏观调控,为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尤其是在行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信贷融资等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注重加强对学研机构的引导性支持,以及对企业方面的政策性支持[14],以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为引导,通过政府部门的各项扶持和宏观调控,将整个体系都牢牢的捆绑在持续创新的锁链上。(5)中介机构的咨询与服务中介机构的各项服务支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搭建了很好的桥梁。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大量的资金;咨询机构可以为创新平台提供市场、环境、行情等方面的准确、实时信息;律师事务所可以为合作组织提供专业的问题咨询与法务援助;会计事务所可以为整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专业的财务分析。这些中介机构的服务大大弥补了各个主体在合作初期资金困难、信息匮乏、管理散漫等不足,对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也有明显作用。通过产学研三方的协同合作,在其他机构的多方面辅助下,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各取所需,源源不断的为创新平台输送动力,最终实现从科技研发、成果专利、验收与中试到产品市场化四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
3结语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系下,通过优势互补的原则,文化产业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利用学研机构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得到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从而拥有更多的文化创意,掌控文化产业的前沿趋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同时多元化的服务与支持,也能协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文化创意与科研成果尽快转变为生产力投入市场;对于学研机构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大学职能在现代社会得以体现的最终路径。高等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得到雄厚的经济支撑和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不但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也对人才培养大有裨益。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它对于建立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研机构的科研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平 张秋实 朱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