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探索范文

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探索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强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高等教育应以实施协同创新为契机,坚持以教学为核心,让高校回归人才培养,回归大学本源,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需求,探索并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支撑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汇集优势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兴趣与个性,实施个性化培养,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进行教学指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强化导师责任制,实施全程导师制。

2.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借力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同时,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限的学生实践,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走入园区,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思路;有利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催生和发展新的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正确观念,促进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积极营造浓郁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开设面向创新文化的跨学科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内容过于系统完整的状况,提供跨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机会,构建宽厚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塑造人格品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完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应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无私奉献,对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悔。比如举办以在挑战杯等全国类赛事中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为主人公的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两院院士来校巡讲,让全校师生在共享科学盛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三是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创新、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学府需要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交汇,应积极营造学科之间交流交汇的浓厚氛围,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扩大师生自主权,让创新思想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迸发。

协同创新能够突破学科、系统行业的壁垒,打破部门、区域体制限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者是协同培养人才的三大主体。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并非将人才培养的职责转移,而是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结合学生培养目标,与具备一定科研实力和实践基础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或专业实践的平台。这些合作单位应在本身拥有强烈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动力的同时,拥有一批既有深刻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

作者:张园 张宁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