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跨境文脉与产业跨区协同创新研究范文

跨境文脉与产业跨区协同创新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跨境文脉与产业跨区协同创新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跨境文脉与产业跨区协同创新研究

一、跨境文脉概念及文化产业跨区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文脉与跨境文脉文脉的概念源于语言学范畴,原意指语言环境中的前后逻辑关系,有时也指事物发生的条件和背景环境[6]。在汉语词典中,文脉是非规范用语,词典中未见此词条。而按照汉语的解释,文脉应该是“文”和“脉”的组合,“文”指文化、文明,“脉”指脉络、气脉。风水学中,“文脉”是指龙脉的一种,属文曲昌兴之象。英语中,文脉与“context”对应,它可指语境和文章的上下文,也可指事物的来龙去脉。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在我国,对文脉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中后期。陈传康(1996)将文脉引入旅游开发中,认为旅游开发、景区规划要重视和顺应地方文脉[7]。他认为文脉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陈南江(2001)则认为,一个地区的文脉有主有次,旅游项目开发要紧紧抓住主要文脉,而且不要与已有的旅游项目相冲突,如果有冲突,则要在特色设计、区位条件和市场定位上下功夫[8]。赵荣等(2002)提出景观文脉的概念,认为景观文脉是指旅游目的地景观的文化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文脉整合可以彰显区域特色和景观内聚力[9]。王铮等(2004)认为旅游区文脉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文脉是一种传承的文化表现;其二,文脉是一种历史遗产的现代继承;其三,文脉来自对地理背景的现代美学提炼[10]。可见,关于文脉的概念,学界见仁见智,并没有达成共识。归纳起来,文脉是指一种文化的脉络,它是特定空间中的历史范畴。目前,文脉的研究与应用多见于建筑和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领域,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的应用还很少。这里借鉴文脉的思想内涵,提出“跨境文脉”的概念。我们认为,跨境文脉是跨多个行政区域,具有同一历史文化事件渊源、或同一民族文化传承、或同一文化元素和历史记忆的特定相邻文化空间,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基于跨境文脉,多个相邻行政区域之间就能搭建起一个天然的合作平台,形成文化产业走廊或文化产业圈,实现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利用跨境文脉实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其一是跨境文脉的运用不同于旅游规划中的文脉运用,它是多个区域的文化纽带,能成为区域文化经济协同的基础,在区域之间实施资源共享、促进要素流动和信息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基于旅游开发中文脉的运用,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文脉的内涵;其二是跨境文脉的运用不同于经济区域划分,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记忆和传承功能的客观存在,它不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在协调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着稳定而持续的作用。2013年《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总体规划》的出台拉开了我国西部跨区域文化经济合作的序幕,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跨境文脉的概念,而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经济范畴。其三是跨境文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空间和历史记忆,它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是多个行政区域共有共享的“公共产品”。因此,以跨境文脉为纽带实施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既符合现代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赢”的时代趋势,也是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天然实验场。

(二)理论基础: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系统中的耗散结构根据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不管是化学、物理的系统,还是经济系统,一个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持续不断交换能量和物质的过程中,如果系统内部的一些变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混沌状态变成一种在空间上、时间上以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的、非线性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该模型为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力图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耗散结构模型。式子N2-M+1的特性是决定耗散结构能否形成的重要依据。当N2-M+1<0时,(X,Y)趋近于不动点,定态解增量收敛且极限为0,即系统经过运动之后又回到原始均衡态。这表明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系统维持原状,没有发展根本变化。当N2-M+1>0时,定态解不稳定,在此情况下,X与Y保持不稳定状态,耗散结构系统可能出现,如果系统内部的非线性运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系统是开放的,能量物质流是非线性的,不断有能量注入且相互作用。那么系统会向更高级有序的耗散结构发展,这就是耗散结构的形成。以区域文化产业系统为例,区域系统与区域外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发生物质能量交流,各主体差异性较大且保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涨落”现象。此外,区域文化产业系统是无序变动的,改革与创新活动频繁,改革者思想活跃。区域文化产业系统就有可能从区域外获取负熵,输出正熵,达到耗散结构状态,如图1所示。但是文化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是面临风险的。其一,如果系统通过与外部开放交流以及内部的“涨落”实现了负熵的生产,由无序混沌走向了有序或是由低级的有序走向了高级的有序,即各协同创新主体在组织、协同过程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萌发了一系列新的创意和成果,而且这种态势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这就是实现了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耗散结构状态。其二,由于该系统消化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区域外不良因素的注入,导致正熵增加,系统走向混沌无序状态,甚至崩溃状态[12]。

