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界说,校园文化的主要含义和特征,建设校园文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文化类型;文化表意;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

一、何谓校园文化?

我们偏向于用这种意义来界说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文化的一种,它反映办学者的教育思想,本身就是也能影响、组织、协调学校成员的精神、思想、言行,托起整个教育活动。换一种说法,校园文化是学校人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固化为学校人集体的无意识。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活动和创造的结果。校舍修建成什么样子,在当下是建筑设计师留给学校的特殊模型,不理解教育的建筑师的作品具备非教育性或者更差劲就不用奇怪。学校以这种建筑进行二装、三装都难如意。学校人也会搞出非教育的校园,这种事情时有发生。陶行知有一句话不可不认真研习、时时反复体会,即“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1]教育者和办学者要学习创造文化,要善于创造校园文化,以此来育人,进而服务国家。对“厚载”和“诚诚恳恳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等理念,许多学校都愿意采用作为校训;“两小儿辩日”的塑像,恐怕是小学的标志代表。变换这样两种模板,即理念和形象是学校可以借鉴为校园的文化和景观创意的。有学者指文化有两个特征,一是绵时性,一是群众性。有人解释说,绵时性包括来路久远,积淀深厚,持续发荣。人们的共同生活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建设成功,需要绵时的生成。群众性指文化是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坚守的结果。只有积淀深厚,才会锻炼出集体的无意识,使文化具备陶冶和染镀功能。学者们认为,文化有四种表意:一是精神文化及其文字理念系统;二是行为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形象、衣着、举止、结队、操练等;三是制度文化,包括明文规定、乡规民约;四是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器物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视角

把校园文化分成六大类是新近探索,对于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这一分类比较方便和清楚,包括文核、文脉、文思、文质、文成和文景。文核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源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教育思想,也反映着社区的文化基因。所谓校园文化统领力和衍生力(指导作用、引领作用、生发机能、聚合力量)主要源于文核的精神意涵,一般通过校训传达出来。“厚载”是业界非常熟悉的理念,源于《易》,却集成学养修养的主体。再如,“厚德敦品,为时育才”,这样的八个字具备文核特征。厚德近于立德,敦品近于树人,与“立德树人”有一致性,而且有变化,一所学校这样用,使校与校能够区别,可能体验出创造感。“为时育才”揭示办学以育人为旨归,与时俱进,意在当下,属意未来,与教育规律相贴合。学校研制校训以传达文核,而追求校校各别,困难不小。合适的可以拿来,多在诠释上下功夫。语言表述可以不拘,短小紧束,雅致晓畅就好。校训是文核的主要形式,还有培养目标、校风、学风等。在中小学学,初拟校训不一定人人都理解,应该有一个解释和消化过程。对文脉的理解,会因时而变,不会一语成籖。文脉包括学校的传统、办学成绩和经验、有影响力的人和事,以及寓意浩荡、意深悠远的名言金句。凡学校自开办开创至今绵延着的明线暗线都传递着文脉,其中最主要的是精神、思想、作风、情怀、态度等。校园的文核取自文脉是必然现象。有的校训一以贯之,有的则有所改动,但是,主要成分仍然如彼。后来的学校人,不必因为学校历史的长短、名声的响亮程度、经验的厚薄而耿耿于怀。

关键是好自为之。对文脉善于发掘,深挖下去,当然会有新得。善于解析,在叙旧时能够编新;因事可以悟人,因人可以醒事,都在利用文脉。认识历史要有时代感,借鉴历史应该服务现在。文脉散在社区里,文脉储在校友心底。所以,发掘文脉当有采风的工夫,在繁忙中,利用闲暇和碎片时间,可以逐渐获得。新学校历史不长,但学校人有阅历和经验,这也是文脉。文思一般指思维特征、学习态度和方法、学风。校园文思是集体生活方式的基本成分。思路决定出路,文思的意义特别要紧。严谨治学的学校,办学方向具足认知和经验基础,方略有劲,层次分明,细节不苟且。那些创新意识强、改革积极性高的学校能够响应发展的脚步,不故步自封,更富生气。能够开放、善于学习的学校,目击八方,思及四海,“三个面向”能够落在实处,如果要办所谓未来学校,他们比较靠谱。十几年的课改,人与人不同,收获各异,对那些愿意学习、愿意改变的教师,在探索中不仅有收获,而且收获不小。而看到不合适就有抵触情绪的教师,收获就难说了。同样一件事,态度不同,思路行为也不同,制约结果,对这种现象,是需要反思的。人的思路有时很难改变,如果校园环境里集体的民主气氛和学术机制优良,通过集思广益是能够创造一种新改变的。所以,一所学校的思路靠大家来出新,拥有这种文化,学校会日日新、月月新、常新的。文质是生活方式等造就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现在不少学校,动辄把调门拉得极高,于是,他们把文质彬彬、气度非凡看作学校的育人目标。当然,这也可以。在社会交际里,人的形象魅力和风度是一种力量,影响交流过程,条件不错会导致良好的结果。在学校里,有所谓形体训练、演讲比赛、礼仪养成、诵读练习、队列操练,这类课程的价值之一就在培养文质。一个人与他人对话,是否善解人意,是否体贴关注,亦属于文质特点。文质优雅、言谈在理入情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培育这种文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要靠训练产生由外向内的外铄,一要由内而外的内生。不同场合,对人的行为有不同要求,而文质尚好的个体总是受人欢迎的。

