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与走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关于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讨论正在路上,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助推力,促使跨界的学科艺术审美、观演场域进入变化调整期,原有学科教学专业基础讲授面偏窄甚至过于陈旧的情况,以及其教学专业的分类界定都将由模糊转向清晰,并将更加鲜明地凸显出各学科的特征。戏剧要插上影视的翅膀腾飞,关键在于其核心部位编、导、演教学实践的突破。
【关键词】学科专业;教学评估;适时定位;审视走向
近年来,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涉及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讨论多停留在专家学者的理论层面上,而较少谈到当下一线编、导、演工作者如何适应与取舍的问题。笔者从表演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相关认识。
一、优势凝聚、资源共享引出的话题
前段时间《戏剧》期刊上关于“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讨论成为热点。乍看其与戏剧表演教学无涉,静下心来琢磨,关系可谓大矣。可以说,其为戏剧表演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是顶层设计面对新时期发展的大趋势作出的前瞻性布局与安排。但专家学者多以学院的历史渊源、综合实力、学科覆盖、规模大小,以及门类是否齐全作为判断标准,却忽略了从社会经济发展总需求的宏观总趋势上去判断。影视产业的观演场域、票房比戏剧大很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起来更大。若戏剧与影视合在一起,自然是锦上添花。当初同为舞台艺术的戏曲与话剧统称为“戏剧学”,如今又跨界地将舞台扮演于镜前呈现,艺术与技术、舞台与光影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戏剧与影视学”。这表面上看是扩容了,内容却依然如故,并没有因此增设什么学科科目,也没有进行学科的分类指导;反而是逐渐淡化了为传承悠久文化历史的戏剧而设置的一些科目,导致今天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原有的未能巩固,已有的不能充实,故而“艺术类大学没有一所大学位列其中”[1]。不过也由此证明了高校的“双一流”评估,未必是从学科的历史与贡献方面考虑的,极有可能是在“优势凝聚,资源共享”上着力。上个世纪80年代才在广播学院、电影学院等开设的影视学科,如今已经后来居上成为显学。对此,有专家感叹道:“熊猫是中国的,可是功夫熊猫是美国的,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进而专家又从当下观演场域、票房、经济效益的角度列举道:“中国电影票房从2001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559.11亿元,2018年2月,中国电影票房单月就达到了100亿元。16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二位”,并据此展望“中国影视产业未来有望达到GDP的百分之一的体量,将会变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于是影视学发展快于戏剧学,在科技含量、观演场域(受众面)、经济效益三个层面上均有所体现。当我们还在质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是否对戏剧产生积极的意义,戏剧是否能插上电影工业的程序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翅膀时,戏剧与影视学已开始向新媒体领域拓展了。新媒体为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戏剧舞台艺术通过新媒体进入千家万户,从而扩大了戏剧舞台艺术的影响。无疑,从观演关系入手,在追踪过去的观演关系的轨迹中评估其走向是研究戏剧与影视学发展的一个本质命题。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学科建设的理论层面上,而应该考虑到一线教师队伍如何实践。
二、戏剧与影视学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
戏剧与电影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与提携,特别是在电影表演方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演员一般都是由话剧演员或戏曲演员来承担。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与银幕上的表演有什么不同似乎并不重要,这种“不重要”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都未加以改变地延续了下来。有鉴于此,我国著名电影事业家袁牧之当时的家庭演剧、学校演剧、学校演讲三段式表演训练方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由此,袁牧之在抗战初期荣任延安电影团团长后,开始重视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差异性,但直到1950年6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由表演艺术家陈波尔担任所长后,才对导表演的专业化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但何谓戏剧演员,何谓电影演员,仍然分不太清。总之,学表演的选择舞台表演或是镜前表演都可以。直到1956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电影表演的教学才有了专业的学科。但是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专业仍缺乏专业界定,究其原因是中国戏剧与电影表演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源自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所以,出现了戏剧演员专业与电影演员专业混用的局面。“1958年,我国开始组建电视台。为了丰富电视屏幕上的文艺节目,开始在演播室直播‘电视小戏’。所谓‘直播’,是指演员表演、电视直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我国第一部直播的‘电视小戏’为《一口菜饼子》……这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既不同于舞台剧的转播,也不同于电影的转播……根据它的鲜明特征,定名为——电视剧,于是,‘电视剧’的观念从此诞生了。”