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演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当前知识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很难在内部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需要在整合自身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部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知识并进行商业化应用;而高校与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基础性理论知识,为企业吸收外部知识提供了潜在来源。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当今企业创新的重要形式[1]。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模式,是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为创新主体,通过知识转移实现各创新主体资源共享、知识增值,是整合各主体创新资源的最佳途径[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商业价值[3]。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对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显著[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Siegel等认为,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是将大学科学知识向企业转移,这种知识转移既有利于大学、企业资金的增加,又有利于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原长弘等也认为,产学研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主要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创新知识向企业转移[6]。王艳等根据知识本身的特性研究了产学研知识转移的模式,将其分为显性知识主导下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模式、显隐知识共同协作下的契约联合模式、隐性知识主导下的产学研集成一体化模式。刘岩芳等构建了产学研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研发新知识、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知识转移,企业接收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商业化利用[7]。林莉等通过对产学研联盟中的大学成员及企业成员发放调查问卷发现知识本身特性、知识供方、知识受方、文化及信任都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其中大学作为知识供方的知识转移意愿非常重要,而企业作为知识受方其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较大。孙卫等运用SEM实证检验发现,组织学习能力、成员互动性、自组织性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转移模式及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方面,较少有学者将博弈理论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刘春艳等认为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研究应融入博弈理论,以探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实质。基于此,本文提出的研究主题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高校与科研院所为知识转移方,企业为知识接受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时他们之间的行为是如何博弈及最终会演化为什么趋势,以便为成功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
演化博弈理论起源于生物进化论,产生于行为生态学理论,是一种把博弈分析理论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理论。该理论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以群体行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生物物种的发展历程和选择。在生物发展进程中,只有在竞争中能够获得较高支付的物种才能幸存下来,获得较低支付的物种在竞争中被淘汰,即优胜劣汰,获得较低支付的物种通过长期的模仿和改进策略获得较高支付,这样所有博弈方为了生存都会趋于某个稳定的策略(ESS),该策略可以在群体组织中长期稳定下来。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思想并运用Matlab仿真分析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策略选择,并分析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演化博弈模型构建模型假设如下:H1:产方与学研方为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增值,组成协同创新联盟。假设产方与学研方的主体行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行为主体的感知认识能力有限,行为主体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因此完全理性人是根本不存在的[14]。H2:模型共涉及两类参与方:学研方与产方,在学研方与产方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中,学研方有两种策略选择:向产方转移知识和不向产方转移知识;产方也有两种策略选择:接受知识和拒绝接受知识。设学研方向产方转移知识的概率为x,则选择不向产方转移知识的概率为1-x;产方选择接受知识的概率为y,则选择拒绝接受知识的概率为1-y,其中x,y∈[0,1]。H3:若学研方与产方之间的知识转移成功进行,产方吸收学研方的知识并将其进行商业化利用实现收益,设共同收益为π,收益分配比例为β,则学研方获得的收益为πβ,产方获得的收益为(1-β)π。另外,由于产方成功吸收学研方知识,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还可获得额外收益为r。H4: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学研方与产方还需投入一定的转移成本。其中学研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由于知识外溢会导致知识价值贬值,设损失为d;学研方知识转移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为t;产方接受知识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为c。基于上述假设,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进行知识转移时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根据Jacobian矩阵的局部稳定分析法对5个均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由于x,y∈[0,1],根据实际情况需增加约束条件,即βπ>(d+t)且[(1-β)π+r]>c,表示只有当学研方与产方进行知识转移双方获得的收益均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时,双方才有进行知识转移的意愿。其演化稳定性结果见表2。其中A(1,0)和B(0,1)是不稳定点,D(x*,y*)是鞍点,O(0,0)和C(1,1)是演化均衡点(ESS),此时系统有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知识接受);(不转移知识拒绝)。满足该条件的系统动态演化过程可用图1表示。如图1可见,鞍点D与A、B两个不稳定点连成的折线是系统向不同策略演化的临界线,在OADB部分的初始点,系统最终的演化稳定均衡点(ESS)为O(0,0),此时学研方不转移知识,产方拒绝接受知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最终以失败告终。在ADBC部分的初始点,系统最终的演化稳定均衡点(ESS)为C(1,1),此时学研方转移知识,产方接受知识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顺利进行,产、学研双方实现双赢。图中还较清晰地显示了随着鞍点D的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策略也会发生变化。