我们知道,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者人数偏少,除了基本学养和语言能力外,在文质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养成。的文质征服全世界,很能说明它的重要性。集体和个人都要有成就感。争取成就、创造成就而不因些许成就而骄傲,是一种美德。文成的意义在这里。提倡成就与《成功学》教人的套路心轨不一样。对于个人,成就是靠静心、持久、努力、钻研和实行获得的,集体的意义在于为个体创造环境、氛围、条件,把文成摆在集体的目标内。如果这两方面出现冲突,这个集体就有毛病和问题了。在集体里,须养成人人做事高调、做人低调,为事业尽显个人的聪明才智的风气格调。当事业里的他人有所需要的时候,大家给以援手,“当出手时就出手”,文成必盛。为此,学校还要建立一定的规制,当集体和事业将要或者已经文成时,有人收集、有人管理、有人展示,大家支持和保护成就的所有者,使之心安理得,获致敬重和奖掖。长此以往,学校因成就而获得社会赞誉,其教育力当与时精进,对社会的贡献必能日日增长。最后说文景。把以上五个方面和其他内容概括起来,加以提炼,用艺术手法,用物化的途径固化在学校就成为文景。集结在这个程序和手续中的,是全校师生的心智才能,全校师生都参与其中创意、讨论、修改,在形成“文”的过程中,也就“化”着,且为以后的文化教化奠基。文化的第一要义就在其间。学校的建筑、形态、色调、标识、植被、道路,等等,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条件。再有适当的文字符号、橱窗、画幅、牌匾、楹联、塑像、景点,文景就差不多建成了。文景可能因需要而修改,但是,频繁的再建却是败笔。好材质、慎设计、巧施工应该齐备,虽然不会一劳永逸,却能够致远。校园文化的物质化表达,需要专门家润饰,以便淘尽艺术语言为我所用。“以简约庄重的手法表现学校人的精神风貌,用圣洁高贵的哲思传达教育家的旨趣情怀”是文景的灵魂,其目的是化育化人。文化的意义确定了,在文化意义上使素质教育生根开花结果,是办学校的不二法门;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奠基,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三、关于校园景观

自2005年教育部要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来,无论学校地处城市还是乡村,校园景观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学校更加美观了。校园赏心悦目,方便安全,学生和家长很是欢喜。由此,稍加引导,学生爱惜校园的言行增强,学生的习惯有所顺和,景观的教育作用发挥着效益。陶行知说过:“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2]……阵有阵容,校有校容。有其內必形诸外。我们首先要重艺术化的校容。”[3]人们看事物,一瞥之间首先见到的是外貌,可能还有气质之类。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不顾景观。景观除美好外,更有安全、便捷、效用、经济、简约方面的考虑。安全为大,处处当能周全,须臾不可轻忽。便捷有通畅、近便、平顺等。功能要比较齐全,智能化水平要讲究,甚至可以往提振启发效果方面思考。经济主要讲节约,该投资的不能省,当省的不能乱花。我们主张校园建设、布置、装饰要简约。简约的环境清爽、通透、宜人,能够给学生以想象空间。有些人主张繁华,什么样的繁华?怎样繁华?必须讲清楚、说明白,给取舍以根据。在布局上,我们以为可以取“明媚浓荫,曲径通幽,参差错落,景点飞播”。在植被上,我们主张“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挺荷睡莲,秀蔓柔藤”,而且自建苗木基地,把校园景观建设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既经济,还有锻炼和习养意义。景观还包括设置宣传告示设施,等等。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形象和概括的表达,但是,景观的教育意义有局限性,无法传达出学校文化的确切、清晰、有力、透彻和集中的主张,所以,校园景观不等于校园文化。两所都很秀美古朴的校园景观,其教育主张并不一定相同相似,甚至可能互相抵触。这与大自然的意义相类。大自然本无文化的意义,人们对其感受体验,品味出文化成分,全赖感受者的文化程度和心境。校园景观不等于校园文化,却能够反映学校人的文化兴味,欲达到可人境界,不仅关涉校园建设者的功底,还应该仔细调查研究,方能取得置身其中人的认同和悦心。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59.

[2]陶行知全集(卷2)[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09.

[3]陶行知全集(卷4)[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91.

作者:姚文忠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