[3]不过当时的电视剧只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而存在,它无法与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戏剧艺术、上百年历史的电影艺术竞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飞速崛起的电视艺术,已经深深地介入了观众的生活领域。国内的艺术院校纷纷开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专业,表演教学三分天下,戏曲、话剧、影视谁主谁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彰显各自的重要性,都从光荣的历史根基上去寻找答案,结果谁也比不上戏曲的渊源深厚,话剧与影视都是舶来品。继而又有戏剧专家就戏剧学科在欧美大学单独建立的过程进行反思,认为在欧美,戏剧虽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与人们的想象不同,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近100年的事情。在中国,包括戏剧在内的整个艺术成为新的门类只是近期才发生的事[4]。由此可知,戏剧学与影视学的资历几乎相当。导表演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影星多来自戏剧学院。这说明戏剧学与影视学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但资源是可以互补的。
三、尊重差异,坚守各自的文化特征
以观演场域审视当下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可知其是极度失衡的。戏剧的国际化(交流),近年来步履蹒跚,甚至有些迟滞,自己的优势被电影赶超。自华裔美国好莱坞资深制片人杨燕子于上世纪陆续将中国影片介绍出国,国产电影相继走出国门,带动了电视艺术发展。最近创造收视率、票房轰动效应的影片与戏剧相比,其创新的意蕴和大气是戏剧无法企及的,这就是戏剧与影视的差异性。把戏曲、话剧、影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是因为这三者都离不开编、导、演的参与,既然戏剧处于困境,何必拴死在一棵树上呢?但更让人忧思的是时下对戏剧与影视学的评估。其一是戏剧的商业属性问题。自戏剧诞生之日起,戏剧的娱乐功能便奠定了它的商演属性。宋朝是我国商业最发达的时期,也带来了戏剧的繁荣。所以简单地否定戏剧的商业属性是错误的。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戏剧舞台表演的出路,坚守也好,拓展也罢,都离不开商演,离不开票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其二是戏剧的文学性问题。这个问题多是从事戏文或做文案工作的人关注的。编导演之间既然要秉持创新的戏剧观点,那么就应该有这样一种合作精神:彼此都包容一点;我们都有优势,彼此欣赏一点;我们都有个性,彼此谦让一点。在戏剧与影视竞争激烈的当下,戏剧要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包容精神。正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纳雷摩尔所言:“观看电影的体验不仅包含了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快感,而且还包含了肢体、面孔和表情所带来的愉悦”[5]。事实上,所有优秀的作家都是演员,所有优秀的导演和演员都是作家。而戏剧的所谓文学性就在他们对专、精、特、优的追求中得以呈现。
四、评估及其走向
在世界各国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不断向新媒体发展的当下,影视又出现新词,即“阅文超级IP”,指的是IP剧。新兴产业IP剧的到来,是对戏剧与影视学的挑战。对此,笔者以为,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讨论,给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助推力,促使跨界的学科艺术审美、观演场域进入一个变化调整期,在教学中应注意戏剧与影视编、导、演的分科,明确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更加鲜明地凸显出各自学科的特征。对此,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丁杨中建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表演两个专业,将徐晓钟同志的导演艺术理论和他多部成功演出的剧本、导演构思,以及舞台演出录像作为重要教材,列入教学大纲,组织师生学习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与时俱进,总结新的艺术经验,发展丰富,形成我们学院的导表演教学特色,造就我们学院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培养我国导表演优秀人才做出更多贡献”[6]。这个建议基本上勾勒出了新时期中国戏剧导表演教学的走向。各艺术院校以此寻找自己的坐标、方位和特色,明确设定符合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估及其走向。当然,建立民族化的导表演体系、导表演教程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但可以预见,导表演教学及其“理想范本与自我呈现”的问题,将在新时期导表演教学的评估调整中不断有所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吴卫民.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戏剧学”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2):15.
[2]胡智锋.新环境下中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面临的新挑战与发展前瞻[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2):9.
[3]高鑫.电视剧的探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6-7.
[4]宫宝荣.从欧美戏剧学科的建立看戏剧研究的本质——兼谈中图戏剧学科的建设[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4):6.
[5]詹姆斯•纳雷摩尔.电影中的表演[M].徐展雄,木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5.
[6]丁杨中.钟鸣戏苑开新篇——谈徐晓钟导演艺术[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2):46.
作者:和建元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