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策略研究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动态博弈演化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只有当产、学研双方获得的收益均大于成本时,即βπ>(d+t)且[(1-β)π+r]>c,知识转移才可能成功进行,但此时系统仍有两个演化均衡点(ESS):O(0,0)和C(1,1)(图1),那么系统究竟会收敛于哪一个均衡点呢?由图1可见,鞍点D的位置决定了系统最终向哪个演化均衡点(ESS)收敛,在鞍点D处。由上式可知影响ADBC面积的变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变量:π(产、学研双方成功进行知识转移所带来的收益);β(收益的分配比例);r(产方成功吸收学研方知识所得到的额外收益);c(产方接受知识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t(学研方转移知识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d(学研方转移知识由于知识溢出导致知识价值贬值的损失)。下面依次讨论这些参数变化对知识转移策略的影响:(1)产、学研双方成功进行知识转移所带来的收益π,π越大,ADBC面积越大,系统收敛于C(1,1)点的概率越大,即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知识转移,接受),此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可以顺利进行,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商业价值。因此,知识转移给产、学研双方带来的收益越大,越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2)产、学研双方的收益分配比例β,β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ADBC的面积减少,系统收敛于均衡点O(0,0)的概率就越大,即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不转移知识,拒绝接受),此时知识转移无法顺利进行。可见,要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顺利进行,应合理分配收益,防止一方因收益过低而选择退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3)产方成功吸收学研方知识时所得到的额外收益r,即产方成功吸收学研方的知识后,使自身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此时ADBC面积越大,系统收敛于点C(1,1)的概率越大,即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转移知识,接受),此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相反,企业吸收学研方知识后所带来的额外收益r越小,ADBC面积越小,系统收敛于O(0,0)点的概率越大,即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不转移知识,拒绝接受),此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无法顺利运行。(4)产、学研双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各自必须付出的成本c,t。产、学研双方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各方付出的成本越大,ADBC的面积越小,系统收敛于均衡点O(0,0)的概率就越大,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不转移知识,拒绝接受)。因此,产学方双方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可通过双方互相沟通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政府也可考虑采用政府补贴的措施弥补一部分成本,以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顺利进行。(5)学研方转移知识过程中难免知识外溢,从而导致知识价值贬值的损失d。d越大,ADBC的面积越小,系统收敛于均衡点O(0,0)的概率就越大,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策略为(不转移知识,拒绝接受)。因此,学研方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应首先对相关核心知识申请专利,防止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由于知识外溢导致知识价值迅速贬值,从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无法顺利进行。
二、仿真分析
下面采用matlab2010a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选择某种策略的产、学研双方的比例,产、学研双方成功进行知识转移所带来的收益π,收益的分配比例β,产方成功吸收学研方知识所得到的额外收益r,产方接受知识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c,学研方转移知识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t,学研方转移知识由于知识溢出导致知识价值贬值的损失d等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图2较清晰的显示了x为学研方向产方转移知识的初始比例,y为产方接受知识转移的初始比例,(x*=c/[(1-β)π+r]=4/7,y*=(d+t)/βπ=3/5)为鞍点,折线为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在约束条件满足的前提条件下,产、学研双方初始合作欲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如初始点(0.4,0.9),(0.7,0.6),(0.8,0.6),(0.9,0.4)最终的演化均衡点(ESS)为(1,1);相反,当产、学研双方初始合作欲望越弱,知识转移将最终失败,如初始点(0.3,0.7),(0.5,0.5),(0.4,0.3),(0.6,0.1)最终的演化均衡点(ESS)为(0,0)。(2)在初始点不变的前提下,增大π,r两参数,此时令参数π=15,β=0.5,r=3,c=4,t=1,d=2,得到仿真图3。此时的鞍点(x*=c/[(1-β)π+r]=8/21,y*=(d+t)/βπ=6/15),图3清晰地显示了由于鞍点位置的变化,ADBC部分的面积增加,向(1,1)状态演化的初始点增多,如初始点(0.3,0.7),(0.5,0.5)的演化均衡点(ESS)由(0,0)改变为(1,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策略由(不转移知识,拒绝接受)向(转移知识,接受)转变。可见由于π,r的变化导致鞍点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演化均衡点(ESS)的变化,由此得到结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双方收益的大小会影响到演化均衡点(ESS)的变化。(3)同样假设初始点不变,增大c,t两参数,令参数π=10,β=0.5,r=2,c=6,t=2,d=2,得到仿真图4。此时的鞍点(x*=c/[(1-β)π+r]=6/7,y*=(d+t)/βπ=4/5),图4显示了由于鞍点位置的变化,OADB部分的面积增加,此时向(0,0)状态演化的初始点增加,如初始点(0.4,0.9),(0.7,0.6),(0.8,0.6),(0.9,0.4)演化均衡点(ESS)由(1,1)改变为(0,0),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策略由(转移知识,接受)向(不转移知识,拒绝)转变。可见,由于c,t的变化导致鞍点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演化均衡点(ESS)的变化,同理可以分析参数d的变化对演化均衡点(ESS)的影响,由此得到结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双方成本的大小会影响到演化均衡点(ESS)的变化。四结语知识转移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只有在产、学研双方获得的收益均大于成本(βπ>(d+t)且[(1-β)π+r]>c)的前提条件下,知识才可能在产、学研双方转移,这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可能进行的前提条件。(2)学研方与产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仅仅是知识转移可能进行的前提条件,此时系统有两个演化均衡点(ESS)(0,0),(1,1),即知识转移可能以失败告终,也可能成功进行。此时系统最终向哪个均衡点演化,受学研方与产方初始合作意愿的影响,一般而言学研方知识转移意愿越强、产方学习意愿越强,越有利于知识转移在双方之间顺利进行;相反如果学研方知识转移意愿越弱、产方学习意愿越弱,知识转移失败的概率越大。(3)除上述因素外,由于(x*=c/[(1-β)π+r],y*=(d+t)/βπ),系统最终向哪个均衡点演化,还受鞍点(x*,y*)位置的影响。因此,任何影响到鞍点位置的参数π,β,r,c,d,t,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最终演化点。一般而言,π,r越大,c,d,t越小,即进行知识转移时给产、学研双方带来的收益越大,成本越小越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相反π,r越小,c,d,t越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最终将以失败告终。所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应提高知识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消化和商业化利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19]。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商业化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就越有利于提高收益;同时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将自身知识与外部知识整合的能力也越强,越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而提高额外收益r。产、学研双方在进行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双方的沟通互动、理解对方的组织文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管理成本c,t。同时学研方还需加强知识保护,以免知识外溢,从而导致知识价值迅速贬值d。(4)除以上因素外,产、学研双方还应合理分配共同收益,分配比例β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其中一方可能因为收不抵支等因素最终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失败。
基于以上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产、学研应该选择合适的结盟对象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意愿;产、学研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互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产方还应积极提高吸收能力,从而使共同收益及额外收益增加;同时合理的分配收益,最终促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双赢。
作者:艾志红 谢藤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