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协同创新工作路径探析及建议范文

协同创新工作路径探析及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协同创新工作路径探析及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协同创新工作路径探析及建议

摘要:

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强化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式。而目前地方高校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领军人物不足、协同机制亟待完善、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等问题,应通过强化主体责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出重大任务牵引,形成有效创新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政府作为主导者,应该通过强化政策指导,规范资金管理,力促协同创新效力的发挥。

关键词:

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工作困境;路径建议

宏观科技决策机制不完善、科研组织形式不合理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实施协同创新计划正是我国从实际出发,破解自主创新瓶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作出决策部署,同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为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的职能,就必须走协同创新的路子。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的工作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1.认识尚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对协同创新计划本身、对自身优势力量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申报轻建设,建设进度缓慢,实体运行不畅,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一些高校甚至对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并未透彻理解,仍将其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找钱活动”、“分钱计划”。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往往容易低估自身的科研实力,导致其不能充分盘活创新要素,发挥其优势力量。比如,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时,地方高校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协同伙伴的较多,缺乏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同创新的效果。

2.缺乏领军人物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形式主要采取的是“大师+团队”的模式,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凝聚人才队伍,建立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新型交叉科研组织。如果没有具有业界内顶尖实力水平和较强人格魅力的领军人物,就很难凝聚起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忙于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有实力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更是匮乏。很多协同创新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团队人心的涣散。由于对项目负责人的认同感不足,造成协同过程的举步维艰。

3.协同机制亟待健全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制度体系,间接降低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的释放程度。以评价激励机制和经费管理体制为例,大部分中心并未建立新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而传统评价体制仍然注重考察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的高低,轻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在经费管理方面,存在投入、使用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企业承诺的支持资金及其他资源尚未完全落实,协同创新中心的资金使用存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各协同体自筹经费很难作为中心共有投入进行科学调配使用等。

4.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往往容易由于对各方责、权、利界定不清,陷入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归属的收益分配纠纷之中。协同创新体的构成人员来自不同单位,思想各异,目标不同,在利益诉求上自然存在差异,加之协同创新机制没有完善,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极易引起协同创新群体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导致协同创新项目最终以“流产”告终。从主体层面来看,协同创新三大主体目标不尽一致,企业追求经济效益,高校注重科研成果,政府需要GDP增长。从系统层面来看,协同创新各个单位之间,高校内部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协同的问题。从个体层面来看,协同创新每一个个体都可能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方面的较大差异。这都加大了协同创新的难度系数。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路径选择

1.强化高校主体责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从本质上来讲是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基础,有机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政策和资金双轮驱动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该计划希望通过政府、市场、学术力量来彰显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化特色办学,推动高校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牵头单位,对协同创新工作负有主体责任,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地位问题,将协同创新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最核心位置。协同创新牵涉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实施一把手工程。只有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才能有效推进协同创新这一项系统工程建设。高校必须强化使命意识,提升能力建设,实施特区政策,努力建设与科技创新体系相适应的指挥系统,提高创新中的战略分析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协同创新工作的组织管理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创新的定义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给出: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我国学者陈劲等提出: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协同创新作为一项比协同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形式,其关键在于以高校、企业、政府为核心要素,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其从本质上讲属于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推进中心实体化运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是有组织系统化的实践。”创新需要面向市场,需要专业化,需要氛围,因此,必须将中心建成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和人事权的实体化运行单位,赋予独立的物理载体,引入专业化人才队伍,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其二,优化资源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实现创新要素的重新整合,必须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应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优化现行职称评定、考核评价等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将科研人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列入衡量其职称评聘、绩效奖励的主要依据,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3.把握三大关键点一是突出重大任务牵引。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落实、组织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在重大协同创新任务选择上,高校必须明确迫切的协同需求、雄厚的协同基础和有效的协同机制三点,即高校提出的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必须是真正的国家亟需,同时有足够的能力牵头承担,并能够集聚这一领域建设所需的各项资源。地方高校应以科研项目经理制为模式,提供系统化支持和绩效奖励,鼓励广大师生在重大任务中出成果,作贡献。二是形成有效协同创新模式。明确协同创新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权责利,合力打造利益共享机制,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联接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有效格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明确提出自身技术需求;地方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应全面开放优质资源;政府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应强化服务,积极引导,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提供更优惠的政策。三是强化创新团队建设。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不断创新机制,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汇聚一支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形成科学合理的“顶尖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方案,打造“大师+团队”的科研组织模式,创建科学家工作室、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等,服务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带动更多的人到经济一线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助推创新型经济建设。

三、推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协同创新是一项风险系数高、操作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外部驱动力,制定关于项目、平台、经费、组织、评价等各种优惠政策和指导性文件。具体而言:

1.强化政策指导强化管理创新,成立专门指导服务组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解决研究协同创新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运行模式,大力推进中心实体化运行,在立法、资金、监管等方面给予更明确的系统化设计。另一方面,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设计若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协同创新项目,给予更加灵活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使高校牵头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能够成为跨区域跨部门整合创新要素的改革特区。

2.规范资金管理新形势下国家一系列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项目经费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对高校协同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协同创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培育更多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及其领军人物。另一方面应该明确边界,增加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政策指导,建议政府:一是梳理高校会计法则,帮助高校理清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收入之间的边界;二是细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行协同创新专项经费管理细则中并未明确人员费用支出办法,同时也缺乏明确的资金比例分配指导,让中心敢于大刀阔斧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

3.提升动力机制创新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现行高校职称评聘体系和激励机制倾向于以论文、项目为导向,而协同创新计划并非是简单的写论文,报项目,在成果验收上更多地强调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贡献度和体制机制创新,要求高,任务重。协同创新的绩效奖励等制度建设工作需要在更高层面上给予系统化设计,转变旧有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上突出创新性、贡献度和影响力,构建以学校法人为代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激发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进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2]刘晓艳,张银玲,安宁.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3,(6):1-2.

[3]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4]张园,张宁,陈伟.以协同创新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53-55.

[5]蓝晓霞.整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力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05):17-20.

作者:王超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