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一流高校等于特色高校,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都要追求自己的文化特色,大学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创新的综合体现,在某些方面凝聚了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文化独有的方面或者说大学文化自身的品牌就是创新,就是力量,就是竞争优势。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建设大学文化,对于起步较晚,历史较短的民办高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短缺;至今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办学层次较低;办学环境复杂;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文化氛围不够强烈;文化意识不够凸显。本文从大学文化的内涵着手,研究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复制、借鉴与自我创新问题,以及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以期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漳州理工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何为大学文化?它指的是学校内所有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和稳定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培养目标、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面貌、教学和管理,以及一种强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构建大学文化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它们构成了一个同心圆,即基础层:物质设施的构建;拓展层:规范体系的构建;外显层:行为模式的构建;核心层:学校精神的构建。(如图1所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底蕴、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念。它内化于学校的教育哲学、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中,外显于学校的制度规范、行为模式和物质设施中。而核心文化层,即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哲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更需要继承、创新和发展。
二、构建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
如何建设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尤其是要建设民办高校的核心层文化?公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可以直接复制到民办高校吗?可以对公办高校的大学文化采取“拿来主义”吗?不加批判继承和借鉴,照搬照抄到民办高校吗?笔者认为,文化的精神现象可以被复制,比如说标志性的建筑物、规章制度等显性文化,而文化的内核即精神产品无法被复制,它是精神现象内化的隐性文化。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文化并不是把草坪从地里搬到房里,房间也不会马上变得鲜活亮丽,文化不是这般操作的。真正的文化是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播种、洒水,在适宜的环境中让其发芽、茁壮成长……他的这个比喻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核心层不可复制,即使照搬照抄后也不过是一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文化内核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文化必须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把外显的形式内化为共同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功能就是使群体达成一定的共识。首先,对于大学和学院来说,大学文化就像一个孩子——要能够负担、保留和使用它。这其中的含义为,首先,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有自身的优势,才能“负担得起”;其次,如果其他高校的文化不符合自己的“模式”,生搬硬套,那么最终将仍然“无法留住”;最后,模仿和复制的文化不一定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办学条件、环境不匹配,对于大学本身而言通常不实用。试问:可以把清华大学的荷塘、自清亭复制到民办高校吗?可以把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复制到民办高校吗?或者说把清华北大的校训复制到民办高校?即使把建筑物、校训复制到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就真的具有清华北大的大学文化了吗?大学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历史性,讲求潜移默化、讲求厚积薄发,因为道德的感应、知识的传授、学风的传承,取决于学校文化的底蕴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师生群体,没有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实现并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可以复制,如高楼大厦、机器设备等物质设施等,但是文化内涵、历史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是无法被克隆的,这些就需要时间来积累。
三、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谋求创新与发展
民办高校办学环境比较特殊,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有其独特的地方,既要“求同”,也要“存异”。即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在当今中国的私立大学中,有许多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其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管理等面向一线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民办高校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应用型、高职型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即“学以致用”。也就是说把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体现在“理论学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服务地方”这样一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借鉴公办高校的文化建设,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建设属于自己的特色大学文化。
四、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之路,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春风化雨育人无声——林釬人文园2011年,漳州理工职业学院董事长林朱江先生斥资百万重修牌坊。修缮力求古法,原址原貌、修旧如旧、依旧修旧,还原了古迹留存历史原貌。通过把“中正和平坊”历史文物景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对它的物化,以具象的形态表达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传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折射强烈的人文理工大学精神,成为社会及学院师生传承、弘扬、瞻仰“中正和平、澹泊宁静”文化精神的载体。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以及身临其境的感悟,更能了解文化,读懂文化。
(二)弘扬鲁班精神争做当代工匠——鲁班雕像在校园樱花广场中央伫立着一尊纯白的鲁班雕像,他手持曲尺,凝神远眺,栩栩如生。这座雕像向广大师生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光辉形象,象征着伟大的“工匠精神”。鲁班雕像不仅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更代表了全院师生敢于创新,勇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美好情怀。
(三)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爱国精神——红色记忆馆红色记忆馆坐落于图形信息与通识教育中心一楼,是我省第一个在高职院校内设立的“红”馆。在这里,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中国社会从艰难的战争年代走向和平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将从这里出发,追寻革命烈士的事迹,继承优良的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
(四)闽南古韵流芳校园——闽南民俗馆作为闽南人,作为大学生,不可不知闽南传统文化的渊源。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感悟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图文信息与通识教育中心一楼设立了福建首家闽南民俗博物馆,和其他四大馆一样,上班时间为学生免费服务,也对附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参观,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基础,使闽南传统文化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五)奇石美玉点燃学生艺术才情——奇石文化馆奇石文化馆是学院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基地,它引领理工学子们走近石文化,感知石头艺术,启迪遐思,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添生活情趣,从而点燃同学们心中艺术创作的火把。
(六)墨香古韵绘出最美课堂——书画馆在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图文信息与通识教育中心二楼,静静地摆放着一批书画。这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馆。它是学生们感受书画魅力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学校开辟了一个美好的课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师生的艺术才能,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结合学院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对促进民办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东辉.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韶磊.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文化建设探析[J].科教文汇,2013(11).
作者:吴玫瑰 单位:漳州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