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境文脉及其跨区协同创新模式探析

(一)丝绸之路与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是指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是一条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据历史记载,丝绸之路分为东中西三段,每一段又分为南中北三线。其中东段指从西安出发,再到玉门关、阳关,开辟于西汉时期;中段指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开辟于西汉时期;西段指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开辟于东汉时期。“丝绸之路”在史学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是古代商贸往来之路,其间伴随着文化、军事、宗教等多方面的交流与传播。“丝绸之路”沉淀了2000多年来的历史沧桑,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第一是军旅文化资源。旌旗号角、长城烽燧、联营军帐、关城文碟等是丝绸路上重要的文化元素,至今还有很多遗址遗存保留下来;第二是边塞文学资源。边塞文学意境悠远、情真意切、词句铿锵、流传久远,而且与自然景观环境融为一体,为“丝绸之路”增添了韵味与厚重;第三是商旅驿站文化资源。《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700多年以前我国繁荣的商业城市、方便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有效地拉近了西方世界与神秘东方的时空和心理距离。“丝绸之路”驿站众多,它承载着我国古代“住宿”和“交通”等历史文化印记,使人向往。第四是宗教文化资源。“丝绸之路”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众多宗教共生共荣的地区,尤其是佛教东传、解经、演化之路;第五是民族文化资源。“丝绸之路”是众多少数民族相互交融之路,民族迁徙、民族融合是其基本特征,民族风情、民族习俗丰富多彩。这些文化资源现已成为该区域旅游开发的宝藏,同时也为其他类型文化产业发展的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丝绸之路”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跨境文脉”,相关的旅游规划早已出台,但在推动“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建设方面作用仍不明显。如能借助现有的基础,通过“跨境文脉”整合区域资源,走协同创新之路,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产业走廊,势必对我国西北地区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其一是要整合资源,打造“丝绸之路”品牌。对所经区域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整合,整体策划,形成“丝绸之路”统一形象,各地区在“丝绸之路”品牌建设上要充分协商协调,做到“和”;在文化产品设计、旅游景区规划上保持差异性,做到“不同”。其二是要挖掘文化。“丝绸之路”是多重文化的重叠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商旅文化是“丝绸之路”的源起,它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构成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三宝”。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理顺“丝绸之路”的各种文化的开发价值,规划好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好特色文化产品,突显“丝绸之路”的文化灵魂。其三是要重视产品设计。“丝绸之路”文化产业走廊主打文化旅游,包括丝路考察修学之旅、丝路探险之旅、马可波罗之旅、重游玄奘取经之路、“丝绸之路”气候体验游、“丝绸之路”民俗之旅、“丝绸之路”生活体验之旅等。此外,可以举办“丝绸之路”物产交易会、古钱币收藏展、民俗摄影展、剪纸作品展等提高知名度。开办“丝绸之路”美食节、狂欢节、文化旅游节、酒文化节以及“丝绸之路”商业节等提高参与度。利用“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人物故事拍摄影视,制作动漫等文化产品。只有设计出好的文化产品,才能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二)长征路线与红色文化产业走廊长征线路是我国最大的跨境“红色文脉”,具有跨区域合作开发的良好基础。“长征”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11省市自治区,行军25000里,击溃了敌军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最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红军万里长征这一重大军事远征的历史事件引起了国外学者和记者浓厚的兴趣,20世纪30年代后期,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首次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红军长征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实地考察了长征线路,撰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该书在欧洲、美国、日本引起了重大反响,无不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军事奇迹。红军万里长征途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人物历史故事和革命遗址遗存,这些资源对于今天的所在地而言,它既是宝贵的历史人文资源,更是难得的经济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一些地区借助红色资源零零星星地开发了一些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但是基本上属于单打独斗,缺乏区域合作,同时在开发方式上较为单调,主要以旅游门票收入为主导。红军万里长征线路是一条具有明确时空特征的“红色之旅”,在红色记忆上具有同一“文脉”属性。因此,在红色资源开发过程中,西部可跨区域合作打造一条“红色文化产业走廊”。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是要提高认识。长征途径地区的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合力打造“长征”品牌。其次是要做好充分调查。收集长征途中经历的人物历史故事、重要遗址遗迹等,并选择8-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址作为重要节点,以“点”促“带”发展。再次是合理设计文化产品,依靠已有的红色旅游景点,加强“长征之旅”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减量提质”设计红色纪念品、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努力将红色遗址遗迹的参观与历史故事深度融合起来,复原历史场景,吸引消费者;借助现代科技开发“长征”画册、“长征”动漫、网络影视等现代文化产品。最后是加强宣传。三分资源,七分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让“长征”的文化符号不断冲击消费者的眼球,用优质的文化产品和特色服务掀起红色旅游热潮。

(三)茶马古道与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主要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易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历史上,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线路,即川藏道和滇藏道,学界也有3条线路的说法,即川藏道、滇藏道和青藏道[13]。“茶马古道”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物流运输的交通功能,但是它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产业开发的角度,它具有多重性资源的特点。其一是它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茶马古道”上既有热带雨林独特景观,也有雪域风光和高山草原,既有美妙的雪山冰川,还有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石林和三江并流。同时它是我国水文资源富集地区。岷江、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6条大江纵横交错,形成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其二是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是一条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的走廊地带,汉族、藏区、傣族、白族、纳西族等多民族聚居交汇,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茶马古道”是原生态民族文化长廊。由于特殊的区位,“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一样,是我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桥梁,是中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连接的窗口。其三是它具有多元的宗教文化。“茶马古道”所经区域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汉族主要信仰汉传佛教、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其他民族如布朗族、傣族、德昂族等主要信仰小乘佛教,回族则信仰伊斯兰教,纳西族主要信仰东巴教以及藏传佛教,彝族仍然保留自然崇拜或是信仰原始宗教。虽然各民族宗教信仰有所差异,但却能和谐相处,和睦共生。目前,“茶马古道”资源有零星开发,开发方式主要是文化旅游,其中开发较为成功的有云南大理、丽江等地区,但是区域之间合作较少,缺乏统一品牌。“茶马古道”涉及到云南、西藏、四川、陕西、青海等多个省区,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异常,各级政府应加强合作和协商,联合打造“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其一是在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出台总体规划,各利益相关地区努力做好专题规划,做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地区之间走合作之路。其二是以文化旅游为基础,拓展其他文化产业类型,比如设计系列“茶马古道”手工艺品,拍摄相关的影视节目。2011年,电视剧《茶马古道》的播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茶马古道”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和熟悉,因此,应以此为契机,开展衍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其三是以“茶马古道”文化为元素,利用现代科技设计现代文化产品,如动漫动画、网络小说、网络音乐等。

(四)盐油古道与文化产业走廊历史上黔地无盐,川、渝与贵州之间自古存在着多条食盐运输通道。而黔地盛产桐油、药材等土特产。桐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它用途十分广泛,既是天然油漆,也是照明燃料,黔地的药材种类丰富,药材的品质较高。这些物质资源依托这些古老的运输通道在川、渝、湘、黔4地之间频繁的流动,牵系着乌江流域的千载兴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历史记载和一些学者的研究,输往黔中的川盐主要依托4条线路进入贵州,它们分别是涪岸、綦岸、仁岸、永岸。涪岸指的是如今的荣县、富顺、郁山等地所产盐巴,运抵重庆涪陵(原属四川)后进行转运,沿乌江而上,经彭水、龚滩、盘滩到沿河,经新滩,然后转运至德江,再换船抵达思南。部分盐巴甚至经过四次转运,经乌江支流的龙川河,然后运往石阡。綦岸是指从重庆境内的江津(原属于四川)出发,水运至綦江,然后转陆运至遵义、湄潭、正安、都匀、独山、瓮安、荔波等地区。仁岸指的是以四川合江县作为出发点,经水路到贵州赤水,然后转陆运到达贵阳、清镇、福泉、织金、平坝等地。永岸以四川的叙永县为起始点,经大方县至安顺地区。另一条通道是经毕节至威宁、水城、兴义、盘县等地区。其中涪岸主要沿乌江水道,沿江运输,对整个贵州地区的物质流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历史上乌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的通道。乌江流域盐油古道的运输功能现今基本上被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所代替。但它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具有很好的文化开发价值。它类似于云南的“茶马古道”,但又不同于“茶马古道”。目前,重庆彭水,贵州思南、沿河等地已经意识到开发盐油古道文化的重要价值,其中思南县正在打造“贵州思南乌江盐运博物馆”以及“乌江盐油古道沿线重要码头和景区建设”等项目。重庆彭水县也在开展乌江流域盐油古道文化的深层挖掘和乌江盐油古道项目规划前期工作。如果能整合历史上盐油古道上的这些重要站点和地区,联合打造“盐油古道文化产业走廊”,通过设计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盐油古道影视产品等方式树立盐油古道文化品牌,其效果不会比云南的“茶马古道”逊色。除上述“跨境文脉”之外,还有巴国古都、夜郎古国等历史文化脉络也具备“跨境文脉”的特点,它们同样可以通过挖掘,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圈,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总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固然是多元的,但根植于本土,立足于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模式才是最合适的。跨境文脉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而是西部地区潜在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源,更是联络区域情感、协调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平台。从热力学的耗散结构理论来讲,跨境文脉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天然地满足了系统开放条件和能量输入条件,如果地方政府以积极进取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文化产业区域合作上达成共识,那么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条件也就能够满足。这样,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耗散结构系统将很有可能形成,其结果将是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成果、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的发展动力,这样的发展模式正是西部地区所追求的。西部地区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境内有很多跨境文脉,有些已经具备一定知名度,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有些还处在宣传和挖掘阶段,如盐油古道、夜郎古国等。如果能以此为平台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实现多方共赢,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作者:熊正贤 吴黎围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 长江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